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中药补药的合理使用【关键词】 中药;补益药;合理应用补益类中药习称“补药”,通常又称“补养药”或“补虚药” 。在我国,补药自古就为延年益寿、培本回春的常用药,在康复、保健、养生、美容、抗衰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草药无毒” 、 “补药无害”的片面看法也正在转变。是药三分毒,是指任何一种药物,如果使用不当,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补药也不例外。所以,自古就有“大黄祛病无功,人参杀人无罪”的警训。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根本原则。补药即为虚证而设,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下笔者就补药的合理使用作一探讨。1 分类与应用虚证当用补药。虚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按证型一般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四大类。机体的气血阴阳在生命活动中互相依存,消长转化,关系密切;在病理状态下又互相影响。临证常见气虚与阳虚并现,血虚与气虚并存,以及气阴两伤、阴阳双亏等证。补药多具甘味,甘温助阳益气养血,甘寒则养阴生津。2 / 7根据药物性能不同,补药一般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四类。补气药能够补益脏腑之气,用于气虚证。补气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尤其对肺、脾气虚证疗效显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浮肿、脱肛、脏器下垂等;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声低或喘促,虚汗自出等。补气药也可用于血虚证、津伤口渴等。临证应用时,除恰当选药之外,尚须照顾兼证,酌情配伍,兼阳虚者配伍补阳药,兼阴虚者配伍补阴药同用。补气药性多壅滞,令人中满,适当配伍理气药以除弊端。常用的补气药有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另外还有黄精、羊乳、红景天、绞股蓝;药食两用的有大枣、饴糖、肉类(牛、兔、鸡、狗、猪、泥鳅、鹌鹑)、榛子、栗子等;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口服液)、参芪片、消疲灵等。补血药该类药能补血养血,用于血虚证。其性味大多甘温,主入心、肝、脾三经。功能以滋生血液为主,兼能滋养肝肾。主治心肝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甲苍白、眩晕耳鸣、失眠健忘或经少色淡、延期或经闭等血虚亏损诸证。3 / 7由于气血关系密切,治疗血虚证常配伍补气药,有时重用补气药,使气旺生血;血虚阴必亏,补血药还常与补阴药同用,最好选用具有补血养阴双重作用的药物如阿胶、桑椹之类。补血药大多滋腻,有腻胃之弊,凡脾胃有湿、脘闷腹胀、食少便溏者应慎用,必要时配伍健脾消食药以助运化。常用的补血药有熟地黄、当归、白芍、制何首乌、阿胶;药食兼用的有桂圆、桑椹、乌骨鸡、虾仁、鸽肉、葵花子、黑木耳、黑芝麻等;中成药有四物合剂等,气血双补有八珍颗粒(丸)、十全大补丸(膏)、乌鸡白凤丸等。补阴药补阴药能滋养人体阴液,用于阴虚证,又称“养阴药”或“滋阴药” 。该类药大多甘寒,质润,功能养阴、滋液、润燥、退虚热。除用于阴液亏虚证外,也用于阴虚内热证和虚风内动证。阴虚证较为复杂,可见于热性病后期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五脏之阴皆可虚,补阴药各有所长,临证应恰当选用,随证配伍。如热邪伤阴而邪热未尽者,应配伍清热药;阴虚内热者配伍清虚热药;阴虚阳亢者,配伍平肝潜阳药;阴虚风动者配伍熄风止痉药;阴血双亏者,配伍补血药;肾阴虚者,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使4 / 7阴得阳升而阴液畅通,在补阴药中辅以补阳药,以克制补阴药之凝滞。补阴药甘寒滋腻,凡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胀便溏者则不宜使用。常用的补阴药有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百合、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甲(胶)、鳖甲、哈蟆油、梨、鱼鳔、燕窝、蜂王浆、银耳;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 补阳药肾为元阳,为诸阳之本,又称先天之本。