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心得体会_第1页
访民情心得体会_第2页
访民情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访民情心得体会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访民情是基础性建设,是我们制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依据。访民情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是我们党不脱离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访民情,字面理解不难。访,就是走访、查访、拜访;民,即民众;关键是一个情字。感情、友情、真情、实情仅靠一个“访”是出不来的,它是靠真情“换”来的,靠日久生情“生”出的。所以说,要访到真情,走马观花不行,下马看花不行,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必须安下心,扎下根。一天不行、一月不行,久久为功,一年。你和村熟了,人亲了,环境近了,那就人不躲了,狗不咬了,心扉开了,水到渠成、近乡情暖,农民和你才会真情袒露、真心倾诉,那时才能得到真心实意的“民情” ,而不是纸上的“陈情” 、会上的“表情” 、汇报的“事情” 。这是一个至简的道理,却也是一个长期“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并未真正做到的道理。我们党在执政之初就强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深入调查研究,学一个每事问毛泽东主席更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我们共产党2 / 3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个要求可谓一语中的,连“生根”都不算达标,必须“开花” 。我们的驻村干部,能否像一颗种子,深深扎进所住村庄的土地,不论条件如何艰苦,都要奋斗不止,生根开花。这既是锻炼,更是考验。从城市到农村,从楼房到土房,从用暖气到烧火炉,从泡澡到擦澡体验农村生活,体察农民艰辛,体会办事困难,体悟“三农”现状,这对改变思想,转变作风,服务基层,提高办事效率将发挥课堂无法学到的作用。许多驻村干部爱说一句话:住村才一年,胜读十年书。郑板桥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在今后的机关工作中,无论制定政策、提出要求、指导工作,都会自觉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摆在第一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访民情:摸清底数,今后工作就会心中有“底” ;摸清民意,今后工作就会顺势而为;摸清基础,今后工作就会扬长避短;摸清弊端,今后工作就会激浊扬清;摸清心愿,今后工作就会乘风扬帆3 / 3总而言之,访民情始终是一个不老的话题,我们党员干部应该让它青春长驻。访民情,是为了惠民生有的放矢;访民情、惠民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聚民心。 “访惠聚”三者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