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艺术家作品心得体会_第1页
读艺术家作品心得体会_第2页
读艺术家作品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读艺术家作品心得体会齐白石生于晚清,一生常处动荡危机之中,但他自求以布衣终身,总能在风雨飘摇中找到片刻安宁,在创作的天地里徜徉。抗日战争时,曾经与日本人卖画生意做得很大的齐白石困居北平,虽然他依旧靠卖画为生,也完成了来自日本故人与收藏家的委托订单,创作了一些认真的作品,但他绝不与北平的日伪当局往来。他在自家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因为客人委托的缘故,他经常要创作一些喻义吉祥的作品,但其心中的忧恨也时有宣泄。其时,他画过一件题为作伴只芦花的作品。表面上看,这是一幅漂亮的作品,红蓼鲜艳欲滴,竹鸡唧唧啼鸣,一派乡村生活场景。但是,他篆写“作伴只芦花”五字为题,清新欢快的画面却是如此忧伤的画题,这值得重视。红蓼,俗称狗尾巴花,因为枝干的瘦长平实、花朵虽红却无形,故民间识为草花,常长于屋角与水沟旁,处在自生自灭状态。画题所谓“芦花”没有表现,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红蓼的不招人怜爱,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老人强调自己生活在民不聊生的年代:万户萧疏鬼唱歌,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件乍看十分阳光的作品因为一个阴沉的画题而记录了一个时代,表达了老人内心的抗议。约在上个世纪 40 年代初,2 / 3老人应胡冷厂约,创作了一幅扇面,画的是一株松树的局部,可见笔力遒劲;并题了一句诗“雷雨漫将龙化去,岁寒吾欲听涛声” ,可闻声调激昂。无论是军阀混战的年代,还是外敌入侵的岁月,老人以鹰与松树为元素,创作了不少作品,以寄托自己对于民族栋梁的激励与祝福,以表达自己对于民族前途的担忧与展望,这个幅不盈尺的扇面对于人心的激荡,犹如万马奔腾。 我们也可以从徐悲鸿笔下的奔马、李可染笔下的水牛中体会到艺术家对于历史的感应,谛听到滚滚而来的大潮之声。徐悲鸿擅长写实人物的刻画,特别是大场面群体性的表现,在抗战期间,徐悲鸿多次举行义卖,表现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热忱,为此,他创作了无数以奔马为题材的中国画。李可染晚年在总结自己一生的艺术创作时,根据当时社会与艺术界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苦学派”的精神,这包括对于传统的“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 ,对于艺术耕耘的“困而知之”等等,重要的是,李可染提出的牛的精神、苦学精神,既表现了他对于艺术的执着,也体现了他对于时代的认识: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渐行渐远之时、愈进愈难之刻,更应当如牛一样的坚韧不拔。当艺术家的心声与时代与历史的呼唤共鸣时,当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与民族事业的发展前景重合后,自然引得四方服膺八方响应,自然能在艺术的长河里成为里程碑。 3 / 3艺术家作品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烈情怀与充分思想,因此而具备了一定感召力,因此而可能呼风唤雨,这让人联想到鲁迅的杂文、苏东坡与辛弃疾的词与杜甫的诗,想起那些不屈的灵魂、腾升的狂飙与洞穿千古的浩叹。我们不能小觑那些精雕细刻的艺术家、也不能小觑那些浅唱低吟的艺术家,也不能小觑那些插科打诨的艺术家,也不能小觑那些闲云野鹤般的艺术家,甚至不能小觑那些有所得即举步不前、自我欣赏不已的艺术家,但是,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而言,铁板铜钹高歌“大江东去”自然比红牙檀板小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来得充实,来得激越,来得鼓舞人心,自然也来得主流,甚至因此而获得未来。对于创作而言,为天下所重是一大原则。这重,既是外界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