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GI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_第1页
基于三维GI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_第2页
基于三维GI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_第3页
基于三维GI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9卷 第 1 期 2 0 1 4 年 2月 公 路 工 程 Hi g h wa y En g i n e e r i n g Vo 1 3 9 No 1 F e b 2 0 1 4 基于三维 G I S的道路 工程快速三维建模 刘 钊 施洪 刚 张 涛 王永 红 童 念 陈景 星 1 清华大学 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 北京1 0 0 0 8 4 2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 0 0 0 8 4 摘要 长期以来 三维 G I S等相关技术与工程设计 的结合并不紧密 工程设计人员经 常利用部分 商业组件 自主研发三维系统 费时费力 随着三维 G I S技术 的进步 目前 商用 三维 G I S软 件已经能够 基本满 足工 程设 计 的 一 些需求 利用商业三维 G I S 使用道路工程 的设计数据 讨 论分析 了快 速重现三维道路 的方法 和技 术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关键 词 组 件 G I S 道路 三维建模 中图分类号 U 4 1 2 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0 6 1 0 2 0 1 4 0 l 一 0 2 0 8 0 4 Qu i c k Mo d e l i n g o f R o a d B a s e d o n C o mme r c i a l 3 D GI S LI U Zh a o S HI Ho n g g a n g ZHANG Ta o W ANG Yo n g h o n g TONG Ni a n CHEN J i n g x i n g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s p a t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4 C h i n a 2 C h i n a S t a t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r p o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o r a l o n g t i m e t h e 3 D G I S i s n o t c o u p l e d w e l l w i t h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d e s i g n e r s a n d e n g i ne e r s o f t e n de v e l o p t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s y s t e ms 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t h i s b e h a v i o r h a s wa s t e d a l o t o f t i me a n d ma n h o u r s W i t h t h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3D GI S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mme r c i a l 3D GI S s o f t wa r e ha s be e n a b l e t o me e t s o me o f t h e b a s i c n e e d s o f t h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wo r k I n t h i s p a p e r we di s c u s s a q u i c k me t h o d s a n d t e c h ni qu e s t o r e p r o d u c e 3 D r o a d b a s e d o n 2D d e s i g n d a t a o f r o a d b y t he c o mme r c i a l 3D GI S s o f t wa r e Ke y w o r d s 3 D G I S r o a d m o d e l i n g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进 