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3 如果在一个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的个体中 其中三条 A B C 来自父本 另外三条 A B C 来自母本 那么 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够产生多少种配子 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 成 4 在玉米中 5 个小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 5 个大孢子母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 5 个花粉细胞可以产生多少配子 5 个胚囊可以产生多少配子 答 20 5 5 5 5 写出下列情形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染色体在赤道面上排列 核膜重新形成 发 生细胞质分裂 染色体可见 开始形成纺锤体 姐妹染色单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中期 末期 前期 后期 6 将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的花粉给基因型为 aaBb 的雌穂授粉 所得到子粒 其胚乳的基因型有 哪几种 极核 2 个 精核 aaBB 2n Aabb 2n AbAaaBBb 3n AAabbb 3n abaaaBBb 3n Aaabbb 3n 2 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 名词解释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 支配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型 生物体全部遗传基础的总和 如 RR Rr rr 称为基因型 或遗传型 是性状发育必 须具备的内在因素 是肉眼看不到的 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检定 表现型 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 如红花 白花 称为表现型 或表型 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 用下最终表现出来的 可以观察到的具体性状 二 问答 1 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 等位基因分离 2 用两个不同性状的纯合体杂交 为什么 F1性状表现一致 全部为杂合体 F2性状表现不一致 分离 3 怎样验证分离定律 测交 5 测交在遗传学上有什么意义 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 在形成合子时 它不会掩盖 F1配子中基因的作用 能使 F1的掩盖基因完全表现出来 这样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就能反映出 F1产生的配 子类型和比例 6 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连锁 交换 8 在性状连锁遗传的研究中 用的最多的植物实验材料是什么 玉米 9 基因互作为几种类型 各出现什么比例 次序基因互作类型比例相当于自由组合比 例 1 2 互补作用 累加作用 9 7 9 6 1 9 3 3 1 9 3 3 1 3 4 5 6 重叠作用 显性上位 隐性上位 抑制作用 15 1 12 3 1 9 3 4 13 3 9 3 3 1 9 3 3 1 9 3 3 1 9 3 1 3 10 在杂交试验中 如果 F2的分离比例不符合 9 3 3 1 而是亲组合的实得数大于理论数 而重组 合的实得际数少于理论数 这是什么遗传 连锁遗传 11 在连锁遗传的情况下 F2不表现独立遗传的典型比例 原因是什么 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 12 如何根据重组值判断是自由组合还是连锁互换 50 连锁 13 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中 为什么有的表现出自由组合而有的表现为连锁互换 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自由组合 两对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出现连锁互换 14 如何根据 F2代出现的比例 判断是几对基因的遗传 一对基因表现型比例之比是 4 二对基因表现型比例之比是 16 三对基因表现型比例之比是 64 三 图示下列各题 1 紫茉莉的花色有红 粉红和白三种 现有一组红花与白花的杂交 其后代出现了大约 25 的红 花植株 50 的粉红花植株和 25 的白花植株 试用杂交图示说明其遗传方式 P 红花 RR rr 白花 F1 Rr 红花 F2 基因型 1 4RR 2 4Rr 1 4rr 表现型 25 红花 50 粉红花 25 白花 rr 2 在蕃茄中 红果 R 对黄果 r 是显性 园形果 O 对椭园形果 o 是显性 以下的杂交产生什么 样的后代 1 RROO rroo 2 RrOo rroo 3 RrOo RrOo 4 Rroo rrOo 1 P RROO rroo F1基因型 RrOo 表现型 红园 2 P RrOo rroo F1 基因型 1RrOo 1 Rroo rrOo 1rroo 表现型 1 红园 1 红椭 1 黄园 1 黄椭 3 P RrOo RrOo F1基因型 1RROO 1RRoo 1rrOO 1rroo 2RrOO 2Rroo 2rrOo 2RROo 4 RrOo 表现型 9 红园 3 红椭 3 黄园 1 黄椭 4 P Rroo rrOo F1基因型 1RrOo 1 Rroo rrOo 1rroo 表现型 1 红园 1 红椭 1 黄园 1 黄椭 3 在南瓜中 白色果实是由显性基因 Y 决定的 黄色果实是由隐性基因 y 决定的 盘状果实是由 显性基因 S 决定的 球状果实是由隐性基因 s 决定的 将白色盘状果实类型与黄色球状果实类型 杂交 F1均为白色盘状果实 如让 F1个体全部自交 试问 F2的表现型预期比例如何 P 