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第1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第2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第3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第4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设计优 秀教案秀教案 发布者 林少忠 课程标准 以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 北京故宫等 为例 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明清北京城和皇宫的了解 培养平面和空 间概念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绘 图的能力 了解长城的建造 结构 作用以及起止点 掌握 识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 图 片 认识故宫建筑形式的雄伟 庄严 布局严谨 和 谐 展示和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通过相 互交流学习 感悟长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通过勾画北京城的平面图 认识其布局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 2 页 共 13 页 通过本课的学习 认识长城和故宫体现了中国人 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通过对长城的学习 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 毅的精神 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 坚韧刚毅 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 的危害 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时期 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 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气势宏伟 堪称 东方建筑艺术和建筑奇迹的作品 北京的故宫和长城 正是其杰出的代表 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性 本 质及精华 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浓郁 色彩 展示了我们大一统国家的气派 同时也成为中 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基于教材的这一内容 将本课的 重点确定为故宫和长城 难点是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 了解 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 心 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学情和教法分析 第 3 页 共 13 页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依据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和理 解能力而定 初一的学生注意力短暂 形象思维发达 抽象思维相对较弱 参与意识强 但缺乏理性分析能 力 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和教材内容 确定在本课的 教学中以形象为载体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教学有 关的资料 影片 图片等 充分发挥文化课的特点 创设一种历史教学的情景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 形象思维的特点 在讲述中以启发性的提问 点拨为 主 辅以指导阅读法 讲解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自古以来就有源远 流长的历史文化 而每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特征 本 质及其精华都凝聚在当时的都市 每一个王朝的都城 都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 经济 文化的浓郁色彩 明 清时期的都城和皇宫正是当时这种文化的代表 今天 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 去了解这些建筑的背后所隐 含的意义和象征 出示课题 一 明清皇宫 板书 明北京城 板书 第 4 页 共 13 页 提到北京 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 下面我想请同 学们回答几个问题 中国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有哪些王朝 你知道古代北京名称的变化吗 今天北京 城的雏形是在什么时候奠定的 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 从元朝定都大都 城以后 北京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 中心 1368 年明朝建立 定都南京 将大都改名北 平 1403 年 明成祖朱棣为加强对北方边疆地区的 管辖 准备迁都到北平 并决定改北平为北京 从 1404 1420 年 他先后动用 13 万工匠 上百万民夫 及士兵参加北京城的营建 耗时达 15 年之久 1421 年正式迁都至此 1644 年 清军入关 顺治帝迁都 北京 北京作为明清统一王朝的都城长达 490 多年 是明清大一统王朝的象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北京城的构成内容 然 后据书中的描述绘制 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 标明 书中提到的地名 出示课件 明北京城平面图 学生对比检查 紫禁城 板书 在北京城的中心 