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减速器说明书_第1页
v带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减速器说明书_第2页
v带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减速器说明书_第3页
v带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减速器说明书_第4页
v带二级展开式直齿圆柱减速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0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 业 设 计课题: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时间: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1 -完成日期:2015 年 12 月 日目 录目 录 .- 1 -1设计任务书: .- 5 -1.1 设计题目: .- 5 -1.2 设计的原始数据: .- 5 -1.3 设计要求: .- 5 -1.4 供参考的传动方案: .- 5 -2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 6 -2.1 方案拟定: .- 6 -2.2 方案分析: .- 6 -2.3 传动方案简图 .- 6 -3电动机的选择: .- 7 -3.1 电动机类型选择: .- 7 -3.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 7 -3.2.1 工作机的有效效率(即其输出功率) .- 7 -3.2.2 电动机所需效率: .- 7 -3.2.3 确定电动机转速和型号 .- 8 -4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 9 -4.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 9 -4.2 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9 -4.2.1 各轴的转速: .- 9 -4.2.2 各轴的输入功率: .- 10 -4.2.3 各轴的输入转矩 .- 10 - 2 -5带传动的设计: .- 11 -5.1 带传动类型的选择 .- 11 -5.2 V 带带型的选择: .- 11 -5.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dd 和验算带速 v .- 12 -5.3.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d1 .- 12 -5.3.2 验算带速 v .- 12 -5.3.3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dd2 .- 12 -5.4 确定中心距 a,并选择 V 带的基准长度 Ld .- 12 -5.4.1 初定中心距 .- 12 -0a5.4.2 计算相应的带长 Ld0.- 12 -5.4.3 计算中心距 a 及其变动范围 .- 13 -5.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 13 -15.6 确定带的根数 z .- 13 -5.7 确定带的初拉力 F0.- 13 -5.8 计算压轴力 Fp.- 14 -5.9 带轮设计 .- 14 -6齿轮传动的设计: .- 14 -6.1 高速级齿轮设计: .- 14 -6.1.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 14 -6.1.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 14 -6.1.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 15 -6.1.4 校核齿根的弯曲强度 .- 16 -6.2.低速级大小齿轮的设计 .- 17 -6.2.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 17 -6.2.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 18 -6.2.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 19 -6.2.4 校核齿根的弯曲强度 .- 20 -6.2.5 验算齿轮的圆周速度 .- 21 -7、轴的设计及校核 .- 21 -7.1、高速轴的设计: .- 21 -7.1.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及相关参数 .- 21 -7.1.2 按扭矩强度确定各轴段直径: .- 21 -7.1.3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 21 - 3 -7.1.4 轴的结构设计 .- 21 -7.1.5 高速轴校核 .- 23 -7.2、中间轴的设计: .- 25 -7.2.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及相关参数 .- 25 -7.2.2 按扭矩强度确定各轴段直径: .- 25 -7.2.3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 25 -7.2.4 轴的结构设计 .