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9 明代沈周 明代沈周 庐山高图庐山高图 沈周 1427 1509 明代杰出书画家 字启南 号石田 白石翁 玉田生 有居竹居主 人等 汉族 长洲 今江苏苏州 人 生於明宣德二年 卒於明正德四年 享年八十三岁 不应科举 专事诗文 书画 是明代中期文人画 吴派 的开创者 与文徵明 唐寅 仇 英并称 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 庐山高图 秋林话旧图 沧州趣图 著有 石田集 客座新闻 等 沈周早年承受家学 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 出入于宋元各家 主要继承董源 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 王蒙 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 又参以李 刘 马 夏劲健的 笔墨 融会贯通 刚柔并用 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 自成一家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 40 岁以后始拓大幅 中年画法严谨细秀 用笔沉着劲练 以骨力胜 晚岁笔墨粗简豪 放 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 技艺全面 功力浑朴 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 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的表现技法 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所作山水画 有的是描写 高山大川 表现传统的三远之景 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 表现 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庐山高图 纸本 设色 纵 193 8 厘米 横 98 1 厘米 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祝贺老师陈宽 70 寿辰而创作的巨幅山水 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 以高远法布置画 面 山峦重叠 草木繁茂 结构严谨 气势雄伟 画面下段近景一角画山根坡石 劲松 杂树 中段以庐山瀑布为中心 飞流直下 其中两崖间斜横木桥 打破瀑布直线的单调 下段两株高大的劲松 其姿态明显与中段山冈向上的趋势相呼应 把观者的视觉自然引 向画面上段 使近 中 远景自下而上气脉相连 上段主峰雄伟 两边奇峰兀立 云雾 浮动 主峰给人以崇高雄 浑 厚重质朴之感 似乎寓意老师的宽厚博大的人格精神 庐山高图 是属于所谓 细沈 之作 这幅画在画法上是借鉴元代画家王蒙的技法 山峰多用解索皴 笔法稳健 充满着强烈的节奏和力感 中段山冈用折带皴 与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画法有些相似 墨色较淡 皴笔精细 表现出崖壁的险峻 左边崖 壁先勾后皴 墨色较重 并以焦墨密点 显得苍郁幽深 整个画面山石 层岩 稠密交 叠 一峰一石 作者都以干笔万笔的皴 点 组成浓淡 疏密的远近层次 和朴茂苍郁 的艺术情趣 而且细节之处 如山中自云 山上的杂树小草 石阶 小路 以及人物等 都画得一丝不苟 显示出画家的旺盛的精力和严谨认真的创作精神 然而 由于作者在 画法上尽力模仿王蒙 企图重现元人的嘶风 尽管他画得很完美 但从整体看却缺少元 人那种不激不励的平淡天真的趣味 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做作的印象 70 明代沈周 明代沈周 两江名胜图两江名胜图 两江名胜图 表现的是江南水乡那种湿润清丽 明媚幽雅的风光 但构图选择了一突 兀的山峰 山上庙宇幡离 显然是对两江名胜实景的描写 71 明代周臣 明代周臣 春山游骑图春山游骑图 周臣是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 他生活在成化年间 生卒年不详 字舜卿 吴 今苏州 人 生年不详 卒于明世宗 嘉靖十四年 即 1535 年 擅长画人物和山 水 画法严整工细 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 一个唐寅 另一个仇英 青出于蓝 风 格上极为接近 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春山游骑图 