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_第1页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_第2页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_第3页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_第4页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一一 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掌握基本 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 通过野外实习 了解调查地区气候 地貌 母质等成土 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 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 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 演变和分布规律 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 土壤剖面层 次划分 形态描述和记录 4 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二 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 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 2019 年 8 月 27 日 2019 年 9 月 2 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西端 钱塘江下游 京 杭大运河南端 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 枢纽 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3016 东经 120xx 杭州 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 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 河网密布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 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 积的 65 6 平原占 26 4 江 河 湖 荡 水库占 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区 四季分明 温和湿润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年平均 气温 16 2 夏季平均气温 28 6 冬季平均气温 3 8 无霜 期 230 260 天 年平均降雨量 1435 毫米 平均相对湿度为 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 中元古代 以后 地层发育齐全 岩浆作用频繁 地质构造复杂 成矿条 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 地震活动显得微弱 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 地质构 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 有火山熔岩地貌 构造地貌 岩溶地 貌 流水地貌等等 地表起伏变化大 山 丘 岗 沟和平原 组合 更添人类文化 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 因素影响之叠加 由 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 使杭州市域土壤 植被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 包括岩石 构造 地貌 气候 土壤 植 被和人类文化等 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 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 体系统 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三 实习时间 地点和任务实习时间 地点和任务 四四 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2019 年 8 月 28 日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从照片中的剖面可见这一森林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火成岩 较灰岩更易受到风化 其风化层疏松通透性能好 有利于土壤 形成和发育 因此土层发育较厚 土壤剖面整体呈现黄棕色 腐殖质层为灰色 由于出于森林地带 微生物对枯枝落叶的分 解作用较活跃 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较为丰富 因而土壤 呈现疏松的团块状和细粒状 这种土壤结构内部的有机质以嫌 气性分解为主 分解过程相对缓慢 有利于养分的保存 同时 也有利于水分的保持 腐殖质层和淀积层在颜色上分层不明显 只在结构上有所不同 见附录 1 号图 从左到右 2019 年 8 月 29 日 浙江玉皇山 森林土壤土壤剖面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淀积层 采集点处于丘陵缓坡 属于地带性土壤形成环境 成图母 质主要是灰岩 受水热条件影响较大 矿物分化明显 剖面主 体呈现红棕色 分层较明显 见附录左二 腐殖质层为灰黑色 