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消毒和灭菌_第1页
清洁、消毒和灭菌_第2页
清洁、消毒和灭菌_第3页
清洁、消毒和灭菌_第4页
清洁、消毒和灭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 一 清洁 消毒和灭菌 一 概念 1 清洁 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 尘埃和有机物 2 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 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 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 以及细菌的芽胞 二 消毒 灭菌的方法 1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 细胞壁 细 胞膜 导致其死亡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法是通过空气传导热力 导热较慢 因此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较高 时间较长 湿热法是通过水 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 导热较快 穿透力较强 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 较低 时间较短 燃烧法 属于干热法 是一种简单 迅速 彻底的灭菌方法 用途 a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 如污染的纸张 破伤风 气性坏疽等 感染的敷料等 b 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 锐利刀剪除外 以免锋刃变钝 方法 a 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 20 秒 b 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 95 乙醇 慢慢转动使之分布均匀 点火燃烧至熄灭 注意燃烧时不可中 途添加乙醇 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 11 2 干烤法 利用特制的烤箱 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 效果可靠 用途 用于油剂 粉剂 玻璃器皿 金属制品 陶瓷制品等在高温下不 变质 不损坏 不蒸发的物品 方法 a 消毒 箱温 120 140 时间 10 20 分钟 b 灭菌 箱温 160 时间 2 小时 箱温 170 时间 1 小时 箱温 180 时间 30 分 钟 3 煮沸消毒法 属于湿热法 用途 用于耐湿 耐高温的搪瓷 金属 玻璃 橡胶类物品 不能用于 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方法 先将物品刷洗干净 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 然后加热煮沸 水沸 开始计时 5 10 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 15 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 热抗力极强的需要更长时间 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沸 60 分钟才可以杀 灭 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 配成浓度为 1 2 的溶液时 沸点可达 105 既可增强杀菌作用 又可去污防锈 注意事项 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 物品盖子打开 轴结打开 空腔导管 预先灌水 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 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 包裹 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 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 水沸后放入 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 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 高原地区气压低 沸点低 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一般海拔每增高 300m 煮沸时间延长 2 分钟 4 压力蒸汽灭菌法 属于湿热法 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 效果最为可靠 3 11 地首选灭菌方法 是利 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 胞 用途 用于耐高温 耐高压 耐潮湿的物品 如各种器械 敷料 搪瓷 类 璃 玻璃制品 橡胶类 某些药品 溶液 细菌培养基等的灭菌 方法 常用的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 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效果可靠 适用于基层 医疗单位 使用方法 a 隔层内加适量桶内放入需灭菌的物品 加盖旋紧 直接加热 或通电 b 打开放气阀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 c 压力大 103 137kpa 温度达 121 126 保持 30 分钟 可达到灭菌效果 d 关闭热源 打开排气阀 待压力降至 0 时 可慢慢打开盖子 取出物品 切忌突 然打开盖子 以防冷空气大量进入 使蒸汽凝成水滴 导致物品受潮 玻 璃类物品因骤然降温而发生爆裂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其原理结构及工作参数同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不同之处在于热源的供给时直接输入蒸汽 且空间较大 可一次灭菌大量 物品 操作人员要求经过专业培训 并持证上岗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利用机械抽真空 使灭菌柜内形成负压 饱和蒸 汽可迅速穿透物品进行灭菌 工作参数 压力达 205kpa 温度达 132 保持 4 5 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 a 物品灭菌前需洗净擦干或晾干 b 灭菌包不宜过大 过紧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不大于 30cm 30cm 25cm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4 11 器物品不大于 30cm 30cm 50cm c 灭菌物品放置合理 灭菌包之间要 留有空隙 以利于蒸汽进入 布类物品放在金属 搪瓷物品上面 以免蒸 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 d 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 灭菌前将孔打开 灭菌后关上 e 随时观察压力 温度情况 