纵 185 1 厘米 横 64 厘米 绢本 浅设色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左下山石中 署有 东村周臣 四字 图绘一主两仆骑马游春的情景 山石的方折峻嶒 勾 皴的细密硬朗 略为倒挂多杈的松树 挺括的斧劈皴 一看而知都是承继南宋院体而来 但周臣的笔墨显得凝重严谨 构图很稳健 画面较繁复 远近都细致平实 72 明代周臣 明代周臣 山斋客至图山斋客至图 此图描绘山斋主人待客来访的情景 布局严谨周密 山斋为全图的重心 它处于冈 峦环抱 溪流萦绕 嘉木交阴的环境里 显得幽深隐蔽 主人端坐斋内 似在等待客人 一客曳杖正朝山门行来 不远处溪河桥上亦有来客 并有携琴僮仆相随 点出了 客 至 的主题 隔溪对岸平林漠漠 雾霭冉冉 楼阁隐现 远处峰峦巍峨层叠 流泉迂曲 下注 境界深远壮阔 气势雄伟恢弘 体现出取法北宋中原画派高远布局法的特征 笔 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 近冈远峰运用方硬的小斧劈皴和刮铁皴勾斫 表现出嶙峋坚实的 石骨和明晰的山石轮廓 古松枝干虬曲和倒挂的形态 颇接近马远的松树法 斋室用界 画画法和配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 描绘都极其整饬精巧 反映出画家深得 院体 画状 物写生周密不茍的传统 而在表现中景树丛和云霭时 又以浓淡不同的水墨点染晕化方 法为之 虚化朦胧 颇有米氏山水的遗意 在全图的严整中注入了文人画虚灵的气韵 这是周臣风格的代表作 署款 姑苏东村周臣写 下钤 东村 朱文方印 舜卿 朱文 方印 73 明代周臣 明代周臣 雪村访友图雪村访友图 此图构图十分奇峭险峻 中间巨石之上的几棵挺拔秀逸的苍松是全画的视觉中心 画面 左上角山石峻秀耸立 直插云霄 气势雄壮 图中采用高远布局法 系取法北宋中原山水 画派景物的描写 近景和远景造型坚实明晰 中景桃源处虚化朦胧 则又吸收了元文人画 的构景的长处 笔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 近景用墨浓重 皴染结合 石用拖泥带水法描绘 并兼用小斧劈皴和铁皴钩斫 表达出嶙峋坚实的石骨 古松虬曲和倒挂的形态 颇接近马 远的松树法 整幅作品用笔尖劲 气势雄浑 是周臣绘画的代表作 74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杏花茅屋图杏花茅屋图 唐寅 1470 1523 字伯虎 一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 鲁国唐生 逃禅仙 吏等 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故名唐寅 汉族 吴县 今江苏苏 州 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 与祝允明 文征明 徐祯卿并称 江南四才 子 画名更著 与沈周 文征明 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唐寅从老师周臣学习 也受过沈周的指点 他的绘画基本技法上 是透过接受从李成 郭熙到李唐的传统 而在笔墨情趣和意境上 则是文人的素质 可以说是画匠士气俱有 杏花茅屋图 是他细笔风景画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 画中高峻的山峰 叠叠泉流 布 置合理 意境清远 尤其是摇曳的松树古朴优雅 的确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 同时又体 现了他那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 75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东篱赏菊图东篱赏菊图 此图描绘东晋陶渊明赏菊的故事 全图布局稳妥 笔墨明润爽利 层次分明 犹见来自 于周臣的笔法 此画山石坚挺 是唐寅师南宋院体粗笔之作 画中树木画法很是别致 赏 心悅目 图左上题诗一首 满地风霜菊绽金 醉来还弄不弦琴 南山多少悠然趣 千载无 人会此心 76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高山奇树图高山奇树图 高山奇树图 是一幅构图雄伟 构思巧妙的山水画杰作 画面上方的高岭山石也多是 湿笔长皴 但用墨浑厚而湿润 枝叶稀疏 别有情致 整幅作品 高柳婆娑 意向清俊秀 逸 水天相连 意境高远 77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落霞孤鹜图落霞孤鹜图 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 水阁临江 有一人正坐在阁中 