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酸碱服操作规范和记录PPT课件.ppt_第1页
防酸碱服操作规范和记录PPT课件.ppt_第2页
防酸碱服操作规范和记录PPT课件.ppt_第3页
防酸碱服操作规范和记录PPT课件.ppt_第4页
防酸碱服操作规范和记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检测检验操作程序GB24540 2009 检测检验内容 前期准备操作步骤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报告 前期准备 资料环境设备样品人员其他用品 资料 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准备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资料准备 环境准备 内容 安全 通风 消防设备 个体防护 温度 湿度 实验用品及其处理 废水 废气处理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环境准备 设备准备 内容 计量 状态 量程 精度 操作规程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设备准备 样品准备 内容 数量 洗涤 裁剪 烘干 调湿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样品准备 1 称量服装质量 以kg为单位 计算所需水的量 同时必须满足洗涤条件 2 根据水容量 称取洗衣液质量 使其满足洗涤液浓度 3 在满足上述的条件下 将一件织物类化学品防护服放入波轮洗衣机中 按标准要求加入洗涤剂洗涤4h后 排水 再脱水2min 然后清水漂洗6min 排水 再脱水2min 如此重复用清水漂洗3次 脱水后试样自然晾干 洗涤 样品洗涤准备 洗涤条件 样品洗涤准备 穿透时间测试样品准备 裁剪 1 洗涤前 从洗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上取6个试样 规格为100mm 100mm 其中3个为无接缝试样 3个为有接缝试样 2 洗涤后 从洗后的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上取6个试样 规格为100mm 100mm 其中3个为无接缝试样 3个为有接缝试样 裁剪 拒液效率测试样品准备 1 洗前试样 从化学品防护服上经 纬向各取3个试样 尺寸为 360 2 mm 235 2 mm 2 洗后试样 从化学品防护服上经 纬向各取3个试样 尺寸为 360 2 mm 235 2 mm 调湿 拒液效率测试样品准备 将裁剪好的试样置于温度为 17 30 相对湿度为 65 5 环境下8h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样品准备 从成品防护服上取3个试样 试样尺寸为 32mm 裁剪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样品的准备 在化学品防护服的不同部位的经向 纬向剪取尺寸为300mm 50mm试样各5块 共10块 裁剪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样品的准备 裁剪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样品的准备 从化学品防护服的不同部位剪取4个试样 接缝在试样中心 接缝方向与受力方向成90 剪取300mm 50mm的试样5块 如接缝采用缝线应将接缝端线打上结 以防止滑脱 裁剪 面料断裂强力和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样品的准备 调湿 人员准备 上岗证确定检验人员1名 其他用品 化学试剂其他相关的实验用品 化学试剂 测试 其他相关的实验用品 检测检验操作程序 第三篇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织物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检验项目 穿透时间拒液效率耐液体静压力面料断裂强力接缝断裂强力 酸碱化学品服 织物类 检验项目之一 穿透时间测试 a 无机酸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分别为 80 硫酸 30 盐酸 40 硝酸分别做测试试剂 穿透时间测试操作步骤 选择与产品标明的测试试剂 选择与产品标明的测试试剂 b 无机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为30 氢氧化钠做测试试剂 c 无机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分别为 80 硫酸 30 盐酸 40 硝酸 30 氢氧化钠分别做测试试剂 穿透时间测试操作步骤 第一步 将试样平铺于上下电极之间 穿透时间测试操作步骤 第二步 从圆孔处顺导电丝向试样表面滴0 1mL测试试剂 同时开始计时 对有接缝的试样 应该将导电丝放置在接缝处 测试试剂滴在接缝处 穿透时间测试操作步骤 第三步 发生穿透后 停止计时 分别记录计时停止时的读数 第四步 重复上述步骤 对剩余试样进行测试 注 上述检测步骤是某一种测试试剂 剩余测试试剂同上述的检测步骤 第五步 实验结束 关闭仪器及相关电源 第六步 填写相关记录单 收拾好台面 穿透时间测试操作步骤 注意 不同仪器的操作步骤略有差异 以标准操作步骤的内容为准 穿透时间测试数据处理 穿透时间 穿透时间 a 对于无接缝试样 某一种测试试剂 读数分别记为t1 t2 t3 b 对于接缝试样 某一种测试试剂 读数分别记为t4 t5 t6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检验项目之二 拒液效率测试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选择与产品标明的测试试剂 与穿透时间测试项目的试剂选择相同 第一步 剪裁大小为 360 2 mm 235 5 mm的矩形滤纸和透明薄膜各1块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二步 将称量过的透明薄膜放入硬质透明槽内 上面覆盖滤纸 相互间紧密贴合 注意不要留有空隙 也不要出现皱褶 并保证硬质透明槽 透明薄膜 滤纸三者下端面平齐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三步 将试样放在滤纸上 使试样的长边与槽边平行 外表面向上 试样被折叠的边超出槽的下端30mm 仔细检查试样 确保其表面与滤纸紧密贴合后 用夹子将试样固定在硬质透明槽上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四步 用天平称量小烧杯的重量并记录 精确到0 01g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五步 将小烧杯安放在试样折叠边缘的下面 确保能收集所有从试样表面流下的试剂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六步 注射器针头向下 垂直安装在支架上 针头应通过硬质透明小槽的轴心线 与试样表面的垂直距离为 100 2 mm 试样外表面喷射点与试样下端面间的长度为 330 2 mm 第七步 启动自动注射系统 同时开始计时 使10mL试剂在 10 1 s内由针头喷射至试样的外表面 第八步 计时到60s 