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1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2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3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4页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玉米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一 玉米的需肥规律一 玉米的需肥规律 1 1 玉米的各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玉米的各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 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1 11 1 生育阶段生育阶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 按形态特征 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 可分为 3 个不同的生育阶段 每个阶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 这些 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 又有密切的联系 1 1 1 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 是以生根 分化茎叶为主 的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 根系发育较快 但地上部茎 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 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 培育壮苗 达到苗早 苗足 苗齐 苗壮的 四苗 要求 为玉米丰 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播种到三叶 三叶到拔节两个时期 a 播种 三叶期 一粒有生命的玉米种子埋入土中 当外界的温度在 8 度以上 水 分含量 60 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 一般经过 4 至 6 天即可出苗 等到长到三叶期 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 称为 离乳期 这是玉米 苗期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 所以浇 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 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 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 种子个大 贮藏营养就多 幼苗就比较 健壮 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 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晚的要健壮 据试验 播深每增加 2 5 厘米 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 因此幼苗就弱 b 三叶 拔节期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 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 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 吸收和制造的 营养物质有限 幼苗生长缓慢 主要是进行根 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 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 涝害轻则影响生长 重则造成死苗 轻度 的干旱 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1 1 2 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 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 二个转折点 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 进行 就是叶片 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 分化与形成 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也是田 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为此 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 就是促 进中上部叶片增大 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 以达到穗多 穗大的目的 1 1 3 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 称为花粒期 玉米抽雄 散粉时 所有叶片均已展开 植株已经定长 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 就是基本 停止营养体的增长 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 出现了玉米一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生的第三个转折点 为此 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 就是保护 叶片不损伤 不早衰 争取粒多 粒重 达到丰产 1 21 2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 2 1 生育期 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 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 与品种 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一般早熟品种 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 情况下 生育期短 反之则长 1 2 2 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 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 变化的影响 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 均发生不同的阶 段性变化 这些阶段性变化 称为生育时期 