- 26 -7.2.5 中速轴校核 .- 27 -7.3、低速轴的设计: .- 30 -7.3.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 30 -7.3.2 按扭矩强度确定各轴段直径: .- 30 -7.3.3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 .- 30 -7.3.4 轴的结构设计 .- 31 -7.3.5 低速轴校核 .- 32 -8、轴承的选择 .- 34 -8.1.高速轴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 34 -8.1.1 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 P.- 34 -8.1.2 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 .- 35 -8.1.3 选择轴承的型号 .- 35 -8.2.中速轴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 35 -8.2.1 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 P.- 35 -8.2.2 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 .- 35-8.2.3 选择轴承的型号 .- 35-8.3.低速轴轴的轴承设计计算 .- 35-8.3.1 初步计算当量动载荷 P.- 35 -8.3.2 求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载荷值 .- 35 -8.3.3 选择轴承的型号 .- 36-9、联轴器的选择 .- 36-9.1.高速轴 .- 36 -9.1.1 工作情况系数 .- 36-9.1.2 确定联轴器的型号 .- 36-9.2.高速轴 .- 36 -9.2.1 工作情况系数 .- 36-9.2.2 确定联轴器的型号, .- 36- 4 -10、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 .- 37-11润滑与密封设计 .- 38 -11.1 齿轮润滑 .- 38-11.2 轴承润滑 .-38 -11.3 密封方式 .- 38 -设计小结 .- 39-参考文献 .- 40 - 5 -1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常温、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冲击;两班制工作;设计寿命 10 年,输送带速度 v 允许误差为5% ;工作机效率为 0.940.96。1.2 设计的原始数据:运输带最大有效拉力 F(N) 6200运输带工作速度 V( m.s-1 ) 0.5卷筒直径 D(mm) 4001.3 设计要求:要求:拟定传动关系:由电动机、V 带、减速器、联轴器、 工作机构成。工作条件:双班工作,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向传动,轴承寿命年,减速器使用年限为 10 年,运输带允 许误差 5%1.4 供参考的传动方案:方案 B1: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方案 B2: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及带传动;方案 B3:要求传动系统中含有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及链传动;- 6 -2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1 方案拟定:方案 B2减速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方式:V 带传动2.2 方案分析:由于所需的传动装置在有轻微粉尘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单向运转,而且要求载荷平稳,所以选择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本传动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齿轮相对于轴承的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又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这样轴在转矩的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可部分地互相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用于载荷比较平稳的场合。两级齿轮应使用斜齿轮。使用 V 带传动,能缓冲工作时的轻微震动,符合该传动装置传动平稳的要求,而且 V 带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能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V 带应布置在减速器的输入端。2.3 传动方案简图- 7 -3电动机的选择:3.1 电动机类型选择:根据(1)在有轻微粉尘的工作环境;(2)要长期运转,容易发热;结果:选择 Y 系列的三相笼型异步交流电动机,采用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为 380V。