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割麦女翻译鉴赏ppt课件.ppt_第1页
孤独的割麦女翻译鉴赏ppt课件.ppt_第2页
孤独的割麦女翻译鉴赏ppt课件.ppt_第3页
孤独的割麦女翻译鉴赏ppt课件.ppt_第4页
孤独的割麦女翻译鉴赏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olitaryReaper 孤独的割麦女 翻译鉴赏By孟晓宇 郭筱双 方颖 安珊 1 1 诗人与创作背景2 原诗分析鉴赏3 诗歌翻译技巧4 译文赏析品鉴 2 华兹华斯其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湖畔派 诗人的重要代表 3 1770年4月7日生于北部昆布兰郡科克茅斯的一个律师之家 1850年4月23日卒于里多蒙特 8岁丧母 5年后 父亲又离开了他 亲友送他到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 1787年进剑桥大学 曾在1790年 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 其间与法国姑娘阿内特 瓦隆恋爱 生有一女 1795年从一位朋友那里接受了一笔遗赠年金 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也有了实现回归大自然夙愿的可能 便同妹妹多萝西移居乡间 4 1797年同诗人柯尔律治相识 翌年两人共同出版 抒情歌谣集 1798 1799年间与柯尔律治一同到德国游历 在那里创作了 采干果 露斯 和组诗 露西 并开始创作自传体长诗 序曲 1802年与玛丽 哈钦森结婚 此时开始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 并且发现这一主题与传统的宗教观实际上并行不悖 因此重新皈依宗教 同时 在政治上日渐保守 5 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在1797 1807年 随着声誉逐渐上升 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 到了1830年 他的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 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 1807年10月的 爱丁堡评论 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 18世纪末 19世纪初在英国西北部的湖畔有一些诗人聚集 其诗作多描写湖区 故称他们为 湖畔派 6 早期诗歌 晚步 和 素描集 中 对大自然的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 然而 从 抒情歌谣集 开始 一反18世纪的诗风 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 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 他为 抒情歌谣集 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他的作品还有 不朽的征兆 以及由 序曲 和 漫游 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 隐者 等 7 抒情歌谣集 的序言 在 序言 里 华兹华斯的诗论主要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 是关于诗歌的题材问题 华兹华斯认为 题材的确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 他要求突破古典主义的 规范 把审美对象从宫廷转向民间 从城市转向山乡湖畔 他主张 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 而在这种选择中他又 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因为 在这种生活里 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一种更为单纯的状态之下 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8 第二 是关于诗歌的语言问题 华兹华斯主张 诗应该 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这里所说的 人们 是指农村的下层民众 或者是过着 微贱的田园生活 的人 因为他们的语言是从 最好的外界东西得来的 是与美妙的大自然息息相通的 9 第三 是关于诗的本质问题 首先 什么是诗 华兹华斯认为 诗是一切知识的精华 它是整个科学面部上的强烈表情 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 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 这里 华兹华斯把诗与知识即人的理性联系在一起 同时又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而且更强调后者 所以 他为诗下的定义是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其次 什么是诗的目的 对此 华兹华斯是从理性和快感两方面来论述的 他认为 诗的目的在于真理 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 同时又认为 诗 必须直接给人以愉快 要 带有一种愉快的热情 把真理 传达给读者 换言之 诗以真与善为目的 但却是通过美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10 最后 华兹华斯在 序言 中还对诗人的特殊才能作了解释 他认为 诗人与一般人之所以不同 关键在于 没有外界直接的刺激他也能比别人更敏捷地思考和感受 并且比别人更有能力把内心产生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 诗人比一般人更具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对诗人想象力的强调 可以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论的核心 