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二次橡胶减振器的模态分析_第1页
基于ANSYS二次橡胶减振器的模态分析_第2页
基于ANSYS二次橡胶减振器的模态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4 韩 勇等 基于 A N S Y S二次橡胶减振器的模态分析 第 3 期 本系统的最大振幅来看 如果橡胶减振器的单层布置 倾角若要 为在 2 2 左右 则与中间模拟盒的表面在振动过程中有接触 再 者如果改变橡胶的外部倾角 则内部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就要相应 的改变很多 使得系统达到三项等刚度 实现的过程则非常的繁 琐甚至难以实现 图 1减振系统 图2三项等刚度橡胶的单层布置角度 因此可以采用两层橡胶的结构 把具有两层橡胶结构的减振 器称为二次减振橡胶减振器 并与单层橡胶的结构在A N S Y S下进 行模态分析和相应参数的对比 在建模和分析的过程中能更加完 美的解决和实现系统所要求的三项等刚度的问题 2模态分析理论 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 模态分析理论是基础 它主要用于计 算模型固有模态的 2 个基本参数 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它们表明了系统自由振动的特性 对于给定的系统 系统振 型向量的比值与固有频率都取决于系统物理参数 是系统固有 的 如果知道了结构的固有频率 便可以在设计与改进时使结构 的固有频率避开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激振频率 另外 通过对 模态振型的分析 还可以了解主梁整体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分 芾情况 不论何种阻尼情况 机械结构上各点对外力的响应都可以表 示成由固有频率 阻尼比和固有的模态振型 基于线性叠加原理 一 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可以分解为许多模态的叠加 这些模态参数 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 这样一个分解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如果这个分解过程是由有限元计算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态 分析 如果通过试验采集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 经过参数识别而 获得模态参数 称为试验模态分析 如果搞清楚了结构体在某一 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 就可能预测它在此频 段内受外部或内部各种振动作用而产生的实际振动响应 一个实 体模型 通常可看作是一个由质点 刚体 弹性体及阻尼器构成的 自由度为无限多的系统 模态分析的核心内容是确定描述结构系 统动态特性的模态参数 根据 A l e mb e r t D原理 引入相应的惯性力 可将弹性体的动 力学问题简化为相应的静力问题 其动力有限元的基本方程为 MX C K t 1 式中 肘一质量矩阵 C 一阻尼矩阵 K 刚度矩阵 位移向量 t 一作用力向量 z 一时间 当 0时 忽略阻尼的影响 方程变为 MX K 0 2 自由振动时 结构上各点做简谐振动 各节点位移为 X 6 e 3 则用下式表示 K t o 2 Mc b O 4 求出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 西 就可以求出系统各阶的固有 频率 固有振型等 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 1 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 此减振系统是要求中心的立方体盒子质心在立方体的几何 中心上 为铝件结构 四个减振器 如图 1 所示 这个振动模型是 铝件和减振橡胶的组合件 模型的建立是居于 P R O E二 三 维造型 软件基础 对中间的立方体进行 r质心的分析 并在相应的平面 进行了减材 使得这个模拟立方体的几何中心和 自重与所要求的 条件基本一致 然后依次在 P R 0 中建立减振器中的各个零部 件的三维立体模型图 完成单个减振器的装配 并最终完成整个 系统的装配 3 2单元类型及网格的划分 A N S Y S软件是融结构 流体 电场 磁场 声场分析于一体的 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 N S Y S 软件中不仅可以建立实体模型 而且它与 C A D软件也是无缝连接的 如 P r o E U G S o l i d Wo r k s A u t o C A D等等 由于C A D软件是专门建立三维实体的软件 所 以所采用的是在 P r o E中建立好三维图形并保存成I G E S格式的 基础上 然后在A N S Y S软件中运用 i mp o r t 命令导入到其中 系统中中间的模拟盒和橡胶减振器中的铝件结构部分选用 的单元类型为三维实体单元 S O L I D 1 8 