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环状单体在某种引发剂或催化剂作用下开环 形成线型聚合物的过程 称做开环聚合 环烷烃 环醚 环聚醛 环酯 环酰胺等 都可以成为开环聚合的单体 已经工业化的有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已内酰胺 三聚甲醛 3 3 二 氯亚甲基 环丁醚的开环聚合 6 1环状单体的聚合活性 存在两方面问题 环状单体聚合的难易 线性单体成环倾向 第6章开环聚合 取决于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 并主要取决于热力学因素 环型结构和线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2 1 环烷烃稳定性和热力学分析 1 判断环稳定性的几个热力学概念 1 碳键的变形程度 按正面体结构 C C C正常键角为109028 环烷烃键角与正常键角差值的一半定义为碳键的变形程度 单位为度 2 环的张力能 kJ mol 环烷烃中每一个亚甲基 CH2 的张力 用环烷烃中的亚甲基的燃烧热和直链烷烃中的差值来表征 环张力能 等于每一个亚甲基的张力乘以环中亚甲基数 环的元数 碳键的变形程度越大 环越不稳定 越易开环聚合 如 环丙烷 键角为60o 碳键的变形程度为1 2 109028 600 24044 3 如 直链烷烃中CH2的燃烧热 659 0kJ mol 环丙烷中CH2的燃烧热 697 6kJ mol 则 环丙烷中每一个亚甲基的张力 697 6 659 0 38 6kJ mol 所以 环丙烷的张力能 38 6 3 115 8kJ mol 环张力能越大 环越不稳定 越易开环聚合 聚合热 H 越大 环越不稳定 越易开环聚合 张力能以内能的形式贮存在环内的 开环聚合时 环张力消失 这部分内能以聚合热的形式释放 实测聚合热 H 与环张力能计算值相近 4 一类是键角变形所引起的角张力 另一类是氢或取代基间斥力所造成的构象张力 a 三 四元环偏离正常键角很大 碳键变形程度大 主要由角张力引起的环张力很大 聚合热值也大 而不稳定 b 五元环键角108o 接近正常键角 角张力甚小 碳键变形程度 聚合热也很小 c 六元环呈椅式 使键角变形趋于0 环已烷聚合热为0 碳键变形程度为0 角张力为0 d 八元以上 8 11 的环有跨环张力 跨环张力是环内氢或其它基团处于拥挤状态造成的斥力所引起的 11元环以上 跨环张力消失 3 环的张力有两类 可见 六元环不能开环聚合 五元环很难开环聚合 三 四环易开环聚合 5 4 聚合自由焓 G G H T S G 0开环聚合才能进行 要求聚合热 H 足够大 即 H足够负 T S 0 环单体 线型聚合物 末态 过程无序性减少 S0 G 根据上述分析 不同大小环的热力学稳定性次序为 3 4 8 11 5 7 12以上 6 实际上较少遇到9元以上的环 所以环烷烃在热力学上容易开环程度为 3 4 8 7 5 始态 6 杂环化合物中杂原子提供了引发剂进行亲核或亲电进攻的位置 因此在动力学上比环烷烃更有利于开环聚合 环烷烃开环的难易程度与环中原子数有关的结论 并不完全适用于杂环化合物 比如 五元环醚 四氢呋喃 五元环酯 丁氧内酯 G 可以聚合 G 不能聚合 环酰胺 已内酰胺 能够聚合 2 杂环化合物的稳定性 3 取代基对开环聚合的影响 对于所有的环 取代基的存在对聚合都带来不利影响 取代基使开环聚合难以进行 原因 线型聚合物中取代基间的相互作用大于环状单体中的相互作用 使线型聚合物内能增加 聚合过程聚合热 H 变小 G H T S变正些 所以难以开环 7 又如 四氢呋喃可聚合 2 甲基四氢呋喃却不能聚合 N为环元数 c 1 1 二甲基取代 a 无取代 b 单甲基取代 例如 对于环烷烃 250C 8 6 2开环聚合机理和动力学 环状单体可利用离子聚合引发剂或中性分子 引发开环聚合 Z 环状单体中的杂原子或进攻点 C 离子型引发剂 包括 Na RO OH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H BF3等 阳离子型引发剂 H2O等 分子型引发剂 只能引发很活泼的单体 M 引发后生成的活性种 CH3ONa 阴离子聚合机理 9 开环聚合的机理既可以是连锁的 包括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 也可以是逐步的 开环聚合动力学方程可用类似于连锁聚合或逐步聚合的方程表达 a 实验得到描述聚合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b 聚合物分子量和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区别链式和逐步聚合的主要标志 区别开环聚合是链式聚合机理还是逐步聚合机理可依据两个方面 10 1 自由基聚合2 阴离子聚合3 逐步聚合 聚合物分子量和转化率之间的关系是区别链式和逐步聚合的主要标志 开环聚合反应的聚合上限温度较低 聚合过程中常有聚合 解聚平衡 使过程复杂化 以工业上几种重要的开环聚合为例进行说明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三聚甲醛 3 3 二 氯亚甲基 环丁醚 已内酰胺 环醚 内酰胺 环缩醛 11 1 阴离子聚合机理 1 以三元环醚 环氧乙烷为例说明 a 引发 环氧乙烷阴离子聚合具有无终止的特性 生成活的聚合物 环氧乙烷聚合后 加入环氧丙烷生成嵌段共聚物 是聚醚型表面活性剂系列的重要品种 人为地加入终止剂 如酚类物质 