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记忆_第1页
黑板上的记忆_第2页
黑板上的记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黑板上的记忆黑板上的记忆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向党和人民汇报的时候,刚进中学时黑板上写的两行字就浮现在眼前,那情景至今难忘。跨入中学的大门,来到新的学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等待老师来上第一课。第一节课是语文课。一位四十上下的男教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教室。他西装革履,风度潇洒,看上去就是知识渊博的人。举行上课仪式后,他没有作自我介绍,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聪”字。同学们有些莫名其妙。他扫视了一下教室,停了片刻,用抑扬顿挫的标准的普通话发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聪明起来?”同学们不明白老师的用意,没人回答。沉默了许久,他开讲了:“聪”字是怎么组成的?一个同学在下面低声地说:“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耳,右边总。 ”“对”老师作了肯定的评价, “不过,我有新的解释。 ”接着,语文老师对黑板上的“聪”字进行了新的解释。老师用手指着黑板上的“聪”字说:“聪”是由“耳” 、“眼” 、 “口” 、 “心”组成的。我们学习知识做到用“耳”2 / 3听,用“眼”看, “耳闻目睹” ;用“口”说,用“心”记,力求“朗朗上口” 、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你就变成聪明人了,知识也就渊博了。同学们很佩服语文老师对“聪”字的新解,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无不叫绝称好。这时,教室里人声鼎沸。老师又转身向黑板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回转身,轻轻地说:同学们,请大家齐读一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学们很有节奏地诵读了一遍。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并翘起大拇指, “ok”。“学习语文就应该这样做,这叫做读写结合。 ”这一课既有趣,又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它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指导我学习、进取。初中几年来,这位语文老师一直教我们语文,我一直按照他黑板上写的一个字,两句诗句来学习。在他的指导下,我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参加了上海市古诗文阅读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我的作文已发表在全国优秀作文选上。我成功了。现在,我看到作文题黑板上的记忆 ,眼前就浮现出几年前黑板上的这一幕。在这里,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