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 如下 1 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约 2cm 的日期 2 三叶期 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 2 3cm 3 拔节期 植株雄穗伸长 茎节总长度达 2 3cm 叶龄指数 30 左右 4 小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伸长期 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 叶 龄指数 46 左右 5 大喇叭口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 雄穗进入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 60 左右 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 0 8cm 左右 棒三叶 甩开呈喇叭口状 6 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 3 5cm 7 开花期 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8 抽丝期 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 2cm 左右 9 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 胚乳呈清 浆状 亦称灌浆期 10 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 胚 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11 蜡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 胚乳呈蜡状 用指甲可以划破 12 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 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 乳线消失 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 以全田 50 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2 2 玉米在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玉米在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 2 1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各种养分 合成 供给自身生长发育的有机物质 在整个生育期中 玉米吸收最多的养 分元素有 N P K S Ca Mg 在玉米的一生中吸收的养分以 N 最 多 K 次之 P 较少 由于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可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 要 因而在生产上施肥主要是施 N P 和 K 三种肥料 2 2 玉米全生育期对 N P K 的吸收基本表现为 少 多 少 趋势 即 苗期生长慢 植株小 吸收养分少 拔节至开花期 生长很快 吸收 养分多 生育后期 生长减慢 吸收养分少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2 3 每生产 100kg 玉米籽粒所吸收的养分量 受土壤 气候 雨量 温度 光照 品种 产量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产量的增加有所减少 但氮素例外 实验表明 玉米吸收 N P K 的比例 N P2O5 K2O 平均为 1 0 48 0 79 2 4 玉米吸收养分与干物质积累进程一致 吸收氮 磷 钾的数量占 同期干物重的百分率均是前期高 后期逐渐减少 玉米在不同生育阶 段对氮 磷 钾的吸收量不同 根据研究表明 从拔节到抽雄期是玉 米养分需要的高峰期 在这一阶段 干物质积累虽然只有 1 3 左右 而 N 元素累计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 50 P 占 48 K 占 71 在这一 生育期间 既有营养生长 又有生殖生长 这一时期的养分供应状况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极为重要 2 5 玉米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的分配 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数量不同 氮 磷 钾的含量 亦有很大的差异 玉米亩产 700 千克 玉米收获物中不同器官氮 磷 钾含量的顺序是 氮 籽粒 叶片 茎秆 叶鞘 苞叶 穗轴 雄穗 磷 籽粒 叶片 叶鞘 穗轴 苞叶 茎秆 雄穗 钾 籽粒 叶片 茎秆 苞叶 穗轴 叶鞘 雄穗 玉米不同器官氮 磷 钾向籽粒转移数量多少的顺序是 氮 茎秆 叶片 苞叶 叶鞘 穗轴 雄穗 磷 茎秆 苞叶 穗轴 叶片 叶鞘 雄穗 钾 叶片 茎秆 苞叶 叶鞘 穗轴 雄穗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二 玉米的合理施肥技术二 玉米的合理施肥技术 玉米是高产作物 需肥量较大 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 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 需肥数量比例不同 苗期占需肥总量的 穗期占 85 粒期占 13 玉米从拔节到 大嗽叭口期 是需肥的高峰期 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 即底肥 种肥 追肥结合 氮肥 磷肥 钾肥结合 农肥 化肥 生物菌肥结合 基 肥尽量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与化肥相配合 N P K 肥和微量元素相 配合 使各种肥料平衡供给 只有各种养分的平衡协调 才能发挥每 种养分的效益 1 1 底肥的施用 底肥的施用 底肥是指播种前施用的肥料 以有机肥料为主 化肥为辅 底肥 要施足 这是基础 底肥对于玉米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主要作用是培 肥地力 疏松土壤 缓慢释放养分 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 需要 其直接效果是对生育前期的健壮生长有利 并在实际上对玉米 的整个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对玉米的 P K 的营养供给 所 以在一般地区 基肥中的氮肥可占总施肥量的 50 以上 P K 肥基本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上 100 作底肥施用 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 2000 公斤 五氧化二磷 7 5 公斤 钾肥 5 5 公斤做底肥 1 1 有机肥的种类和性质 有机肥包括动物粪便 杂草堆肥 秸秆沤肥及各类土杂肥等 肥 效时间长 有机物质含量高 含有氮 磷 