可使链终止 6 2 1环醚 常用引发剂为醇盐 甲氧基钠 NaOCH3 b 增长 c 无终止 CH3ONa 12 B 聚合速率 C 聚合度 Rp kp M M 环氧乙烷阴离子聚合的聚合速率和聚合度表达式也与阴离子聚合相似 n 1 引发剂浓度活性端基浓度 t时刻进入聚合物的单体浓度 完全反应时 M t 0 13 2 交换反应 醇盐和氢氧化物引发聚合反应时 需要有水或醇以溶解引发剂形成一个均相体系 水或醇称为起始剂 当含有质子性物质如水或醇存在时 环氧化物的聚合反应常伴随着交换反应 交换反应的结果 总使反应向生成酸性较弱的产物方向移动 与无机化学中 平衡总是向生成弱电解质方向移动类似 交换反应的存在 使产物分子量降低 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过程中 由于起始剂的酸性 引发剂的活性不同 引发 增长 交换反应的相对速率不同 使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各不相同 情况十分复杂 醇与增长链之间发生交换反应 Na 聚醚相对酸性较弱 酸性相对较强 14 起始剂分子通过交换反应与增长链发生链转移反应 因为每个醇分子对增长链数目的贡献可视为同于一个引发剂分子 每个起始剂分子相当于一个起始种 聚合度 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过程中 由于起始剂的酸性 引发剂的活性不同 引发 增长 交换反应的相对速率不同 使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各不相同 情况十分复杂 Na 起始剂浓度 15 同理 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 CM ktr M kp 3 向单体链转移 环氧丙烷阴离子聚合 存在着向单体链转移 结果使聚合物分子量降低 转移反应首先夺取与环相连的甲基上的H 生成单阴离子 单阴离子 单阴离子迅速开环 生成烯丙基醚阴离子 环氧丙烷CM较大 对分子量有显著影响 以CH3ONa引发时 在700C和930C下 CM分别为0 013和0 027 比一般单体的CM大102 104倍 因此 环氧丙烷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 仅能得到分子量小于5000的低聚物 聚环氧乙烷分子量可达3 4万 继续引发聚合 结果产物分子量3000 4000 烯丙基醚阴离子 烯丙醇钠离子 16 2 阳离子聚合机理 以3 3 二 氯甲基 丁氧环为例说明 1 引发 氧阳离子为活性种 3 3 二 氯甲基 丁氧环 BF3先与质子给体H2O生成络合物 离解出H 引发单体聚合 与烯类单体的增长活性种C 不同 环醚阳离子聚合活性种是三级氧阳离子 反离子 A BF3OH H 17 2 增长 3 3 二 氯亚甲基 丁氧环用BF3引发开环 得到氯化聚醚树脂 机械性能好 尺寸稳定 广泛用作工程塑料 由于氧阳离子带正电 C上电子不足 有利于单体分子上氧对其进行亲核进攻 按SN2开环加成 使链增长 SN2 旧键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同时进行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C上电子不足 有利于单体的亲核进攻 C 按SN2开环加成使链增长 Lewis碱 亲核试剂 18 3 无终止 环醚阳离子聚合 常具有活性聚合物性质 产物分子量分布很狭 当无终止时 环醚阳离子聚合速率 可与活性阴离子聚合同样处理 6 2 2环缩醛 各种环聚醛容易开环进行阳离子聚合 工业上已将三氧六环 三聚甲醛 以BF3在微量水存在下引发得到聚甲醛 Rp kp M M 表示活性种氧阳离子的浓度 但是 有些情况下 存在链转移终止反应和解聚反应 4 聚合度 环醚阳离子聚合 达到解聚平衡时的聚合度为 平衡时单体浓度 平衡时活性中心浓度 19 1 引发 H BF3OH 氧阳离子 碳阳离子 转化为 2 增长 增长反应是通过氧阳离子 转化为碳阳离子而增长的 相当于单体不断插入 氧阳离子 碳阳离子 三氧六环 三聚甲醛 20 3 聚甲醛的热降解和稳定化 甲醛单体的聚合上限温度为Tc 1260C 聚甲醛加热到1000C以上时 就会在链端发生裂断 逐步脱下甲醛分子 即发生解聚反应 1 聚甲醛的热降解 由此可知 聚甲醛用于工程塑料时 若不解决热降解问题 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21 聚甲醛大分子 HOCH2O CH2O 链端是半缩醛端基 HOCH2O 2 聚甲醛的稳定比 酯化封端 解聚反应是由半缩醛端基开始的 酯化封端 用酸酐与聚甲醛反应 生成酯化产物来抑制解聚反应的方法 利用化学反应以改变此端基而阻断解聚反应的方法 称为封端法 端基封锁技术 乙酸酐原料易得 价廉 是最常用的封端剂 22 聚甲醛封端后 聚甲醛的分解率可降至1min0 1 是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 3 聚甲醛的性能与应用 聚甲醛是一种无支化的线型分子 其制品外观呈白色 有光泽 极似白色象牙 聚甲醛的物理机械性能优良 是塑料中机械性能最接近金属材料的 具有与金属材料接近的强度和刚性 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可替代钢 铝 铜等金属材料 由于聚甲醛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所以它发展极快 