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实习报告 朱征_第1页
黄山实习报告 朱征_第2页
黄山实习报告 朱征_第3页
黄山实习报告 朱征_第4页
黄山实习报告 朱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 欢迎下载 黄山地区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黄山地区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实习单位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 指导教师 徐孝斌 史威 周其楼 龚小辉指导教师 徐孝斌 史威 周其楼 龚小辉 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3 3 日日 20102010 年年 1111 月月 6 6 日日 专业 专业 0808 级地理教育级地理教育 学号 学号 08110100150811010015 姓名 朱征姓名 朱征 实习过程 实习过程 1111 月月 3 3 日中午从南京出发到达黄山市市区 第二天早日中午从南京出发到达黄山市市区 第二天早 上上 6 6 点从市区出发到黄山风景区登山 点从市区出发到黄山风景区登山 1111 月月 5 5 日上午游览宏村 下午日上午游览宏村 下午 参观屯溪老街 参观屯溪老街 1111 月月 6 6 号早上启程回校 号早上启程回校 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 1 1 通过野外实习 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 巩固通过野外实习 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 巩固 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 2 通过对野外地质 地貌现象的观察 描述 资料整理 通过对野外地质 地貌现象的观察 描述 资料整理 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 3 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 通过实习 培养和树立用辨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 通过实习 培养和树立用辨 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证唯物注意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 实地实地调查黄山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景观特色等情况 特别是关于黄调查黄山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景观特色等情况 特别是关于黄 山地区地质地貌 土壤植被及其成因的概况 山地区地质地貌 土壤植被及其成因的概况 实习路线安排 实习路线安排 从山脚徒步到达云谷寺 从山脚徒步到达云谷寺 在云谷寺坐缆车到白鹅岭 然后到排云在云谷寺坐缆车到白鹅岭 然后到排云 亭 飞来石 光明顶 再到玉屏楼 最后徒步下山 亭 飞来石 光明顶 再到玉屏楼 最后徒步下山 精品文档 2 欢迎下载 作为地理系的一名学生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一直是我的追 求 很可惜的是限于各方面的限制 一直没有很好的实现我的梦想 这次黄山之旅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野外实习 也是最为深刻的一 次 生长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我 印象中的山都是海拔数百米的 孤立山丘 但是这次实习完全改变了我的观念 通过对黄山地质公园 和古村落宏村的实地考察和对黄山地区地学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学习 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兴趣 现把三天实习成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黄山地区的自然地理 一 黄山的地理位置 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 位于东经 117 50 118 21 北纬 30 00 30 32 之间 东连绩溪 东南与徽州 区毗邻 西接石台 青阳 西南与休宁 黟县交界 东北同泾 县相依 总面积 平方公里 整个黄山山脉呈东北 西 南走向 东西长约 30 南北宽约 40 面积约 1200 二 黄山的地势 黄山属东南丘陵一部 是 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在安徽 境内的分水岭 黄山以南的水 由新安江汇入钱塘江 以北经 清弋江注入长江 黄山以天平 矼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山 山峰林立 有大小山峰 72 座 气势雄伟 气象万千 山麓一 般海拔为 300 M 最高峰莲花 峰海拔为 1874 M 后山地势平 坦 秀丽多姿 精品文档 3 欢迎下载 三 黄山的地质基础 1 地质构造 黄山在大地构造上属下扬子台坳的皖南凹陷褶皱断裂带西段 介于绩溪 复向斜与太平复背斜之间 黄山的主要断层有逍遥溪断层和汤口 孙村断层 两条断层在汤口呈直角相交 控制了黄山花岗岩岩体的抬升 2 岩石类型 黄山属断块隆起型花岗岩风景区 群峰之中 除景区南侧长满樱桃树的 桃花峰处于花岗岩体外侧的围岩之外 其余诸峰 均坐落于花岗岩出露区 