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_第1页
文献综述-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_第2页
文献综述-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_第3页
文献综述-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_第4页
文献综述-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防滑处理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带式输送机在工作过程中传动滚筒的防滑方法。主要是从传动滚筒的包覆层上面下工夫,考虑到对于影响传动滚筒的主要因素出发,分析如何防止传动滚筒的打滑情况。关键词 传动滚筒 防滑处理 包覆层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belt transport machine which may slip in the work. Mainly, it gets to work from the coverage. It consider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transmission cylinder. Because how to cylinder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cylinder from slipping. Key words transmission cylinder dealing with slipping coverage正文1 存在问题皮带正常工作时,并不是全部接触弧上都发生弹性滑动。接触弧可分成有相对滑动的(滑动弧)和无相对滑动的(静弧)两部分,两段弧所对应的中心角,分别称为滑动角和静角。静弧总是发生在带进入带轮的这一边上。带不传递载荷时,滑动角为零,随着载荷增加,滑动角逐渐加大而静角则在减小,当滑动角增大到包角时达到极限状态,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值,若工作载荷再进一步增大,则带与带轮间就发生全面的相对滑动,即打滑。由于带在大轮上的包角大于小轮上的包角,所以打滑总是发生在小轮上。打滑将使带的磨损加剧,传动失去稳定状态,甚至使传动失效,应当避免。2 解决问题解决这种情况下输送机胶带打滑问题的措施有几种。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而经济的改进方式。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从包胶传动滚筒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制定了 2 种处理方案:方案 1:根据现有输送机功率及带速,选择 1 台电动滚筒(表面包胶) ,替代现有的传动机构;方案 2:对现有传动滚筒表面包胶实现防滑。通过对以上 2 种方案的资金投入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选用了更切实际的方案 2。传动滚筒的包覆层,是传动滚筒筒体上用化学的或机械的方法包覆上一层非金属的防滑保护层。在传动滚筒作为驱动装置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滚筒包覆层是用来增大传动时输送带与筒体表面的摩擦系数 ,以减少输送带在筒体表面的滑移和相互磨损,提高稳定运行的牵引力,延长输送带和传动滚筒的使用寿命,甚至为采用薄壁传动滚筒筒皮创造条件。(1)包覆层对输送机牵引力的影响传动滚筒和一般开式传动的传动滚筒一样,筒体表面的包覆层直接影响输送机的有效牵引力 ,其中:uF(N) ()112()uFe及 (N) ()112()uuFe式中 滚筒上紧边张力,N;滚筒上松边张力,N;2滚筒表面与输送带间摩擦系数;输送带在电动滚筒上的围包角,rad。从式()及式()可以看出,在围包角 一定时,增加摩擦系数即可增大有效驱动力(或牵引力) ,并可以减少保证不打滑所需的紧边最大张uF力 及松边最小张力 ,也就能够减少输送带在滚筒表面产生的滑移和磨损,1maxF2min从而提高输送机运行效率和输送带及滚筒的使用寿命。这在长距离多滚筒驱动情况下更明显,因为多滚筒驱动时保证不打滑和有载段垂度所需的最大张力 可以表1maxF述成:= (N) ()1maxF12()ue式中 为各驱动滚筒的围包角,rad。12、从式()可见,增加摩擦系数 ,会使所需的紧边最大张力 减小,1maxF由式()可知,同样也回使保证不打滑的松边最小张力 减小,从而回显2in著减少长距离输送时输送带与滚筒表面产生的打滑和磨损。由输送带的弹性造成的弹性滑动,是正常工作时不可避免的,只有打滑是一种过载效应。