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_第1页
《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_第2页
《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_第3页
《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_第4页
《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难经“奔豚”与金匮要略“奔豚”之比较作者:于莉英,王旭东,虞舜,石历闻【摘要】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 难经 、 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 ,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 ,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 ,就可辨明病机,择方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关键词】 奔豚; 难经; 金匮要略; 比较“奔豚”为古病名,又名贲豚、奔豚气。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提示病发于肾。 难经五十六难明确提出“肾之积名曰奔豚” ,说明症状和发病为:“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奔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关于“奔豚气”有四条经文:“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 “奔豚气上冲2 / 5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从原文看, “奔豚”病名是根据症状表现而得: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故名“奔豚” 。 伤寒论条辨中就说到:“奔豚,证发作之状也。 ”而难经集注脏腑积聚第九杨玄操认为难经与金匮要略的“奔豚”是两个不同的疾病, “此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又有奔豚之气,非此积病也,名同而疾异焉。 ”但笔者认为,两书所载“奔豚” ,只是发病机理各异,治法方药随之不同,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 ,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 ,就可辨明病机,选择“奔豚”方药治之,不必拘泥病名。难经之“奔豚”病机为肾气虚寒,虚气反逆,病位在肾,为肾之积,因脾病传肾留积而成,予东垣奔豚丸治疗。 内经博议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奔豚属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3 / 5参用东垣奔豚丸治之。 ”灵素节注类编诊脉辨脏腑病证:“微急者,寒邪入经。沉者,深也,肾经为至深之处,故足冷而厥。其邪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名为奔豚,肾之积也。其足强不能收缩,不得前后者,二便不通。皆下焦阳虚,阴邪郁闭故也。 ”医经原旨脉色上第四:“若微急而为沉厥,足不收者,寒邪在经也。为奔豚者,寒邪在脏也。不得前后者,寒邪在阴也。按肾之积曰奔豚,当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突然。 ”灵枢识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志云:虚气反逆,故为奔豚。阴寒在下,故足不收,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按: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其意本此。 ”金匮要略提出奔豚“从惊发得之” ,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肾不足,下焦寒气上逆,就可发生奔豚;如因惊恐或情志不遂,肝气循冲脉上逆,同样可以发生奔豚。与肝、肾有关,治疗予奔豚汤。正如难经正义五十六难所说:“金匮要略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此言肝胆因惊骇为病,木者,水之子也,子病发惊,母亦随而上奔也。又师曰: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此因惊则伤心,恐则伤肾,心肾水火之气4 / 5虚,而不能互相交感,则肾之虚邪,反乘心之虚而上奔矣。故总其治曰: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金匮要略之“桂枝加桂汤证”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属误治后发作奔豚, 难经本义:“此两节论外感误治之证,与积久而成者有间。 ”伤寒证治准绳奔豚:“奔豚有二,皆坏病也。一由误汗所致,一由误加烧针所致。 ”两证病机有所不同,其区别主要在有无水饮,与心、肾相关。桂枝加桂汤证是汗后阳虚受寒,肾阴寒之气上凌心阳;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是汗后阳虚,水饮内动。桂枝加桂汤证是奔豚已发,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是欲作奔豚,前者重于后者。 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心下悸欲按者,心气虚;脐下悸者,肾水乘火而上克。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干之象。然水势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烧针令其汗,5 / 5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寒气不能外散,发为赤核,是奔豚之兆也。从小腹冲心,是奔豚之气象也。此阳气不舒,阴气反胜,必灸其核,以散寒邪,服桂枝以补心气。更加桂者,不特益火之阳,且以制木邪而逐水气耳。前条发汗后,脐下悸,是水邪欲乘虚而犯心,故君茯苓以正治之,则奔豚自不发。此表寒未解而小腹气冲,是木邪挟水气以凌心,故于桂枝汤倍加桂以平肝气,而奔豚自除。前在里而未发,此在表而已发,故治有不同。 ”综上所述, 难经 “奔豚”与金匮要略 “奔豚”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