黄山花岗岩体是同源岩浆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复合式岩体 不同类型的花岗 岩 呈明显的套式中高外底的阶梯状分布 构成了黄山峰体的框架 以北海 光明顶的高山地台为中心 不同地貌形态特征的峰林按花岗岩不同的结构类 型呈环状分布 黄山岩体的外圈边缘 出露最早期的脉动侵入的中粒二长花岗岩 结构 均匀 易风化 断层节理纵横 流水侧蚀作用发育 主体期侵入的粗粒似斑 状花岗岩则构成了黄山峰林的主体 岩石抗风化能力强 稀疏的斜节理发育 不易崩塌 岩石补充期为中细粒斑状花岗岩 分布在黄山岩石的内圈 末期 为细粒含斑花岗岩 主要分布在岩体中央的北海 光明顶一带 由于直立的 节理发育 不时发生节理崩塌 3 黄山的形成过程 黄山地区在距今 8 4 亿年前的震旦纪 寒武纪 志留纪属古扬子海 区 沉积了砂岩 页岩和石灰岩等海相地层 在距今 4 2 亿年前的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中期 地壳运动频繁 海陆交复 在印支运动时遂 精品文档 4 欢迎下载 隆起成为陆地 在燕山运动时期表现为断块运动和岩浆侵入 岩浆沿复背斜 和复向斜交错带侵入后可发生圈闭 故形成多期的特点 黄山主体由花岗岩侵入体构成 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风景区面积的 70 侵入体包括 太平花岗岩体 黄山花岗岩体 和 狮子林花岗岩体 太平花岗岩体为三叠纪印支运动产物 裸露面积大 由于成岩过程中的 岩浆分异作用 有些地段可见到黑云母花岗岩 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 岩体相带结构明显 中心相为粗粒花岗闪长岩 过渡相为中粒花岗闪长岩 边缘相为细粒花岗闪长岩 岩体由于长期受风化作用 在地面上形成低山缓 坡的丘陵山地景观 黄山花岗岩体形成于燕山晚期 距今约 1 43 亿年 裸 露面积较大 岩相内部的相带结构清楚 中心相为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过渡 相为中粒似斑状花岗岩 边缘相为细粒花岗岩组成 岩体以粗粒似斑状花岗 岩为主 岩石中矿物结晶颗粒粗细不等 呈似斑状结构 斑晶由钾长石和石 英组成 含量达 3 5 斑晶晶体大小为 10 15mm 左右 基质颗粒一般 在 4 5mm 左右 黄山花岗岩体系中生代岩浆侵入形成 沿围岩接触带 前震旦纪系铺岭 组普遍角岩化 形成阳起石 堇青石斑点角岩 还有硅化 硅卡岩化和大理 岩化等围岩蚀变现象 接触带界线清楚 混杂现象不明显 狮子林花岗岩体 出露于黄山中部 即光明顶北至狮子林一带 裸露面 积小 属燕山二期二次侵入产物 距今 1 23 亿年 狮子林岩体岩性为肉 红色斑状花岗岩 斑晶以石英 钾长石为主 斑晶含量达 30 基质中黑 云母 角闪石含量较少 岩石性质 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均与黄山花岗岩体 精品文档 5 欢迎下载 近似 属同源岩浆先后侵入之产物 黄山花岗岩体和狮子林花岗岩体为黄山 主体的组成部分 构成黄山主要风景旅游区 黄山自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更新世 表现为缓慢上升和剥蚀 侵蚀作用占 主导地位 而黄山急剧抬升是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的事件 因为黄山主体山 麓一带 缺失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更新世的相关沉积 当时可能是一片缓丘和 宽谷地貌景观 根据山峰相对海拔高度 河流构造裂点 九龙瀑有 9 11 级构 造裂点 夷平阶地 有三级古剥蚀面 海拔分别为 1650 1800m 1300 1500m 600 700m 以及河谷石臼的空间分布特点 表明黄山地区新构造运 动强烈 由此推测黄山地区第四纪以来抬升量为 500 800m 抬升速度约为 0 25 0 4mm a 黄山断裂构造和节理发育 节理构造主要有北东 北西 近东西和近南 北向 4 组节理 按形态可分为垂直节理 水平节理和斜节理 第四纪冰期 时黄山为季风型冰缘环境 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在流水 风力 生物等外营 力作用下 山峰林立 怪石嶙峋 形成了众多的地质旅游景观 四 黄山的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 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 才 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 素有 三十六大峰 三十六小峰 之称 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 1864 米 与平旷的光明顶 险峻的天都峰一起 雄居在景区中心 周围还有 77 座千米以上的山峰 群峰叠翠 有机地组合 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 波澜壮阔 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 花岗岩构成 垂直节理发育 侵蚀切割强烈 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 长期受水溶蚀 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 精品文档 6 欢迎下载 使之重岭峡谷 关口处处 全山有岭 3O 处 岩 22 处 7 处 关 2 处 前 山岩体节理稀疏 岩石多球状风化 山体浑厚壮观 后山岩体节理密集 多 是垂直状风化 山体峻峭 形成了 前山雄伟 后山秀丽 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典型的冰川地貌有 苦竹溪 