观眺落霞孤鹜 一书童相伴其 后 整幅画的境界沉静 蕴含文人画气质 画家自题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 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 曾借龙王一阵风 表示他羡慕 滕王阁序 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 为自 己坎坷的遭遇鸣不平 在表现技法上 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 勾斫相间 用墨较重 全画墨色和悦润泽 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78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茅屋风清图茅屋风清图 茅屋风清图山石峭拔 大山峻岭 其皴法为大斧劈 石面明暗分明 反映了唐寅 善于描画大山大岭的功力 前景是两岩耸立 山谷夹一小溪 溪上架着一窄木板 有 一仆负物艰难地行走在板上 渡口山石上五棵如龙的盘松 山道都有木架以示险峻 右 侧道上一高士正携琴而来 中景是一水榭 筑以围栏 有两名高士正欣赏后景岩顶百丈 高瀑 后景是高耸的山谷中条条瀑布奔泻而下 山腰上还有楼 观隐现于树木之中 茅 屋风清槐影高 白头并坐讲离骚 怀贤欲鼓猗兰操 有客携琴过小桥 79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清溪松荫图清溪松荫图 清溪松蔭图 是唐寅在绘画中独树一帜 自成一路的力作之一 他行笔秀润缜密 具 潇洒 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 楼阁溪桥 四时朝暮的江山 胜景 有的描写亭榭园林 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 大幅气势磅礴 小幅清隽 潇洒 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80 明代唐寅 明代唐寅 山路松声图山路松声图 山路松声图 在表现技法上 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 笔法上略近杜堇 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 与笔法匀细 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 此画以淡墨晕染 浓 墨强调 浓淡枯湿 恰到好处 形成了生动的墨韵 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 用笔顿挫转 折 遒劲飞舞 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 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 疏疏落落 给人以空旷 萧瑟 冷漠寂寥的感受 本幅右上有自题 女儿山前野路横 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里闲 倾耳 便觉冲然道气生 81 明代文徵明 明代文徵明 积雨连村图积雨连村图 文征明 1470 1559 原名壁 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 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 人 故号衡山居士 世称 文衡山 明代画家 书法家 文学家 汉族 长州 今江苏 苏州 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 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年九十岁 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 苏轼 文受业于吴宽 学书于李应祯 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 与祝允明 唐寅 徐真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 唐寅 仇英合称 吴门四家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 兰竹 人物 花卉诸科 尤精山水 早年师事沈周 后致 力于元三家 自成一格 画风呈粗 细两种面貌 粗笔源自沈周 吴镇 兼取赵孟頫 古木竹石法 笔墨苍劲淋漓 又带干笔皴擦和飞白 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细笔取法 