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村党支部 *村委会各位领导: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们*村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由*和*两个自然屯组成,*镇阿木塔旅游景区座落在境内。总幅员面积 120282 亩,其中耕地 13933 亩、草原 28342 亩、水面43007 亩、林地 35000 亩。全村总农户 365 户,总人口1371 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987 人,占全村总人口 72%,青壮年劳动力 787 人。XX 年,全村农业总产值 810 万元,人均纯收入 3400 元,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 2200 元,占人均收入的 65%。现有 1000 平方米奶站 1 处,千立方米以上青贮窖 3 个,村畜牧综合服务室 1 处; 654 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和青贮收割机各 1 套,双轴灭茬机 1 台;抗旱大井 9 眼,小井 78 眼;全村外出务工人员 87 人,年人均创收 3500 元。二、发展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我们确立了2 / 5“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行土地连片种植;扩大林业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业,加快劳动力转移,拉动第三产业快发展。通过推进各业生产,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XX 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一是引优汰劣,优化奶牛种群结构,计划外购优质高产奶牛 110 头,促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二是建 2 个 1000 立方米青贮窖,购置大型农机具 5台,提升东兴青贮合作社服务水平。三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奶站安装机械榨乳设备。四是加强抗旱保收田建设,打中深井 35 眼。五是做大林产业,退耕还林 1000 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木材加工企业,转移劳动力 50 人。六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项目,组建旅游服务队。七是新建环保节能房 20 所,力争完成 40 所。同时3 / 5建成两个大型沼气池,入户率达到 40%。八是打通村内主干道硬化 3100 延长米,绿化街道2000 延长米,主街道安装路灯 20 盏,修建排水沟 5000 延长米。九是安全饮用水入户率达到 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7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 80%。十是组建文化大院,具体建设图书室、活动室、体育场及卫生所等群众公 12 下一页用基础设施。四、当前工作推进情况深入宣传发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舆论氛围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宣传单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使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目前,我村已发送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00 余份,悬挂横幅 12 条,书写永久性标语 10 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 2 次,村民代表会、党员会 4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方式,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新农4 / 5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壮大以奶牛业为主的畜牧主导产业我村的主导产业是畜牧业,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2200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 65%。目前奶牛存栏 1124 头,年交售鲜奶 2100 吨,商品奶收入 350 万元,人均占有鲜奶量达吨。围绕畜牧强村,今年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卖次买好,优化和扩张种群。今年,通过信用社贷款、扶贫资金支持和农民自筹等方式帮助村民外购优质高产奶牛 110 头,以进一步优化种群质量,提高奶牛单产,加上自繁,全村今年奶牛存栏可达 1350 头,同比增长 20%。现已报名外购奶牛户达 130 户。二是组建奶牛合作社,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为了提高全村畜牧业合作化水平,加快该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奶牛业高效稳步壮大,我们村积极发动和组织奶牛户以多种形式参与,共同组建奶牛合作社。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兴青贮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外购大型机械 5 台,新建 1000 立方米青贮窖 2 个,通过反包倒租的形式,以每亩260 元从农户手中包回四块耕地 800 亩,用于连片种植青贮,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 30 人。三是全面普及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