该系列的电动机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广泛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无特殊要求的机械。3.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3.2.1 带式输送机输出的功率 P=F*V/1000=6200*0.5=3.1kw3.2.2 电动机所需效率: wdaP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输送总效率:32145a:式中 分别为带传动的效率、滚动轴承传动效率12345、 、 、 、(一对)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联轴器效率、传动滚筒效率按表 2-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第四版) ,查得,所以12345=0.96 . =0.97 .60.9 2a 8321kw0.83 P总w电 由于电动机额定功率 略大于 ,由表 16-1 中的 Y 系列4zi:dP电动机技术数据,查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5.ek3.2.3 确定电动机转速和型号滚筒轴工作转速:- 8 -=60*1000*0.5/( *400)23.88r/min601/().951.2/50=17.89r/minwnvD由于 V 带传动的传动比常用范围为 ,二级圆柱齿轮减24di:速器的常用传动比为 ,所以,总传动比的范围为:84zi:160dzii: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为 :ni ( 16160)23.88382.08 3820.8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1000、1500、3000r/min.通过查表 ,查出 4 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其各参数如下表方案 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满载转速( r/min)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1 Y160M2-8 5.5 750 720 17.772 Y132M2-6 5.5 1000 960 23.703 Y132S-4 5.5 1500 1400 35.554 Y132S-2 5.5 3000 2900 71.34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以及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来比较 4 个方案:方案 1:电动机转速低,外廓尺寸以及质量较大,价格较高,虽传动不大,但由于电动机转速低,导致传动装置尺寸较大。方案 4:电动机转速较大,但总传动比也较大,传动装置尺寸大方案 2 和 3 较方案 1 和 4 适中,比较合适。但方案 2 比方案 3 更能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32M2-6.- 9 -4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4.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总传动比: =40.208.23960niw电总由于 ,初选 V 带传动比 ,1azii=4di所以减速器的传动比:iz=ia/id=40.20/4=10.05分配传动比:高速级齿轮 i1= = 3.6zi3.1低速级齿轮 2.8 6.3/05./2i4.2 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4.2.1 各轴的转速:轴 1(电机轴): min/9601rn轴 2(高速轴): in/240/2rid轴 3(中间轴): 67.3/3轴 4(低速轴): i/867/4rin轴 5(滚筒轴): r/min2454.2.2 各轴的输入功率:轴 1(电机轴): kwP5.d1轴 2(高速轴): 210.96k=5.28kw轴 3(中间轴): 323.8.7.0轴 4(低速轴):35.07.90.kw=4.P轴 5(滚筒轴):- 10 -545.870.9.6kw=4.3P4.2.3 各轴的输入转矩轴 1(电机轴): mNnPT 71.540.95151轴 2(高速轴): 22/902轴 3(中间轴): 7.33轴 4(低速轴): mNnPT85194/54轴 5(滚筒轴): .290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果如下表轴名 输入功率P(kw)输入转矩T(Nm)转速n(r/min)传动比 i1 5.5 54.71 960 42 5.28 210.1 2403 5.07 722.7 673.64 4.87 1937.85 245 4.63 1842.35 224 2.85带传动的设计:5.1 带传动类型的选择由于 V 带传动允许的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大多数 V 带已标准化,且普通 V 带用于载荷不大和带轮直径较小的场合,符合所要求的工作和生产的条件,所以选择普通 V 带为外传动零件。