白色盘状 YYSS yyss 黄色球状 F1 基因型 YySs 白色盘状 F2 基因型 1YYSS 1YYss 1yySS 1yyss 2YySS 2Yyss 2yySs 2YYSs 4YySs 表现型 9 白色盘状 3 白色球状 3 黄色盘状 1 黄色球状 4 一个豌豆品种的性状是高茎 DD 和花开在顶端 aa 另一个豌豆品种的性状是矮茎 dd 和花开 在叶腋 AA 让它们杂交 F1产生几种配子 比例如何 F2的基因型 表现型如何 P 高茎顶端 DDaa ddAA 矮茎叶腋 F1 基因型 DdAa 高茎叶腋 配 子 1DA 1Da 1dA 1da F2 基因型 1DDAA 1DDaa 1ddAA 1ddaa 2DdAA 2Ddaa 2ddAa 2DDAa 4DdAa 表现型 9 高茎叶腋 3 高茎顶端 3 矮茎叶腋 1 矮茎顶端 5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问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 的比例是多少 1 64 6 在蕃茄中 缺刻叶与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紫茎与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当紫茎缺刻叶 植株 AACC 与绿茎马铃薯叶植株 aacc 杂交 其 F2的结果如下 紫茎缺刻叶 47 紫茎马铃薯叶 83 绿茎缺刻叶 90 绿茎马铃薯叶 34 1 用基因图示表示上述杂交过程 2 在总数 454 株的 F2中 计算 4 种表现型的预期值 3 进行 2检验 说明这两对基因是否为自由组合 1 用基因图示表示上述杂交过程 P 紫茎缺刻叶 AACC aacc 绿茎马铃薯叶 F1 基因型 AaCc 紫茎缺刻叶 F2 基因型 1AACC 1AAcc 1aaCC 1aacc 2AaCc 2Aacc 2aaCc 2AACc 4AaCc 表现型 47 紫茎缺刻叶 83 紫茎马铃薯叶 90 绿茎缺刻叶 34 绿茎马铃薯叶 2 在总数 454 株的 F2中 计算 4 种表现型的预期值 表现型 247 紫茎缺刻叶 83 紫茎马铃薯叶 90 绿茎缺刻叶 34 绿茎马铃薯叶 总数 16 按 9 3 3 1 255 375 紫缺 85 125 紫马 85 125 绿缺 28 375 绿马 总数 454 7 现有两个不同的小麦品种 一个是抗例伏 D 易感病 T 的品种 另一个是不抗例伏 d 抗病 t 的品种 你怎样才能培育出既抗例伏又抗病的新品种呢 P 抗例伏易感病 DDTT ddtt 不抗例伏抗病 F1 基因型 DdTt 抗例伏易感病 F2 基因型 1DDTT 1DDtt 1ddTT 1ddtt 2DdTT 2Ddtt 2ddTt 2DDTt 4DdTt 表现型 9 抗例伏易感病 3 抗例伏抗病 3 不抗例伏易感病 1 不抗例伏抗病 通过 F1 自交 在 F2得到抗例伏抗病的个体 再对这些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 选择出抗例伏 抗病的纯合体 DDtt DDtt 选出个体 Ddtt 11DDtt 2Ddtt 1ddtt 杂合体淘汰 DDtt Ddtt 11DDtt 1Ddtt 无法检出 DDtt ddtt DdTt 选出个体 Ddtt ddtt 1DdTt 1ddtt 杂合体淘汰 10 在蕃茄中 圆形果 O 对卵形果 o 是显性 单式花序 S 对复状花序 s 是显性 让复状花序 圆形果的纯合品系与单式花序 卵形果的纯合品系杂交 F1为单式花序圆形果 再让 F1与双隐性 品系测交 得到的后代是 单式花序 圆形果 23 株 单式花序 卵形果 83 株 复状花序 圆形果 85 株 复状花序 卵形果 19 株 对这样的测交结果 你将作何解释 根据你的解释 能否预期 F1后代四种类型出现的比例 P 复状花序 圆形果 ssOO SSoo 单式花序 卵形果 F1 基因型 复状花序 圆形果 SsOo ssoo 单式花序 卵形果 测交后代 基因型 SsOo 1Ssoo 1ssOO 1ssoo 表现型 单 圆 23 株 单 卵 83 株 复 圆 85 株 复 卵 19 株 测交结果四种表现型没有出现 1 1 1 1 的比例 而是亲组合的个体数大于重组合的个体数 可能 有连锁有交换 11 在玉米中 高茎基因 D 对矮茎基因 d 是显性 常态叶基因 C 对皱缩叶基因 c 是显性 现以 高茎 常态叶品系 DDCC 与矮茎 皱缩叶品系 ddcc 杂交 再用双隐性品系同 F1测交 得到的后 代是 高茎 常态叶 83 株 高茎 皱缩叶 19 株 矮茎 常态叶 17 株 矮茎 皱缩叶 81 株 试 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 如有连锁 交换值是多少 20100 210 42 85831923 1923 100 总总个个体体数数 重重组组合合的的个个体体数数 交交换换值值 P 高茎 常态叶 DDCC ddcc 矮茎 皱缩叶 F1 基因型 高茎 常态叶 DdCc ddcc 矮茎 皱缩叶 测交后代 基因型 DdCc Ddcc ddCc ddcc 表现型 高茎 常态叶 83 高茎 皱缩叶 19 矮茎 常态叶 17 矮茎 皱缩叶 81 测交结果四种表现型没有出现 1 1 1 1 的比例 而是亲组合的个体数大于重组合的个体数 可能 有连锁有交换 12 以无芒白颖小麦与有芒红颖小麦杂交 F1表现无芒红色 F2出现 无芒白颖 99 株 有芒红颖 104 株 无芒红颖 299 株 有芒白颖 38 株 用基因图示说明上述过程 试问控制芒 颖这两对基 因是否连锁 交换值是多少 用 Aa Bb 字母 P 无芒白颖小麦 AAbb aaBB 有芒红颖小麦 F1 基因型 AaBb 无芒红色 F2 基因型 A bb aaB A B aabb 表现型 无芒白颖 99 株 有芒红颖 104 株 无芒红颖 299 株 有芒白颖 38 株 F2 出现 9 3 3 1 的结果 说明是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 3 3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问答 2 生物密码有哪些共同特征 密码的统一性 即所有已知的生物具有相同的密码体系 密码的简并性 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 一种氨基酸可有几个密码子 分析这种简并现象可看 出 当密码子的第一个 第二个碱基确定后 有时无论第三个碱基是什么 它们都决定同一氨基 酸 表明密码子中的第一 第二碱基比第三个碱基更为重要 