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刨蚀而成 的 U 形谷 眉毛峰 鲫鱼 背等处是两条 V 形谷和刨 蚀后残留的刃脊 天都峰顶 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 角峰 百丈泉 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 逍遥溪到汤 口 乌泥关 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 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 传为轩 辕黄帝炼丹用的 丹井 药臼 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五 黄山的气候五 黄山的气候 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处中亚热带北缘 常绿阔叶林 红壤 黄壤地带 黄山阴雨天多 云雾天多 接近于海洋性气候 夏无酷暑 冬少 严寒 四季平均温度差仅 20 摄氏度左右 夏季最高气温 27 冬季最低气 温 22 年均气温 7 8 C 夏季平均温度为 25 冬季平均温度为 0 以上 年平均降雨日数 183 天 多集中于 4 6 月 山上全年降水量为 2395 毫米 西南风 西北风频率较大 年平均降雪日数 49 天 六 黄山的生物六 黄山的生物 精品文档 7 欢迎下载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植物垂直分带明显 群落 完整 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 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 森林覆 盖率为 56 植被覆盖率达 83 黄山野生植物有 1452 种 其中属国家一 类保护的有水杉 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 4 种 三类保护的 8 种 有石斛等 1O 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 6 种为中国特有种 黄山特有 2 种 首次在黄 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 28 种 尤以名茶 黄山毛峰 名药 黄山灵芝 驰名中外 黄山动物种类 300 多种 有梅花鹿 黑麂 毛冠鹿 苏门羚 长尾雉等 14 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珍贵动物 七 黄山的土壤七 黄山的土壤 土壤的基本性质是和土壤形成的自 然条件有着密切联系 因为在黄山的不同 高度 生物气候条件是不同的 所以的土 壤有着明显的垂直分布 1 山地黄红壤 分布在 700 米以下地区 仅河滩 溪谷等地发 育着零星冲击性土壤 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红黄壤 2 山地黄壤 分布在 700 米 1100 米地区 在温热湿润的气候 条件下以及在有机酸的作用下 岩石内的铝硅酸盐风化 与水结合形成 含水的铁铝矿物 使土壤呈现黄色 3 山地黄棕壤 分布在 1100 米 1650 米地区 由于所处地形 部位高 气候较湿冷 风化过程弱 其剖面有较强的酸性反应 为山地 黄壤与典型棕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精品文档 8 欢迎下载 4 山地草甸土 分布在 1650 米以上地区 气候寒冷 山风很大 生长着茂密的草甸植物 土壤形成过程中生草过程占优势 生长成比较 厚的腐殖质层 虽然与黄山的亲密接触只有短短是一天 徒步下山也非常辛苦 汗水几 乎湿透全身 但却收获了满满一路的美景 一路的满足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 石 无石不松 无松不奇 这次来到黄山 我不仅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 强 更被黄山松的精神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 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众 木成林的团结精神 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 全心全意 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 第二部分 黄山地区的人文地理 一 西递宏村 宏村 建于南宁绍熙年间 到今 800 余年 古宏村人以聪明的智慧 开 仿生学 之先河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建造了堪称 中华一绝 的古水系牛形村落 成为当今世界历史 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宏村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故有 中国画里的乡村 之称 山因水青 水因山活 南宋绍兴年间 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 独运匠心开仿生学 之先河 建造出堪称 中国一绝 的人工水系 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九曲十弯的水 圳是 牛肠 傍泉眼挖掘的 月沼 是 牛胃 南湖 是 牛肚 牛肠 两旁民居为 牛身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 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 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 