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ppt_第1页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ppt_第3页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ppt_第4页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管理理论的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 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 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彼得 德鲁克 学习目标 1 了解古代人类管理思想的精华及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2 掌握不同管理阶段主要学派的基本观点3 掌握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4 能够将古人类的管理思想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当中5 能够运用古人类的管理思想去分析和解决企业中的管理问题 2 1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2 1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 用人思想2 系统管理思想3 经营管理思想 韩非子 墨子 荀子 刘劭 人材不同 能各有异量能授官 不可不审 举能以就官见能于官以授之 察其所能而慎与官唯贤不用亲 无能不官 张良韩信萧何樊哙陈平郦食其 2 系统管理思想 丁渭造宫 北宋 公元960 1127年 年间 有一天皇帝居住的皇城 今河南开封 因不慎失火 酿成一场大灾 熊熊大火使鳞次栉比 覆压数里的皇宫 在一夜之间变成断壁残垣 为了修复烧毁的宫殿 皇帝诏令大臣丁渭组织民工限期完工 当时 既无汽车 吊车 又无升降机 搅拌机 一切工作都只能人挑肩扛 加之皇宫的建设不同于寻常民房建筑 它高大宽敞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十分考究 免不了费时费工 耗费大量的砖 砂 石 瓦和木材等 当时 使丁渭头痛的三个主要问题是 1 京城内烧砖无土 2 大量建筑材料很难运进城内 3 清墟时无处堆放大量的建筑垃圾 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按圣旨完成皇宫修复任务 做到又快又好呢 聪明的丁渭经过反复思考 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施工方案 不但提前完成了这项修筑工程 而且节省了大量金银 首先 丁渭把烧毁了的皇宫前面的一条大街挖成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沟渠 用挖出的泥土烧砖 就地取材 解决了无土烧砖的第一个难题 然后 他再把皇城开封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挖好的沟渠内 使又深又宽的沟渠变成了一条临时运河 这样 运送砂子 石料 木头的船就能直接驶到建筑工地 解决了大型建筑材料无法运输的问题 最后 当建筑材料齐备后 再将沟里的水放掉 并把建筑皇宫的废杂物 建筑垃圾统统填入沟内 这样又恢复了皇宫前面宽阔的大道 显然 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方案 首先 丁渭就地取材烧砖 解决了近处无土烧砖的难题 避免了从更远的地方去取土烧砖 其次 利用河道运送大量建筑材料 既解决了运输难题 又能将各种建筑材料直接水运到工地 这对当时只有马车与船只的时代 节省大量的运力 意义十分重大 最后 本来要运到其他地方去的大量建筑垃圾现在统统埋进了沟中 节省了运力 节省了时间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这种综合解决问题的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朴素系统工程思想 这个当时就被古人赞誉为 一举而三役济 的 丁渭造宫 用今天的观点看来仍是值得称道的 丁渭将皇宫的修复全过程看成了一个 系统工程 将取土烧砖 运输建筑材料 垃圾回填看成了一串连贯的环节并有机地与皇宫的修筑工程联系了起来 有效地协调好了工程建设中看上去是无法解决的矛盾 从而不但在时间上提前完成了工程 而且从经济上也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开支 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皇宫的修复工作 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最优 既省时又省钱方案 3 经营管理思想 待乏 水则资车 旱则资舟 是以未来的需求为出发点而预先储备物资 即水灾时要准备作车的买卖 水灾时预先储备水灾之后的急需品车 因为水灾过后 车必定供不应求 价格必涨无疑 相反 旱灾时预先储备旱灾之后的急需品舟 因为旱灾过后必定缺船 船价必定上涨 夏天要预先储备冬天的物资皮毛 冬天要预先储备夏天的物资葛麻 这便是 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 的方针 待乏 的思想是一种商业经营的理念 也是总的指导思想 它建立在各种宏观预测的基础上 或者说 以宏观预测为前提 积著之理 主要讲的是如何从经商中多获取利润的方法 其内容包括 务完物 即商品的质量要优良 无息币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即要防止积压商品 要加快资金周转和商品流转速度 无敢居贵 即不要保守惜售 囤积居奇 论其有余不足 则知贵贱 即要从商品供求关系来预测价格涨跌波动的趋势 商品价涨 立即出售 价格下跌 立即购进 从加速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中取得利润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 2 1 2国外古代管理思想 1 古埃及的管理思想 1 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 2 水利工程和金字塔的兴建 2 古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 3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色诺芬 在制鞋工场中 一个人只以缝鞋底为业 另一个人进行剪裁 还有一个人制造鞋帮 再由一个人专门把各种部件组装起来 2 1 3近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代表人物1 亚当 斯密 AdamSmith 1723 1790 著作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1776 主要观点或贡献 提出劳动分工理论 经济人思想 劳动分工可以通过提高熟练程度 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具损失的时间 劳动分工有利于工具的改进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已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人们在经济行为中 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代表人物2 小詹姆斯 瓦特 JamesWait 1769 1819 马修 鲁滨逊 博尔顿 MatthewRobinsonBoulton 1770 1842 主要观点或贡献 在索和工厂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市场调研 依据工作流程安装机器 制定工艺程序和机器作业标准 实行产品部件标准化 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 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 制定培训工人与管理人员的计划等 代表人物3 罗伯特 欧文 RobertOwen 1771 1858 主要观点或贡献 社会人 观点 强调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 是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代表人物4 查尔斯 巴贝奇 CharlesBabbage 1792 1871 著作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主要观点或贡献 专业分工与机器 工具使用的关系 强调劳资协作 提出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分配制度 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 代表人物5 安德鲁 尤尔 AndrewUre 1778 1857 主要观点或贡献 管理人员必须对生产做出安排 使生产过程相互衔接 在每个工厂都应该有三个系统 即机械系统 道德系统和商业系统 这三个系统有机配合指导企业运行 夏尔 潘迪 CharlesDupin 1784 1873 著作 在大不列颠的旅行 主要观点或贡献 强调工场和工厂的管理者应该借助于几何学和应用机械学 对节省工人劳力的所有方法进行专门的研究 对于一个成为别人的领导者的人来说 智力比体力工作更重要 2 2古典管理理论 2 2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 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要用科学试验的方法使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科学化 