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众传播心理学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一 弗洛伊德及其理论主张二 新弗洛伊德主义三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弗洛伊德 SigmundFreud 1856 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 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一 弗洛伊德及其理论主张 意识 意识是人的心理状态中的最高形式 是诸心理因素的统帅者 它面向外部世界 完成着感知的作用 前意识 指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 前意识扮演 稽查者 身份 防止潜意识本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 潜意识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和欲望 尤其是性的欲望 这种本能服从快乐原则 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 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得到满足 潜意识虽不被察觉 但却支配人的一生 一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论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潜意识也是一种真实存在 由于他的开创性工作 人的潜意识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他认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 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心灵中的动物本能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原始阶段 他通过详尽考察潜意识而归纳出其主要特点 即原始性 主动性 非逻辑性 非语言性和非道德性 注 本讲稿中约定 潜意识 无意识 本我 id 即原我 是指原始的自己 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 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 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 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 ego 其德文原意即是指 自己 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 感觉 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自我的机能是寻求 本我 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它遵循的是 现实原则 超我 super ego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其机能主要在监督 批判及管束自我的行为 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 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它所遵循的是 道德原则 二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口欲期 0 1岁 口腔成为快感中心 肛门期 2 3岁 肛门成为快感中心 性器期 4 5岁 性器官成为快感中心 潜伏期 6 12岁 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 生殖期 青春起开始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格实际上在人生的第五年就已经形成 即前三个阶段 前生殖阶段 三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论 口腔依赖型人格 婴儿期口腔被过度满足 不寻常的乐观和依赖口腔攻击型人格 婴儿期口腔未获得满足 悲观 敌意和攻击性 口腔滞留型人格 幼儿克制排便 守秩序 爱清洁 固执 吝啬 口腔攻击型人格 幼儿报复排便 冷酷 龌龊 破坏性 儿童到 岁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 开始对异性父母的性心理眷恋 俄底普斯 Oedipus 情结 或称为恋母情节 厄勒克特拉 Electra 情结 或称为恋父情节 1 文明社会建立在压抑无意识的本能 欲望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 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冲突 人类的历史就是其本能遭受压抑的历史 文明社会起源于对无意识的本能 欲望的压抑和升华 四 弗洛伊德的核心观点 2 人的行为 活动由无意识的本能 欲望所决定性本能 人的全部活动都受无意识的本能 欲望的支配 生存本能 个体自我保存的本能和保存种族繁衍的本能 死亡本能 要求回到无机状态 更原始 更基本的本能 现实原则 它也影响着人的行为 但它是非本质的 外在的东西 不能把它看成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基本的动机 3 俄狄浦斯情结 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在史前的原始部落中 俄狄浦斯情结驱使儿子们杀死父亲 统治全部落的最高权威 并且分而食之 在这过程中 在满足妒恨父亲的感觉的同时 却又产生了对父亲的敬仰 这种犯罪感驱使他们搞起了图腾崇拜 在第一个禁忌 保护图腾动物不受伤害针对着杀害父亲的罪恶 的基础上萌发了宗教 而第二个禁忌 禁止与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 则是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 一是它的泛性欲主义倾向 二是它片面地强调了人作为生物所具有的本能和欲望 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作用 五 弗洛伊德学说具有两个明显的局限性 精神分析与影视广告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 使人产生 性幻想 或创造与性有关的形象 符号推动力的就是 性本能 二 新弗洛伊德主义 一 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 二 荣格的 分析心理学 三 霍妮的 文化和哲学的精神病理学 四 弗洛姆的 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 五 拉康的 语言维度的精神分析 六 埃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七 客体关系理论 阿德勒 AlfredAdler 1870 1937 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 个体心理学 的创始人 阿德勒受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影响很大 他特别强调 意志实现 对人的意义 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 向上意志 支配 要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阿德勒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动机的原始基础集中于 性 因素的说法 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与追求源于 自卑感 而人的自卑感则肈端于人在幼年时的无能 他认为 自卑情结 的发现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一 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 荣格 CarlGustavJung 1875 1961 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反对弗洛伊德对性欲的过分倚重 