赵孟頫 王蒙 布景繁密 较少空间纵深 造型规整 时见棱角和变形 用笔细密 稍 带生涩 于精熟中见稚拙 设色多青绿重彩 间施浅绛 于鲜丽中见清雅 这路细笔山 水属本色画 具装饰性 抒情味 稚拙感 利家气诸特征 也奠定了 吴派 的基 本特色 积雨连村图 笔墨疏简 属于 粗文 画风 远山用笔轻柔淡润 随意勾出山体轮廓 再略施渲染 以浓墨点苔 近树和中景树木亦用墨点成 或浓或淡 而疏密不显 呈平面 感 8282 明代仇英 明代仇英 桃源仙境图桃源仙境图 仇英原籍江苏太仓 后移居苏州 约生于明弘治十一年左右 1498 年 卒于明 世宗嘉靖三十年 1552 年 存世画迹有 桃园仙境图 赤壁图 玉洞仙缘图 桃村草堂图 剑阁图 松溪论画图 等 仇英是 明代有代表性的 画家之一 与 沈周 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 明四家 亦称 天门四杰 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 刘松年 发展南宋李唐 刘松年 马远 夏圭的 院 体画 传统 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 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 又融入了文雅清新 的趣味 形成工而不板 研而不甜的新典范 张丑在 清河书画舫 中对其评价说 仇英画 山石师王维 林木师李成 人物师吴元瑜 设色师赵伯驹 资诸家之长而浑合 之 种种臻妙 明代董其昌题其 仙弈图 谓 仇实父是赵伯驹后身 即文 沈亦 未尽其法 桃园仙境图 是仇英的代表作之一 此画远处峰峦起伏 幽深高远 山间云蒸雾 漫 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若仙若幻 前景是流水木桥 奇松虬曲 景致 幽雅 在艺术表现上 画家勾勒精工 似学宋赵伯驹一派 不论一草一木 一枝一叶 还 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的细致入微 严谨工细 通幅青绿着色 色彩妍丽雅美 显示 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现能力 8383 明代仇英 明代仇英 玉洞仙源图玉洞仙源图 玉洞仙源图轴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的代表作 作品取景宏 阔 结构严整 层次清晰 布局有序 景物繁杂而不拥塞 人物虽小但刻画精细 位置突 出 反映出画家在驾驭复杂场景 安排主从次序方面精深的造诣 此图用大青绿设色 细 劲的线条勾勒轮廓 浓艳的石青石绿渲染山石 同时融以细密的皴法 追求色调的和谐 在宗法南宋青绿山水大家赵伯驹的基础上有所变化 代表了仇英青绿山水的典型画风 84 明戴进 明戴进 洞天问道图洞天问道图 戴进 公元 1389 1462 字文进 又字文节 号静庵 又号玉泉山人 汉族 浙江钱 塘 今杭州 人 早年为制作金银首饰工匠 制作出的钗花 人物 花鸟 技艺精湛 很 有名气 后改工书画 以卖画为生 年轻时就很有影响 宣德间 公元 1426 1435 被推荐 进入宫廷画院 官直仁殿待诏 当时画院画家如谢廷循 李在 倪端 石锐等 画技都远 逊于戴进 因而遭妒忌排挤 戴进被放归故里后 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 终至穷途落泊 而死 主要艺术活动和影响是在民间 浙派创始人 他的山水画画作品 注重选题 画法源出宋元 继承南宋水墨苍劲一派 主要吸收 南宋时期的 马远 夏圭风格 但也吸取北宋时期的李成和范宽 并取法郭熙 李唐 董源 用笔劲挺方硬 水墨淋漓酣畅 技巧纵横 画风雄健挺拔 俱遒劲苍润 一变南 宋浑厚沉郁的风格 发展了马远 夏圭传统 善于用浓淡水墨的巧妙变化 来表现 铺叙远近 宏深雅淡 的品格 既有南宋院体遗风 又有元人水墨画意 被推为 浙 派山水首席画师 此图描绘轩辕黄帝至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 画面左侧峰峦突起 直入云霄 右侧 古松茂蔚 老干虬枝 山谷险道上 身着衮服的皇帝孤身赴洞天问道 山石用斧劈皴 人 物作琴弦描 设色淡雅 画风学南宋 画体 而又有元人秀劲的特色 为戴氏前期比较精微 优美的佳构 画中署有 同郡戴文进为德宣卿友制 后钤 钱塘戴氏文进 文进 85 明代戴进 明代戴进 踏雪寻梅图踏雪寻梅图 踏雪寻梅图 绘高士踏雪访梅之雅事 整幅构图师郭熙景式 枯树画法也仿郭熙的蟹 爪 而山石皴法则用小斧劈 峦头灌木学于范宽 该画为立轴 现流落于美国民间 86 明代戴进 明代戴进 雪景山水图雪景山水图 戴进山水人物皆尽妙境 为一时之冠 绘画才能比较全面 师承广泛 画风多样 并能 自出新意 形成雄健豪放 遒劲苍润的水墨山水新风 影响深远 雪景山水图 一画构图 