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题 目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论文(设计)题目 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改进研究课题目的、意义及我国卷烟包装机械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1 课题的目的、意义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全面复习和巩固凸轮机构设计以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英文翻译,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对机械英语的专业术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英文原著的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我的各项素质。本次设计通过对卷烟包装机贴封签机构的设计及计算,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且进行创新设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开拓视野,为今后生产实践中的模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2 我国卷烟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及技术趋势 一、我国卷烟包装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解放前,我国的卷烟包装设备非常落后,只有极少数卷烟厂拥有少量简易包装机,大多数卷烟厂还是手工包装,卷烟包装机制造工业更是一片荒漠。解放后,为了改变我国卷烟包装的落后局面,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卷烟包装机械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我国卷烟包装的落后局面,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根据国内使用的包装机,改装英制 10 支装为公制 20 支装,于 1952 年研制出新型联合包装机,这种包装机尽管还有许多不足,但是它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卷烟包装机的历史。1955 年,我国把卷烟包装机的研制开发纳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国内原有进口包装机的基础上,1956 年,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研制出了国产 1-5 型直包包装机,后定名为 YB11 型卷烟包装机。这种包装机为国内首台 20 支装软包包装设备,生产能力 102 包/ 分钟,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包装设备。 1-5 型直包包装机虽然稳定性较好,但是结构过于复杂,精度要求太高,而且不易操作和维修。经过不断的改进,1966 年,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在总结杭州卷烟厂技改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各种小包机的长处,研制出了联合式简易小包机,后定名为 YB12 型卷烟包装机。这种包装机虽然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但是生产能力只有 120 包/分钟。 为了提高卷烟包装机的工作速度,在继承联合式卷烟包装机双下烟器、20 支直式软包包装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的基础上,上海烟草工业制造厂于 1971 年研制出了 4-5 型直包包装机,即 YB13 型卷烟包装机。这种包装机使卷烟包装的生产能力达到了 160 包/分钟。但这种机器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 1975 年,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在 4-5 型卷烟包装机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设计制造出了 4-5A 卷烟包装机,后来定名为 YB13A 型卷烟包装机。这种包装机克服了 4-5 型稳定性差的缺点,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根据市场对滤嘴卷烟的需求,在YB13A 卷烟包装机的基础上,1980 年研制出了 YB13B 型直包包装机,用于包装 8085mm 不同规格的滤嘴卷烟;1984 年研制出了 YB13C 型直包包装机,用于包装 100mm 不同规格的滤嘴卷烟;1985 年又将其改进为 YB13D 型直包包装机。 其他卷烟包装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1962 年,我国研制开发的第一台条包包装机问世。但是,由于机器体积太大,加之生产效率低、操作难度大,所以没能得到推广。后经郑州烟草研究所、郑州烟草分公司和杭州卷烟厂协作研究,于 1966 年研制出了体积小、效率高、操作和维修方便的联合式简易条包机,定名为 YB61 条包机。该机采用 10 包直式包装形式,生产能力为 1025 条/分钟。 1966 年,上海烟草工业制造厂在研制开发联合式简易小包机的同时,又开始了透明纸小包机的开发。1968 年,开始小批量生产 YB51 透明纸小包包装机。 1971 年,上海烟草工业制造厂根据滤嘴卷烟包装的需要研制出了与 YJ51型以及 YJ52 系列卷接联合机配套使用的 10 包卧式条包机,后定名为 YB62软条包装机。这种条包机采用二五平包的包装形式,生产能力为 24 条/ 分钟。随着卷烟工业的不断发展,上海烟草机械厂于 1978 年成功完成了 YB13直包包装机、YB51 透明纸小包机和 YB62 软条包装机的机组连接。 中国卷烟包装机制造业的飞跃 20 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卷烟包装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卷烟包装一下跨跃了三四十年。为提高卷烟包装的档次,上海卷烟厂在 1980 年从意大利SASIB 公司引进了一套 3-279/5000 型横包生产线,这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卷烟包装生产线,后来沈阳卷烟厂等卷烟厂也陆续引进了国外较先进的包装机。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为加快卷烟生产,开始对全国各个卷烟厂的卷烟包装设备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1985 年烟草总公司通过技贸结合的方式从意大利 SASIB 公司引进了 6000 型横包机组的制造技术,由上海烟烟草工业机械厂和贵州平水机械厂消化吸收,同时还测绘了该公司 3000 型横包机组,使我国的卷烟包装机制造从落后的直包包装机时代直接进入了国际流行的横式包装时代,生产能力也由 150 包/分钟提高到 300 包/分钟。此外还有少数卷烟厂购买了德国 SCHERMUND(斯慕门)公司的 8000 型-B1 横包机组或意大利 GD公司的 8000 型-X1 横包包装机组,生产能力达到了 400 包/分钟。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20 世纪 80 年代,SASIB 包装机组的引进消化,不但缩短了我国卷烟包装设备生产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烟草总公司立足我国的国情,开始向国际先进水平冲刺,先后以技贸结合的方式,从意大利 GD 公司引进了 8000 型-X1 型横包包装机组和 8000 型-X2 小包硬盒包装机组生产制造技术;从德国 SCHERMUND(斯慕门)公司引进了 8000 型-B1 型横包机组制造技术;从德国 FOCKE(佛克)公司引进入了 465 型装封箱机和 329 型收集装置的专利技术,使我国的卷烟包装机技术和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云南烟草机械厂、昆明市第三机器厂根据多年引进消化吸收的经验,综合国外先进包装机组的优点,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于 1995研制出了 ZB44 硬盒硬条包装机组,填补了我国中速硬盒小包包装机组的市场空间。