吸取了柏格森生命冲动的思想 不同意把力比多看做一种单纯的性力 主张把它看做一种生命力 他强调要在比弗洛伊德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力比多概念 作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 它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 也表现于其它活动 二 荣格的 分析心理学 一个形象的比喻 高出水面的一些小海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 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海滩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小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个人的种族经验 是由人类祖先世代遗传和积累的经验所组成 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一个人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 不需要经验的帮助 只要处于与祖先相似的环境 就会出现与祖先相似的行为 荣格的 集体无意识 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 而恰恰是集体无意识的造化 正像并不是歌德创作了 浮士德 而是德意志民族的浮士德精神 集体无意识 造就了歌德一样 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 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 即原型 原始意象一词意指一种本原模型 其它相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 荣格指出 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 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 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 它使个体以其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荣格的 原型 霍妮 Karenhorney 1885 1952 美籍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专家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她所创造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 基本的焦虑 她认为人不是受快乐原则统治 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支配 一个人生来的主要动机是寻求安全 避免威胁和恐惧 这种不安全感又直接导致了焦虑 解除焦虑就成了人主要的无意识冲动 成了人行为的主要内驱力 她强调社会环境 特别是家庭环境 双亲在对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人格结构是真我 实我和理想我的组合 三 霍妮的 文化和哲学的精神病理学 弗洛姆 ErichFromm 1900 1980 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最重要的理论家 弗洛姆认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片面性在于把人性片面地归结为饿 渴 性等生物需求 而实际上人性中还包含着属于社会过程的产物的需求 社会过程创造了人 也创造了人的需求 这里的社会需求是指人的逃避孤独 寻求与他人建立关联的需求 四 弗洛姆的 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曾提出无意识的概念 指由于家庭 社会的权威或戒律 造成个人被压抑的本能不能进入意识层次 弗洛姆提出社会无意识概念 指以 占有 为生存方式的社会中 体现自然人性的意识被压抑 被阻止进入主流的社会意识层次 在这种社会中 统治集团不仅用暴力压制和威胁无特权的人 而且用社会意识形态压制人们的心智和情感 使他们满足于命运 安于现状 统治集团还通过文化及社会禁忌等 过滤器 阻止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及体现人性的真理进入社会意识 将它们压抑在无意识深处 使人们安于生活在幻想的锁链之中 正是这些被压抑的无意识才真正体现人的精神和人类的未来 因此 必须研究社会无意识 批判虚假的意识形态 进行体现人性的思想变革 这样 才能使人从异化的社会状态中解放出来 使人从不自由的梦幻者变为觉醒的 真正独立自由的人 弗洛姆的 社会无意识 雅克 拉康 Lacan 1901 1981 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 被称为 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是把主体心理分为三个层面 即 实在界 无语言境界 混沌状态 基本的需求满足 人一直想回却回不去的状态 想象界 前语言阶段 镜像阶段 知 他 不知 我 实则通过 他 建构 我 象征界 语言阶段 真正进入文化领域 屈服于语言的规则 父的法 才能表达 我 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 才能在象征秩序中实现 我 的完满 然而这种完满却不可能达成 五 拉康的 语言维度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与电影 麦茨在 想象的能指 提出 电影的实质在于满足 观淫癖 观众与银幕形象的认同产生于 自恋情结 影片结构间接反映无意识欲望的结构 无意识 在设置情节和处理视听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婴儿期 0 1岁 基本信任 被关注 和不信任 被忽视 的冲突 儿童期 1 3岁 自主性 自主受到鼓励 与害羞 怀疑的冲突 自主受到抑制 学龄初期 3 5岁 主动 探究 对内疚 被动接受 的冲突 学龄期 6 12岁 勤奋 学习 对自卑 失败 的冲突 青春期 12 18岁 自我同一性 我是谁 和角色混乱 我是谁 的冲突 成年早期 18 25岁 亲密 敢于交往 对孤独 怯于交往 的冲突 成年期 25 65岁 生育 促进发展 对停滞 阻滞发展 的冲突 成熟期 65岁以上 自我调整 调整接纳 与绝望期 悲观绝望 的冲突 六 埃里克森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客体 object 一词为弗洛伊德所提出 对婴儿而言 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 人 重要假设 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 就会影响其日後的人际关系 1 客体关系理论主张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在于 寻求关系的建立 2 个体在早期与重要他人的互动经验 尤其是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 是个人的自我概念 对他人的心理意象 情绪发展与亲密关系发展的基础 3 语言发展前的幼儿 其生命经验并不是空白的 凡经历过必留下记忆 七 客体关系理论 三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一 潜意识与广告说服 二 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的对象性 三 集体无意识与节目内容的区域性 民族性和人类共性 四 无意识审美与信息传播 美和真的捆绑传播 五 漫画心理防御机制 一 潜意识与广告说服1 潜意识广告 效果有争议 派克瑞 1950 实验 电影放映过程中 每隔5秒便以1 3000秒在屏幕上呈现 吃爆米花 和 喝可口可乐 6星期后爆米花销量提升18 可乐销售提升50 以上 阈下刺激 感觉登记 2 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 ProductPlacement 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 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 以达到营销目的 一 潜意识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