步 科学计算可视化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i n S c i e n t i fi c C o mp u t i n g 在 工 程 应 用 领 域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道路工程 的三维 仿真是该技术在公 铁 路建设项 目中的应用 是将 二维的平面设计 数据转换为三维 的虚拟环境 的理 论 方法与技术 相对于二维平面 三维环境提供了 更加真实的漫游场景 可以为工程项 目的决策者 设 计人员等众多参与者提供直观三维立体印象 道路 工程的三维仿真 通常 比一般的三维仿真需要更高 的精度 早期的普通商用 G I S软件不能满足需求 技 术人员经常 自主研发仿 真系统 以满足需求 这 样 的 系统 开发 门槛较 高 周 期 较长 通常 只适 合某 个 特定的项 目 应用不够广泛 随着三维 G I S的发展 目前常见的商业 G I S软件 见表 1 其三维功能 日 趋完善和成熟 我们 已经可 以直接利用这些商业软 件 对道路工程进行较为精细的三维仿真 表 1 常见商业 GI S软件比较 Ta b l e 1 Co mpa r i s o n o f c o mmo n c o mme r c i a l GI S s o f t wa r e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5 2 0 作者简介 刘钊 1 9 6 7 一 男 江苏扬中人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 遥感数 据处理 及应用 等 第 1 期 刘 钊 等 基 于三维 G I 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 2 0 9 1 快速建模 的基本原理 2 基 于三维 GI S的快速建模 道路三维模型的建立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海量的数据 繁杂多样 的数据种类 为三维建模带来 很大难题 如果三维场景的整体建模 三维效果会更 好 但在实际工程 中 经 常出现需要反复修改 添加 和删除要素的情况 使得整体建模的方案弊大于利 目前 主 要使 用 的 是 分 割 一归 并 思 想 本 文 在 文 献 的基础上进行 了优化 具体方法 如下 见 图 I 道 路 符 号 和 附 属 物 道 原 I 数 字 影 像 路 数 始 1 桥 隧 等 附 属 物卜 据 维 数 拼 整 虚 据 新 的 地 形 厶 拟 1道 路 三 维 模 型 卜 口 口 计 模 型 环 算 境 原 始 地 形 模 型 卜 图 1分 割 一归并方法示意图 Fi g u r e 1 Di v i de d Me r g e Me t ho d Di a g r a m 在上图 中 原始 数据包含测量数据成果 原始 地形数据 数字影像 和设计数据成果 道路的三维 模型 桥梁隧道等构造物 两个部分 其 中 原始地 形数据指的是矢量数字地图 目前数字地图的制图 以依托 A u t o C A D的 C A S S软件为主要手段 格式是 常见的 C A D格式 数据 如 D WG格式等 数字影 像是指经过处理 的卫星 航空影像 常见格式为 j p g 和 t i f 其对应的坐标文件格式为 j g w和 t w f 道路三 维模型指的是道路设计 中线 横断面和纵断面等设 计数据 常用 C A D格式 桥梁隧道等附属物指的是 与道路相关的构造物 通常由 C A D设计得到 道路 三维符号和附属物 指的是在系统 中根据设计数据 快速生成的道路 3 D符号 分割一归并方法 的基本思路是 道路 桥梁 隧 道等由于对实际地形有一定 的改造 所 以其设计数 据应该按照一定的法则与原始地形进行拼合计算 最后叠加数字影像 为道路设计中线 匹配三维线性 符号 最后得到道路三维虚拟仿真效果 有 的学者 推荐采用孑 L 斯曲面模型 来模拟道路模型 这种模 型的优点是能够获得 比较平滑 的效果 不过在一般 情况下 也可以使用一般的面或者点集数据来代替 缺点是精度稍低 本文使用数据为刚果 布 国家 1 号公路二期工程的 P K 5 4一P K 7 8 k m段工程相关 数 据 进行道路工程三维虚拟环境的快速构建 2 1 数 据 的初 始 化 目前商业三维 G I S软件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格式 非常广泛 但是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导人系统以 U D B和 U D D格式存储 调用 在 导人前 可以按 照 上节推荐的 5类数据新建数据 源 地形数据 D WG 格式建议 以简单数据 形式导人 系统 分别生成点 线 面 注记数据集 这样做是为 了方便在 系统 中对 数据进行分类编辑 导人完成后需要设 置相应的投 影方式 本文选择 U T M南 3 3度带投影 数字影像 如果有多个文件 可以批量导入 但是与地形数据不 同的是 影像在导人时 必须与其坐标信息文件同时 导人 这样便于坐标的统一 随后会 自动生成多分辨 率影像金字塔模型 由系统分级管理 道路中线的设 计数据按照地形数据 的方法按照简单数据集导入 