f 灭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 g 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灭菌效果监测 a 物理监测法 将留点温度计的水银柱甩至 50 以下 放入需灭菌包内 待灭菌后检查读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 b 化学监测法 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常规监测手段 利用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颜色的 改变来进行 一般在 121 经 20 分钟或 135 经 4 分钟即可出现颜色或性 状的改变 c 生物监测法 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先将热耐受力较强的非 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制成检测菌株 经灭菌后再取出培养 若全部菌 片均无菌生长则表示达到灭菌效果 光照消毒法 又称辐射消毒 主要是通过紫外 线的杀菌作用 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 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日光暴晒法 利用日光的热 干燥 紫外线的作用杀菌 用途 常用于床垫 毛毯 衣服等的消毒 方法 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 暴晒 6 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 中间要定时 翻动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一 主要用于空气 医院污水 诊疗用水 物品表面的消毒 二 方法 使用时应关闭门窗 人员离开房间 消毒结束后 30 分钟后方 可进入 5 11 电离辐射灭菌法 又称冷灭菌 利用放射性核素 60Co 发射的 射 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穿透物品进行辐射灭菌 适用于不耐热 的物品灭菌 如橡胶 塑料 高分子聚合物 一次性注射器 输液输血器 等 精密医疗仪器 生物医学制品 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微波消毒灭菌法 微波是一种频率高 波长短的电磁波 可使物品中 的极化分子发生极化 进行高速运动 互相摩擦 碰撞 使温度迅速升高 来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 真菌 病毒 细菌芽孢 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常用于食品 餐具的处理 化验单具 票证的消 毒 医疗药品 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 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 消毒 过滤除菌 采用生物洁净技术 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 用合理的气流 方式除掉空气中 0 5 5 m 的尘埃 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 用于手术室 烧伤病房 器官移植病房等 2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到 菌体内 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细菌酶失去活性 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 死亡 或破坏细胞膜结构 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 溶解 以达到 消毒灭菌的目的 1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 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 擦干 2 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 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 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 棉花等 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 6 11 力 5 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 器械的轴结应打开 套盖应掀开 管 腔灌满消毒液 6 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气体消毒后的物 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 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 消毒剂应定期检测 调整浓度 进行更换 易挥发的要加盖 2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 浸泡法 物品洗净擦干后 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 在标准浓度和有效 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常用于耐热 不耐热的物品 如锐利器 械 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 擦拭法 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 于桌椅 墙壁 地面等的消毒 3 喷雾法 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的喷洒 在有效时间内达 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于空气及墙壁 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 熏蒸法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 在标准浓度和有效时 间内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 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空气消毒 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 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 消毒完毕 打开门窗通气换气 常用的消毒剂有 a 2 过氧乙酸 每立 方米 8ml 时间 30 到 120 分钟 b 纯乳酸 每立方米 0 12ml 加等量水 时间 30 120 分钟 c 食醋 每立方米 5 10ml 加热水 1 2 倍 时间 30 120 分钟 物品消毒 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7 11 5 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 