简并现象对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具有 重要意义 同义密码子越多 生物的遗传稳定性越大 密码的不重叠性 即前后两个密码子没有兼用的核苷酸 无标点密码 在合成多肽时 从一个特定的起始密码子 AUG 极少数为 GUG 开始 沿着 mRNA 链从 5 到 3 方向进行 直到终止符号便自然停止 在各个氨基酸之间则不存在着作为标点 的密码子 3 什么叫复制 复制的特点是什么 生命信息从 DNA 到 DNA 的自我传递过程称为复制 半保留复制 复制叉的出现 DNA 复制的方向 18100 200 36 17198183 1719 100 总总个个体体数数 重重组组合合的的个个体体数数 交交换换值值 DNA 复制的起始 复制开始时需要一段引物 RNA 在复制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被切除 并以一段 DNA 代替 复制具有严格的保证复制准确性的机制 4 什么是转录 说明转录的过程 转录就是以 DNA 双链之一为模板 把 DNA 的遗传信息以互补的方式记载到 mRNA 上的过程 转录开始时 首先由 RNA 聚合酶的 因子辨认起始位点 随后 RNA 聚合酶与模板 DNA 结合 形成复合物 在结合区双链在若干碱基对的范围内解开 在 RNA 聚合酶的影响下 细胞核内游 离的核苷酸 以其中一条 DNA 链 信息链 为模板 沿着 DNA5 3 方向 按碱基互补配对 的原则 A U T A G G G C 通过相邻核苷酸 5 3 磷酸二酯键的联接 形成一段与 DNA 信息 链互补的 RNA 短链 即一段 DNA 与 RNA 杂合链 当 RNA 聚合酶继续前进到基因的终止处 新生的从 5 3 方向的 RNA 短链就从 DNA 链上脱离出来 而拆开的 DNA 双链 则恢复原状 5 简述复制与转录的区别 相同点 都以 DNA 为模板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都在细胞核内进行 引物模板酶体系产物不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复制 RNA 引 物 DNA 双链 DNA 解旋酶 DNA 聚合酶 DNA 连接酶 DNA 分 子 A T T A G C C G 转录无DNA 双链之一 DNA 解旋酶 RNA 聚合酶 RNA 连接酶 RNA 分 子 A U T A G C C G 6 DNA 和 RNA 在组成和结构上各有何不同 组成位置链 糖碱基 DNA脱氧核糖A T C G细胞核双链 RNA核糖A U C G细胞质单链 8 简述 RNA 的种类及其主要作用 信息核糖核酸 mRNA 把 DNA 上的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转录下来 把 RNA 的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 酸语言 核糖体核糖核酸 rRNA rRNA 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 核糖体为多肽链的装配提供了场所 核糖体包括两个大小不同 的亚基 小亚基连接着 mRNA 密码链 主要用来识别 mRNA 的起始密码子 AUG 大亚基含有肽基转移酶 肽基合成酶 能把氨基酸连接成肽链 同时还为两个 tRNA 分子提供两个结合部位 即氨酰基 部位和肽基部位 转运核糖核酸 tRNA 大约含有 80 个左右核苷酸 而且除了四种普通的碱基 A U G C 以外 还含有相当数量的 稀有碱基 如假尿嘧啶核苷 次黄嘌呤核苷 I 和甲基化的嘌呤和嘧啶 tRNA 分子中的稀 有碱基由于无法配对 所以形成突环而把基因暴露出来 从而使 rRNA 能够识别 mRNA 核糖体 以及氨基酸活化酶 识别密码子 携带特定的氨基酸到核糖体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9 为什么说 DNA 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DNA 的复制是以亲代 DNA 为模板 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 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在新形成的 DNA 分子双链中保留了一条旧链 合成了一条新链 所以 DNA 的合成又称半保留复制 10 图示中心法则的内容及其发展 4 4 数量性状的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 1 质量性状 具有明确的界限 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 2 数量性状 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3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 变异表现连续性 2 数量性状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敏感 3 数量性状表现广泛的变异 4 在红粒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试验中 当 F2分离为红 白两种粒色 其比例为 3 1 时 说明几对 基因在起作用 其比例为 15 1 时 说明几对基因在起作用 其比例为 63 1 时 说明几对基因在 起作用 3 1 时 说明 1 对基因在起作用 15 1 时 说明 2 对基因在起作用 63 1 时 说明 3 对基因在起作用 5 在玉米穗长的遗传中 发现两个亲本杂交 F1 F2的穗长均有从短到长的连续变异 说明穗长 的遗传是什么性质的遗传 数量性状遗传 6 多基因假说的要点有哪些要点 数量性状的遗传受多基因控制 基因对数越多 F2 的变异幅度越广泛 等位基因之间不存在显性和隐性关系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效应微小 而且只存在有效应和无效应的区别 有效应的基因其作用是累加的 有效应的基因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敏感 可使表现型出现一定的变异 其遗传方式同样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 