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材料柴林林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材料柴林林 精品 精品 材料专业综合设计实验报告项目名称熔盐法制备Ca2Al2SiO7 Dy3 白 光荧光粉系别材料与化学工程系专业班级材料工程技术xx级学号113 63014学生姓名柴林林指导老师陈林时间 xx年12月1日材料专业综合 设计实验报告熔盐法制备Ca2Al2SiO7 Dy3 白光荧光粉1实验目的1 熟悉和掌握Ca2Al2SiO7 Dy3 材料制备工艺过程及原理及性能测试与 结构表征 2 理解熔盐法工艺因素对材料性质与结构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科学态度 使其具有较强动手实 践能力 初步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综合设 计实验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为学生毕业 后从事材料生产与检测工作奠定基础 2实验原理及步骤2 1概述白光LED 1 3 是固体照明的重要光源 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而且还可以推动LED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照明 产业的竞争力 由于激发源是短波紫外 长波紫外或蓝光发射的半导体 输出功率 高 因此对发光材料性能会提出特定要求 而针对这些特定要求开 展白光LED专用发光材料 荧光粉的研究 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LED用荧光粉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综合材料的制备 物理 化学及发光特性等因素后 无机材料荧光 粉成为人们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传统的蓝光激发Ce3 钇铝石榴石荧光粉不耐高温 发生红移时发光 功效也随之降低 为了获得低成本 高性能的LED 人们断地研发新的基质荧光粉 主 要包括硫化物 氮化物及氮氧化物 铝酸盐 钼酸盐 硅酸盐等 硫化物基质荧光粉由于发光亮度低 化学稳定性差 有一定毒性等 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 以氮化物及氮氧化物为基质的荧光粉合成工艺较复杂 合成条件较 苛刻 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铝酸盐体系荧光粉有烧成温度较高 抗湿性差 单相性基质难以制 得等缺陷 钼酸盐体系荧光粉发光强度较弱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硅酸盐作为荧光粉基质材料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热稳定性 烧结温度至少比铝酸盐体系低100 等优点 而且 白光LED的硅酸盐体系荧光粉 4 5 能够被高效激发 发光亮度高 适合近紫外激发 因而 硅酸盐白光LED用荧光粉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Ca2Al2SiO7具有黄长石结构 属于四方晶系 空间群为P21m 常用 作发光材料的基质 Ca2Al2SiO7为基质的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很多 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 有高温固相法 燃烧合成法 6 8 水热合成法 溶胶 凝胶法等 通常 荧光粉的合成都采用高温固相法 该法合成的粉体发光效率高 但颗粒尺寸大 粒径分布不均匀且容 易团聚 形貌难以控制 水热法 溶胶 凝胶法等软化学合成法虽然可以使原料混的更均匀 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反应温度 且较容易控制荧光粉的形貌与尺寸 但是亮度损失 较大 熔盐法 9 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无机材料合成方法 具有合成温度低 反应时间短 操作简单 粉体颗粒尺寸与形貌可控以及环境污染 小等特点 本实验采用熔盐法制备Ca2Al2SiO7 Dy3 荧光粉 考察Dy3 的掺入量 对Ca2Al2SiO7为基质的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并采用日立F 4600荧光光谱仪 Y2000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日立SU8010扫描电镜对 样品的发光性能 结构物相 样品的表面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测试 2 2实验仪器设备及原料实验仪器设备序号仪器名称规格 参数生产 厂家1恒温干燥箱DHG 9248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电子天平AR2140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3箱式电阻炉AX2 5 12洛阳市西格马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4荧光光谱仪日立F 4600日本日立公司5扫描电镜SEM日立SU8010日本日立公司6XRD Y2000丹东奥龙实验原料序号原料名称规格要求生产厂家1Dy2O33N天 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2CaCO3分析纯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 究开发中心3HNO3分析纯衡阳市凯信化工有限公司4Al NO3 3 9H2O 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C8H20O4Si TEOS 分析纯天津市科密 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6NaCl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7C2H5OH分 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H3BO3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9C6H8O7 H2O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2 3实验步骤 1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药品及容器 2 按目标产物Ca2 xAl2SiO7 Dy3 x的化学计量比精确地称取Dy2O 3 C8H20O4Si TEOS CaCO 3 Al NO3 3 9H2O