11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和华兹华斯的自然抒情诗都是他们回归自然的产物 都以追求自由 寄情山水 在客观景物中寓合主观情愫为主要特征 这是他们自然诗歌的共同特色 华兹华斯的作品比较多地追求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强调沉思 以诗篇中的情景 寄寓一种宗教式的情感 同时赋予深邃的哲理 而陶渊明的田园诗 不仅赞美 讴歌田园风光与生活 而且通过诗人自身饱尝耕耘的艰难辛苦 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与希望 12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在题材的选择 语言的选用 诗歌主题等方面也有共同之处 主张使用普通人们的质朴语言 也强调淘洗提炼之功 选用的题材也是日常生活和平凡景物 所用的语言也是朴实无华的 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 如村舍 鸡犬 豆苗 桑麻 这些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 一经他们的笔触 就给人新鲜的感觉 所不同的是 华的作品较多地追求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将优雅的自然风光与沉思冥想相结合 而陶渊明的诗真率 自然 正如朱熹所说 渊明诗所以高 正在不待安排 胸中自然流出 他说理的成分很少 一般都是诗人自己的感情融入自然之中 13 创作背景 华兹华斯曾多次到苏格兰各地游历 广泛接触大自然和乡村风土民情 这首诗据说就是他游历时的收获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诗人读了朋友哈金森的一则日记后写的 哈金森在日记中写道 在一次远足中 他偶然看到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女在麦田里一面劳作 一面唱歌 歌声悠扬哀婉 凄切动人 这些材料经过诗人点化 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14 诗歌赏析 这首诗八行一节 共四节 每行大体上包括四个抑扬格的音步 尾韵一般为ababccdd 前四句是隔行押韵 后四句是两个对偶句 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诗人在这里选用了自由流畅的叙述诗体和质朴自然的语言 其丰富的想象 跳跃的意象 变换的句式 自然律动的情绪 给诗作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这首诗的标题 英文是 TheSolitaryReaper 中文有多种译法 孤独的割麦女 飞白译 孤独的刈女 孤独的收割者 等等 15 TheSolitaryReaper BEHOLDher singleinthefield YonsolitaryHighlandLass Reapingandsingingbyherself Stophere orgentlypass Aloneshecutsandbindsthegrain Andsingsamelancholystrain Olisten fortheValeprofoundIsoverflowingwiththesound NoNightingaledideverchauntMorewelcomenotestowearybandsOftravelersinsomeshadyhaunt AmongArabiansands Avoicesothrillingne erwasheardInspring timefromtheCuckoo bird BreakingthesilenceoftheseasAmongthefarthestHebrides 16 字词解释 1 behold 古代诗歌用法 相当于今日的look 古英语诗歌的hark相当于今日的listen 但意思上则更加古雅 2 yon yonder overthere3 lass少女 也是多用于古代诗歌 对应的是lad 少年 4 melancholystrain 这里strain相当于tone 说明歌唱的曲调是忧伤的5 Valeprofound Vale valley 古代诗歌用法 悠长的山谷6 chaunt 即chant 歌唱7 welcomenotes pleasingandpleasantsongs8 shadyhaunt darkandhorribleplaces9 Arabiansands Arabiandeserts10 Hebrides 苏格兰最北部的一片群岛 17 第一节 以画面烘托歌声诗歌第一节描写年轻姑娘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情景 营构了一幅视野辽阔 色彩鲜明 层次清晰 构图和谐的图画 画面的背景由远及近 依次呈现 远景是高原峡谷 明丽秋空 中景是辽阔田野 微风拂拂 色彩是麦浪翻滚 金黄灿烂 近景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姑娘 站在原野上 一边劳动 一边歌唱 她是这幅高原收割图的主体和主角 这种 大场面 深背景 的描写极富立体感 巧妙地烘托出歌声的高吭悠扬 给人以空谷传音 哀转久绝之感 雄浑苍茫的自然 辛勤劳动的姑娘 凄婉动人的歌声 三者和谐统一 构成了一种独特清幽的美 而诗人的心灵也已经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 因而诗人如醉如痴 流连忘返 18 第一节 以祈使句式开头 突出视觉和听觉 注意很多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都大量使用祈使句句式 第一节里面用了很多表示孤独的词语来形容割麦女 其实也是在反映诗人自己的孤独 19 第二节 以鸟声烘托歌声诗歌第二节诗人设想两幅画面 分别两次运用烘托手法来突现姑娘歌声的优美迷人 第一幅图景是夜莺欢唱 在荒凉沉寂的沙漠里 孤独的旅人饥饿难忍 疲惫不堪 几乎陷入了一种无助无奈的绝望之中 这时 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夜莺欢唱 对于濒临绝境的旅人来说 这天籁之音无异于一份甘露 一线光明 一眼清泉 一份生意 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给人以生的勇气和新的希望 第二幅图景是杜鹃报春 诗人用赫伯利群岛的荒凉寒冷 