7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 基因对数与 F2的变异幅度有何关系 基因对数越多 F2的变异幅度越大 8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 等位基因之间是否存在显性和隐性关系 不存在 只存在有效应和无效应的关系 9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 有效基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累加作用 10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 基因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如何 敏感 11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 遗传方式是否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 符合 12 什么叫遗传力 亲代将其特征特性传递给子代的能力 13 如何根据公式计算遗传力 14 如何估算遗传力 VV V V V EG G P G 100 100 100 h 2 B 总总方方差差 遗遗传传方方差差 遗遗传传力力 VVVV V V V EIDA A P A 100 100 100 h 2 N 总总方方差差 加加性性方方差差 遗遗传传力力 15 有人测量了矮脚鸡和芦花鸡的性成熟公鸡以及它们的杂种体重 得到下列平均体重和表现型方 差 请计算鸡体重的遗传力是多少 平均体重方差 矮脚鸡 芦花鸡 F1 F2 0 7 公斤 3 3 公斤 1 7 公斤 1 8 公斤 0 1 0 5 0 3 1 2 16 有人测定了两种小麦和它们杂交后代的开花时间的平均数和表现型方差 请计算小麦开花时间 的遗传力是多少 开花时间平均数方差 P1 P2 F1 F2 12 99 27 61 18 45 21 20 11 036 10 320 5 237 40 350 17 如何用多基因假说解释数量性状的遗传 数量性状的遗传受多基因控制 基因对数越多 F2 的变异幅度越广泛 等位基因之间不存在显性和隐性关系 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效应微小 而且只存在有效应和无效应的区别 有效应的基因其作用是累加的 有效应的基因对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敏感 可使表现型出现一定的变异 其遗传方式同样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 18 假定有两对基因 每对各有两个等位基因 A a 和 B b 以相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 纯合子 AABB 高 50cm 纯合子 aabb 高 30cm 问 1 这两纯合子之间杂交 F1的高度是多少 2 在 F1 F1的杂交后 F2中什么样的基因型表现 40cm 的高度 3 这些 40cm 高的植株在 F2中占多少比例 P AABB aabb 50cm 30cm F1 基因型 AaBb 40cm F2 基因型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2AaBB 2Aabb 2aaBb 2AABb 4AaBb 100 V VV 100 V VV 100 V V 100 V V h 2 12 2 22 2 F FF F EF F G P G 2 B 100 V VV V2 h 2 212 F BBF 2 N 75 100 2 1 3 02 1 100 V VV h 2 12 F FF 2 B 87 100 35 40 237 535 40 100 V VV h 2 12 F FF 2 B F2中含有 2 个有效基因的个体表现 40cm 的高度 有 AaBb AAbb aaBB 比例 4AaBb 1 AAbb 1aaBB 这些 40cm 高的植株在 F2中占 6 16 即 3 8 19 在一次育种过程中 发现菊花的花径大小受到 5 个微效基因的控制 经测定 最大的花径为 15cm 最小的为 0 5cm 若这些微效基因是按算术级数累加所起的作用 请计算 增效基因的效 应值 若要获得花径为 9 2cm 的菊花 你认为其基因型是怎样的 至少写出 5 种 第一小题 4 分 第二小题 8 分 P AABBCCDDEE aabbccddee 增效基因的效应值 最大的花径为 15cm 最小的为 0 5cm 每个微效基因的作用值是 15 0 5 10 1 45cm 若要获得花径为 9 2cm 的菊花 你认 为其基因型是怎样的 至少写出 5 种 9 2cm 的菊花 应有 6 个微效基因起作用 9 2 0 5 1 45 6 含有 6 个微效基因个体的基因型有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AABbCcDdEE 5 5 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 一 名词解释 3 什么叫母系遗传 只受母本遗传物质控制 子代只表现母本性状的现象叫母系遗传 4 什么叫细胞质遗传 由细胞质成分引起的遗传现象 称为细胞质遗传 三 问答 1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有何区别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正 反交的结果一样 除伴性遗传外 F1 总 是表现显性性状 正 反交的结果不一样 F1 总是表现母本 性状 母系遗传 遗传方式属于孟德尔式 杂种后代有一定的分 离比 遗传方式属于非孟德尔式 杂种后代无一定 的分离比 核基因在染色体上 并能进行基因定位 质基因不在染色体上 而在某些细胞器中 2 为什么细胞质遗传主要表现母本性状 雌性生殖细胞 卵细胞 含有细胞核 细胞质及各种细胞器 雄性生殖细胞精细胞 只含有细胞核 受精过程 卵细胞为子代提供其全部核基因 全部或是部分细胞质基因 精子为子代提供其核基因 其结果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的遗传性状 只能通过卵细胞遗传给后代 而不能通过精子遗传给后 代 3 雄性不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雄蕊发育不正常 