5 单元元素由8 个节点组 合而成 每个节点具有 z位移方向及 王 z旋转方向的6 个自由度 而橡胶体选用单元类型S H E L L 6 3 此单元既具有弯曲 能力又具有模力 可以承受平面内荷载和法向荷载 单元每个节 点具有 6个自由度 沿节点坐标系 x Y Z方向的平动和沿节点 坐标系 Y Z轴的转动 应力刚化和大变形能力已经考虑在其 中 在大变形分析 有限转动 中可以采用不变的切向刚度矩阵 使用上述两单元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本系统的实际承载状况 模拟 盒和橡胶减振器 中的连接结构的材质为金属铝 其密度为 2 7 0 0 k g m 弹性模量为 l e l 0 P a 泊松比取 0 3 3 橡胶部分通过试 验 所采用的数据为 密度 1 8 0 0 k g m 弹性模量为 1 4 e 6 P a 泊松 比取 0 4 8 整体的质量重约为 7 5 k g 在进行三维实体产品的网格划分时 六面体的分析结果比四 面体好 采用六面体离散的单元数远远小于四面体单元离散的单 元数 六面体单元具有易于辨认的优点 在结构比较简单的场合 应用广泛 但对于复杂结构其难度比较大 因为在采用六面体进 No 3 Ma r 2 0 1 0 机械 设 计与 制造 6 5 行网格划分时 要求过渡扭曲的面要少 并将曲率过大处处理为 过渡网格 生成的单元总数少 从而导致分析精度下降 在此情况 下 常采用四面体单元进行网格模型划分 结合本系统的特点 分 析过程采用的是用六面体单元对此减振系统进行网格划分 4 模态计算及分析 在 A N S Y S软件中进行模态分析主要用于确定结构的振动特 性 比如固有频率和各阶的振型 固有频率和各阶的振型是结构 承受动力荷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也是其他各类型动力学分析的基 础 A N S Y S 求解模态分析的方法有子空间法 分块 L a n c z o s 法 缩 减法 非对称法 阻尼法 Q R阻尼法 P o w e r D y n a mi c s 法等 在很多 场合 模态分析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结构都必须避免共振 进行模态分析之后 可以了解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形似 并对此 采取必要的措施 从而避免在使用中由于共振的因素造成不必要 的损失 在 A N S Y S 软件中进行模态分析的过程 如图 3 所示 图 3模态分析过程 4 1 单层橡胶结构减振器的A N S Y S下模态分析过程 在典型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唯一有效的 载荷 是零位移约束 其他载荷可以在模态分析中指定 但在模态提取时将被忽略 因而 只给有限元模型施加约束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决定各阶模态的形 状 初始条件在自由振动时决定各阶模态参与振动的程度 在这里 边界条件以固定约束的 形式给出 因此分别全约束四个减振器的 最外层表面 模态分析施加约束的效果图 如图4所示 单个单层 橡胶减振器二维模拟图 如图5所示 模拟结果 如表 1 所示 图 4单层橡胶减振器系统网格划分效果图 4 1 1买验 测试 1 测试条件 l g 正弦扫频 5 l O 0 H z 双程 3 m i n 3 5 s x 2 2 测试设备 X X型号的振动台 3 实验结果 如表2 所示 4 2在 AN S YS软件下的模态分析过程和结果 双层橡胶结构减振器的分析过程与单层橡胶减振器过程相 同 两层橡胶减振器模态分析约束效果图 如图6 所示 结果如表 3所示 图5单层橡胶减振器二维示意图 表 1单层橡胶减振器模态分析结果 阶数 1 2 3 4 5 6 频率 I z 2 7 4 2 9 2 3 1 8 3 5 2 3 1 4 2 5 8 振型描述 y轴扭转 向压缩 z向压缩 Z轴扭转 轴扭转 Y向压缩 图 6两层橡胶减振器二维示意图 表 3二次橡胶减振器模态分析结果 阶数 1 2 3 4 5 6 频 mz 2 8 6 3 0 2 3 2 1 3 6 1 3 2 5 3 O 8 振型描述 Y 轴扭转 向压缩 Z向压缩 Z 轴扭转 轴扭转 y向压缩 5结论 1 通过单层橡胶减振器的建模及模态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和 试验测试所得到的结果绝对差值小于 1 5 H Z 而且偏差方向具有 一 致性 所以很好的验证了建模过程和在 A N S Y S 软件中进行模 态分析过程上和实际模型具有正确和很好的一致 2 从二次橡胶减振器和单层橡胶减振器的模态分析结果来 看 在沿 l z轴的振动方向的振动频率相差在 3 H Z以内 符 合三项等刚度的要求 为减振器在三项等刚度方面的设计研究提 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3 二次橡胶减振器中两层橡胶之间的间隙和橡胶层之间的 厚度对三相振动频率的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成耀东 机械振动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 9 8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