肾阳得补,可改善或消除全身的阳虚证候。补阳药能扶助人体阳气,又称“壮阳药” 。本类药物大多具甘温、咸温或辛热之性,以温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为主要作用。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痿遗精、宫冷不孕、虚喘久咳、五更泻、脘腹冷痛以及阴阳俱虚之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小儿发育不良、阳虚水肿等。本类药物适应症广泛,应用补阳药时常配伍温里药、补肝肾药或补脾肺药。由于肾为水火二脏,内含元阴、元阳。故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使阳得阴助,才能生化无穷,只有配伍滋肾益精血之品才能取得长期疗效。补阳药性多温燥,易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常用的补阳药有鹿茸、鹿角、鹿角胶、巴戟天、淫羊5 / 7藿、仙茅、海狗(豹)肾、黄狗肾、海马、海龙、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续断、韭菜子、葫芦巴、胡桃仁、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狗脊、蛇床子、羊肉、海参、雪莲花、雄蚕蛾;中成药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人参大补丸、十全大补丸(膏)等。2 使用注意事项补药为虚证而设,误补则益疾补阳药性多温燥,有伤阴助火之虞,阴虚火旺者误用则阴愈虚火愈炽;补气药多甘温,能壅滞中气,中焦满闷不宜;补血药、补阴药味甘滋腻,有碍消化功能,湿阻中焦、脾虚便溏者不宜。宜分清脏腑病位,照顾脾胃功能,补有节度脾虚补脾,肺虚补肺,肾虚补肾为正补。照顾五脏之间的关系,如肺虚补脾,“培土生金” ;脾虚补肾,“补火生土”等,此为相生而补。沉疴初有起色,胃气初复或虚不受补者,当先调理脾胃,否则药难奏效,宜用平淡之品缓补,忌用峻补之品。亡阳证、气血暴脱等危急重症,当以峻补之药以挽回生机;慢性虚损或元气虽虚病邪未尽者当缓补;素体虚弱,别无大寒大热之证,当以和平之药调理气血,多选药食兼用之品。若妄用热药,犹釜中无水而进火;过用寒药,犹釜下无火而添水。6 / 7照顾兼证气虚兼气滞者,配行气药;兼痰湿者,配化痰利湿药;兼食积者,配消导药;气血双亏者,补气药与补血药同用;阴阳俱虚者,补阴药与补阳药配伍;气阴两伤者则需益气、养阴生津药相辅相成;阳虚内寒者,补阳药配温里药;阴虚内热者,补阴药须配清虚热药;阴虚阳亢者,补阴药配平肝潜阳药;肝肾阴亏、虚风内动者,滋阴药配熄风止痉药;血虚心神不安者,配养心安神药。处理好邪正关系实邪未尽,正不甚虚者,不宜使用补虚药,以免闭门留寇;实邪未尽,正气已虚,以祛邪药为主,配补虚药以祛邪扶正;正气已虚,邪已不甚,则以补虚药为主,配祛邪药可扶正祛邪。煎服法补药多厚味,质润粘滞,入煎剂,宜文火久煎效佳。常服久用当以丸、散、片、膏、酒等剂型,并且以饭前服用为宜。3 结语补虚即扶正,是扶助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一种治则。扶正除药物方法外,还有针灸、气功、推拿、食养、休养以及调摄精神、情志等方法。俗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 “血由气生,气由神全”7 / 7是指心理、情志对于养生的作用;又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体家具咨询策划方案
- 安庆学校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木材加工设备投资效果综合分析报告
- 大棚后坡维护施工方案
- 鞋厂成本管理咨询方案
- 叫花鸡营销策划方案
- 初中活动方案策划书
- 临水建筑选址规划方案设计
- 音乐培训活动招生方案策划
- 卤味零食达人营销方案
- 国家临床版3.0手术操作编码(ICD-9-CM3)
-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3课课件
- 2021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4-05-05)
- 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
- 质保金支付申请表
- 苏科版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一册全部教案(共9课)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表
- 35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聚焦于人:人力资源领先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