轻敲硬质透明槽的边缘 使悬浮于试样折叠边缘的试剂滑落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第九步 称量小烧杯和杯中收集的试剂的重量 精确到0 01g 记录数据 第十步 重复上述步骤 对剩余试样进行测试 注 上述检测步骤是某一种测试试剂 剩余测试试剂同上述的检测步骤 第十一步 实验结束 关闭仪器及相关电源 第十二步 填写相关记录单 收拾好实验台面 拒液效率测试操作步骤 注意 不同仪器的操作步骤略有差异 以标准操作步骤的内容为准 式中 拒液指数 小烧杯的质量 小烧杯与烧杯中收集的试剂质量 单位为克 g 滴到试样上的试剂质量 单位为克 g 拒液效率测试数据处理 对每块试样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检验项目之三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 a 无机酸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分别为 80 硫酸做测试试剂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选择与产品标明的测试试剂 选择与产品标明的测试试剂 b 无机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为30 氢氧化钠做测试试剂 c 无机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应取浓度 质量分数 分别为 80 硫酸 30 氢氧化钠分别做测试试剂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一步 将试样放入耐液体静压力测试装置上的夹具上夹紧 确保试样水平夹持 不鼓起 不滑动 夹具边缘无产生渗透的可能 测试试剂从垂直下方接触试样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二步 对测试试剂进行持续 稳定的加压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三步 观察试样 记录试样上第3处液珠出现时的液体静压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四步 每种试样应进行3次测试 取算术平均值 得到该试样耐液体静压值 第五步 重复上述步骤 对剩余试样进行测试 注 上述检测步骤是某一种测试试剂 剩余测试试剂同上述的检测步骤 第六步 实验结束 关闭仪器及相关电源 第七步 填写相关记录单 收拾好台面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操作步骤 注意 不同仪器的操作步骤略有差异 以标准操作步骤的内容为准 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数据处理 取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到1Pa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检验项目之四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 第一步 设定拉力试验机的隔距长度为 200 1 mm 拉伸速度为 100 10 mm min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二步 在铗钳中心位置夹持试样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三步 开启拉力试验机 运行试验程序 拉伸试样至断裂 脱 记录断裂强力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四步 依次更换试样 记录每个试样的断裂强力 第五步 实验结束 关闭仪器 及相关电源 第六步 填写相关记录单 收拾好台面 注意 不同仪器的操作步骤略有差异 以标准操作步骤的内容为准 面料断裂强力测试数据处理 分别计算经向 纬向断裂强力平均值 以N表示 作为经向 纬向最终试验结果 保留整数位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 织物类 检验项目之五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 第一步 设定拉力试验机的隔距长度为 200 1 mm 拉伸速度为 100 10 mm min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二步 在铗钳中心位置夹持试样 保证接缝在隔距的中间位置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三步 开启拉力试验机 运行试验程序 拉伸试样至断裂 脱 记录接缝断裂强力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第四步 依次更换试样 记录每个试样的接缝断裂强力 第五步 重复上述测试步骤 再选取不同4个试样测试 第六步 记录5组数据 取5次试验的最低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 精确到1N 第七步 实验结束 关闭仪器 及相关电源 收拾好台面 注意 不同仪器的操作步骤略有差异 以标准操作步骤的内容为准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操作步骤 取5次试验的最低值作为最终检验结果 精确到1N 接缝断裂强力测试数据处理 记录及数据处理 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的依据 是最重要的检验过程记录 为了保证能够复现检验工作的过程 记录尤其是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 记录 记录的要求 原始记录的唯一编号和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原始记录的标题检验对象的状态 包括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样品编号检验依据和方法检验时的环境条件检验日期检验人员 校核人员签名仪器使用记录 记录的内容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检验方法样品数量检验日期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记录单 记录的修改 如遇原始记录填写错误需更正时 应采用 杠改 方式 更正人在 杠改 后的记录上加盖自己的名章后 在 杠改 记录的右上方填写正确的内容 记录书写要求 1 所有的检验原始记录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 2 书写时应使用蓝 黑色钢笔或签字笔 字迹清晰 不得漏记 补记 追记 数据处理 1 有效位数 2 近似运算 3 数值修约 口诀 四舍六入五成双 具体内容 参考GB T8007数值修约规则 结果报告 结果报告的重要性 结果报告是检测检验工作的最终产品 而且是检测检验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 总体要求 1 准确 清晰和客观2 结果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