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ppt_第1页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ppt_第2页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ppt_第3页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ppt_第4页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 湖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黄艾平主任药师 2 解救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早期最有效的是 氧 3 一氧化碳中毒 概述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CO的理性特性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 都可产生一氧化碳 CO CO是无色 无臭 无味的气体 气体比重0 967 比空气略轻 CO中毒分为两种 4 一氧化碳中毒 概述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 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煤气中毒应视为一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 其中甲烷 一氧化碳 硫化氢为神经细胞化学窒息性气体 可迅速穿透细胞膜引起神经细胞中毒 导致脑水肿 脑疝 家庭煤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 液化气 管道煤气 天然气中毒 前者多见于冬天用煤炉取暖 湿煤产生的CO高达30 50 门窗紧闭 排烟不良时 后者常见于液化灶具漏泄或煤气管道漏泄等 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 头昏 恶心 呕吐 一身软弱无力 呼救的力气都没有 当他意识到中毒时 常挣扎下床开门 开窗 但一般仅有极少数人能打开门 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 昏迷 如救治不及时 可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5 一氧化碳中毒 概述 煤气中毒 中毒原因工业上工业上 炼钢 炼铁 炼焦 化学工业合成氨 甲醛等都要接触一氧化碳 生活过程中生活过程中 在通气不良的室内烧煤取暖 湿煤产生的CO高达30 50 或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 做饭 由于通风不良 供氧不充分 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1 门窗紧闭 又无通风措施 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抽风装置 2 疏忽大意 思想麻痹 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3 烟囱安装不合理 烟囱口正对风口 使煤气倒流 4 气候条件不好 如遇刮风 下雪 阴天 气压低 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6 一氧化碳中毒 概述 煤气中毒 中毒原因2 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 其一氧化碳量为25 30 如果管道漏气 开关不紧 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 煤气大量溢出 可造成中毒 3 使用燃气热水器 通风不良 洗浴时间过长 4 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 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 8 可以在不通风面积小的车库达到足以中毒的浓度 5 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 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 设备故障 管道漏气等均可 7 发病机制 CO 血红蛋白 Hb COHb结合力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210 240倍 解离速度 碳氧血红蛋白 COHb 的解离速度是氧合血红蛋白 O2Hb 的1 2100 1 3600 COHb失去携带氧的能力 导致能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 另外CO抑制正常红细胞的糖酵解 机理不清 使2 3 DPG生成减少 O2Hb的氧不易解离释放 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既妨碍Hb与氧的结合 又妨碍了氧的解离 从而导致氧的供给系统障碍 造成组织细胞严重缺氧 8 发病机制 肌球蛋白影响氧从毛细血管弥散到细胞内的线粒体损害线粒体功能CO 二价铁还原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抑制细胞色素氧阻碍对氧的利用化酶活性 影响细胞呼吸和氧化过程一氧化碳中毒不仅影响氧的供应系统 细胞外呼吸 同时也影响了氧的利用系统 细胞内呼吸 9 病理变化 大脑和心脏最易受损能量代谢障碍 脑细胞内水肿 脑细胞间质水肿 脑循环障碍 心肌细胞受损 可见缺血性损害或心内膜下多发性梗死 机理 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肿胀 脑血液循环障碍 缺氧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 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细胞间质水肿 脑循环障碍 脑血栓形成 皮质和基底节区局灶缺血坏死及广泛的脱髓鞘改变 少数发生迟发性脑病 在24小时内死亡者 血呈樱桃红色 各脏器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 10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的表现 按中毒程度分为三级轻 中 重度中毒 正常血液中COHb可达5 10 一 轻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10 20 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 头昏 心悸 四肢无力 恶心 呕吐等 