- 11 -5.2 V 带带型的选择:由于传动装置工作实行两班制,即每天工作 8 小时,且空载启动根据 P100 表 7-5(机械设计基础 ) ,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1.3AK已知所需传递的额定功率,即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5.5kw所求的计算功率 =1.35kw7.15caAPKk已知小带轮转速,即电机轴的转速: min/960rn根据 P101 图 7-11普通 V 带型号图 ,选取普通 V 带 A 带型5.3 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dd和验算带速 v5.3.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d1根据 P92 表 7-2(机械设计基础 ) ,V 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为1min75d( )根据 P92 表 7-2(机械设计基础 )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40d- 12 -5.3.2 验算带速 v=422016/60000=7.03m/s根据 P91 数据得。符合 525m/s 带速5.3.3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dd2由于带传动的常用传动比 ,取中间值24i4di由式 , 214056ddim2560m5.4 确定中心距 a,并选择 V 带的基准长度 Ld5.4.1 初定中心距 0a根据式 ,得12120.7()()dd049a4mm所以, 初定为 840mm0a5.4.2 计算相应的基准带长 Ld0 210120()2a()4adddL23.4(56)8(0)8m21.5m根据 P93 表 7-3(机械设计基础 ) ,选定 Ld=2800mm5.4.3 计算中心距 a 及其变动范围 00 28031.54824.52dLa m其变动范围 min0a=.15=79dLax.324中心距变化范围 798924mm- 13 -5.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1257.35601480()87.315.da根据 P102 课本要求,小轮包要求 :所以小带轮上包角2,符合要求125.6 确定带的根数 z r0P()cacaLK根据 和 n1=960r/min,查 P104 表 7-7(机械设计140dm基础 ),得 P0=1.66kw根据 n1=960r/min, 和 A 带型,查 P105 表 7-8(机械设计4di基础 ),得 kwP10.根据 ,查 P105 表 7.9(机械设计基础 ) ,得153 0.92aK根据 和 A 带型,查 P93 表 7-3,得28dLm1.L将所查参数代如式 中,求得 z=2.92r0P()cacaLzK35.7 确定单根 V 带的初拉力 F0根据 A 带型,查 P92 表 7-1,得 q=0.12kg/m20(min)(2.5)FacKPqvz:2(.09)7.150.1.52307.4N5.8 计算压轴力 Fp由 P106 公式(722)可知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压力 FQ 为:1p(min)0(min) 15.3F2s2307.4sinN=1205.36Z:- 14 -5.9 带轮设计材料选用 HT200结构形式:根据 ,小带轮采用实心式结构140dm,大带轮采用轮辐式结构256根据 A 带型,查 P95 表 7-4(机械设计基础 ) ,f=9mm,e=15mm, 根据带的根数,可求得带轮宽度:B=(Z-1)e+2f=78mm5.10 设计结果选用 3 根 AHT200 普通 V 带,中心距 a=824.25mm,带轮直径, ,轴上压力 FQ=1205.36N,带轮宽度140dm2560dmB=78mm。6齿轮传动的设计:6.1 高速级齿轮设计:6.1.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小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硬度为 220250HBS;大齿轮选用 45 钢正火,硬度为 170210HBS。因为是普通减速器,查 P142 表 9-4(机械设计基础 )可知选 8 级精度,要求齿面粗糙度 Ra3.26.3m 。6.1.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转矩 T1 5661 10895.10.n05.9 P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 P148 表 9-8 得:K=1.0。齿数 z1 和齿宽系数 d小齿轮齿数 Z1 取 25 ,则大齿轮齿数 Z2= Z1i1=253.6=90。- 15 -置,而齿轮齿面又为软齿面,查 P151 表 9-11-取 d=1。许用接触应力:工作循环次数 8(0361 .)101N6njLh05249. / ./82Ni93由机械设计基础P146 图 9-20 可知,取寿命系数:ZN1=1.05, ZN2=1.1 查表 9-7- 查得:SH=1由图 9-19-查得: =560 MPa, =520MPa 1lim H 2lim HNli11Z.0568MPaS2lim22 .72HH故 51332 2d1.014.76.47661.83kTu md221.8 5bacmmZ由表 9-2-取标准模数 m=2.5mm6.1.