钾和各种微量元素 有机 肥料中以猪 羊粪尿的养分含量高 肥效好 牛 马粪及土杂肥次之 1 2 化肥的种类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肥料有尿素 碳酸氢铵 磷酸二铵 过磷酸钙 硫酸 钾 氯化钾等 化学肥料的养分含量高 发挥肥效快 在大型国营农 场机械耕作及有秋耕和春耕习惯的春播玉米区 常在秋耕或春耕时给 玉米施用有机肥 或在秸秆还田时配合施用化肥做为底肥 1 3 底肥施用方法 有条施 撒施和穴施 3 种方法 以集中条施和穴施效果最好 使 肥料靠近玉米根系 容易吸收利用 农谚说 施肥一大片 不如一条 线 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条施或穴施 施用前应充分捣细混匀 结合 耕地将肥料翻入土壤 如以氮 磷化肥做基肥时 应根据当地机具和 劳力情况 尽量集中条施或穴施 用有机肥做基肥 最好与磷肥一起堆沤 施用前再掺合氮肥 氮 磷和有机肥料混合 减少土壤对磷素的固定 使磷肥便于为根系吸收 利用 同时由于氮 磷混合 以磷固氮 可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 提 高肥效 其他难溶性磷肥与有机肥一起堆沤施用 也有良好的效果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因为有机物质分解后所造成的酸性环境 可以提高磷肥的有效性 有 机肥料做基肥应尽量早施 玉米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的有效措施 在玉米收获果穗以后将桔 秆切碎翻入土壤 玉米秸秆含氮 0 60 含磷 0 15 含钾 0 45 秸 秆还田可以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培肥地力 2 2 种肥的施用种肥的施用 玉米在播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随种子同时施入 供给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所需的肥料 称为种肥 有些地方叫口肥 盖肥 窝肥 施 用种肥以速效性化肥为主 也可以施用腐熟农家肥 氮素化肥种类很 多 因其性质和含量不同 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有 的适宜作种肥 有的不宜作种肥 应在了解肥料性质后选择使用 就 含氮形态来说 固体的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 只要用量合适 施用时 不要与种子接触 作种肥施用安全可行 磷酸二铵作种肥比较安全 碳酸氢铵 尿素作种肥 一定要与种子保持 10 厘米以上的距离 避 免烧伤 玉米播种时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种子在中等 肥力水平条件下 有机质 1 71 全氮 0 10 速效磷 5 10 6 速效 钾 40 10 6 增施钾肥或磷 钾肥 比单施氮肥分别增产 12 和 18 表明氮 磷 钾肥料配合施用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 播种时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集中穴施氮 磷 钾肥 还可以造成施肥点局部的较高浓度区 减少 土壤固定 有利于根系吸收利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养分利用率 种肥施用数量应根据土壤肥力 基肥用量而定 在施用基肥较多 的情况下 可以少施或不施种肥 反之可以多施 据各地经验 每亩 应施入优质有机肥 300 500 千克 或施入尿素 8 10 千克 或施入 磷酸二铵 8 10 千克 种肥宜穴施或条施 施用时注意肥应与种子隔 离或与土壤混合 预防烧籽 3 3 追肥的施用追肥的施用 从玉米需肥的要求考虑 玉米应施三次追肥 即拔节肥 穗肥和 粒肥 玉米追肥一般都是追施化学氮肥 以尿素 碳铵为主 追肥要 做到深施 在旱地无论墒情好坏都要采用穴施或条施 在种植晚熟品 种的地块 如底肥 种肥施入水平不高 地力条件较差 可在玉米 叶期 进行追肥 亩追尿素 15 公斤左右 深追 15 厘米以上 提高化肥利用率 底肥 种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块 亩追尿素 10 公斤 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 方法一是前边追肥 后边趟地 追肥和 趟地要结合 二是用追肥器 深追 15 厘米以上 追肥时 要化肥和 生物肥相结合 促进根系良好发育 一般情况下 亩追尿素 10 15 公斤 加生物菌肥 公斤 能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浆期 亩用 0 25 公斤磷酸二氢钾和 0 5 公斤尿素 兑水 50 公斤 进行叶面 喷施 可防秃尖 缺粒 增加产量 提高质量 有机食品玉米 不能 用化肥最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 做底肥 追肥用饼肥 肥效平稳而持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久 效果好于化肥 而且后劲长 但追肥时 饼肥与作物幼苗保持适 当距离 以免饼肥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灼烧幼苗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育特点 获取玉米高产需采取 三攻 追 肥法 即在施足基肥和用好种肥的基础上 拔节期施肥攻秆 孕穗期 施肥攻穗 灌浆期施肥攻粒 3 1 攻秆肥 玉米开始拔节时追肥称为攻秆肥 有促根壮苗 促叶 壮秆的作用 此时幼苗旺盛生长 雌雄穗开始分化 对养分需要量急 剧增加 适时追施肥料 可以确保茎秆粗灶 叶片繁茂 并促进雌雄 穗分化 春玉米大致在播种后 40 50 天 有 6 7 片展开叶时 施肥 效果最好 肥料宜施在距植株 10 15 厘米 开沟深施 5 10 厘米 施后覆土 3 2 攻穗肥 玉米拔节期至抽雄穗期之间追肥称为攻穗肥 其施肥 最大效应时期在雌穗小穗分化期 对穗大 粒多有重要作用 大致说 来 春玉米在 13 15 片展开叶时 此时正值雌穗小花分化盛期 营 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井进 需要较多的养分和水分 是决定果穗体积和 行数的关键时期 攻穗肥宜采用速效氮肥 如尿素 碳酸氢酸 氨水 等 结合浇水或中耕施用 可以迅速发挥肥效 3 3 攻粒肥 玉米抽雄穗前后 10 15 天追肥称为攻粒肥 这时植株 叶片即将完全展开或已完全展开 玉米从营养生长转人生殖生长阶段 玉米籽粒中的干物质产量 90 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 保持玉米青枝绿 叶 活秸成熟 是增加粒重 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土壤肥力 土壤水分 玉米长相 适时追施粒肥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3 4 玉米每次追肥数量要根据玉米类型 土壤肥力而定 原则上春玉 米在施足基肥和种肥基础上 掌握 前轻后重 的原则 即全部追肥 按 3 6 l 分配 例如 40 千克尿素 可分为 12 千克 24 千克 4 千克 方案施用 4 4 根外喷肥根外喷肥 玉米雌穗受精后果穗的大小 行数和粒数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