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CTA 和 3D?DSA 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作者:杨永林熊峰刘谦东苏万东 【摘要】目的评价 CT 脑血管造影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 50 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分别行 CTA 及 3D?DSA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确诊率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结果 3D?DSA 对动脉瘤确诊率为 100%,CTA 为%。3D?DSA 对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能力亦优于 CTA,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中 3D?DSA 较 CTA 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成像,三维;脑血管造影术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动脉瘤是其破裂出血的主要病因,早期手术夹闭或弹簧圈栓塞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法,而早期明确诊断是其中的关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传统的 DSA 为二维图像,观察角度受限,在某些情况下不易观察动脉瘤的瘤径、大小、空间结构及其与载瘤动脉和主要穿支的关系,特别是还容易漏诊微小动脉瘤。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不仅具有传统 DSA 特点,还增添了空间旋转和多角度观察的功能。同2 / 8时,随着多层螺旋 CT 的出现,CT 脑血管造影技术日益成熟,其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也有一定优势。对 50 例自发性SAH 病人行 CTA 和 3D?DSA 检查,对比分析二者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XX 年 10 月XX 年 12 月,我院经 CT 诊断为自发性SAH 病人 50 例,其中男 24 例,女 26 例;年龄 2874 岁,平均岁。40 例病人行手术夹闭,6 例行弹簧圈栓塞治疗。 检查方法 使用 SIEMENS 公司生产的 16 层螺旋 CT,经肘正中静脉注入欧乃派克,剂量 2mL/kg,注射速度 34mL/s,延迟时间 1523s。扫描参数为:120kV,350mA,层厚,螺距。采用 VR 显示法。 3 / 8?DSA 检查方法 使用菲力普公司的 SD20X 线造影机,经股动脉置管,对比剂用欧乃派克 350,通过旋转造影采集数据。第一次以40/s 旋转获得定位片,复位后以 40/s 自动第二次旋转,完成造影后进行影像采集。第二次旋转时向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射对比剂,速度 3mL/s,共 6s,18mL,延迟开始扫描,要求颅内动脉在旋转过程中持续显影。共获得由 44 幅减影图像组成的旋转系列图像,经工作站采用 MIP、SSD 及 VR等 3 种方法进行重建。 评价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确诊率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下列标准分级。0:动脉瘤颈显示不清;+:动脉瘤颈虽显示但不完全,不能准确测量瘤颈宽度;?:动脉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准确显示。 统计学处理 4 / 8数据间比较使用 2 检验。 2 结果 经手术和栓塞证实为动脉瘤 46 例,其中颈内?后交通动脉瘤 28 例,前交通动脉瘤 11 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0 例,眼动脉瘤 3 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 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1 例。其中 3D?DSA 对动脉瘤确诊率为100%,CTA 为%。3D?DSA 对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能力亦优于 CTA,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 1。 表 1CTA 与 3D?DSA 对动脉瘤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能力比较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好发于 Willis 动脉环的动脉上,因此多数位于颅底的蛛网膜下隙,其早期治疗正日益得到重视。5 / 8动脉瘤破裂可引起 SAH,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脑梗死和脑积水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人病死率较高1。因此,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CTA 属于无创检查,易于操作,可用于脑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动态观察,可同时显示多支血管,并可多角度观察,还可同时显示瘤栓形成、钙化及血管周围结构,可为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CTA 通过螺旋 CT薄层扫描所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除显示颅内动脉系统的三维结构外,还可同时显示动脉瘤与颅底骨结构的关系,从而为手术入路提供重要参考2。尤其是 16 排螺旋 CT 脑动脉造影缩短了扫描时间,通过造影剂跟踪触发扫描,可获得最佳的扫描起始时间,其 CTA 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脑底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动脉及部分细小分支,较普通螺旋 CT 脑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分支更多,更少受静脉显影的干扰。但 CTA 也有不足之处,如图像处理时需去掉颅骨骨质及末梢动、静脉,易导致信息丢失或图像扭曲;CTA 只能观察血管解剖结构而不能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对大脑末梢血管的显示不如 3D?DSA,同时操作者重建的熟练程度将影响图像质量等。CTA 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0%和 100%,漏诊的动脉瘤直径往往小于 4 mm,漏诊原因可能与扫描参数、动脉瘤大小、部位等因素有关。随着 CT 空间、密度、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CTA 对颅内动6 / 8脉瘤的形态、瘤颈、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夹角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的显示均优于常规血管造影,可检测到的动脉瘤也越来越小,但对直径小于 4 mm 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形态学显示仍不很理想。3D?DSA 是近几年在旋转 DSA 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旋转血管造影技术、DSA 技术及计算机三维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原理为二次旋转 DSA 采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容积再次重建、后处理,可以针对病变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诊断的准确性高。由于 3D?DSA 很好地显示了动脉瘤的三维形态和空间关系,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动脉瘤的形态,有效排除了血管成角、重叠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组病例中有 2 例经 3D?DSA 检查排除了动脉瘤的诊断,有 5 例发现了微小动脉瘤。动脉瘤成像质量高。3D?DSA克服了二维 DSA 的局限性,可清晰显示瘤颈及其与周围血管三维结构的成像界面,为外科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充分的信息。3D?DSA 的 SSD 对动脉瘤形态及空间结构显示有绝对优势,VR 的透明重建对瘤颈、瘤腔、瘤壁及囊壁有无穿支血管的显示有一定优势,穿支血管的显示对确定栓塞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3D?DSA 的自动置位功能可将工7 / 8作站选好的角度回送到 DSA 系统,以便介入治疗。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过去主要为手术夹闭。随着导管技术、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的进步,介入法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面应用越来越广,但是无论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依赖于影像学资料。有了 3D?DSA 提供的准确信息,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尽可能多地选择创伤小、效果好的手术方法。尽管资料没有假阴性结果,但是 3D?DSA 与其他血管造影同样存在因血管痉挛而造成的假阴性问题。综上所述,3D?DSA 的 SSD 和 VR 图像无论是对动脉瘤的确诊率还是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结构及瘤颈的显示均较 CTA有优势,尤其是对颈内动脉岩段及虹吸段动脉瘤。因为3D?DSA 旋转采集后所获得的实时减影图像,可直接显示颅内血管影像,任意角度旋转不受颅骨影响。 CTA 上的动脉瘤易受颅骨影响, 重建时因颅骨重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