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改革_第1页
立案登记制改革_第2页
立案登记制改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立案登记制改革XX 年 4 月 15 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根据该“意见” ,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将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根据规定, “意见”将于今年 5 月 1 日起全面施行。从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这是看得见的法治进步。现行的立案审查制下,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审查内容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和证据等。按说,正常的审查并非不可,但是一些地方以审查为幌子,有案不立、拖延办案,比如众所周知的“年底不收案”怪象。该立案不立案,或者该及时立案而不及时立案,后果很严重,不仅无法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还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自古以来,就有一些人“畏进公堂,耻于诉讼” ,哪怕遇到冤屈时,也是“打死不告状,冤死不告官” 。法治时代,这种生存哲学并不可取,但确实存在。当有的人鼓足勇气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时,起码说明他们信任法律,如果连案都不立,不是浇灭他们对法治的信心吗?如果连法院都不给他们主持公道,他们也许就心灰意冷,甚至铤而走险。纵观媒体报道的一些极端案例,不少都属于维权渠道不畅。2 / 3实行立案登记制,并不是说不要审查,而是简化程序,压缩时间。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时。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换言之,只要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合法,法院当场就应该登记立案。因为“意见”规定得很清楚,除了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还应该看到,实行立案登记制,也不等于什么样的案件都可以立。按照“意见”规定,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诉讼已经终结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等等,都属于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对此,当事人应该心中有数,心中有法。当然,对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律立即接收后,并不是束之高阁,拖着不办,还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从有案必立,到有诉必理,再到及时依法处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维护。不过,立法登记制需有配套措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称,实行登记立案制,法院各类案件数量预计会出现不同程度增长,涉诉信访等方面的任务也可能增加。3 / 3如果案多人少,法院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消化”掉,同样令人担忧。为此,一方面需要探索建立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归纳争议焦点,促进双方和解,强化审前案件管理和程序管控,让更多的案件解决在审前。另一方面也需要法院在发挥审 12 下一页判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仲裁与诉讼的衔接机制,引导更多纠纷通过仲裁程序解决。此外,还应适当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发力。“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打官司、用法律说话,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和方式。在这种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