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高齿 1:齿顶高 12.5ahm齿根高 .3.125fcm全齿高 6af顶隙 0.25.c分度圆直径 dmz- 16 -齿顶圆直径 267.5aadhm齿根圆直径 ff基圆直径 cos0.cos2058.73b m齿距 7.85p齿厚 3.92sm齿槽宽 .5e高 2:齿顶高 12.ah齿根高 .53.125fcmm全齿高 6af顶隙 0.2.c分度圆直径 258dz齿顶圆直径 1aahm齿根圆直径 9.7ff基圆直径 cos205cos2019.64bdm齿距 .8p齿厚 3.92sm齿槽宽 .5e齿轮宽度 b2=d d1 =162.5=62.5mm b1= b2+5=67.5mm中心距 126.52013.75ad m6.1.4 校核齿根的弯曲强度由机械设计基础P149 得:式 9-18 得出 F ,如果FF则校核合格。- 17 -确定有关系数与参数:齿形系数 查 P150 表 9-9-得 YF3=2.65, YF4=2.25。应力修正系数查 P162 表 9-13-得 Ys3=1.59, Ys4=1.77。许用弯曲应力 弯曲疲劳极限 查 P146 图 9-21-得 Flim3=230 MPa ,Flim4=200MPa。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查表 9-7-得 SF=1.3。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查图 9-22-得 YN1= YN2=1。N1lim11Y23076.9.FF MPaS2li22 153.8.F故 611s2 2 1.140.51920.8 a76.9a65.FF FKTY MPPbzm22 27.84. 53.84.SF p齿根弯曲强度校核合格6.1.5 验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 /(601000)1dn=3.1462.5360/(601000)=1.178m/s由查表 9-9 可知,选取该齿轮传动为 8 级精度合适。6.2.低速级大小齿轮的设计6.2.1 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小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硬度为 220250HBS;大齿轮选用 45 钢- 18 -正火,硬度为 170210HBS。因为是普通减速器,由表 10.21-选 8级精度,要求齿面粗糙度 Ra3.26.3m 。6.2.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转矩 T2I6659.5109.51P.07n4.081Nm载荷系数 查机械设计基础-表 9-10 得:K=1。齿数 z1 和齿宽系数 d小齿轮齿数 Z3取 30,则大齿轮齿数 Z4= Z3i2=302.5=75。因二级齿轮传动为不对称布置,而齿轮齿面又为软齿面,查表9-19-取 d=1。许用接触应力工作循环次数N3=60n1jL h=60110.81(105240) =1.38 810N4=60n1jL h= N1/i2 =1.38108./2.5=1.66 7由图 9-20-取寿命系数 ZN3=1.05, ZN4= 1.1。查表 9-7 -查得 SH=1由图 9-19-查得 =580 MPa, =550MPa 1lim H 2lim HN3li33Z.058609H MPaS4lim41.H故 51332 2d33 14.03.76.476. 90.5 6kdTu m390.5mZm- 19 -由表 9-2-取标准模数 m=4mm6.2.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低 1: 齿顶高 ha=ha*m=14mm=4mm齿根高 hf=(ha*+c*)m= 1.254mm=5mm全齿高 h=ha+hf=9mm 顶隙 c=c*m=0.254mm=1mm 分度圆直径 d3=m z3=430mm= 120mm 齿顶圆直径 da=d3+2ha=(10+24)mm=128mm 齿根圆直径 df=d3-2hf=(120-25)mm=110mm 基圆直径 db=d3 = 120 mm= 112.76mmcos20cos20齿距 p=m=4=12.56m齿厚 s= =6.28mmp2齿槽宽 e=s =6.28mm低 2:齿顶高 ha=ha*m=14mm=4mm齿根高 hf=(ha*+c*)m= 1.254mm=5mm全齿高 h=ha+hf=9mm 顶隙 c=c*m=0.254mm=1mm 分度圆直径 d4=mz4=475=300mm齿顶圆直径 da=d4+2ha=(300+24)mm=308mm齿根圆直径 df=d4-2hf=300-25=290mm 基圆直径 db=d4 =300 = 281.90mm cos20cos20齿距 p=m=4=12.56mm- 20 -齿厚 s= =6.28mmp2齿槽宽 e=s =6.28mm齿轮宽度 b3=dd3=175=75mm b4= b3-5=70mm中心距 3411a(d)(203)2102m6.2.4 校核齿根的弯曲强度由机械设计基础-式 9-18 得出 F ,如果 FF则校核合格。确定有关系数与参数:齿形系数 查表 9-9-得 YF3=2.54, YF4=2.26。应力修正系数查表 9-10-得 Ys3=1.63, Ys4=1.76。许用弯曲应力 弯曲疲劳极限 查图 9-21-得 Flim3=230 MPa ,Flim4=200MPa。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查表 9-7-得 SF=1.3。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查图 9-22-得 YN3= YN4=1。FFS3lim3NY 12076.9.MPa4li4 53.8.