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_第1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_第2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_第3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_第4页
生理学——骨骼肌的收缩功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骨骼肌的收缩功能Thecontractionfunctionofskeletalmuscle 一 骨骼肌细胞收缩活动的引起和收缩机制Theinitiationofskeletalmusclecellcontractionandcontractionmechanism 一 神经 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Theexcitabletransmissionofneuromuscularjunction 1 神经 肌肉接头的结构 囊泡内含乙酰胆碱 ACh 量子释放 ACh以囊泡为单位成批向间隙释放 Axonofmotornerve Neuromuscularjunction Musclefiber Capillary Myofibrils Synapticvesicles Presynapticterminal Mitochondrion Postsynapticmembrane Sarcolemma Synapticcleft 2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兴奋 AP传到神经末梢 轴突膜上Ca2 通道开放 Ca2 进入接头前膜 使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并与之融合 200 300个囊泡释放约107个ACh ACh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引起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开放 终板膜对Na K 等通透性增大 Na 内流 终板电位 电压依从性Na 通道开放 AP 胆碱酯酶水解ACh 1 降低轴浆粘度 Ca2 的作用 前移 接触 前移 接触 融合 破裂 终板电位 end platepotential 微终板电位 miniatureend platepotential 终板电位引发动作电位 电压依从性Na 通道开放 3 神经 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1 单向性传递 2 1对1传递 3 兴奋传递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4 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4 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美洲箭毒和 银环蛇毒可与ACh竞争受体 有肌松剂的作用 有机磷农药和新斯的明选择性抑制胆碱酯酶 引起种种中毒症状 二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Themicrostructureofskeletalmusclecell 1 肌原纤维和和肌小节 暗带长度固定 1 6 m 明带H带长度可变 2 肌管系统 sarcotubularsystem 横管系统 transversetubule 纵管系统 longitudinaltubule 肌质网 sarcoplasmicreticulum 三联管结构 由每一横管与来自两侧的纵管的终末池组成的结构 其作用是把横管传来的电信号与终末池Ca2 释放两个过程联系起来 完成横管向肌浆网的信息传递 三联管结构 三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 收缩耦联 指把肌细胞膜的以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Ca2 是耦联因子 兴奋 收缩耦联 excitation contractioncoupling Theprocessbywhichdepolarizationofthemusclefiberinitiatescontraction TheactionpotentialistransmittedtoallthefibrilsinthemusclefiberviatheTsystem Ittriggersthereleaseofcalciumionsfromtheterminalcisterns TheCa2 initiatescontraction 兴奋 收缩耦联的三个基本步骤 1 肌细胞膜的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2 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3 肌浆网 纵管系统 对Ca2 的储存 释放和再聚积 四 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 滑行学说 slidingtheory 1 肌丝的分子结构和滑行的动因 粗肌丝 肌球蛋白 杆状部 呈束状排列 朝向M线 形成粗肌丝的主干 横桥 横桥的作用 1 可与肌纤蛋白可逆结合 通过横桥连续的向M线方向扭动 牵拉细肌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2 具有ATP酶的作用 细肌丝 肌纤蛋白单体呈球形 聚合成双螺旋结构 是细肌丝的主干 横桥结合位点 原肌凝蛋白 肌钙蛋白 2 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I C T 二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 等长收缩 isometriccontraction 等张收缩 isotoniccontraction 2 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单收缩 singletwitch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剌激产生一次收缩 称为单收缩 肌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时 肌肉的发生一次收缩和舒张 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骨骼肌受到连续多次阈上剌激 如果后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复合在前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的收缩期 那么肌肉就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收缩 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或长度变化可以融合而叠加起来 形成光滑的描记曲线 不完全强直收缩 incompletetetanus 完全强直收缩 completetetanus 骨骼肌受到连续多次阈上剌激 如果后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复合在前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的舒张期 则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过程中 在描记曲线上形成锯齿形 肌肉收缩曲线 动作电位曲线 A B C A 潜伏期B 收缩期C 舒张期 肌肉单收缩曲线 刺激标志 肌肉收缩曲线 动作电位曲线 单收缩singletwich 刺激标志 不同频率的刺激对骨骼肌收缩活动的影响 肌肉收缩曲线 动作电位曲线 不完全强直收缩incompletetetanus 刺激标志 肌肉收缩曲线 动作电位曲线 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tetanus 刺激标志 二 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1 前负荷 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张力 长度曲线 前负荷是肌肉收缩之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或阻力 初长度 肌肉收缩之前由于前负荷使之被动拉长而具有的长度 静息张力 被动张力 肌肉在静息状态下受前负荷作用而被动拉长 由于肌肉的弹性回缩力而产生的张力 主动张力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 长度 张力曲线 固定后负荷 观察不同的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若以初长度 前负荷 为横坐标 以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为纵坐标所绘制的坐标图 称之 最适前负荷 使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主动张力的前负荷 最适初长 能使肌肉收缩产生最佳收缩效果的初长度 2 2 m 最适初长 3 5 m 肌肉不能产生主动张力 2 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张力 速度曲线 后负荷 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张力 速度曲线 一般将前负荷固定于最适前负荷 改变后负荷 测定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肌肉缩短速度之间的关系 所得的曲线称之 骨骼肌的张力 速度曲线 肌肉产生张力愈大开始出现缩短的时间愈晚肌肉缩短的初速度愈小肌肉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