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 雌蕊仍发育正常 能 接受正常的花粉而受精结实 4 细胞核雄性不育型的遗传方式如何 属于孟德尔式遗传 雄性不育往往是隐性的 受一对隐性基因 msms 控制 正常可育的性状是显 性的 用核基因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正常可育植株杂交 F1 正常 F2 则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5 在细胞核雄性不育型的遗传中 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在杂种后代群体中 不育株与可育株只 有开花时才能区别 很难单独种植雄性不育的植株进行杂交制种 不易找到相应的保持系 6 细胞质雄性不育型的遗传方式如何 一般不受父本基因的影响 表现为母系遗传 7 在质不育型中 如果用 S 表示雄性不育的细胞质基因 用 N 表示雄性可育的正常细胞质基因 如何建立杂交组合 P S N S 8 在质不育型中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没有授粉植株就不能结实 在育种上难以利用 不易找到相 应的恢复系 9 如何根据核 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使杂交后代均保持不育的性状 P S rr S rr 10 如何根据核质基因的相互作用 使雄性不育的个体育性恢复 P S rr N RR S Rr P S rr S RR S Rr 11 三系的基因型如何 S rr S rr N RR S RR 12 三系育种中的三系是什么 在三系育种中各有什么作用 不育系 能被保持系所保持 在杂交后代出现全部为不育系的个体 保持系 具有保持不育系在世代中稳定遗传的能力 恢复系 能使不育系的后代恢复育性的能力 13 在玉米中 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基因制造双交种 有一个方法是 先把雄性不育自 交系 A Srfrf 与雄性可育自交系 B Nrfrf 杂交 得到单交种 AB 把雄性不育自交系 C Srfrf 与 雄性可育自交系 D NRfRf 杂交 得到单交种 CD 然后再这两个单交种杂交 得到双交种 ABCD 问 双交种的基因型和表型如何 比例如何 P A B S rfrf N rfrf AB F1 S rfrf 雄性不育 P C D S rfrf N RfRf CD F1 S Rfrf 雄性可育 AB CD S Rfrf S rfrf ABCD 1 2 S Rfrf 1 2 S rfrf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6 6 遗传物质的变异遗传物质的变异 一 名词解释 染色体基数 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有的染色体数 同源多倍体 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经二次以上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 基因突变或点突变 由于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 缺失或改变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 变 称为基因突变 复等位基因 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以上形式的等位基因 称为复等位 基因 二 问答题 1 有一倒位杂合体 ABCDE 与 ADCBE 请画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 有倒位环存在 如果 在减数分裂后期 在倒位环中 B C 之间有一单交换 则可形成什么样子的配子 育性如何 答 图略 倒位杂合体在倒位环内如果有交换 则形成的配子中一种含有正常染色体 可育 一种含有倒位染色体 可育 还有两种配子是含有缺失重复染色体 不育 所以形成配子有一 半为可育配子 一半为不育配子 4 玉米的 1 号染色体的基因排列顺序是 ABCDEF 第 2 号染色体的是 MNOPQR 相互易位后形成的排 列顺序是 ABCPQR 和 MNODEF 请进行如下分析 用简图绘出粗线期的构型 10 为什么移码突变比错义突变对蛋白质正常功能的影响更大 答 错义突变一般只导致多肽链中个别氨基酸的种类改变 而移码突变则使发生突变的位置及其 以后序列所决定的氨基酸数量和种类均发生变化 或是肽链合成提前终止或错后终止 所以多形 成无生理活性的肽链 因此 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更大 11 玉米体细胞有2n 20条染色体 试写出下列有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模式和数目 单体2n 1 20 1 单倍体n 10 缺体2n 2 18 双三体2n 1 1 22 四体2n 2 22 四倍体2n 4x 40 14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 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 456789 中间的点代表着丝粒 染色体异 常的果蝇有如下的结构 123 476589 123 46789 1654 32789 123 4566789 对以上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进行命名 画图说明他们是怎样由正常的染色体得到的 15 显性突变如何表现 16 隐性突变如何表现 17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染色体畸变是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化 可涉及多个基因 多是细胞学水平可以观察到的突变现象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发生的改变 7 7 花卉的遗传变异花卉的遗传变异 问答题 3 根据花径的遗传规律 说明增加花朵直径的途径 栽培措施的作用 遗传学途径 诱发多倍体 诱发突变 增加重瓣性 发掘多基因系统的潜力 