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 具有高效广 谱杀菌作用 为灭菌剂 适用于电子仪器 光学 仪器 医疗器械 化纤织物 皮毛 塑料制品 书籍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 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 环氧乙烷易燃 易爆 对人体有害 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 少 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带 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菌容器 时间 6 小时 需专业培训上岗 3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 过氧乙酸 为灭菌剂 使用方法 可采用浸泡法 擦拭法 喷洒法 a 0 2 溶液用于皮肤消 毒 b 0 02 溶液用于黏膜消毒 c 浸泡消毒用 0 2 1 溶液 时间 30 60 分钟 d 0 2 0 4 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注意事项 a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 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净 b 性能 不稳定 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 c 高温易爆炸 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d 溶液刺激性强 使用时需防止溅入眼中及皮肤 黏膜上 配制时需戴口 罩及橡胶手套 2 戊二醛 为灭菌剂 使用方法 常用浸泡法 2 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械 精 密仪器 如内镜等 消毒时间 20 40 分钟 灭菌时间 10 小时 注意事项 a 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等有腐蚀性 使用前应加入 0 5 亚硝酸钠防锈 b 加强对浓度的测定 每周过滤一次 每 2 3 周更换一次 消毒液 c 因对皮肤有刺激性 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 操作时防止溅入眼 8 11 内及吸入体内 d 容易氧化分解 使杀菌力降低 宜现用现配 e 灭菌后 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 3 37 40 甲醛 为灭菌剂 使用方法 常用熏蒸法 用于物体表面 对湿热敏感 不耐高温和高压 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 消毒时 甲醛用量按消毒为 100g L 灭菌为 500g L 进行计算 将物品分开摊放或挂起 调节温度为 52 56 相对湿 度为 70 80 加热产生甲醛气体 将消毒箱密闭 时间 3 小时以上 注意事项 a 消毒时 应严格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以免影响消毒效 果 b 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 污染面尽量暴露 物品中间应留有空隙 以便甲醛气体能充分与之接触 达到消毒目的 c 甲醛箱消毒物品时 不 能用自然挥发法 d 甲醛有致癌作用 消毒后 可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和 法 q 去除残留甲醛气体 e 甲醛不宜用于空气消毒 以防致癌 4 含氯消毒剂 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 低浓度的含氯消毒 剂为低效消毒剂 常用的有液氯 漂白粉 漂白粉精 次氯酸钠及 84 消 毒液 使用方法 常用于餐具 水 环境 疫源地等的消毒 a 浸泡法和擦拭 法 含有效氯 0 02 的消毒液 用于被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 浸泡时 物品应浸没 容器应加盖 时间 10 分钟以上 不能浸泡的可进行擦拭 含有效氯 0 2 的消毒液 用于被肝炎病毒 结核杆菌 细菌芽胞污染的 物品 时间 30 分钟以上 b 喷洒法 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0 05 的 消毒液均匀喷洒 时间 30 分钟以上 被肝炎病毒 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 表面 用含有效率 0 2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 时间 60 分钟以上 c 干粉 9 11 消毒法 将排泄物 5 份加含氯消毒剂 1 份加以搅拌 放置 2 6 小时 注意事项 a 消毒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放置阴凉 干燥 避光处 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b 因溶液不稳定 故应现配现用 c 消毒液有腐蚀 性和漂白作用 不适用于金属 有色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 5 过氧化氢 为高效消毒剂 使用方法 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置物 不耐热的塑料制品 餐 具 服装 饮水等消毒 以及漱口 外科冲洗伤口等 可用浸泡法 擦拭 法 3 过氧化氢消毒时间为 30 分钟 注意事项 a 存在于阴凉 通风处 并在使用前测定有效含量 b 稀释 液不稳定 应现用现配 c 对金属有腐蚀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作用 d 溶 液有刺激性 应防止溅入眼中和皮肤 黏膜上 e 受有机影响 消毒被血 液或脓液污染的物品 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6 碘酊 为中效消毒剂 使用方法 2 碘酊用于注射部位 手术 创面周围等的皮肤消毒 作 用 1 分钟后 用 75 乙醇脱碘 注意事项 a 刺激性强 不能用于黏膜消毒 b 皮肤对碘过敏者禁用 c 对金属有腐蚀性 不能浸泡金属器械 d 保存需加盖 7 乙醇 为中效消毒剂 使用方法 用于皮肤 物品表面 医疗器械的消毒 a 擦拭法 75 乙 醇用于消毒皮肤或物品表面 b 浸泡法 75 乙醇用于浸泡消毒 时间 5 10 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 a 乙醇易挥发 应加盖保存 并定期测定有效浓度 b 乙醇 10 11 浓度超过 80 消毒效果会降低 c 乙醇有刺激性 不宜用于黏膜和创 面的消毒 d 乙醇易燃 应注意加盖并避火保存 8 碘伏 为中效消毒剂 使用方法 用于皮肤和黏膜等的消毒 a 浸泡法 0 05 0 1 碘伏溶 液用于浸泡清洗并晾干后的物品 时间 30 分钟 b 擦拭法 0 5 2 碘 伏溶液用于擦拭消毒部位 擦 2 遍 作用时间 2 3 分钟 c 冲洗法 0 05 碘伏溶液用于冲洗伤口黏膜和阴道黏膜 时间 3 5 分钟 可达到消 毒作用 注意事项 a 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置于阴凉 避光 防潮处 b 对二 价金属有腐蚀性 故不用于相应金属制品消毒 c 碘伏应现用现配 因其 稀释后稳定性较差 d 如待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