筑布局的特色 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 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 140 余幢 承志堂 三雕 精湛 富丽堂皇 被誉 为 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 南湖 风光 南湖书院 月沼春晓 牛肠水圳 双溪映碧 亭前大树 雷岗夕照 树人 堂 精品文档 9 欢迎下载 明代祠堂乐叙堂等 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 奇墅湖 塔川秋色 木坑竹海 万村明祠 爱敬堂 等景观 宏村位于黟 城东北 10 公里处 青山绿水 湖光 云影构成宏村独 特的神韵 宏村 背倚黄山余脉羊 栈岭 雷岗山等 地势较高 常常 云蒸霞蔚 时而 如泼墨重彩 时 而如淡抹写意 恰似山水长卷 溶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为一体 被誉为 中国画里 的乡村 特别是 整个村子呈 牛 型结构布局 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那巍峨苍翠 的雷岗当为牛首 参天古木是牛角 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 以村 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 九曲十弯的水渠 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 形如牛肠和牛胃 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 鹆称牛肚 接着 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 后架起了四座桥梁 作为牛腿 历经数年 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 这种别出心裁的科 学的村落水系设计 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 而且调节了气温 为居民生产 生活 用水提供了方便 创造了一种 浣汲未防溪路远 家家门前有清泉 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 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 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 村子始 建于宋代 数百户粉墙青瓦 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 特别是精雕细镂 飞金重彩的被誉 为 民间故宫 的承志堂 敬修堂和气度恢宏 西朴宽敞的东贤堂 三立堂等 同平滑似镜 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 巷门幽深 青石街道旁古朴的店铺 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 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 百年牡丹 森严的叙仁堂 上元厅等祠堂和 93 岁翰林侍讲梁 同书亲题 以文家塾 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 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真可谓是步步入景 处处堪画 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至清代宏村已是 烟火 千家 栋宇鳞次 森然一大都会矣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俗称老街 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 中心 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 镇海桥 东止牌坊碑 记 全长 1273 米 宽 4 8 7 米 以徽州古民居建筑 风格闻 名 保存完好 店铺鳞 次栉比 房屋檐口挑出 80 100 厘米 可避雨遮阳 这里全 精品文档 10 欢迎下载 是马头墙 小青 瓦 白粉墙 砖木结构的铺面 精 巧玲珑的楼阁 镂刻精美的花纹 图案 加上小门 大堂 天井 屋 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 错落别致 热闹繁华 显 示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 别 有 情趣 为了适应 旅游事业的发展 还在专辟的 一段 古代街 上设有茶楼 酒肆 书场 墨庄 古趣 盎然 吸引了众多的 中外游客前来观光 购物 屯溪老街 作为唯一的 国家历史保护街区 每年吸引了 近 600 万的国内外游客 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 了宋代风 格 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 居的传统建筑风格 规划 布局 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 白粉墻 小青瓦 鳞次栉比的马头墻 淡雅古 朴 建筑内雕梁画栋 徽派建筑砖 石 木三 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 街 面建筑大都为 前店后坊 前店 后仓 前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