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_第1页
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_第2页
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从保障民工子弟入学想到的范文据报道,20 年前 100 万儿童失学在农村,今天 100 万失学在城市。中国经济起飞这么长时间,农民子弟还是继续失学,只是失学的地点有所变化而已。那些幸运的农民工子弟即使和城里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学业上也至少落后两年。新建起的“新公民学校” ,本是为解决农民工子弟的就学问题,但是,学校招九十个学生,政府“埋单”的只有三十位,三分之二的经费要靠捐助。也就是说,一旦没有捐助,那三分之二的孩子随时可能失学。保证公民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能否考虑出台一项政策:凡是能出示在本地区居住证明的居民(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其子女即有就近入学的权利,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政府根据学校接收学生的人数,对其进行财政拨款。这样,不是每个孩子的教育权利就都得到保障了吗?有人会说:这太异想天开了。但我的切身经历证明这并非妄想,发达国家基本都有这样的规矩。我最近从波士顿近郊搬家到远郊,为的是给十岁的女儿找个一流学校。八十岁的老母在电话里不停地唠叨:“孩子入学的事情办好了吗?”我告诉她:这个事情几乎是不需要办的。你住下了,告诉学校你有个孩子。学校马上叫全家去学校见面介绍情况,殷勤得很。美国并非没有民工,而且他们的民2 / 3工多是偷渡过去的非法移民。但是,这些人只要租个房子,拿着住址就可以就近入学。这不仅是出于人道,也有长远利益的考虑。非法移民的子弟,许多是在当地生的,已经是美国公民,有的即使不是,日后肯定要在那个社会中度过一生。你不让人家入学,这些人素质就低,长大后百无一用,吃亏的还是社会。一位保守派人士甚至上电视抨击反移民的人:别一天到晚埋怨移民抢了我们的饭碗,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恐怕会发愁找不到人干活呢。最近出版的怎样做大国一书,论述的也是这一主题。在个人生活中,中国人都知道“养儿防老” ;但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甚至有些城里人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纳的税不该供养农民工子弟读书。殊不知没有这些农民工,城市经济几乎无法运转。更不用说,城市的出生率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现在的城里人以后将无法仅靠子女赡养。而农民工子弟如果日后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就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国家就有更多的资源在老龄化的时代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计和福利。如果这些农民工子弟多成了半文盲,他们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有余力供养退休人口。当一个父亲荒废了儿子的学业、老年后因为指望不上不成器的儿子而穷困潦倒时,别人就会拿另一培养出成功的儿子、如今享清福的老人与之对比,感叹“种瓜得瓜,3 / 3种豆得豆” 。我劝城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