4 根据重瓣性的遗传规律 说明影响重瓣性的因素 本身生长势 营养条件 栽培状况 环境因素 8 种质资源种质资源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品种 经过人类长期驯化 栽培和选择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生 产资料 是适应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的园林植物群体生态类型 种质资源 遗传资源 基因资源 在引种 选择育种工作中用来作为选择 培育或改造对象的 那些植物 在遗传育种领域内 也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二 问答二 问答 3 野生植物中是否存在品种 否 7 种质资源按来源分哪几类 本地的种质资源 外地的种质资源 野生的种质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 质资源 14 种质资源有几种保存方法 自然保存 人工保存 15 人工保存种质资源有几种方法 种植保存 室内保存 16 室内保存有几种方法 种子的贮藏 花粉贮藏 组织培养法 9 引种引种 二 问答二 问答 1 引种包括几个含义 一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植物 二是野生植物的家化栽培 2 植物引种到新地区后 会出现哪些情况 一种是原分布地与引种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小 或者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较广泛 该植物可在不改 变遗传性的情况下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正常生长发育 这叫自然驯化 另一种是原分布区与引种地之间自然环境差异较大或植物适应范围窄 需要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它 的遗传性使之适应新的环境 这叫风土驯化或气候驯化 7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哪些 限制植物引种的主要生态因子 引种植物的生态型 引种植物的生态 历史 9 限制植物引种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哪些 温度 降水和湿度 日照 土壤酸碱度和土壤结构等 10 与引种有关的生态因子中 温度因子有哪些 温度是植物引种驯化的生存环境条件中最不容易 进行人工调节的主要生态因子 其中包括年平均温度 最高 最低温度及其持续时间 季节交替 特点 无霜期 积温大小等 12 光照对引种有哪些影响 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昼长夜短 此地区植物属长日照植物 南树北移 当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高纬度地区后 由于受长日照影响 秋季生长期延长 延时封顶 减少了养分积累和防碍了组织本质化 冬季来临时 无休眠准备而冻死 这是南树北 移常见的实例 北树南移 植物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时 因为日照由长变短 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枝条 提前封顶 生长期缩短 生长缓慢 另一种情况是出现二次生长 延长生长期 15 植物引种工作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即引种材料的收集 种苗检疫和引种试验 16 引种成功的的标准有哪些 1 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 不需要特殊的保护 能露地越冬或越夏 并生长良好 2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或观赏品质 3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4 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17 南树北移和北树南移时各应采取哪些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南树北移北树南移 播种期延迟提早 栽植密度增大减小 肥水管理少施肥多施肥 光照处理短日照长日照 防寒遮荫防寒越冬遮荫过夏 播种育苗和种子处理低温处理干燥 10 选择育种选择育种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选择育种 选择育种又称选种 从现有的种质资源或品种中 根据育种目标 挑选符合人类需要 的个体或群体 通过比较 鉴定 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二 问答二 问答 2 选择育种有哪些主要方法 混合选择 单株选择 芽变选择 无性系选择 3 混合选择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方法简便易行 不需要很多土地和设备就能迅速地从混杂的原始 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的类型 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或种植材料 以便于及早推广 能保持丰富的遗传 性 以维持和提高品种种性 混合选择多用于良种繁育 在性状遗传力高 种群混杂 性状变异 幅度较大的情况下 选择效果较好 混合选择的缺点是 在性状遗传力低 种群相对一致 性状变异幅度较小的情况下 选择效果较 好 4 单株选择哪些优缺点 优点 由于所选单株是分别编号和繁殖的 一个优株的后代就成为一个家系 经过几年的连续选 择和记载 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每一单株的基因型的优劣 从而获得遗传性显著优良的新品 种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是 比较费工 费时 株系增多后所占土地增大 工作程序也比较繁杂 5 