有一组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 这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宫 紫禁城 大内 它位于北 第 5 页 共 13 页 京城的中轴线上 宫殿的建筑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的 中轴线排列 同时向左右展开 南北取直 东西对称 中轴线向紫禁城外延伸 南达永定门 北至钟鼓楼 全长 8000 千米 纵贯整个北京城 整个皇宫建制宏 伟 结构精美 布局严谨 整组建筑浑然一体 极为 壮观 明清时期曾有 个皇帝在此发号施令 统治 全国 出示 故宫平面示意图 介绍 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古典风格与东方艺术格调的建 筑群 故宫占地约 72 万平方米 南北长 961 米 东 西宽 753 米 周围有城墙环绕 外墙高 10 米 护城 河宽 52 米 护卫设施森严 十分坚固 城墙四周各 有一门 东西南北分别为东华门 西华门 午门 神 武门 城墙四角各有一结构精巧 外观秀丽的角楼 城内有宫殿屋宇 9000 多间 现存 8700 多间 面积 15 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请同学们不妨做 一道计算题 如一个婴儿在宫殿内出生 让他在每一 个房间住一日 当他将所有宫殿住完时 他大概是多 大年龄的人 以一万间房计算 紫禁城主体建筑按照 前朝后寝 的古制 按使 用性质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 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 从乾清门前的横街 第 6 页 共 13 页 到午门这一区 外朝的中心区域由前三殿 即太和 殿 中和殿 保和殿组成 点击课件有关内容介绍 象征政权的中心 内廷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点 从 乾清门开始 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 宫 后三殿 和御花园 东西六宫等 点击课件有关 内容介绍 前三殿和后三殿均在中轴线上 其余则 对称布置在左右 拱卫着中轴线上主要的建筑 显得 层次分明 主次有序 提问 从课文中的图片以及老师的讲述 你能说 说故宫建筑分布有哪些特点 点拨回答 对称 严谨 层次分明 主次有序 紫禁城作为皇帝居住的宫殿 其名称的来历也有 讲究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故宫又叫紫禁城吗 介绍 据古代神话传说 天帝所住地方为 紫宫 皇帝自命为天子 所住地方也相当于天上的 紫宫 紫宫 既然是 天帝之子 居住的地方 必然是 戒备森严 不许平民百姓随便进出的禁地 所以称之 为 紫禁城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宫 在建筑设计 装饰 选 材等方面充分显示了封建帝王的 贵统万民 富有四 海 的气象和至高无上的尊严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师 以其非凡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 设计建造了这座人 第 7 页 共 13 页 间最为富丽堂皇的宫殿 其中太和殿建在汉白玉砌成 的高台上 极为高大突出 象征帝王的至高无上 乾 清宫和坤宁宫象征天和地 其两侧的日精 月华二门 象征日月 东西六宫 象征十二星辰 东西六宫以外 的数组建筑 象征环绕日月的繁星 这些象征性的建 筑群 拱奉着象征天地合璧的乾清宫和坤宁宫 充分 显示了天子的威严和皇帝受命于天的封建思想 皇宫 的建造用料也极其讲究 木料大都采用云 贵 川等 地的名贵楠木 所用城砖是山东临清等地烧制的 而 宫殿内铺设的金砖是由江南的苏州等五府承烧的 石 料采用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石 天津蓟县盘山的五色虎 皮石和曲阳县的花岗石 所用琉璃瓦件 主要是由著 名的 西窑 承烧的 修建宫殿时 还增调大江南北 的大批著名工匠 艺人 劳工到北京轮流服役 每次 有 10 万工匠 其工程之浩大 用人之多 耗资之巨 是十分惊人的 提问 从刚才的图片上同学们观察到紫禁城整个 建筑色彩以什么为基调 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红墙黄瓦 这是为什么呢 红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呢 置疑 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补充 在我国古代 红色是表示喜庆的颜色 第 8 页 共 13 页 象征幸福 富贵 吉祥 我们的祖先山顶洞人就喜欢 用红色来装饰住所 周代和汉代宫殿建筑使用红色十 分普遍 明清沿袭成规 但这时已不是一般的红色 而是朱红色 给人以庄严 肃穆 富丽堂皇之感 黄 色自古被统治者奉为最尊贵的颜色 唐代被规定为代 表皇室的色彩 其他任何人不得在服饰上使用 到了 宋代 皇宫开始采用黄琉璃瓦顶 明清两代明文规定 只有皇宫 陵墓以及奉旨建造的坛庙准用 其余建筑 一概不得使用 故宫采用黄琉璃瓦 不仅显示了皇帝 的尊贵富有 同时也十分美观大方 看上去金碧辉煌 总之 故宫以黄瓦 红墙 金饰 白石为主构成了整 个建筑群的基本色调 这本身就是一种色彩组合艺术 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富丽 色调浓重而又端庄和谐 此 外 故宫在建筑上十分讲究用 九 这个数字 这又 是为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小字回答 认识这是为了 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总之 故宫无论从它的建筑布局 设计 装饰 用料上都体现了专制时期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布 局上匀称而明朗 展示着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气派 它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精华 是现存世界上皇宫中规模最大 建筑最宏伟 第 9 页 共 13 页 色彩最辉煌 布局最合理的一座皇宫 法国巴黎的卢 浮宫 建筑面积不到它的四分之一 前苏联列宁格勒 的冬宫 仅为它的九分之一 英国的白金翰宫 仅相 当于它的十分之一 此外 故宫中还珍藏有大量的珍 贵文物和艺术瑰宝 