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9期 2 0 1 1 年 9月 机 械 设 计与 制 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 r e 21 1 文章编号 1 0 0 1 3 9 9 7 2 0 1 1 0 9 0 2 1 1 o 2 基于 F l u e n t 的混合弯管流场的数值模拟 木 周 毅闫光 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 天津 3 0 0 2 2 2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f o r f l o w f i e l d o f mi x e d e l b o w b a s e d o n f l u e n t ZHOU Yi YAN Gu a n g h ui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A u t o m o t i v e a n d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T i a n j i n 3 0 0 2 2 2 C h i n a 摘要 弯管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以工业生产最常见的一种弯管 体为研究对象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 首先对弯管体进行物理建模 设定各项基本参数 通过 F L U E N T 软件对弯管内温度 压力 速度等参数做了全面详细的二维数值模拟 最后将计算结果进行图形化显 示 得到 了各项设计指标的极值及其所在部位等重要的设计及优化依据 形象具体的研究分析 了弯管 内流体状 态 关键词 F L U E N T 混合弯管 流场 模拟 A b s t r a c t E l b o w s a r e u s e d 1T l r e a n d re o r e i n d i v e r s e a r e as o fi n d u s t r y p r o d u c t io n B y t a k i n g a c o n i l i o n e l b o w a s a r e s e arc h o b j e c t p h y s i c a l m o d e l i n g i s b u i l t w i t h t h e h e l p o f flu i d m e c h ani c s c o m p u t a t i o n i n w h i c h b a s i c p ara m e t e r s a r e s e t a n d a d e t ail e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2 D n u m e r i c al s i mu l i o n f o r p a r a m e t e r s u c h 傩 t e mpe r a t u r e i ns i d e t h e e l b o w pr e s s u r e a n d s pe e d e t c i s d o n e base d o n Fl u e n t T h e n t h e r e s u l t s are s h o w n b y d i a g r a m s t h us i m p o r t ant d e s i g n and o p t i m i z i n g b asi s s uch as e x t r e m e v al u e f o r d e s i gn r e q u i r e m e n t and t h e l o c a t i o n are o b t a i n e d a n d v i v i d and d e t ail e d s t u d y and a n aly s i s o n t h e flu i d s t a t us i nsi d e t h e e l b o w i s d o ne Ke y wor ds FLUENT M i x e d e l b ow Fl o w fie l d S i m ul a t i o n 中图分类号 T H1 6 0 3 5 3 文献标识码 A l l j l 百 混合弯管在工业生产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其在水利 能源 汽车 化工等方方面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混合弯管内部不 同流体流动所形成的流场具有复杂的流体状态 研究分析弯管内部 压力 温度 速度等流场状态对于指导设计符合各领域工作要求的 弯管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基于 F L U E N T软件 利用 G A MB I T 模块对 弯管进行物理建模 通过 F L U E N T计算软件设定各项计算参数 对 弯管体内部流场的各种状态进行了定量的数值模拟分析 2模拟分析 基于 F l u e n t 软件平台对混合弯管进行模拟分析时主要步骤 有 1 基于 G a mb i t 模块建立计算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2 基于 F l u e n t 设置计算参数并进行计算 3 计算结果的后处理 实现计 算结果图形化 2 1模 型建立 基于 F L U E N T软件中的G A MB I T模块 建立弯管的二维模 拟 模型 如图 1 所示 设定温度为 2 9 0 K的冷流体以0 2 0 r r d s 的 速度进入模型左侧入口 设定在弯管右下方人口处有温度为 3 2 0 K 速度为 l m s 的热流体进入 两者在弯管内部混合 相关参 数 如表 1 所示13 表 1初始模拟参数 图 1混合管道物理模型及其网格划分晴 况 其次 最重要的参数设定是边界条件的设定 在本次模拟 中 左侧和下侧的两个流体进口为进 口边界 设定其进 口边界条 件为速度进 口边界 流体进入方向为垂直与进口边界面 上侧的 流体出口为出口边界 设定其出口边界条件为出流边界 混合弯 管壁面边界设定为静止的绝热边界 2 2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采用 F l u e n t 6 2 1 6对该问题进行模拟计算 在具体计算时 采用分离隐式求解器进行稳态计算 由于弯 管段部分会有二次流和漩涡产生 因此粘性模型采用 R e a l i z a b l e k s 双方程模型 近壁区采用标准的壁面函数来克服R e 数后 噌模型 