哪些植物适合用一次选择法 哪些植物适合用多次选择法 自花授粉的植物和营养繁殖的植物 它们的后代一般不分离 容易稳定 所以常用一次混合选择 法 异花授粉的植物和杂种后代 多发生分离现象 必须用多次混合选择或多次单株选择法 7 芽变选择有哪些优点 芽变选择方法简单 收效快 便于推广 8 无性系选择 是从普通种群中 或从人工杂交和天然杂交的原始群体中挑选优良的单株 用无 性方式繁殖之后进行选择的方法 由于同一无性系植株的遗传基础都是相同的 9 无性系内选择是否有效 为什么 由于同一无性系植株的遗传基础都是相同的 无性系内选择 是无效的 10 无性系选择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能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进行选择从而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 此外这种方法简单 见效快 缺点 一个无性系就是一种基因型 因而无性系内选择无效 此外 由于无性系遗传基础过窄 往往适应性较差 有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 11 在植物生长的什么时期进行选种 选择应用于植物生长的整个生活周期 如种子的选择 幼苗的选择 花期的选择直到成熟时的株 选和果实的选择 16 有哪些因素影响选择效果 选择群体的大小 选择性状的变异幅度 遗传力的大小 环境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 11 有性杂交育种有性杂交育种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就是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 继而选择培育 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种优势 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 F1 在生长势 生活力 繁殖力 抗逆性 品质 产量等方面 优于其双亲的现象 杂种优势有强有弱 还有正向优势和负向优势 有时称为劣势 二 问答二 问答 1 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 可将有性杂交分为几种 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 2 杂交方式有哪几种 1 单杂交 A B B A 2 复合杂交 三交又称三杂交 A B C 双交又称双杂交 A B C D 3 回交 A B A 轮回亲本 F1 A B 非轮回亲本 B1 A B 1 表示回交第一代 4 多父本混合授粉杂交 A B C D 4 花粉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花期调整花粉的收集 花粉的贮藏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7 花粉贮藏的目的是什么 在于创造一定的条件 使花粉代谢强度降低 延长花粉的寿命 8 花粉的收集方法有哪几种 树上收集 培养花枝收集花粉 采集花穗收集花粉 9 如何进行花粉的收集和贮藏 花粉贮藏的方法是将花粉采集后阴干 除净杂物 分装在小瓶里 数量为小瓶的 1 5 瓶口用双 层纱布封扎 然后贴上标签 注明花粉品种和采集日期 小瓶置于干燥器内 干燥器内底部盛有 干燥剂无水氯化钙 干燥器放于阴凉 黑暗的地方 最好放于冰箱内 冰箱温度保持在 0 2 左 右 也可把装有花粉的小瓶放入盛有石灰的箱子内 置于阴凉 干燥 黑暗处 10 为什么要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在使用远地寄来 或采集 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贮藏的花粉 进行杂交之前 必须对花粉生命力进行测定 以便对杂交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11 如何进行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1 直接测定 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将花粉直接授在同种植株的雌蕊柱头上 然后统计结实数量 另一种方法是把花粉授到雌蕊柱头上后 隔一定时间切下柱头 在显微镜下检查花粉萌发情况 根据萌发率的高低来鉴定花粉的生活力 2 间接测定 a 培养基法 b 染色法 c 电导法 14 杂交方法有哪两种 植株上授粉 室内切枝授粉 15 杂种优势有哪两种假说 显性假说 超显性假说 16 植株上授粉分哪几步进行 1 母株和花朵的选择 2 去雄和套袋 3 授粉 4 杂交后的管理 17 在雌蕊发育的什么阶段进行授粉 待柱头分泌粘液而发亮时即可授粉 18 对虫媒花可用什么工具进行授粉 用毛笔或棉球沾取花粉涂抹于柱头上 特别稀少的花粉用圆 锥形橡皮头授粉 授粉后立即将套袋折好 封紧 19 对风媒花可用什么工具进行授粉 风媒花的花粉多而干燥 可用喷粉器喷粉 21 室内切枝杂交分哪几步进行 1 花枝的采集和修剪 2 水培和管理 3 去雄 隔离和授粉 4 果实 发育期管理及种子采收 22 哪些植物适合选用室内切枝杂交 种子小而成熟期短的某些园林植物 如杨树 柳树 小菊等 可剪下花枝 在室内水培杂交 23 远缘杂交常常遇到哪些问题 1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2 远缘杂种的不育性 3 远缘杂种后代分离 的广泛性和不规则性 24 如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1 选择适当亲本并注意正反杂交 2 混合花粉和多次重复授粉 3 柱头移植 剪短法 4 离体授粉 试管受精 26 提高杂种苗成活率的前提是什么 提高种子出苗率 成苗率是培育杂种苗的一个重要前提 27 对木本植物杂交后为什么不能在早期进行大幅度选择 对木本植物来说 杂种的优良性状往往要经过一段生长才能逐步表现出来 一般要经过 3 5 年观 察比较 特别是初期生长缓慢的树种 时间更要放长一些 不可过早淘汰 28 怎样计算杂种优势 29 杂种优势是指第几代 杂种优势的利用一般只限于 F1 12 