奇峭 山峰走势怪异 树石坚硬 房屋琼楼掩隐于山峰后面 与远处的云霞相接 很是俊 朗动人 先以淡墨勾石骨 由淡而浓 多次皴擦 层次加深 似先用湿笔 然后用干笔皴 擦 作解索皴 牛毛皴等 用笔活而不乱 层次井然 87 明代戴进 明代戴进 溪堂思诗图溪堂思诗图 戴进一生经历坎坷 宣德年间他被征召入京 成为宫廷画家 因为画艺在谢环 倪端等 名家之上 而遭嫉妒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 戴进的 秋江独钓图 被谢环乘机进谗言 指 摘他说他画的垂钓者不应着朱色衣服 遂被斥退 困居京城多年 溪堂诗思图 画面上描 绘的是崇山峻岭 虬松遍布 茅堂临溪 后倚飞瀑 中藏寺观 得深山幽居之趣 笔墨苍 劲 布置精密 层次清晰 峰峦重叠 颇见生机 尤以波浪式的曲线构图别开生面 有曲 尽清幽高远之趣 88 明代王谔 明代王谔 雪岭风高图雪岭风高图 王谔 1462 1544 又一说 1457 1530 古籍皆称他 年逾八十而卒 明代画 家 字廷直 奉化 今浙江奉化 人 世居奉化城内西锦里 弘治 1488 1505 初以 绘事供事仁智殿 凡奇山怪石 古木惊湍之类 尽摹其妙 以画名东南 其画树石多著烟霭之态 势 如泼墨 而无四面枝干丛生疏密之意 孝宗好马远画 亟称曰 王谔今之马远也 王谔之画 构图上大胆取舍剪裁 主景往往仅取山之一角 水之一涯 且置于一隅 画 面上让出大块空白以突显主景 跟主景形成虚实相生之状 予人以玩味无尽的意趣 这 就是所谓南宋大画家马远的 马一角 风格 用笔上 王谔的山石用的是恰到好处地 斧劈皴 水墨俱下 有棱有角 饱含质感 89 明代王谔 明代王谔 月下吹箫图月下吹箫图 此画在表现手法上 其构图和笔墨技法采用了南宋马远 夏圭的方法 取景布势 简括 爽朗 不作全景式构图 取一边角 把选择好的局部环境 布置在一个角落 使得要表现 的场景更加集中 主题也更加突出 月下吹箫之人神态逼肖 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90 明代王谔 明代王谔 江阁远眺图江阁远眺图 这幅画描绘的隔江远望的平远景象 松林石壁前临大江 江边有水榭楼阁 远处隔江对 面 云雾弥漫之中 隔江峰峦起伏 山城环抱 楼船停泊江岸 遥相呼应 中间一片江波 浩渺 水天空阔 横无涯际 近景的楼榭和远景的山城遥遥相对 画面气势开阔 意境幽 美 湖中水波细密 前重后淡形成高远空阔 水天相接之势 对岸远山 晕染清淡 和近 景中的浓墨重染形成对比 整幅作品用笔细劲 画面江水浩渺 水天空阔 山岚雾起 云 烟迷漫 水 气很足 91 明代蓝瑛 明代蓝瑛 白云红树图白云红树图 蓝瑛 1585 1664 一说 1585 约 1666 明代画家 字田叔 人物画像号蝶叟 晚 号石头陀 山公 万篆阿主者 西湖研民 又号东郭老农 所居榜额曰 城曲茅堂 钱 塘 今浙江杭州 人 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 工书善画 长于山水 花鸟 梅竹 尤 以山水著名 其山水法宗宋元 又能自成一家 师画家沈周 落笔秀润 临摹唐 宋 元 诸家 师黄公望尤为致力 晚年笔力蓊苍劲 气象峻 与文征明 沈周并重 他的画风是从多方面变 化出来的 晚年作品渐趋苍劲疏宕 画风又有多种面貌 有 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 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 画法工细 色调浓丽 愈老而愈工 晚年 他的笔法益苍劲 颇类沈周 他兼工人物 花鸟 兰竹 俱得古人三昧 他虽力追古法 但能融会贯通 自成风范 对以后的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 此画前景以平远构图 画山间水畔的村落 水边斜生着苍劲的老树 村落后倚高山 山 间白云缭绕 画中山石不加勾勒 直接用石青 石绿 多种颜料渲染 山脚用赭石相接 用汁青和花青染出石面的向背关系 树木的轮廓略加勾勒 在敷色渲染之外略加皴擦 树 木的枝叶工整细致 有宋画的风致 白云以花青和白粉晕染而成 属于没骨重彩 色彩明 丽 色彩对比明快 具有一种装饰美感 92 明代吴伟 明代吴伟 渔乐图渔乐图 吴伟 1459 1508 明代著名画家 字次翁 又字士英 鲁夫 号小仙 江夏 今湖北武汉 人 龆龄流落至海虞 今江苏 常熟 收养于钱昕家 伴其子读 时 窃弄笔墨 画 山水人物之状 钱见而奇之 曰 若作画工耶 即与笔札厚给养之 弱冠至金陵画名遂起 此图又名 溪山渔艇图 渔乐图是吴伟经常描绘的题材 他浪迹江湖为职业画家时 独乐与山人野夫厚 熟悉下层人民 所绘渔乐 栖憩 耕读等内容 亦多取自现实生活 形象质朴 环境真实 境界自然 极少文人稳逸画中的理想化色彩 此图即为一例 图绘 湖山相接渔艇栖泊的港湾 布景简略 近处几块嶙峋山石 数株偃蹇老树 三五泊岸渔船 中景一片亘绵山峦和一角延伸沙碛 远处是溟濛的峰岭 但布局丰富多变 S 形的构图 