原有冠心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 症状很快消失 11 临床表现 二 中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30 40 除有上述症状外 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 幻觉 视物不清 判断力下降 运动失调等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 意识模糊或浅昏迷 呼吸 血压 脉搏可有改变 经氧疗等抢救后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后遗症 12 临床表现 三 重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可高于50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1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皮质综合征状态 2 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 a 脑水肿b 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c 肺水肿d 呼吸衰竭e 上消化道出血f 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 3 死亡率高 幸存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3 急性中毒的表现 14 意识障碍恢复后 经过2 60天 假愈期 再次出现一系列精神 神经障碍 精神意识障碍 呈痴呆木僵 谵语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锥体系神经损害 如偏瘫 病理反射性或小便失禁等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 如失语 失明 失聪 不能站立 继发性癫痫 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 视神经萎缩 听神经损害 周围神经病变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表现 15 CO中毒引起的组织缺氧 造成一定时间内全脑缺血缺氧 临床上轻则头昏呕吐 重则昏迷抽搐 呼吸循环衰竭和死亡 部分一氧化碳中毒后存活的病人 虽无再接触CO 在中毒症状消失后的2 60天 平均5 7天 再次出现脑功能异常 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比较特殊的损伤 迟发性神经精神症 亦称迟发性脑病 主要表现为 头痛 烦躁 淡漠 注意力不集中 认知障碍 遗忘症 缄默症 尿便失禁 步态失调等 16 其它症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还可出现大脑以外其他器官的异常 如受压部位皮肤可出现红肿和水泡 肌肉肿痛 心电图异常 肝肾功能异常 神经疾病或听觉前庭器管损害等 这些异常不如中枢神经症状出现得早 仅见于部分患者 或为一过性 17 实验室检查 血液COHb测定脱离中毒现场后尽早抽取静脉血 脱离现场8小时后阳性率不高加碱法 COHb 50 时才呈阳性反应 1 2滴血 3 4ml水 1 2滴10 氢氧化钠COHb增多淡红色正常血液绿色分光光度法脑电图检查 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可见弥漫性低波幅慢波 与缺氧性脑病进展相平行 头部CT检查 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区 18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 COHb 如果高于10 提示可能有较高浓度一氧化碳接触史 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但脱离中毒现场后 血中COHb浓度即下降 并与临床表现程度有时不平行 故COHb检测若不及时 不宜作为诊断分级的依据 停止接触一氧化碳8小时以上的患者 因COHb多在10 以下 COHb检查阳性率不高 19 诊断原则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碳氧血红蛋白 COHb 及时测定的结果 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资料 并排除其他病因后 可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20 鉴别诊断 轻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需与感冒 高血压 食物中毒 美尼尔氏综合征等鉴别 中 重度中毒者应注意与其他病因 如糖尿病 脑卒中 脑膜炎 安眠药中毒等 引起的的昏迷鉴别 对迟发脑病患者 需与其他精神病 帕金森氏病 脑血管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21 治疗 1 脱离CO的接触2 纠正缺氧吸入新鲜空气4小时吸入纯氧30 40分钟3个大气压的纯氧20分钟高压氧舱治疗迅速纠正缺氧3 防治脑水肿 目前最常用20 甘露醇快速静滴脱水 也可注射呋塞米利尿 三磷酸腺苷 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脑水肿 频繁抽搐首选地西泮10 20mg静脉注射 抽搐停止后重度中毒可实施人工冬眠 22 治疗 迟发型脑病促进脑细胞代谢 尽早使用 能量合剂 三磷酸腺苷 辅酶A 红细胞色素C 大剂量维生素C甲氯芬酯 氯酯醒 250 500mg肌注胞磷胆碱500 1000mg加入5 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 QD迟发脑病者 可给予高压氧 糖皮质激素 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氏病药物与其他对症与支持治疗 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 23 治疗 a 轻度中毒者 可给予氧气吸入及对症治疗 b 中度及重度中毒者应积极给予常压给氧治疗 有条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 C 呼吸停止时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和机械通气 24 高压氧治疗 25 小结 1 氧是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早期的特效治疗2 患者如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