化工热力学51(补充).ppt_第1页
化工热力学51(补充).ppt_第2页
化工热力学51(补充).ppt_第3页
化工热力学51(补充).ppt_第4页
化工热力学51(补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1 广泛利用无碳能源如核能 水能 太阳能 风能 海洋能 地热能等 2 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和CO2富集与资源化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碳 中国能源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国家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88 中国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94 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达47 2008年已达52 能源供应低于能源消费的趋势有增无减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10余年间 能源生产总量的年均增长为3 3 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为4 2 相差约0 8个百分点 中国能源报告 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累计增长情况 从2007年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累计增长情况 参考情景 其他包括生物质能 风能 地热能 太阳能 潮汐能 低碳能源技术展望 2008年IEA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推估 2050年全球拟降低480亿吨CO2 BLUEMapscenario 之关键技术 使用端 能源效率提升为关键占47 供给端 再生能源占21 其次是碳捕获与封存 数据源 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 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 2008 核能 核能制氢系统 太阳能 PowerTowers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 50kW试验电站 200MW商业电站 在建 太阳能空调器 柏林的太陽能候車亭 风能 WTCTurbineLayout 地热能 地热供暖 地热务农 地热养殖 海洋能 LaRanceTidalPowerStation 波浪发电站示意图 波浪能供电的灯光浮标 温差发电 盐差能 化石燃料的燃烧 约占CO2排放总量70 和地球植被的破坏是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能源工业同时也是甲烷气体的一个重要的产生源 约占总量的20 据统计 现在全球每年因燃煤而产生的CO2就高达60亿t 因此 能源产业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焦点 高碳能源的低碳利用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 CCT 是以 高效转换 污染控制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先进燃煤技术和装备 为目标的跨世纪计划 这一计划的根本目的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 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各种发电方式下每千瓦 时排放CO2折合碳单位 g 不同发电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亚临界 超临界 发展超临界机组 发电效率与排放量 当使用转换反应时为40 燃烧室 2 3 燃气轮机 压气机 空气 4 5 排入大气 余热锅炉 发电机 蒸汽轮机 发电机 凝汽器 泵 4s 1s 2s 3s 1 2 3 4 5 1s 3s 4s Q23 Q41 Qfa S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 将煤转换成可燃气体 供燃气机燃用 以煤气化设备取代锅炉 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高品位煤化学能的梯级应用 脱硫效率达96 97 煤气加热 煤气加热 蒸发器 过热器 煤气加热器 煤气加热器 省煤器 低压蒸发器 省煤器2 蒸发器2 省煤器1 蒸发器1 回热器 回热器 再热器 冷却器 发电机 气化炉 洗涤器 冷粗煤气 20 C 982 C热粗煤气 煤浆 灰 空气538 C 927 C 煤气膨胀透平 增压压气机 中间冷却器 发电机 压气机 空气 燃气透平 除氧器 补充水 排气 发电机 615 C 538 C16 6Mpa 高压 中压 低压 凝汽器 燃料电池和IGCC组合的联合循环示意图 展望21世纪的能源系统 节能的重要性 节约能源 保护资源 是我国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的保证和手段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约能源已成为低碳能源重要组成部分 节能也是一种资源 若干重要的节能技术 分布式能源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工业窑炉的节能技术新型 高效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余热回收技术 分布式能源系统 DistributedEnergySystem DES 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利用的各种清洁能源 实现近距离供能 并直接满足终端用户多种能源 如电 热 冷 需求 分布式能源系统 