该机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PC 控制以及彩色屏幕终端显示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能力为 120 包/分钟。 二、卷烟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现代烟草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1发展系统设计技术:使设计的眼才机械达到整体最优的功能目标,并保证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安全可靠性和适应性。2采用并行设计技术与一体化产品开发。3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烟草机械产品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借助于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动态传真。同时将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相结合,使设计方案更接近真实,从而提高了对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有效地解决重大工程构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现代烟草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如下:1新型加工工艺方法不断出现。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精密化、数控化、强韧化等。2新材料、新能源的引入,形成了多种新型的特种加工、高密度能源(激光、电子束等)加工和新型材料加工技术。3工艺模拟、专家系统和 CAD/CAM 的出现,使工艺设计由经验走向科学。4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机密结合形成了自动化制造技术系统。冷加工的发展道路是:数控FMSCIMS;热家工的发展道路是:优质高效低耗工艺低成本自动化综合自动化。自己的努力方向:针对我国卷烟包装机械发展趋势和现状,在通过了解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的特点,保证零件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设计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本次设计,我所设计的是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卷烟包装机贴封签机构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卷烟包装机贴封签机构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对其中主要零件凸轮进行设计及计算。在准备阶段,我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同时查阅有关行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的设计的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的设计方案如下:1.明确设计任务的要求本次设计是对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的设计,通过4-5型和1-5型卷烟包装机贴封签机构的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主要设计及计算出各零件的主要尺寸, 在此基础上以现代设计方法为指导进行设计,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应满足三项要求:性能稳定,结构科学合理, 适应外形包装要求高的香烟的需求。 2.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凸轮齿轮块的设计和轴等其他零件的设计;3.主要零件尺寸计算完成对凸轮齿轮块结构尺寸计算根据设计的尺寸、设计包装机凸轮,并用PR/E进行数字话建模4.绘制卷烟包装机贴封签部件的总装配图和零件图5.完成设计任务说明书6心得与总结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2 月 16 日3 月 1 日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调研阶段:(第 12 周)3 月 2 日3 月 16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阶段:(第 34 周)4 月 2 日5 月 7 日 毕业设计主要工作阶段:(第 512 周)其中 第 5 周9 周 卷烟包装机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计算第 1012 周 完成装配图及零件图第 13 周 设计总结,全面检查,准备答辩5 月 15 日5 月 17 日 预定答辩时间。 (第 13 周)主要参考资料:1辛 一 行 主 编 .现 代 机 械 设 备 设 计 手 册 (第 一 卷 ) M.北 京 :机 械 工 业出 版 社 ,1996.2张 展 主 .实 用 机 械 传 动 设 计 手 册 M.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1994.3徐 阱 主 编 .机 械 设 计 手 册 M.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1991.4联 合 编 写 组 .金 属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人 员 手 册 M.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出 版 社 ,1981 丁 茹 曲 .5卷 烟 卷 接 设 备 编 写 组 .卷 烟 卷 接 设 备 .北 京 :北 京 出 版 社 ,1996.6中 国 轻 工 业 总 会 .轻 工 业 技 术 装 备 手 册 (第 一 卷 ).北 京 :北 京 机 械 工业 出 版 社 ,1995.7方 昆 凡 .公 差 与 配 合 技 术 手 册 M.北 京 : 北 京 出 版 社 , 1998.8Brain J.Hogan.Edtor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影 印 本 ) M.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7-7,p151-153.9吾 宗 泽 罗 圣 国 主 编 .机 械 设 计 课 程 设 计 手 册 (第 三 版 )高 等 教 育 出版 社 ,2006.5.10成 大 先 .机 械 设 计 手 册 :第 1-5 卷 M.4 版 .北 京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社 ,2002.11中 国 机 械 设 计 大 典 编 委 会 .中 国 机 械 设 计 大 典 :第 1-6 卷 M.南 昌 :江 西 科 技 出 版 社 ,2002.12邱 宣 怀 .机 械 设 计 M.4 版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997.13申 永 胜 .机 械 原 理 教 程 M.北 京 :清 华 大 学 出 版 社 ,1999.14孙 玉 芹 ,孟 兆 新 .机 械 精 度 设 计 基 础 M.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2003.15机 械 设 计 手 册 编 委 会 .机 械 设 计 手 册 :第 1-6 卷 M.新 版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4.16钟 毅 芳 ,杨 家 军 等 主 编 .机 械 设 计 原 理 与 方 法 (上 、 下 册 ) M.武汉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 社 ,2002.17 现 代 机 械 传 动 手 册 编 辑 委 员 会 编 .现 代 机 械 传 动 手 册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1995.18Sandor G N,Erdman A G.Advanced Mechanisam:An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