滚筒增加包覆层,主要是减少或避免这种打滑。滑动也会导致输送速度降低、磨损增大、功率损失增大、效率下降,故一般应加以限制。由于传动滚筒与输送带的趋入点和分离点测得的带速 和 ,可以计算出输送12带的滑动率 :(%) ()12()0滑动率也可由有效张力和弹性模量计算出:(%) ()10udFE式中 滚筒上有效张力,N;uF滚筒上紧边张力,N;1动态弹性模量与带宽的乘积,N, (N ) ;dEdEB带宽,mm。B输送带在滚筒表面的滑动率 为 0.3%3.5%,属正常运行状态。功率大,带宽窄,速度低的理论计算,反之取小值。通过对滑动率的理论计算,可以为滚筒是否需要包覆层提供参考依据。(2) 滚筒表面摩擦系数摩擦系数 是摩擦力 与摩擦面上垂直负荷 的比值,为一常数。与摩擦副材tFnF料、负荷和施加负荷的速度、摩擦表面相对移动的速度、摩擦偶件表面及周围的各种介质如水、湿气和污物等因素有关,还与摩擦偶件的温度状态有关。摩擦系数 与输送带加于滚筒表面的单位压力有关。单位压力超过一定极限,输送带与滚筒的摩擦系数显著下降。这是因为胶带为黏弹性体,最大张力超过许用应力,胶带产生塑性变形,特殊情况下,负载恢复正常,摩擦系数有可能恢复到原先的程度,但这个过程往往会引起输送带摆动、震颤、甚至尖哮。严重时,胶带产生永久变形,摩擦系数下降,引起新的打滑、磨损,功率损失增大,又需重新增加初张力,这对输送机在各方面都是不利的。同一规格传动滚筒在相同的输送带及包覆层条件下,摩擦系数 会随滑动率的上升而增大。滑动率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摩擦系数也会增加,但当 超过一定时,与摩擦 系数无关。滑动率增大,摩擦系数也会增加,但到某一最大值 时,滑动率 相应也较max大,为了兼顾传动效率、磨损等诸方面,在制造和使用传动滚筒中,应使 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而达到最佳运行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导热性能比较好的包覆层,不致引起滚筒表面温升过高,否则会导致摩擦系数 下降,甚至发生胶合磨损。到专业厂家对该规格的传动滚筒表面硫化橡胶层需要资金昂贵,且涉及拆装、运输等环节,费时、费力。因此,自己动手对生产中传动滚筒增加包覆层更经济。现场施工采用冷粘工艺,在传动滚筒表面粘结 1 层输送带替代硫化橡胶层,从而达到了防滑的目的。粘结层的牢固程度是成功与否的关键。3 实施采用了如下步骤上述方案。3.1 准备(1)依据传动滚筒的规格尺寸,选取 1 块输送带 650*5000mm) ,在厚胶面割出10mm 宽的凹槽,深度以胶层厚度为限) ,交错排列的凹槽将胶面分成许多小棱形图案 参见图 1-1。图 1-1 胶面层尺寸2)剥去薄胶层,并用角磨机打磨其剥削面,彻底清除残胶,使帆布层拉毛。3.2 现场实施利用停产检修的时机实施上述方案。(1)松开输送机胶带,是交待余传动滚筒脱离接触,并将滚筒表面擦拭干净。(2)在滚筒表面及打磨好的输送带帆布面均匀涂抹 801 号强力氯丁橡胶” ,待涂胶层不粘手后,进行第二遍涂胶,在涂胶过程中,防止分成等杂质污染,以免影响粘接强度) 。(3)第二遍胶面不粘手时,进行粘接。将待粘接胶带的一边贴在传动滚筒的母线上,注意找正,防止歪斜) ,然后手动盘车,缓慢转动滚筒,使涂胶面逐渐贴合,并捶击铁盒的部位,以排出气体,提高粘接强度。(4)粘接完毕,静置 34h。 (5)为牢固起见,用沉头螺钉辅助固定,即在整个传动滚筒表面,用手电钻8mm,通孔 18 个,并在每个孔所粘贴胶带的 1/2 厚度范围内锪孔,穿入 M8 30 沉 头螺钉,从滚筒内侧拧紧 M8 螺母。4 使用运行效果从皮带机生产使用的效果看,提高了输送带与传动滚筒之间的磨擦因子,传动滚筒胶面的凹槽可以增加散热面积,起到了防止打滑的作用。输送机传滚筒进行防滑处理,采用现场冷粘工艺粘接输送带,达到了与硫化橡胶层相同的防滑效果。最大限度的节省了检修时间和人力,同时改进费用不足 300元, (未计入人工费;以新输送带打折,若利用废旧输送带,成本更低) 。传动滚筒经过防滑处理后,有效解决了皮带输送机作业时打滑这一困扰生产的难题,输送机胶带的磨损也大为降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皮带打滑掉闸问题的解决:(1)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用电焊均匀加焊出网格状的凸起,增加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2)对出料口进行改装,缩短两侧挡料板之间的距离,既可以避免大块物料堵卡出料口,又可以起到减轻皮带上料重的作用。以上是对传动滚筒防滑处理介绍的一种方法。在运料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皮带的打滑现象,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