故 5233s2 114.0.16394.8a79.aFF FKTYPMPbzm434 1.379.8 58.3.SF M齿根弯曲强度校核合格- 21 -6.2.5 验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d3n3/(601000)=3.1412044.3/(601000)=0.278m/s由查表 9-9-可知,选取该齿轮传动为 8 级精度合适7、轴的设计及校核7.1、高速轴的设计:7.1.1 选择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及相关参数该减速器为一般机械,无特殊要求,选用 45 号钢,配以调质处理。由 P226 表 13-3 查得强度极限 B =650Mpa,再由表 13-3-得许用弯曲应力-1b =60Mpa。7.1.2 按扭矩强度确定各轴段直径: 图 53 设计的高速轴结构7.1.3 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由机械设计基础P226 表 13-3 查得 C=118107,d 33 5.28(1078)5.2860IPC mn:7.1.4 轴的结构设计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与固定方式- 22 -二级级减速器中,齿轮采用不对称分部。小齿轮直径较小,可做成齿轮轴;两端轴承靠轴肩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 ,轴通过两端轴承盖实现轴向定位。确定轴各段的径向尺寸(从左端起) 轴段 1 因开键槽,应增大 3-5%,故选定 d1=24mm;轴段 2 要考虑到密封圈与轴承的安装需要,按经验公式 h=R(C)+(0.5-2)mm,d2=28mm;轴段 3 考虑到轴承的安装,需要查标准件轴承的相关参数,所以d3=30mm(选用 6205 型轴承,其尺寸为 dDB=306216) ;轴段 4 为轴肩定位(左轴承) ,按经验公式 h=R(C)+(0.5-2)mm,h 取 2.5mm(单边) ,所以 d4=34mm;轴段 5 为齿轮段,由于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和轴径相差不多,圆柱齿轮的齿根圆至键槽底部的距离 X2.5m,所以该齿轮做成齿轮轴,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 67.5mm,齿根圆直径 56.25mm,分度圆直径为62.5mm,取 d5=67.5mm;轴端 6 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于轴段 4 相同,d 6 =d4 =34;轴段 7 为安装轴承,取 d7=30mm(选用 6208 型轴承,其尺寸为dDB=255215) 。确定轴各段的轴向尺寸(从左端起) 轴段 1 由于安装有联轴器,故查表 L1=48mm; 轴段 2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要求,一端在箱盖外 ,一端在箱盖内,取 L2=40mm;轴段 3 安装轴承,L 3=16mm;轴段 4 考虑该为二级减速器,齿轮不对称分布,为轴段 5 与中速轴所对应的齿轮啮合,故 L4=28mm;- 23 -轴段 5 该为齿轮段,故取 L5=67.5mm;轴段 6 为轴肩定位,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保证传动件与不动部件之间的间隙,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以供轴承的安装调整用,故 L6=142.5mm;轴段 7 为滚动轴承,L 7=16mm。总长 L=78+40+16+28+55+67.5+142.5+16=266mm总结:轴段一 d1=24mm,L 1=78mm(安装联轴器) ;轴段二d2=28mm,L 2=40mm(安装需求) ;轴段三 d3=30mm,L 3=16mm(安装轴承) ;轴段四d4=34mm,L 4=28mm(保持协调) ;轴段五 d5=67.5mm,L 5=67.5mm(齿轮宽度);轴段六d6=34mm;L 6=143.5mm(轴肩定位);轴段七 d7=30mm,L 7=16mm(安装轴承) 。7.1.5 高速轴校核按弯矩组合强度条件校核轴的轴径:- 24 -图 54 高速轴的受力、弯矩、扭矩图(1)绘制轴的受力及简化模型图,如图 54 (1-a)所示(2)水平面内的受力及弯矩图,如图 54 (1-b、1-c)所示圆周力: 32140.82.d65tTFN径向力:F r = Ft tan =4482.24tan =1631.4N 0(3)分别求支承反力 FHA、 FHB, 以 C 点作为参考点:2148.269.751230.85N15tHAL 12.84.4tBFH 面内 C 截面处的左侧的弯矩为:MHC 左 =FHA L1=1230.85N184.2510-3 m =226.8N m H 面内 C 截面处的右侧的弯矩为:- 25 -MHC 右 =FHB L2=3251.4N69.7510-3 m =226.8N m (4)竖直面内的受力弯矩图,如图 54(1-d、1-e)所示: 21631.9.7.9N8rVAF12.4.25183.4rBLV 面内 C 截面处左侧弯矩为:MVC 左 =FVA L1=447.99N184.2510-3m=82.54N m V 面内 C 截面处右侧弯矩为:MVC 右 = FVB L2=1183.4N69.7510-3m=82.54N m 根据公式 ,计算 C 截面的合成弯矩并作图。VH2C如图 54(1-f)所示:C 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