H3BO 3 C6H8O7 H2O 首先称取TEOS于氧化铝坩埚中并加入10mL无水乙 醇 然后将称量好的Dy2O3和CaCO3分别溶解到适量的1 1的硝酸溶液 中 蒸干多余的硝酸 再用适量去离子水溶解Al NO3 3 9H2O H3B O3 目标产物Ca2 xAl2SiO7 Dy3 目标产物Ca2 xAl2SiO7 Dy3 x的物质的量的1 和C6H8O7x中阳离子摩尔量的0 5 倍 将其与上述硝酸盐溶液混合后加入上述坩埚中并用玻璃棒搅 拌至溶液澄清透明 2 将所得溶液放置于恒温烘箱中在60 条件下 烘干24h制得干凝胶 3 将制得的凝胶体在电阻炉中于650 点火燃 烧15min 燃烧结束后待粉体随炉冷却后拿出 4 把燃烧后的试样 放在研钵中 加入称量好的NaCl 目标产物Ca2 xAl2SiO7 Dy3 x的物质的量的5倍 后充分研磨并将研磨好的试剂放 入原坩埚中放入高温炉中在1250 温度下保温3h 5 将焙烧后的产 物过滤洗涤除去残留熔盐后置于110 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得到Ca2 xAl2SiO7 Dy3 x荧光粉 6 将粉体用荧光光谱仪 XRD SEM进行表 征 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实验数据见表1 图1实验流程图2 4实验方法原理熔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晶物质在 高温下溶解于低熔点的熔融盐中 形成均匀的饱和溶液 然后通降 温或蒸发熔剂等方法 形成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熔盐法的优点 1 适用性很强 几乎对所有材料 都能找到一些适当的熔盐从中 将其单晶生长出来 2 可以明显的降低生长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 3 通过熔盐法可以更容易的控制粉体颗粒的形状和尺寸 此外 熔盐法在反应过程以及随后的清洗过程中 有利于杂质的清 除 形成高纯的反应产物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制备过程中不易观察生长现象 许多熔盐都具 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其挥发物还常常腐蚀或污染炉体 2 5表征方法及原理2 5 1物相组成测试 XRD X 射线衍射分析是当今研究晶体结构 物相分析 晶粒集合和取向等 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X 射线衍射线的位置取决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 也即取决于各晶面的 面间距 而衍射的相对强度则取决于晶胞内原子的种类 数目及排 列方式 每种晶态物质都有其特有的结构 不是前者有异 就是后者有别 因而也就有其独特的衍射花样 当试样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晶物质时 它们的衍射花样将同 时出现 而不会相互干涉 于是当我们在待分析试样的衍射花样中 发现了和某种结晶物质相 同的衍射花样时 就可断定试样中包含着这种这种结晶物质 再则混合物中某相的衍射线强度取决于它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 因 此 若测定了各种结晶物质的衍射线的强度比 还可以推算出它们 的相对含量来 以上就是X 射线物相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X 射线衍射仪 XRD 主要用来分析合成的Ca2Al2SiO7 Dy3 荧光粉的 晶相组成 2 5 2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 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 试样为块状或粉末状颗粒 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或吸收电子 其中二次电子为最重要的成像信号 由电子枪发射的能量为5 35KeV的电子 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 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 形成具有一定能量 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 在扫 描线圈驱动下 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 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 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 产生二次电子发射 二次电子发射量 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 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化成为电讯号 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 显象管栅极 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的亮度 得到反 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 扫描电镜就是这样采用逐点成像的方法把样品表面的特征 按顺序 成比例的转换为视频传号完成一幅图像 从而使我们在荧光屏上 观察到样品表面的各种特征图像 扫描电镜主要可以用来分析合成的Ca2Al2SiO7 Dy3 荧光粉的微区形 貌 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2 5 3荧光光谱测试通过扫描激发单色器以使不同波长的入射发样品 并让所产生的荧光通过固定波长的发射单色器而照射到检测器上 由检测器检测相应的荧光强度 由X Y记录仪记录荧光强度对激发波长的关系曲线 即为激发光谱 通过 保持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不变 让样品产生的荧光通过发射单色器 后照射于检测器上 扫描发射单色器并检测各种波长所对应的荧光 强度 由X Y记录仪记录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的关系曲线 即为发射光谱 1 激发光谱激发光谱反映了合成Ca2Al2SiO7 Dy3 晶体所吸收的激 发光波长中 哪些波长的光对材料的发光更有效 这对分析发光的激 发过程很有意义 也为确定哪些波段范围内的激发光对材料的发光 提供了更有效的直接依据 2 发射光谱发光材料的发光能量按波长的分布称作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的组成主要决定于发光中心的结构 光谱由多个发光带组成时 不同的发光带不同的发光中心温度 激 发光波长及强度都会影响发射光谱的变化 