现今在工程塑料中其产量已占第三位 仅次于尼龙和聚碳酸酯 23 已内酰胺可以用碱 酸 水引发开环聚合 但属于不同的聚合机理 1 水引发已内酰胺 属逐步聚合机理 产物为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合成纤维 尼龙 6 第7章讲述 2 以Na NaOH等引发阴离子聚合 属于阴离子链锁机理 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用于制造铸型尼龙 3 酸引发阳离子聚合 由于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都不高 无工业价值 也无研究意义 以已内酰胺为例进行说明 6 2 3环酰胺 1 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机理 2 机理研究的意义 3 单体浇铸尼龙 MC尼龙 24 1 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机理 1 引发 在引发剂作用下 生成较稳定的内酰胺阴离子 I 由于羰基 键共轭作用 使I稳定 阴离子引发剂 亲核试剂 电子给体 M 碱金属BM 金属衍生物 为了提高内酰胺的阴离子浓度 必须抽真空 不断排除副产物BH 使平衡向右移动 内酰胺阴离子I 稳定 碱金属 金属衍生物 25 2 增长 a 内酰胺阴离子I与单体反应 开环 生成活泼的胺阴离子II b 活泼的胺阴离子II很快夺取单体上的质子生成N 酰胺化的二聚体III 由于无共轭稳定作用 胺阴离子II较活泼 II与单体发生质子交换生成III 胺阴离子II N 酰胺化的二聚体III 活性种 内酰胺阴离子 胺阴离子 活泼 内酰胺阴离子I 慢 N 酰化的二聚体III是聚合必需的引发活性种 26 快 产物很快又与单体进行质子交换 再生出N 酰胺化的环酰胺活性种和内酰胺阴离子I 继续增长 N 酰化的环酰胺键是活性种 继续增长 活性种 N 酰胺化的环酰胺 活性增长链 c 酰胺化的二聚体 III 很容易与内酰胺阴离子 I 反应而开环 内酰胺阴离子I N 酰胺化的二聚体III 内酰胺阴离子I 生成新的胺阴离子使链增长 活性种 27 2 机理研究的意义 根据机理研究 增长反应的第一步 即内酰胺阴离子I与单体反应 开环 生成活泼的胺阴离子II的过程较慢 因此产生诱导期 是聚合过程时间延长 N 酰化内酰胺 慢 由上述机理研究可以预料 如能预先将单体和酰化剂如酰氯 酸酐等反应 生成N 酰化内酰胺 再加到反应体系中去 就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 诱导期消失 以致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聚合 这一点已经为实验证明 并应用于工业生产 目前工业上生产铸型尼龙都加有酰化剂 内酰胺阴离子 I N 酰化的环酰胺键 2 不是单体加到活性链上 而是内酰胺阴离子加到活性链上 使链增长 内酰胺阴离子聚合的两个特点 1 活性中心不是自由基 阳离子或阴离子 而是N 酰化的环酰胺键 28 N 酰化内酰胺 加速剂 酰化剂 酰氯 3 单体浇铸尼龙 MC尼龙 单体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黑龙江省黑河市名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初二下期数期2024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邓州市2024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协和双语学校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厂房搬迁与绿色制造产业合同
- 房屋出租给二房东的租赁管理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综合类-内分泌相关专业知识-呼吸内科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住院医师中医公共科目-住院医师中医公共科目-中医眼科住院医师-中医诊断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医学免疫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复盘应用操作工具模板(非常实用、全面-流程化操作-即填即用)
- 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3254题)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技术研发课件
- 肿瘤化疗药物配制管理与防护示范课件
- 《饮湖上初晴后雨》文本解读
- 2007年市培训手册一lcd基本原理
- 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东凌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热射病--ppt课件
-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课件
- 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