在壁面附近带来的不足 其中 模型中的常数取为 1 4 4 T K E P r a n d t l 数为 1 T D RP r a n d t l 数为 1 2 能量 P r a n d t l 数为0 8 5 o 先采用一阶离散化形式 大约进行 6 0次迭代计算后计算收 敛 可以得到弯管的温度和速度分布图 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 出 一阶离散化方法计算的结果的收敛性并不是很理想 流体的混 来稿日 期 2 0 1 0 1 1 1 8 基金项 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支助项目 Y J s O 9 0 8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 目 KI 1 0 0 4 兰 周 毅等 基于F l u e n t 的混 合弯管流场的数值模拟 第9 期 合情况也无法准确预测 为了改善求解精度 可以将能量方程改为 二阶离散化方法 同时降低松弛系数为0 8 在一阶离散化的基础上 继续计算 在计算时 可以看出 继续迭代大约3 0 次 计算收敛 查 看二次计算的结果 如图3 所示 对比图2 a 图3 a 可以看出 二 次计算后 弯管后部的热量扩散大大降低 温度分布改善很多 a 一阶离散化的温度分布图 b 一阶离散化的速度分布图 图2一阶离散化模拟分析图 a 阶离散化的温度分布图 b 二阶离散后的速度分布图 图 3二阶离散化模拟分析 图 3结果分析 3 1温度分析 弯管出口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曲线 如图4 所示 从图中 看 出 弯管出口 处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呈现有一定的线性化 从弯管 的左壁面到弯管的右壁面温度由低到高 最低处的温度大约为 2 9 2 K 最高处的温度大约为 3 1 7 K 左右壁面的温度差过大 对于 管道的寿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P o s i t i o n c m 图4弯管出口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曲线 3 2速度分析 图5速度矢量分布图 图6速度矢量局部放大图 为了能够更清楚的看出弯管内的速度的变化 可以在 F l u e n t 软件中显示弯管内的速度矢量分布图 如图5 图6 所示 由图 5 可以看出在水平大管未弯曲前 由于粘性的影响 在管道壁面上 的流体质点速度为零 在大管在弯曲处和小管混合时 由于小管 中流体的速度较大 在弯管后半段 横截面上的流体的速度呈梯 度分布 如图6 所示 流体在小管和大管接触的地方 速度最大 可以达到 1 2 m s 弯管出口横截面上的速度曲线 如图 7 所示 在 2 5 c m位置处 由于管道壁面的粘性 该处的速度值为 0 出口处 速度最大的地方出现在 3 6 3 8 c m处 即弯管的后半段的右边 靠近壁面的地方 最大速度大约为 0 7 5 m s 7 00 e 01 专6 0 0 e 一 0 1 兰5 0 0 e O l 弘 0 0 e 一 0 1 3 0 0 e 一 0 1 2 0 0 e 0 1 1 0 0 e o 1 0 0 o e o 0 2 4 2 6 2 8 3 3 2 3 4 3 6 3 8 4 P o s i t io n c m 图7弯管出口 横截面上的速度分布 3 3压力分析 弯管内部压力分布图 如图 8 图9历示 由两图可以看出 在 管道弯曲部分前 流体的压强大约为 0 P a 在进入弯曲部分与小管 道的流体混合后 压力开始变化 可以明显看出小管道与大管道接 触的地方出现负压 在弯曲后部的 个地方压强出现最大值 图8弯管内部压力分布云图 图9弯管内部压力分布线图 一 c P o s i t i o n c m 图 1 0曲线 A B C D 上 Y方向的压力变化曲线 P o s i t i o n c m 图 1 1管道出口横截面上的压力分布图 为了更加清楚地呈现管道的压力分布 定义一个曲线 WA L L 2 该曲线为大管道与小管道接触处后部的曲线 如图 l O 所示的 A B C D曲线 从 点到 D点的 y方向上的压力分布 如 图 1 0 所示 从图 1 0 可以看出 管道内部 点的压力最小 数值 约为一 3 8 0 P a C点处的压力最大 约为 1 0 0 P a A和 D处的压强几 乎相当 约为 5 0 P a 由前面的速度分析知 管道中的流体在 B点 a 三芒a c a J 一 苗l s 1j 1 1J 1J J 1J 1 1J J J 4 m叭叭叭 叶叶叶叶针叶 叶 一 一 g d i I d 焉 第 9期 2 0 1 1年 9月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r e 21 3 文章编号 1 0 0 1 3 9 9 7 2 0 1 1 0 9 0 2 1 3 0 2 基于 G L规范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机架的分析计算 杨兆忠颜志伟晏红文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风电事业部 株洲 4 2 1 0 0 0 An al y s i s a n d c o mpu t a t i o n f or ma i n f r a me O f MW c l a s s w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r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GL g u i d e l i n e YANG Zh a o z ho ng YAN Zh i we i YAN Ho n g we n C S R Z h u z h o u E l e c t r i c L o c o mo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o L t d Wi n d P o w e r B u s i n e s s U n i t Z h u z h o u 4 2 1 0 0 0 C h i n a l 摘要 对机架的分析计算包括极限强度分析 疲劳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 由于机架的结构和承 受的载荷复杂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机架进行极限强度分析 根据 G L 规范和 E C 3 1 9 等标准 对焊接结构的机架利用差值外推得到焊址处在单位载荷下的应力 对作用在机架上的疲 l劳载荷普 通过通道合并和雨流统计得到焊址处的等效疲劳应力 并结合 G L规范进行疲劳损伤判断 