较薄 0 15 厘米 淀积层呈现红棕色 在 16 厘米以下 土层发育 较厚 2019 年 9 月 1 日 富春江地区新沙岛 水稻土样 耕作层 犁底层 渗育层 该农业土样取自新沙岛中部 取样深度为 60 厘米 此时水 稻处于拔节期 仔细观察可见照片中土壤颜色是有所区别的 见 附录左三 a 层为耕作层 约 0 20 厘米 呈现青灰色 夹杂有 锈斑 p 层为犁底层 约 20 25 厘米 w 层为渗育层 黄色 以氧 化状态为主 土样出现这样的分层主要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的 影响 在土壤淹水期间 物质交换主要在水土界面上进行 尤 其以水中溶解氧的扩入影响最大 由于与表面水相接处的表土 中氧的浓度较高 导致出现比下面土壤颜色为浅的氧化层 下部 由于氧的 被隔断 加上微生物的活动会消耗一部分溶解氧 使有机还原物质不断产生 导致土壤呈现一种青灰色 当排水 干田后 氧气沿水稻根孔扩入 使得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 而 在锈管之间仍为还原状的灰色 在土团结构面也有类似现象 水稻土上层锈斑多于下部 同时锈斑也反映了水的周期性 此 外 人类的施肥活动也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矿物质的分化溶 解有很大影响 旱作土样 中间 腐殖质层 淀积层 母质层 a 层约为 0 26 厘米 有锈纹锈斑但不明显 b 层 26 75 厘米 锈纹锈斑较多 c 层在 75 厘米以下 锈纹锈斑很少 由于锈纹锈 斑的形成主要与农业灌溉时水的周期性影响造成的氧化还原环 境的交替有关 旱作土处在还原环境下的时间较短 大部分时 期都处于氧化环境 因而不会像水稻土出现青灰色的土层 而 是在间歇的氧化还原条件下 由氧气沿根孔扩散使根孔壁形成 锈纹锈斑 自然土剖面 腐殖质层 母质层 a 层友谊黑色土层 深度为 5 7 厘米 上面种有树木 因此 有枯枝落叶参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c 层为耕作土 没有明显的 b 层 该土样取自洲头 是新成土 以沙为主 土体很疏松 有明显的分异现象 土壤中还有很多根系 说明该处土壤处于 一种较为稳定的环境所以有生物出现 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整理 1 大奇山 玉皇山同属红壤 为什么两地土壤的 a b 层 色彩均有差别 答 由于玉皇山植被发育时间久 保护较好 土壤物质交 换稳定 有机质积累较多 大奇山属于被破坏以后又逐渐恢复的 山体环境 因而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如玉皇山地区丰富 所以腐 殖质层颜色比玉皇山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为浅 另外 大奇山 成土母质是火成岩 玉皇山成图母质则为灰岩 因此两种岩石 风化程度不同 灰岩在南方更易风化 因此土壤中有机质积累 也较丰富 所以使得玉皇山采集土样的淀积层颜色深于大奇山 所采集的土样 2 水稻土 旱作土与自然土壤差别很大 这是为什么 答 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显著 施肥影响了有机质 的积累 增加了矿物质的分化溶解 耕作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 氧化程度 日照 风化加速了矿物质的风化分解 灌溉形成了氧 化还原交替的环境 这些人为因素是自然土壤采集点所没有的 因此虽然水稻土 旱作土和自然土壤在水平距离上相隔并不是 很远 但差别却很大 3 洲头所取的自然土壤样本中只有 a c 层 a 层很薄 缺少 b 层 为什么 答 a 层为腐殖质层 也可称表土层 包括有机质的积累 层或物质淋溶层 该层生物活动最为强烈 进行着有机质的积 累转化作用 而洲头土壤由于是自然土壤 而且上面所生长的 植物生长时间较短 枯枝落叶相对较少 生物活动不是很活跃 加之江水的影响 故而 a 层土壤发育较薄 缺失的 b 层为淀积 层 是由物质淀积作用形成的 本层淀积物主要来自土体上部 也可以来自土体下部及地下水 由地下水上升 带来水溶性或 还原性物质 因土体中部环境改变而发生沉积聚集 洲头由于 靠近富春江 江水间断性的涨落冲击洲头 河流对洲头的这种 侵蚀作用 日照风晒对土体的风化吹蚀作用 加之洲头土壤本 就是较为疏松的沙性土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被风化淋溶的 物质彻底自土体中淋失而无淀积层 b 层 4 旱作土从下到上 锈纹锈斑增加明显 为什么 答 与水稻土相比 旱作土处于水淹的时间较少也较短 土壤中氧气含量较高 灌溉时土壤处于短时间的还原环境 但 表层依旧有氧气扩入 因此表层仍以氧化环境占优势 锈纹锈 斑较少 在中部由于水的隔断作用土壤处于还原环境 在非灌 溉期氧气沿作物根孔进入土壤 使根孔壁被氧化成锈色 在这 样的氧化还原环境交替情况下土壤中形成锈纹锈斑 且较上部 稍多 下部由于灌溉的深度影响 仍旧以还原环境为主 很少 有锈纹锈斑 5 洲头取了 2 个剖面 2 个都是沙泥互层 一个为青灰色 水边 右上 另一个剖面分层明显 泥为青灰色 沙为黄色 离水边较远 右下 为什么 答 靠近水边的土壤长期淹水 在还原环境下形成了分异 不明显的沙泥互层 离水边较远的土壤受富春江江水周期性变化 的影响 淹水时缺氧 处于还原环境 还原物质不断积累 退 水时氧化 在氧化还原交替下造成了泥呈现青灰色 沙呈现黄 色的明显分异现象 五五 实习总结及体会实习总结及体会 通过土壤地理的野外实习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土壤 的形成及其差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也对五大成土因素 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 时间 人类活动 在不同地区其主导 因素间的差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另外 在带队老师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