用汪洋大海的沉寂黑暗来反衬杜鹃报春的响亮动听 杜鹃声声 驱散了寒冷 打破了沉寂 宣告冬天已经结束 春天就要到来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啊 字里行间溢露出一种激动和喜悦 诗人又说 杜鹃声声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再一次反衬出劳动者歌声的激动人心 生机活现的特点 20 第二节 诗人展开想象 运用反衬手法 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内心美感 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见夜莺清脆的啼啭 这无异于一杯甘露 遥远寒冷的赫伯利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啼声 这又像是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 但它们都不如姑娘的歌声动人心房 从侧面赞美女子歌声的悠扬 给漂泊者以慰藉和前行的动力 21 Willnoonetellmewhatshesings PerhapstheplaintivenumbersflowForold unhappy far offthings Andbattleslongago Orisitsomemorehumblelay Familiarmatterofto day Somenaturalsorrow loss orpain Thathasbeen andmaybeagain 22 Stanza3 Thepoetdoesn tunderstandhersongbutknowsitisaboutsomethingsad 1Willnoonetellmewhatshesings 2Perhapstheplaintivenumbersflow3Forold unhappy far offthings 4Andbattleslongago 5Orisitsomemorehumblelay 6Familiarmatterofto day 7Somenaturalsorrow loss orpain 8Thathasbeen andmaybeagain sad 音符 areabout Hersongislikewater longtimeago 低俗的小调 suchasthenaturaldeathofherparents 23 诗歌第三节描写诗人对歌声的猜测感悟 对于一个不期而遇的普通劳动者 对于一个孤独的收割人习以为常的歌唱 华兹华斯能保持一份平等关爱 一分真挚善良 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体察 这正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的高尚情操所在 他听出 他猜想 姑娘也许在为过去哀伤 为不幸悲叹 为战争垂泪 也许是为司空见惯的生活而歌唱 她歌唱过去 她歌唱未来 她歌唱劳动 她歌唱自然 她歌唱痛苦和忧伤 她歌唱幸福和希望 24 Whate erthetheme theMaidensangAsifhersongcouldhavenoending Isawhersingingatherwork Ando erthesicklebending Ilisten d motionlessandstill And asImountedupthehill ThemusicinmyheartIbore Longafteritwasheardnomore 25 Stanza4 Thepoetwassomovedbyhersongthathecouldneverforgetit 1Whate erthetheme theMaidensang 2Asifhersongcouldhavenoending 3Isawhersingingatherwork 4Ando erthesicklebending over 5Ilisten d motionlessandstill Thepoetwascarriedawaybyhersongandalmostforgothisjourney whatever girl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listeningattentively 镰刀 26 登上 6And asImountedupthehill 7ThemusicinmyheartIbore 8Longafteritwasheardnomore Iborethemusicinmyheart 我把那支乐曲牢记心头 Thesolitaryreaper ssongleftanunforgetableimpressioninthepoet smind 27 第四节 诗人的心灵受到了震动 歌声虽已消失 音乐长留心头 诗人聚精会神地听 漫不经心地走 完全沉浸到了劳动者的忧郁凄美的歌声里 不知不觉已登上了高高的山岗 当他意识到姑娘已从他的视野中消失 歌声已从他的耳际消逝时 他的心还长久地沉浸在歌声美妙动人的世界里呢 真是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诗人在这里抒发了深切的感情 女子的歌声使得旅途中的人忘却了疲惫 可以继续走向远方 用了象征手法 以脚下的山路象征人生旅途 28 TheSolitaryReaperBEHOLDher singleinthefield YonsolitaryHighlandLass Reapingandsingingbyherself Stophere orgentlypass Aloneshecutsandbindsthegrain 5Andsingsamelancholystrain Olisten fortheValeprofoundIsoverflowingwiththesound NoNightingaledideverchauntMorewelcomenotestowearybands10Oftravellersinsomeshadyhaunt AmongArabiansands Avoicesothrillingne erwasheardInspring timefromtheCuckoo bird Breakingthesilenceoftheseas15AmongthefarthestHebrides Willnoonetellmewhatshesings PerhapstheplaintivenumbersflowForold unhappy far offthings Andbattleslongago 20Orisitsomemorehumblelay Familiarmatterofto