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演示文稿(精品)ppt课件.ppt_第1页
氧气吸入疗法演示文稿(精品)ppt课件.ppt_第2页
氧气吸入疗法演示文稿(精品)ppt课件.ppt_第3页
氧气吸入疗法演示文稿(精品)ppt课件.ppt_第4页
氧气吸入疗法演示文稿(精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气吸入疗法 氧气吸入疗法 定义 氧气吸入术 oxygendminstratoin 通过给氧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缺氧的急救技术吸入氧气 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 纠正缺氧 氧气吸入的适应症 血氧分压低于6 6kPa时 正常值为10 6 13 3kPa 应给予吸氧 1 呼吸系统疾患2 心脏功能不全3 各种中毒4 中枢抑制而引起缺氧者5 其他 缺氧分类和氧疗作用 1 低张性缺氧 吸入气体氧中氧分压过低 乏氧性缺氧 2 血液性缺氧 Hb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血液性缺氧 3 循环性缺氧 组织血流量减少 低血流量性缺氧 4 组织性缺氧 组织利用氧异常 用氧障碍性缺氧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及常见病因 氧疗指针 1 轻度低氧血症 低浓度 低流量吸氧2 中度低氧血症 需吸氧3 重度低氧血症 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缺氧程度的判断 1 临床表现 缺氧程度的判断 2 血气分析 6 6 9 3 4 6 6 6 4 6以下 6 6 9 3 12 0 氧疗种类 1 低浓度氧疗 40 用于低氧血症伴CO2潴留 一般低流量 低浓度 持续吸氧 2 中浓度氧疗 40 60 用于明显通气 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 3 高浓度氧疗 60 用于单纯缺氧 无CO2潴留 4 高压氧疗 特制的加压舱内 用于CO中毒 吸氧浓度 21 4 氧流量 L min 调节流量 根据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调节无二氧化碳潴留者 轻度缺氧1 2L min中度缺氧2 4L min重度缺氧4 6L min小儿1 2L min二氧化碳潴留者 低流量 低浓度 持续给氧 一般1 2L min 要求 氧疗技术的要求 正确 有效 安全 注意事项 供氧设备 1 氧气筒和氧气表装置 中心供氧法 3 氧气枕 供氧设备 高压氧疗法 吸氧器具1 头罩 鼻塞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吸氧器具2 鼻套管 鼻导管 面罩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辅助用物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返回 操作程序 1 评估患者 病情年龄缺氧程度治疗情况鼻腔状况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2 计划 2 环境准备 供氧设备吸氧器具辅助用物 安全 无火源 安静 整洁 1 用物准备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整洁 安静 安全 无火源 环境准备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3 实施 给氧方法 鼻导管法 鼻套管法 鼻塞法 面罩法 漏斗法 氧气帐法 头罩法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高压氧疗法 应先调节流量再插管根据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调节 蘸水润滑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 3长 装表 核对解释 清洁鼻腔 连接鼻导管 调节流量 润管插管 固定与记录 整理与观察 换卡 吹尘装表 接瓶 检查 记录用氧开始时间 氧流量并签名 鼻导管法流程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停用氧 解释 拔管 放余气 整理与记录 先拔管再关开关 记录停氧时间并签名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卸表法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卸表 先用扳手将螺帽旋松 再用手将表卸下 4 评价 1 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2 护士操作规范 保证用氧安全 3 护患之间沟通有效 患者能有效 配合并获得安全用氧知识 要求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换卡 吹尘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装表 手旋 使表稍向后倾 接瓶 上湿化瓶 连接橡胶管 检查 开总开关 开流量开关 关流量开关备用 装表 接瓶 检查 扳手旋 使表呈直立位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手旋 扳手旋 管道化装置装表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接瓶 检查 流程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调节流量 根据病情 年龄 缺氧程度调节无二氧化碳潴留者 轻度缺氧1 2L min中度缺氧2 4L min重度缺氧4 6L min小儿1 2L min二氧化碳潴留者 低流量 低浓度 持续给氧 一般1 2L min 流程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要求 润管 插管 返回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固定 记录 返回 氧气吸入疗法 正确吸氧 注意事项 1 做好 四防 使用氧气前 应先调节好氧流量再插鼻导管吸氧 停用氧气前 应先拔出鼻导管 再关闭氧气开关 中途改变氧流量时 应先分离鼻导管 调节好流量后再连接 3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 即防震 防火 防热 防油 2 遵守操作规程 当压力表指针降至0 50Mpa 5kg cm2 时 即不可再用 氧气吸入疗法 安全吸氧 4 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每班更换鼻导管 双侧鼻腔交替插管 6 挂标志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 分别挂上 满 或 空 的标志 5 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 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 湿化瓶 鼻导管及连接管定期消毒 湿化瓶的水每日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