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案穴位及相关.ppt_第1页
中医方案穴位及相关.ppt_第2页
中医方案穴位及相关.ppt_第3页
中医方案穴位及相关.ppt_第4页
中医方案穴位及相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方案外治用穴及相关 内一科 杨伟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 当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二指宽 处 按摩肺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止痰 治疗咳嗽气喘 吐血 支气管炎 皮肤瘙痒等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主治心与神志病变 咳嗽 吐血 膈俞穴 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 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 正中线旁开1 5寸处 该穴疗效明显 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和营 理气止痛作用 肝俞 在背部 当第9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此穴的主治疾病为 胃肠病 胸痛腹痛 肝病 老人斑 皮肤粗糙 失眠等 胆俞穴位于背部 当第十胸椎棘突下 左右二指宽处 胆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胆囊炎 肝炎 风湿性关节炎 口苦 呕吐 失眠等功效 脾俞穴位于背部 当第11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按摩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脘腹胀痛 胃出血 消化不良 贫血 月经不调 肾炎等 胃俞穴位于背部 当第12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取胃俞穴时 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 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 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 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 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溃疡 胃炎 胃痉挛 呕吐 恶心等 该穴道还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征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 当第二腰椎棘突下 左右二指宽处 首先人要直立或者是正坐 然后吸气 我们先摸到我们的肋骨的下缘 在侧腰部 沿着肋骨的下缘画一条水平线 交叉在我们的腰两旁的肌肉上 这就是肾俞穴 按摩肾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高血压 强壮肾气 增强肾功能解决神智问题 记忆力下降 头发早白脱发 眼睛干涩 耳鸣等 定喘 俯卧位或正坐低头 穴位于后正中线上 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 旁开0 5寸处 功用 止咳平喘 通宣理肺 哮喘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百日咳 落枕 肩背痛 乳根穴位置 该穴位于人体的胸部 当乳头直下 乳房根部 当第5肋间隙 距前正中线4寸丰胸 缓解治疗乳痈 乳汁少 乳腺炎等 2 缓解治疗咳嗽 气喘 呃逆 胸痛 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胸膜炎等 内关 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志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3寸主治遗精 阳痿等肾虚病证 小便不利 腰脊强痛 操作方法为斜刺0 5 0 8寸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 有培元固本 补益下焦之功 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临床上多用于泌尿 生殖系统疾患 现代研究证实 按揉和震颤关元穴 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 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气海 是任脉穴位名称 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 膻中穴 在前正中线上 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 胸部疼痛 腹部疼痛 心悸 呼吸困难 咳嗽 过胖 过瘦 呃逆 乳腺炎 缺乳症 咳喘病等 足少阴原穴 位于足内侧 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双侧对称 也就是两个 复溜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里侧 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 胫骨与跟腱间 或太溪穴直上2寸 跟腱的前方 神阙主治泄痢 绕脐腹痛 脱肛 五淋 妇人血冷不受胎 中风脱证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位于足底部 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约当足底第2 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 3与后2 3交点上 主治肺系病证 大便难 小便不利 奔豚气 操作方法为直刺0 5 1寸 太阳穴在颞部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印堂穴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 在两眉头的中间 有明目通鼻 宁心安神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 头痛 鼻渊等病症 人体风池穴位于颈部 当枕骨之下 与风府穴相平 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头痛 头重脚轻 眼睛疲劳 颈部酸痛 落枕 失眠 宿醉 百会穴 头顶正中心 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 即 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 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头痛 目眩 鼻塞 耳鸣 中风 失语 脱肛 阴挺 久泻久痢等 平刺0 5 0 8寸 可灸 合谷穴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 对应左手虎口 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抒压 解除疲劳 消除黑眼圈 眼部减压 避免 中痧 增进免疫力 提神醒脑 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期门 该穴位于胸部 当乳头直下 第6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疾病 胸胁胀满疼痛 呕吐 呃逆 吞酸 腹胀 泄泻 饥不欲食 胸中热 喘咳 奔豚 疟疾 伤寒热入血室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 位于腕部 腕掌侧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病 心烦 惊悸 怔仲 健忘 失眠 癫狂痫 胸胁痛等疾病 手三里穴 属手阳明大肠经 在前臂背面桡侧 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处消肿止痛 调理肠胃 上脘穴 属于任脉 位于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脐上5寸处 主治胃痛 呃逆 反胃 呕吐 癫狂 咳嗽痰多 黄疸 操作方法为直刺1 1 5寸 中脘 位于人体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4寸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 消化系统疾病 如腹胀 腹泻 腹痛 腹鸣 吞酸 呕吐 便秘 黄疸等 此外对一般胃病 食欲不振 目眩 耳鸣 青春痘 精力不济 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下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脐中上2寸 治疗腹胀 呕吐 肠鸣 消化不良等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 委中与昆仑穴之间 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