3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3 1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表序号实验原料TEOS g C2H5OH mL Dy2O3 g CaCO3 g Al NO3 3 9H2O g C6H8O7 H2O g H3 BO3 g NaCl g 11 5049100 01311 39485 25202 94220 04332 04522 1 5067100 02621 38745 25182 94200 04332 045531 5072100 0393 1 38065 25172 94230 04342 045241 5021100 05241 37345 25202 94250 04342 045151 5012100 06561 36605 25242 94220 04342 04 50实验条件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点火燃烧温度点火燃烧时间焙烧温度 保温时间去离子水洗涤次数乙醇洗涤次数烘干温度烘干时间60 24h 650 15min1250 3h5次1次110 24h3 2数据分析与讨论3 2 1Ca2 xA12SiO7 Dy3 x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图2Ca1 97A12SiO7 Dy3 0 03 荧光粉的XRD图图2为用Y2000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出的Ca2 xA12SiO7 Dy3 x样品的XRD图 图中衍射峰较少 峰形较尖锐 呈显著的单相特征 通过与标准PDF 卡对比 样品的衍射峰位置及强度分布与Ca2A12SiO7的标准PDF卡 PDF 89 6887 相吻合 没有发现其他杂质的衍射峰 说明Dy3 掺杂没有改 变Ca2A12SiO7晶体结构 这是由于Ca2 与Dy3 的半径相差不大 RDy 0 0912nm RCa 0 100nm Dy3 离子进入到基质晶格中取代Ca2 形成了固溶体 Ca1 97Dy0 03 A12SiO7 3 2 2Ca1 97A12SiO7 Dy3 0 03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图3为 用日立F 4600荧光光谱仪所测出的Ca1 97A12SiO7 Dy3 图3 左 是Ca1 97A1 2SiO7 Dy3 0 03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 0 03激光光谱 监测波长为580nm 样品的激发峰波长主要分布在20 0nm 500nm之间 主要激发峰有256nm 321nm 345nm 384nm 425n m 452nm 470nm 在激发波长为345nm处 样品具有最大的发光强 度 图3 右 是Ca1 97A12SiO7 Dy3 Ca1 97A12SiO7 Dy3 0 03荧光粉可 以被波长为345nm的紫外光有效激发 所得发射峰为477nm 492nm 580nm 三个发射峰强度相近 通过对Ca1 97A12SiO7 Dy3 Ca1 97A12SiO7 Dy3 0 03的发射光谱 激发波长为345nm 由图可知 制备的0 03的发射光谱进行计算得出0 03的色度坐标值 进而做出Ca1 97A12SiO7 Dy3 对450nm 550nm间Ca1 97A12SiO7 Dy3 0 1028 在色度坐标图 图4 中位 于蓝光区 通过对550nm 650nm间Ca1 97A12SiO7 Dy3 0 03的色度坐标图如图4所示 通过0 03的发射光谱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色度坐标为 0 1194 0 03 的发射光谱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色度坐标为 0 4912 0 5073 在 色度坐标图 图4 中位于黄光区 通过对整个发射光谱计算得出色 度坐标为 0 3017 0 3011 蓝光和黄光相复合得到白光 证明了Ca1 97A12SiO7 Dy3 0 03在345nm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强的吸收 而发射白光 图3Ca1 97A12SiO7 Dy3 0 03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图图4Ca1 9 7A12SiO7 Dy3 0 03的色度坐标图3 2 3Dy3 掺杂浓度对Ca2A12SiO7 Dy3 发光强度的影响在Ca2A12SiO7 Dy3 荧光粉中 Dy3 为发光中心 其浓度对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Dy3 掺杂浓度下 所得Ca 2 x A12SiO7 Dy3 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Dy3 浓度变化并没有改变样品的发射峰的位置和峰形 但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很明显 当Dy3 浓度在0 01 0 03之间时 随着Dy3 浓度的增加 样品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 当x 0 03时 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 此后 进一步提高Dy3 的掺杂浓度样品的发光亮度下降 发生猝灭 效应 因此 Dy3 的掺杂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 对于Ca2 xA12SiO7 Dy3 x x 0 01 0 02 0 03 0 04 0 05 样品的发射光谱如x荧光粉Dy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 0 03 图5Ca2 xA12SiO7 Dy3 x样品的发射光谱3 2 4Ca1 97A12SiO7 Dy3 0 03样品 的SEM形貌分析图6为熔盐法合成的Ca1 97A12SiO7 Dy3 0 03样品的S EM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晶体颗粒大小比较均匀 最小的粒径在300nm左右 最大的粒径在2 m左右 其平均粒径1 m左右 图6Ca1 97A12SiO7 Dy3 0 03样品的SEM图4结论 1 熔盐法成功合成了白色发光材料Ca 2 x A12SiO7 Dy3 短 操作简单等优点 2 此法合成的Ca2 xA12SiO7 Dy3 Ca2 xA12SiO7 Dy3 x荧光粉的主激发峰位于345nm 发射光谱峰值为477n m 492nm和580nm 所有x该法具有离具有合成温度低 反应时间x晶体结构属四方晶系 具有黄长石结构 所合成的样品在345nm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强的吸收而发射白光 3 Dy3 的掺杂浓度对样品的发光强度有显著影响 当Dy3 掺杂浓度 小于0 03时当Dy3 掺杂浓度为x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