DES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燃料的多元化设备的小型 微型化冷热电联产网络化智能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高标准的环保水平 分布式能源系统 续 DES是一个开放的 灵活组合的系统 组成 发电设备 汽轮机 燃气轮机 微型涡轮机 内燃机或燃料电池 供热或制冷设备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电制冷机组 热泵 干燥和能源回收系统 锅炉或蓄热 蓄冷系统 汽 水热交换器 蒸汽参数的调节装置以及智能建筑的热电控制 DES具有以下优点 1 使用吸收式制冷机组实现余热回收 提供空调或工艺用冷 能源效率可提高到70 以上 2 设备靠近用户 热量 冷量和电量可直接使用 大大减少了输配电设备的投资和电网的输送损失同时增加了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3 有助于缓解电力高峰负荷 提高电网供电安全 目前大多数空调器以电力为动力 在夏季用电负荷中 空调负荷几乎占总负荷的25 从而电力峰谷差增大 庞大的电网不堪重负 DES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4 装置容量小 占地面积小 初投资少 效益好 户可以直接投资建设小型的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5 回收期短 一般只要2 3年 采用常规能源的DES系统 锅炉前置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燃气轮机前置循环余热利用系统采用可再生能源的DES系统 锅炉前置循环余热利用方案图 燃机 余热锅炉 蒸汽溴化锂空调方案 燃机 烟气直燃溴化锂空调方案 内燃机前置循环余热利用方案 可再生能源的DES系统 燃气轮机 太阳能辅助循环系统太阳能 风能 燃料电池联合循环系统燃料电池 小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小型燃气轮机三联产系统 植物大棚 工厂 联合循环系统燃气轮机 热泵联合循环系统 地源热泵 2010 11 15水源热泵和土壤源热泵 其最大的优点是高效 节能 环保 热泵分类 热泵以能源来源可分水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 热泵以新型制冷剂分 R407C R410A R134a新型绿色制冷剂代替R22 地源热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地下水热泵河湖水源热泵土壤热泵 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 室外地能换热系统 水循环 水源热泵机组 水或空气循环 室内末端系统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工作原理图 技术节能 干熄焦 干法熄焦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在干熄炉内与炽热的红焦换热 从而冷却焦碳 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和干熄焦的余热锅炉进行热交换 并产生中压或高压蒸汽 蒸汽可用于发电也可作为焦化厂的车间用汽或采暖等 被冷却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 进行循环冷却焦碳 焦炉煤调湿技术 CMC 煤调湿 煤调湿 煤干燥 煤调湿 煤预热 煤调湿有严格的水分控制措施 能确保入炉煤水分恒定 煤调湿意义 我国焦化厂炼焦煤含水量普遍偏高 平均含水在11 左右 大量水消耗大量煤气热能 造成煤气资源浪费 利用废热 上升管热煤气和烟道废气的热量 对装炉煤进行干燥处理 保持装炉煤水分稳定在6 左右 然后装炉炼焦 煤调湿工艺流程 回转式多管干燥机煤调湿 流化床干燥机煤调湿 煤调湿优点 降低炼焦耗热量 提高焦炉装炉煤堆密度 改善焦碳质量 扩大炼焦用煤的范围 延长焦炉使用寿命 提高炼焦化工副产品产量 环境及经济效益好等 焦炉煤调湿技术 CMC 流化床煤调湿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 焦炉煤调湿技术 CMC 强化传热技术 目前强化传热技术有两类 一类是耗功强化传热技术 一类是无功强化传热技术 前者需要应用外部能量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 后者不需外部能量 强化传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 化工 炼油 制冷 低温 冶金 建材 环保 航天 航空 食品 轻工 医药等部门 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资源1 高温烟气余热2 可燃废气 废液 废料的余热3 高温产品和炉渣的余热 4 冷却介质的余热5 化学反应余热6 废气 废水的余热 余热利用的途径 余热的直接利用1 预热空气2 干燥3 生产热水和蒸气4 制冷余热发电1 用余热锅炉 又称废热锅炉 产生蒸气 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2 高温余热作为燃汽轮机的热源 利用燃气轮发电机组发电 3 如余热温度较低 可利用低沸点工质 如正丁烷 来达到发电的目的 余热的综合利用根据工业余热温度的高低 采用不同的利用方法 实现余热的梯级利用 以达到 热尽其用 的目的 余热回收装置流程图 余热回收装置 冷空气常温 预热空气900 烟气1000 低温烟气200 气 气余热回收系统 在气 气余热回收系统中 高温废气和待加热的新风各自流经热交换器的不同通路 高温废气中的热能经过换热器的内部导热元件转移到新风中 自身温度降低 新风温度升高 从而完成热交换过程 用于和高温废气进行换热的介质也可以是生产排出尚未进入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气 经过换热后 其温度升高 可以大大降低废气处理装置的能源消耗 水 气余热回收系统 在水 气余热回收系统中 高温废气和待加热的用水各自流经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