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学案)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学习 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进一步熟悉文言特殊句式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体味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 3 领悟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虚心以纳下 的道理及 十思 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 1 掌握文言字词 疏通文句 培养文言语感 2 了解论证方法 理解 十思 内涵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及追求的理想政治境界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1 文言实词 虚词及句式 2 文章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课堂训练 课堂训练 一 一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壅蔽 懈怠 浚 谗邪 黜恶 谬赏 滥刑 豫游 垂拱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B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C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 永保无疆之休 休 休息 B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物 事物 C 虽董之以严刑 董 督责 D 念高危 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 冲动 4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 自牧 自我约束 B 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三驱 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 亏无为之大道哉 大道 最高的境界 D 何必劳神苦思 代下司职 司职 司仪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是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震之以威怒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B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 人君当神器之重 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 D 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 二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完成 1 5 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 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 必 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 严刑 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然 B 承天景命 大 C 盖在殷忧 深 D 克终者盖寡 能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善始者实繁 择善而从之 B 居域中之大 怨不在大 C 臣闻求木之长者 塞源而欲流长也 D 不念居安思危 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 3 下 字用法相同的一对是 和 臣虽下愚 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江海下百川 则思虚心以纳下 4 翻译句子 1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 对 谏太宗十思疏 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以 固木 浚泉 为喻 提出全文主旨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接着 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 一正一反 对比鲜明 B 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 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 文章第三段 十思 内容 是 积其德义 的具体化 指出 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 劳神苦思 了 D 进谏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就是直言不讳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效果强烈 而有时是 最冒险的 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 更像是在讲故事 却不乏趣味 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课堂训练 一 课堂训练 一 1 1 y ngy ng d id i j nj n ch nch n ch ch mi mi l nl n y y g ngg ng 2 2 C C A A 项中项中 根本根本 古义为古义为 树木的根树木的根 今义为 今义为 基础基础 B B 项中项中 纵情纵情 文中意为放文中意为放 纵感情纵感情 骄傲骄傲 今多指 今多指 尽情尽情 C C 项中项中 骨肉骨肉 古今都指亲人古今都指亲人 父母兄弟子女等父母兄弟子女等 D D 项中项中 虚心虚心 这里是实指 是 这里是实指 是 使心虚使心虚 之意 在现代汉语中 则已经高度抽象化 成之意 在现代汉语中 则已经高度抽象化 成 为一种美德 一种谦虚的表现 为一种美德 一种谦虚的表现 3 C3 C A A 休休 美好 美好 B B 物物 他人 他人 D D 冲冲 谦虚 谦虚 4 D4 D 司职 管理职事 司职 管理职事 5 C5 C A A 介词 用介词 用 介词 因为介词 因为 B B 连词 表并列连词 表并列 连词 表转折 却连词 表转折 却 C C 结构助词 的结构助词 的 D D 那么 就那么 就 表判断 表判断 是是 课堂训练 二 课堂训练 二 1 1 A A 2 2 D D 3 3 和和 4 4 1 1 想使国家安定 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想使国家安定 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 义义 2 2 竭尽诚意 那么即使象吴 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 傲视他人 那么竭尽诚意 那么即使象吴 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 傲视他人 那么 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 5 5 D D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回答文后的问题 帝宴群臣积翠池 酣乐赋诗 徵赋 西汉 其卒章曰 终藉叔孙礼 方知皇帝尊 帝曰 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它日 从容问曰 比政治若何 徵见久承平 帝意有 所忽 因对曰 陛下贞观之初 导人使谏 三年以后 见谏者悦而从之 比一二年 勉 强受谏 而终不平也 帝惊曰 公何物验之 对曰 陛下初即位 论元律师死 孙 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 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直百万 或曰 赏太厚 答曰 朕即位 未有谏者 所以赏之 此导人使谏也 后柳雄妄诉隋资 有司得 劾其伪 将论死 戴胄 奏罪当徒 执之四五然后赦 谓胄曰 弟守法如此 不畏滥罚 此悦而从谏也 近皇甫德 参上书言 修洛阳宫 劳人也 收地租 厚敛也 俗尚高髻 宫中所化也 陛下恚曰 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 不收一租 宫人无发 乃称其意 臣奏 人臣上书 不激切不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能起人主意 激切即近讪谤 于时 陛下虽从臣言 赏帛罢之 意终不平 此难于受谏也 帝悟曰 非公 无能道此者 人苦不自觉耳 选自 新唐书 列传第二十二 魏 徵 1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组是 其卒章曰 最后 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约束 直百万 只 徵见久承平 太平 劾其伪 核对 执之四五然后赦 争执 宫中所化也 影响感化 陛下恚曰 发誓 A B C D 2 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凡百元首 B 比政治若何 C 勉强受谏 D 人苦不自觉耳 3 不属于介宾结构后置的一项是 A 徵言未尝不约我以礼 B 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 C 导人使谏 D 帝宴群臣积翠池 4 对语段透露出来的信息的筛选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魏徵指唐太宗纳谏三阶段的表现分别是 导人使谏 见谏者悦而从之 和 勉强受 谏 与此相关的人物分别是 孙伏伽 戴胄 皇甫德参与魏徵 B 唐太宗虽为明君 但文中也提到 他因国势承平已久而心生过怠惰忽慢 C 魏徵在积翠池宴上借赋 西汉 寄讽谏之意 当时唐太宗没有领会 所以后来又追问此 事 才有君臣一番论谏的对话 D 魏徵言谏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条分缕析 不仅达到进谏的目的 而且使唐太宗番然省悟 5 翻译 1 见谏者悦而从之 2 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 不收一租 宫人无发 乃称其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A A 2 2 C C 3 3 C C 4 C4 C 5 5 1 1 见到进谏的人就感到高兴并听从他们的意见见到进谏的人就感到高兴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