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电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抗旱保电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抗旱保电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抗旱保电先进事迹材料今年初春以来,连续高温无雨的干旱给我市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全市受旱面积 8 万多亩。面对严峻的旱情,我市广大驻村干部按照市委的要求,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旱第一线,全力以赴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我们的驻村干部。他们采取有效措施,为抗旱出资出力,放弃休息日,对山塘、水库蓄水和水渠引水及受旱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动员组织群众科学用水,清淤泥保通水,开展生产自救,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1、解民忧尽责任 各村成立了驻村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为成员的抗旱工作组,积极开展村级抗旱工作,实行包片驻点,责任到人。五百驻村干部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抗旱第一线。如,驻雄州街道五洲村工作组积极与供电部门联系,冒着酷暑临时架设电线到田间抽水抗旱;水口镇驻群星村工作组聘请专人管护宝江水库的水渠,从源头上确保了农田用水;古市镇制定节水用水机制,实行专人管水,提高了该村现有山塘有效保障能力;坪田镇驻村干部则与乌迳镇驻村干部一起,妥善解决刘屋村与新田村争水引发的矛盾。为协调用水和保证渠道畅通,驻村干部坚持 24 小时值班,轮流看守抽水设备,及时解决水圳的渗漏和堵塞,保证水2 / 3流畅通。如,畜牧水产中心驻黄坑镇上象村干部浦诗光为确保水流畅通,潜入肮脏、恶臭的污水中,清除了山塘涵洞边的淤泥,确保了水流畅通;驻湖口镇新迳村工作组则积极与横江水库联系,放水保苗。同时对确实没水插秧的地段,动员群众改种一些季节性不强、耐旱性高的农作物,弥补旱情所造成的损失。 2、缓旱情见行动 柴岭村是古市镇旱情严重的行政村之一,受旱面积 1000多亩,驻柴岭村干部陈伦江带领党员、干部、民兵突击队200 多人,冒着酷暑,维修清淤 5 公里,在苍石乌坑河水库加装 4 台柴油抽水机组,抽水解决高屋,大岭等 7 个自然村 850 亩旱情;油山镇驻村工作队与该镇党委政府一起组织了 187 名村干部和村小组长、7400 多群众,参与了抗旱自救工作,已清淤加固水圳 67 公里。驻界址镇马芫村工作组及时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清淤 1000 米,修复垮塌水渠20 米;驻黄坑镇溪塘村工作组及时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冒着酷暑完成渠道清淤 5300 米,修复垮塌水渠 35 米,加固水管 60 米,确保了农田用水。 3、抗旱魔助资金 为了把旱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各驻村挂扶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方筹措抗旱物资。驻全安镇陂头村的韶关市建设局花费近万元资金购买了柴油抽水机、3 / 3潜水泵、排水管、电缆等近万元抗旱物资支援所驻村的抗旱保苗工作;挂点黄坑镇的南雄市农业局得知旱情后,动员干部职工捐款 3000 元,支援该镇维修电排,购买抽水机;驻乌迳镇新田村的国土局工作组争取单位支持 2000 元购买了两台抽水机日夜抗旱;韶钢集团驻百罗村工作组给百罗村送来了 20 多吨水泥用于修复受损的陂头;该市财政局筹资万元与 8 千元分别支持珠玑镇和坪田镇 12 下一页抗旱保苗,及时购买好抽水机和潜水泵;市建设局、建安总公司,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共捐助万元支持古市镇开展电排机组抢修;南亩镇挤出 6000 多元购入抽水机 4 台投入运作,缓解了该镇樟屋村近百亩受旱农田用水;该市司法局驻油山镇黄田工作组争取资金 4000 元,法院驻下惠工作组支持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