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成了全人类罕有的文物瑰宝 1987 年被联合国科教 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全球最著名的旅游胜 地之一 如果说北京体现的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和博 大精深的话 那么中国古代的长城则代表了一种民族 的精神和象征 二 雄伟的长城 板书 播放有关长城的影像片段 导入这一问题 万里长城是世界古代建筑史的奇迹之一 它横亘 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 宛若一条巨龙盘旋于起伏 的群山之巅 气势磅礴 庄严雄伟 是中国古代的一 项伟大工程 被誉为世界古代 七大奇迹 之一 提 到长城 同学们没有不知道的 但同学们能回答老师 出示的下面几个问题吗 长城最早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修建的目的 是什么 谁将它建成了一条绵延万里的长城 其东 第 10 页 共 13 页 西起止点在什么地方 据学生回答 点击课件有关内容补充 明长城 板书 出示课件 明长城 讲述 早在战国时期 雄踞北方的秦 魏 赵 燕等诸 侯国 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沿着燕山山脉 山西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北部 布设了一条断断续续的 防线 这便是古长城最初的格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为了抵御匈奴等少数民族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将原来 秦 赵 魏等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延伸 增修加固 秦长城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 全长一万余 里 奠定了万里长城的雏形 出示课件 秦万里长城 由此可见 长城是中原王朝为填补天然障碍不足 而建立起来的军事防御体系 在当时有效地遏止了游 牧民族的进攻 以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展 你能谈谈中 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吗 学生思考回答 到了明代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又花了 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出示课件 明长城 明长城东起嘉峪关 西至山海关 全长 6000 多千米 无论规模 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里我想请同 学们来比较一下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 第 11 页 共 13 页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关明长城的构造内容 补 充讲述 长城主要由关隘 城墙 烽火台三部分组成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 位置多选择在出入 长城的咽喉要道上 整个关隘结构 一般由关口的方 形或多边形城墙 城楼 城门楼 瓮城等组成 如嘉 峪关 居庸关 山海关 娘子关等 出示课件 城 墙是长城的主体建筑 它是联系关城 隘口 敌台 出示课件介绍 的纽带 城墙平均高约 7 米 墙基 平均宽约 6 米 顶部宽约 5 米 断面上小下大成梯形 使之稳定不易倒塌 构造长城的材料 一般就地取材 故中国现存的长城以夯土墙和砖石墙为最多 烽火台 是作为报警用的高土台 发现敌情即燃起烽火 因烧 烟常用狼粪 又称狼烟台 出示课件 通过介绍 同学们已大致了解了长城的构造 下 面我想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长城的作用 长城的作用 板书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小字内容分析得出结论 老师再加以归纳概括 军事上提高了防御功能 经济 上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开发 政治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纽带 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它的建造是 为了遏制游牧民族的进攻 所以长城的建造增强了中 第 12 页 共 13 页 原王朝的军事防御能力 防御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是 为了保护中原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 这是中原王朝 强大和统一的保证 所以说长城是联结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纽带 同时 随着和平安定环境的出现 边疆 地区也出现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 双方设 立互市进行贸易往来 促进了双方的相互熏染融合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长城的作用是巨大的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 刚毅的精神铸造了这一雄伟的建筑 体现了中国人民 伟大的创造力 点击课件出示表现长城雄伟壮观的图片和资料 提问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来谈谈看了这段资料后你心 中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引导学生分析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小结 长城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 极效应与其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 谐地融为一体 上下五千年 熔铸成了中华民族聪明 智慧 艰苦勤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