同样生成 4组数据集 分别为点 线 面 注记数据 集 2 2 建 立三 维地 形模 型 地形模型主要 由原始地形数据 道路模 型和桥 隧数据拼合生成 本文 中由于不涉及隧道模型 且 桥梁对地形的影响较小 所 以只考虑原始地形数据 与道路模型的拼合 在三维场景中 使用 D E M叠加 影像数据 可以加快数据的调用效率 所 以这里的地 形数据 建议生成 D E M 的栅 格数据 D E M 有两种 生成办法 一种是先生成 T I N再转为 D E M 一种是 由点线面数据直接生成 D E M 这两种方法中前者的 模拟精 度更 高 但 是 准备过 程较 为复 杂 根据 文 献 的推荐 本文首先利用道路中线计算 出道路的 影响域 生成一个 面数据 挖除 面域内的原有地 形等高线数据 然后 填人路基的点数据集 由道路 中线 设计 数 据 生 成 这 样 就 形 成 了 由地 形 数 据 和 路基点数据集组成 的混合数据 这样 无论用哪一种 方法生成 D E M 都可以按生成新的地形模型 为叠 加数字影像和其它构造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需要 注意的一点是 由带状地形生成 D E M 需要根据带 状地形的形状制造一条闭合 的约束线如图 2所示 使得带状地形模型被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 3叠加数 字影 像 与构造 物 本文所使用 的数据是 0 5 m分辨率 的正射影 像 在将前面生成 的数字地形模型以 地形 模式载 人三维场景后 可直接将数字影像批量载人 对于带 状影像周围的白色区域 只要将 图层风格设 置为透 明 即可 完全 消除 叠加 后 的数字 影像 会按 照坐标 自 第 1 期 刘 钊 等 基 于三维 G I S的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 2 1 1 低 周期短等显著特点 由于商业软件普遍具有良好 的开放性 和对各类数据格式的良好支持 使得各类 地形数据 设计数据得 以在三维 G I S软件 中快速重 现 在最大限度使用既有软件 的基础上 对道路工 程进行快速三维建模 的方法更加简便 快捷 易于修 改 紧密贴合 了工程项 目的实际情况 本文以刚果 布 国家 1 号公路二期工程的 P K 5 4至 P K 7 8公里 段工程为实验数据 对道路工程快速三维建模方法 进行 了验证 取得 了较好效果 可以预见 随着三维 G I S的进一步发展 工程设计 与 G I S的结合将会更 加方便快捷 2 3 参考文献 朱庆 陈楚江 不规则三角 网的快速 建立及其 动态更新 J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1 9 9 8 3 1 8 2 1 杜红 星 周 安荔 三维 可视 化铁 路 选线 辅助 设计 系统 研 究 J 铁 道工程学报 2 0 0 4 1 4 8 5 1 蒲浩 宋 占峰 詹 振炎 铁路 线路设 计 中三 维实 时交互式 仿 真研究 J 中国铁道科学 2 0 0 3 5 5 7 6 1 4 葛根荣 铁路选 线三 维联动可 视化 C A D系统 的开 发与 应用 J 铁道勘察 2 0 0 5 4 1 3 5 张吴 基于 O S G的道路三维实时交互式可视化技术研究 D 长沙 中南大学 2 0 1 0 6 王茂文 基于 G I S可视化 平 台的高速公路 建设形 象进度 系统 开发 J 公路工程 2 0 0 9 0 3 1 7 0 1 7 4 7 王丽园 陈楚 江 余绍 淮 等 激光雷达 与数字 化道路 C AD 设计协 同的研究与应用 J 公路工程 2 0 1 I 0 4 7 6 7 9 8 刘瑛 刘国民 公 交优先仿 真系统概念设 计 J 公路 工程 2 0 1 2 O 1 1 2 0 1 2 2 9 蒲浩 宋占峰 詹振炎 基 于 De l a u n a y三 角网数 字地面 模型 的路线三维建模方法 J 铁道学报 2 0 0 1 4 8 1 8 7 1 O 王茂文 公 路三维 实时交 互式可视化技术 研究 J 公 路工 程 2 0 0 9 0 2 1 6 1 1 6 4 1 1 朱照宏 王国强 杨东援 道路 机场 C AD系统三维工 程设计 模型研究 J 同济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1 9 9 6 4 3 8 6 3 91 1 2 张振平 S u p e r Ma p环境下 铁 路路基 三维 可视化 D 石家 庄 铁道学院 2 0 0 8 上接第 2 0 7页 两侧不封闭形式 便于清理落石 填土 坡顶与墙顶水平 顶部宽度 1 5 m 填 土斜 坡 坡 比 1 0 7 5 材料 墙后回填料采用碎块石 卵石含量约 3 0 的粘 性土 并分层夯实 压实系数大于 0 9 4 结语 本文针对理县看守所后山存在的崩塌地质灾害 隐患 进行了斜坡整体稳定性和危岩局部稳定性分 析 提 出了有效的崩塌综合治理措施 并在依托工程 中成功实施 并可从 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崩塌治理必须做到一劳永逸 彻底根治 崩塌治理要 以控制崩塌整体及 局部稳定为 主 不产生危及人员 财产安全的次生地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