倍性育种倍性育种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是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 遗传 信息 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二 问答二 问答 1 多倍体植物有哪些特征 1 营养器官增大 2 抗性增强 3 品质和观赏价值提高 4 克服远缘杂交的 不结实性 3 秋水仙碱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秋水仙碱的主要作用 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使已经正常分离的染色体不能拉向两 极 从而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同时秋水仙碱又能抑制细胞板的形成 因此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 的细胞 处理过后 如用清水洗净秋水仙碱残液 细胞分裂仍可恢复正常 4 秋水仙碱常用的浓度是多少 0 1 0 5 5 诱导多倍体有哪些具体方法 1 种子浸渍处理 2 幼苗处理 3 鳞片处理 4 试管内诱导多倍体 5 复 合处理 植物材料先用秋水仙碱处理后再进行辐射处理效果更佳 6 如何鉴定多倍体 1 间接鉴定 2 直接鉴定法 7 为什么要进行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与二倍体相比 生活力较弱 植株矮小 叶片较薄 花器较小 所以单倍体本身没有利用 价值 为什么要进行单倍体育种 如果将单倍体植物的染色体加倍 使其成为纯合的二倍体 就能恢复正常的结实能力 而这种纯 合的植物是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的极好材料 100 1 双亲平均值 双亲平均值 平均优势 F 100 1 较好亲本值 较好亲本值 超亲优势 F 100 1 对照品种 对照品种 对照优势 F 8 单倍体植株的产生有几条途径 二条途径 孤雌生殖 即被子植物胚囊中的卵细胞 极核 反足细胞及助细胞不经受精单性发育而获得的植 株 孤雄生殖 即花粉 花药 离体人工培养使其单性发育成植株 目前主要应用花粉 花药 离体培养来 获得单倍体植株 9 单倍体育种有何意义 1 克服杂种分离 缩短育种年限 2 提高选择效率 3 有利于突变的研究 4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性和 不稳定性 10 为什么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 由于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 单套染色体全部同时分配到一 个性细胞的机率极小 所以单倍体植物是高度不育的 11 花药诱导的实质是什么 花粉培养 12 花药诱导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理论根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花粉的单倍性 13 单倍体育种的成败关键在于亲本的选择 应选择什么样的亲本 一般采用优良的杂种一代植株的花药或杂种二代中选择出的优良植株的花药进行诱导培养 此外 还应选择易于诱导的材料为亲本 14 花药诱导为什么要进行花粉发育期的检查 一般都取花粉处于四分体至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进行诱导 使其离开正常发育途径 即形成成熟花粉 粒后产生精子的途径 而成单倍体植株 17 诱导花药产生的愈伤组织和幼苗的起源有哪两种可能 单倍体的诱导多数采用花药离体培养 因此愈伤组织和幼苗的起源就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起源 于生殖细胞 花粉 为单倍体 这是理想的 另一种可能起源于花药体细胞 如花药壁 药隔或花 丝细胞 为二倍体 13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诱变育种 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因素 诱导植物产生遗传性变异 根据育种目标 从变异中选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辐射的临界剂量 辐射后存活率为 40 的剂量 二 问答二 问答 3 哪些植物组织器官对辐射是敏感的 哪些不敏感 分生组织 其他组织 细胞核 细胞质 性细胞 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连锁经营管理师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AIGC音频篡改检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医疗AI研究员病历处理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带式球团焙烧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乳清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炉外法冶炼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酸饱充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术室院感制度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手卫生知识考试试题(含答案)
- 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远程培训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全册)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河南省科技版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 QC课题衬衣小扣外观解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