实施的核心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之间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的原则 制定工作标准 科学利用工时 实行差别计酬 科学地选拔和培训工人 计划和执行分离 实行例外原则 泰勒和同期的其他学者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泰勒制 科学管理理论的精髓是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 以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和经验 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 使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为管理理论的创立提供实践基础 对泰勒制的评价 优点 缺点 立足点不够高 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 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现在我们需要最佳的搬运铁块的工人 最好他愚蠢和冷漠得像公牛一样 这样他才会受到有智慧人的训练 2 2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著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主要观点或贡献 把企业活动分为六种 技术商业会计财务管理安全 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法约尔的14条原则 评价 优点 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 强调管理的一般性 管理原则仍有实用价值 缺点 把人看成 经济人 管理原则过于庞杂 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系统 2 2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著作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主要观点或贡献 行政组织理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 劳动分工 2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 人员的甄选任用 4 正式的规则和法规 5 遵守规则和纪律 6 管理者与所有者分离 组织理论之父 马克斯 韦伯 2 3行为科学理论 2 3 1早期的行为学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代表人物 乔治 埃尔顿 梅奥著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主要贡献 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 主要观点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 3 2后期的行为科学理论1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AbrahamMaslow 两个基本论点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 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 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 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2 双因素理论代表人物 赫兹伯格 FrederickHerzberg 主要贡献 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 企业政策 人际关系 工作 个人生活等 激励因素 工作上的成就感 工作性质 个人发展和责任 受重视 激励因素 这类因素具备时 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 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 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激励因素有六种 工作上的成就感 受到重视 提升 工作本身的性质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责任 保健因素 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 会引起职工的不满 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 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 但是 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 归纳为十项 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上级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 与下级的关系 工资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工作条件 地位 3 X Y理论代表人物 麦格雷戈 DouglasMcgregor 人性的假设 X或者Y 1 人的本性是坏的 天生好逸恶劳 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2 一般人宁愿听从指挥 不愿担负责任 缺乏雄心抱负 3 一般人以自我为中心 4 人们为金钱 福利及处罚的威胁所驱策 1 人的本性是好的 并非天生懒惰 不可靠 2 一般人对组织目标承担义务同报酬相关 在一定激励下能完成任务 承担责任 3 人在工作中能自我控制 有想象力与创造力 4 人有高层次需求 管理方式 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管理者职能是计划 组织 指挥 监督 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 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 强调严密的组织 规则 制度 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是指挥者 调节者或监督者 而是辅助者 支持者 帮助者 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 促使其做出成绩 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 给予更多自主权 实行自我控制 参与管理和决策 4 期望理论维克托 弗鲁姆 Victor H Vroom 著作 工作与激励 主要观点 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 M V EM 激发力量 调动个人积极性 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 目标价值 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E 期望值 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对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 结论 如果你把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 估计自己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 那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5 公平理论代表人物 亚当斯 Adams 著作 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 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 主要观点 一个人做出成绩并获得报酬后 不仅仅只是关心自己报酬的绝对量 也关心自己报酬的相对量 通过种种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所得报酬是否合理 而比较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薪资保密制度的建立是否合理 三种可能 当个人感受到等式两边的比率相等 其心态就容易平衡 当人们发现自己的报酬相对低了 就会设法去消除不公 并有可能采取以下方式来谋求平衡 a 通过减少努力来降低投入 b 要求加薪 c 使他人改变产出结果或投入 d 调离 e 变换参照对象 当发现自己的报酬相对高了 可能会感觉到公司对自己的重视 更加努力的工作 又或者会洋洋得意 骄傲自大 2 4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2 4 1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2 4 2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 企业再造2 学习型组织3 虚拟组织 2 4 2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 企业再造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 从根本上重新思考 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 顾客满意度 成本 员工工作效率等 程序 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