2 使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机架的固有频率 防止风机工作中机架在其它振源激励下发生共振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机架 有限元 强度 l A b s t r a c t T h e a n a l y s i s and c o m p u ta t i o n f o r i n c l u d e u l t i m at e s t r e n g t h anal y s is f a t ig u e j anal y s i s and mo d a l anal ysi s S i n c e t h e r a c k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b e a r i n g l o a d i s c o m p l i c a t e d F E A is a p p l i e d f o r a n u m e s r e n g th Q 厂 d rb i e m a inf ra m e A C C O rd in g to G L a n d s fa n d a r d s s c h E c 3 1 9 l t h r o u g h e x t r apo l at i n g D v al u e o f 口r a c k w e l d e d s t r u c t u r e l o a d s t r e s s u n d e r u n i t l o ad is o b t ai n e d at w e l d i n g i i are c A s f o r e f a t i g u e l o ad d is t r i b u t i o n a p p l y i n g u p o n t h e f r am e w h i c h e q u i v ale n t f a t i g u e s t r e s s c o u l d b e o b t ai n e d at w e l d i n g ar e a t h r o u g h c h ann e l IT te r g i n g and r ai n fl o w s t at i s t ic s t h e f a t i g u e d a m a g e c o u l d b e 一 s e s s e d c o m b in g th e G L s tan d ar d s I n ad d itio n n at u r al f re q u e nc y of th e m a inf ra m e is c al c u lat e d b y ap P ly in g i 舭F E A t o p re v e n f th e m a inf ram e W O r k f r o m 如 n a n c e in sp ir e d b y th e h e r f0 c z K e y w o r d s Wi n d 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 Ma i n f r a me F E A S t r e n g t h 中图分类号 T H1 6 T K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为确保现代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设计 制造和运行维护过程 的规范 对其进行相关的认证是重要的一步 通过严格认证的风力 发电机组被认为是值得信赖和可靠的 这不但有助于开拓市场 甚至在某些国家 通过特定的认证是风力发电机组投产运行的强 制法律要求 1 目前 国际上通用的风电认证规范有 I E C 6 1 4 0 0 1 德国劳埃德 G L 认证规范和丹麦的 D S 4 7 2 标准目 机架结构复杂 如图 1 所示 是风力发电机最主要的承力部件 之一 机架承载着主轴传过来的轮毂中心载荷 齿轮箱的载荷 发电 机的载荷 偏航电机的载荷以及变频柜的载荷 对机架的分析计算是 要确保其在2 0年的时间内不能够失效 目前较为常见失效形式有静 来稿 日期 2 0 1 0 1 1 2 2 强度失效和疲劳失效 所以要分别对 匕 述两种强度进行校核计算 另 外 为了保证机架在风机工作时不发生共振 需对其进予 亍 奁 i 分析 2机架的极限强度分析 对机架进行极限强度分析计算使用有限元分析算法 计算所 使用的几何模型在三维软件中建立 并根据有限元理论和结构力 学理论简化掉了机架上的一些电缆支架 吊耳 一些凸出的倒角 凹进去的圆角都在模型中考虑 避免应力集中 等对机架强度分 析影响不大的细小部分 如图 2 所示 由于该模型用来校核机架的 强度 对于其螺栓连接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关爱工程-方案学校(3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建筑抗震鉴定工程方案(3篇)
- 检验检测中心工程方案(3篇)
- 休闲食品冷链物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艺智能家居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电商客服智能化升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测试与计量设备项目建议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标准文本
-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学习总结
- 交通安全培训(摩托车电动车)
- 医院培训课件:《胰岛素规范化注射》
- 木材加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布病防控知识》课件
- 低空经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研究
- 保育员应掌握的工作技能(完整版)
- 贵州省遵义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模拟((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路灯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4年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措施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