使近 中 远三景显得曲折起伏又虚实相生 诸景既相互系连 又不显迫塞 富有层次感 和深远感 整体境界开阔 气势雄伟 生动地传达出江南渔港之美 此图画法也不拘一格 劲健的用笔 淋漓的水墨 源于南宋马远 夏圭 断续短促的山石勾皴则近似戴进 形同 披麻 的皴法和浓淡有序的墨色又受元人影响 而迅疾的用笔和雄阔的气势则显现自身本 色 与他创作的其它渔乐图相比较 此图更多集大成特色 故当绘于技艺精熟的晚年 93 明代张璐 明代张璐 溪山放艇图溪山放艇图 张路 1464 1538 字天驰 号平山 仅以字行于世 祥符 今河南开封 人 少年 聪慧 见吴道子 戴进所画人物 临摹肖其神 以画成名 是明代追随戴进 吴伟的重要 浙派画家 在人物上师法吴伟 但秀逸不足 狂放过之 山水上有戴进的风致 张路的绘 画艺术很受世人赞誉 明朝詹景风就盛赞他 足当名家 在当时 缙绅们咸加推重 得其 真迹 如若拱壁 94 明代陈裸 明代陈裸 王维诗意图王维诗意图 陈裸 公元 1563 约 1639 年 初名瓒 字叔裸 后去掉 叔 字 号道樗 白市 白室 吴县 今江苏苏州 人 一作云间 今上海市松江 人 善画山水 远宗赵 伯驹 赵孟頫诸家 近师 文征明 摹古人笔法逼真 能工书 晚年居 虎丘 以吟咏 自娱 作品有 石粱飞瀑图轴 石梁飞瀑图 轴 秋山高隐图轴 此图为陈裸佳作 以王维诗句 闭户著书多岁月 种松皆作老龙鳞 为题 图中远 山崇冈 劲松翠竹 清流溪石 庭院柴门 一士人席床而坐 潜心研读 山石构造 特别 笔法严谨 用墨适宜 既雄浑沉厚 又郁茂深秀 95 明代刘珏 明代刘珏 夏山欲雨图夏山欲雨图 刘珏 1410 1472 字廷美 号完庵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 今江苏苏州 人 宣 德中 苏州知府举为吏 不就 得补生员 正统三年 1438 中举人 授刑部主事 迁山西按察司佥事 年五十弃官归 卒年六十三 刘珏山水取景幽深 笔墨浓郁 近王蒙 吴镇 此画用细笔皴画 分出阴阳向背 画面 格外秀润 以前少有此格 清四王多用此法 96 明代朱端 明代朱端 仿郭熙山水仿郭熙山水 朱端 字克正 海盐 今属浙江 人 少时贫甚 业渔樵 正德 1506 1521 间以画仕直仁智殿授指挥俸 赐一樵图书遂号一樵 画山水宗马远 人物学盛懋 花鸟 效吕纪 墨竹师夏昹 为浙派名家之一 亦善书 此幅仿郭熙山水维妙维肖 尤其其树用浓淡湿墨层层点簇 格调古朴风韵特别 增强了 画面浪漫感 97 明代朱端 明代朱端 松院闲呤图松院闲呤图 朱端 字克正 海盐 今属浙江 人 少时贫甚 业渔樵 正德 1506 1521 间以画仕直仁智殿授指挥俸 赐一樵图书遂号一樵 画山水宗马远 人物学盛懋 花鸟 效吕纪 墨竹师夏昹 为浙派名家之一 亦善书 98 明代朱端 明代朱端 烟江远眺图烟江远眺图 此画描绘了高岭烟霭 远浦水村 左半边作高远景色 山峰巍峨高耸 气势雄奇 隔山坡地翠树葱葱 松柏苍劲 山势和树姿均具雄伟之姿 板桥 村落 远景是舟帆和 水乡 精致开阔 幽美而疏秀 在画法上多学郭熙 那劲峭的山石 奇异的峰头 盘虬 的树干 蟹爪的枝杈等等都来自郭熙笔意 画家将北宋郭熙山水的雄奇 繁复 精密等 特点与南宋院体山水的简洁 空旷 疏朗等格局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了有别于宋代院 体的明代院体画风 99 明代李在 明代李在 琴高乘鲤图琴高乘鲤图 李在 1431 明代画家 字以政 号一斋 莆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合同协议
- 2025年建筑设计教育合作合同协议
- 网络安全专家劳动合同
- 编织工艺品电商平台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响应系统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定制种子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司法典型案例解析合集
- 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 合同管理流程与风险控制
- 消防设备检查卡片记录填写指南
- 控制仪表及装置课件
- 基础化学(第五版)课件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 医院急诊科人员配置标准及岗位职责
- 地球四季变化课件
- 2025年高级(三级)打字员(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集团材料管理办法
- 纤支镜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
- 肩关节炎护理查房
- lng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