day Somenaturalsorrow loss orpain Thathasbeen andmaybeagain Whate erthetheme theMaidensang25Asifhersongcouldhavenoending Isawhersingingatherwork Ando erthesicklebending Ilisten d motionlessandstill And asImountedupthehill 30ThemusicinmyheartIbore Longafteritwasheardnomore 29 孟晓宇译本 看 麦田里的孤影 那高原姑娘 割麦 唱歌 停留 或悄悄走过 她独自割麦 捆麦 伴着忧郁的曲调 听 幽幽谷地萦绕歌声荡荡 阿拉伯沙漠 倦旅息荫旁 夜莺百啭 不及麦女歌声暖心房 遥远的赫伯利 杜鹃唤春 惊破海寂寥 不及麦女歌声动人肠 她在唱什么 是为往事哀伤唱渺远悲伤之事 是为战火硝烟哀伤 也许她的歌平庸谦卑 只唱今日习以为常 只唱生活忧伤悲苦 从前经受过 今后也这样 无论姑娘为何唱 歌若年华无尽头 歌唱 劳作 弯腰 挥镰 我凝神欣赏 直到登上岗 歌声消失耳边却留我心上 30 诗歌 诗在任何国家的语言中都被认为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 诗之根本为诗 就是因为它有区别于其他语言表现形式的语言特征 比如它有谐美的音韵 严整的格律 以及某些规定的形式 31 三美原则 在译界 就诗歌翻译 一直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主张 以诗译诗 要求译诗具备译入语文化对诗所定义的特征 这些特征被进一步细化为译诗在音 形 意三方面的标准 即音美 形美和意美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要数当代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 许先生不仅提出了诗歌翻译的 三美 论 而且其后又提出了惊世骇俗的 竞赛论 认为译作可以胜过原作 32 音美 就是译诗也应具有英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 中诗讲究平仄 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 除此而外 中诗的音美还常常借助于双声 声母相同 叠韵 韵母相同 或尾韵得以体现 英译时 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译之 使富于韵律美的原诗 在译诗中也能保存其歌咏性和音乐性 形美 就是译诗也应有英诗的形式美 汉语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 在诗的行数 每行的字数及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 近体诗还可分为绝句 律诗和排律 这些诗词在英译时 可考虑自由选择英诗中的抑扬格格律诗 英雄双行体或十四行诗 意美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把握诗歌的意境是翻译的关键所在 诗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美学实践 是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统一 诗歌的模糊性及其丰富内涵令不同的读者 译者产生不同的感觉 有的诗真有如蒙娜丽莎的笑 100人欣赏她 得出的是100个说法 所以 在译诗时 要体现诗歌的意美 译者首先要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民情风俗等 意美 必须建立在 信 达 的基础上 33 割麦女卞之琳译 看她 在田里独自一个 那个苏格兰高原的少女 独自在收割 独自在唱歌 停住吧 或者悄悄走过去 她独自割麦 又把它捆好 唱着一只忧郁的曲调 听啊 整个深邃的谷地都有这一片歌声在洋溢 从没有夜莺能够唱出更美的音调来欢迎结队商 疲倦了 到一个荫凉的去处就在阿拉伯沙漠的中央 杜鹃鸟在春天叫得多动人 也没有这样子荡人心魂 尽管它惊破了远海的静悄 响彻了赫伯里底斯群岛 她唱的是什么 可有谁说得清 哀怨的曲调里也许在流传古老 不幸 悠久的事情 还有长远以前的征战 或者她唱的并不特殊 只是今日的家常事故 那些天然的丧忧 哀痛 有过的 以后还会有的种种 不管她唱的是什么题目 她的歌好像会没完没了 我看见她边唱边干活 弯着腰 挥动她的镰刀 也不动 听了许久 后来 当我上山的时候 我把歌声还记在心上 虽然早已听不见声响 34 三美 论 音美 是针对译诗的节奏及韵式而言 形美 针对译诗的行数 分节以及字 词 数而言 意美 则是指深层结构 译诗不仅仅要做到信 达 雅 而且要注重审美效果 因为不管是英诗还是汉诗 都是美的载体 是语言最凝练 最精粹 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音美 形美 意美合而为一的典范 吸引着人们去鉴赏 35 孤独的收割女 郭筱双译 看啊 那远处的田野上 有一位孤独的高地姑娘 她一边收割 一边放歌 停下吧 或者轻轻离去 她独自割麦又捆上 歌声寂寞而忧伤 听啊 那歌声悠然 在深谷中飘荡流转 在阿拉伯燥热的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躲在绿荫下 此时夜莺也难眠 轻声啼叫 却不如她的歌声沁人心脾 在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布谷鸟啼鸣唤醒了春天 响铃般打破了宁静的海面 却不如她的歌声动人心魄 谁能告诉我她唱的是什么 也许这连绵不绝的忧伤音符 是唱那早已过去的心酸往事 还有那远古的战场 或许只是些通俗小曲 唱平淡无奇的生活 那平凡的悲伤 失去和痛苦 从前发生过 以后也可能重来 无论她究竟唱些什么 那歌声好似渺无止境 她一边收割 一边唱歌 弯腰挥镰也唱着 我静静地专心聆听 不知不觉已登上山岗 那歌声已寻无踪影 却仍在我的心头久久回荡 36 孤独的收割人 猎人译 看 远处田野上 有位孤独的高地姑娘 她一人边割边唱 请你停步 或轻轻走过她身旁 她独自割麦又捆上 歌声忧郁而悲凉 哦 听吧 山谷苍莽满溢的歌声流淌 从未有夜莺之啭鸣 如此迷人动听 在阿拉伯沙漠的绿荫 安抚旅人的心 从未有春天的布谷鸟 唱出如此振颤之音 在遥远的赫布里底群岛 打破大海的宁静 她唱什么 谁能告诉 也许这流淌的忧伤音符是将遥远的不幸倾诉 或把古代的战争描述 也许唱的是家长里短 把日常琐事叙述 一些普通的悲伤和痛苦 曾经发生 还会重复 姑娘唱什么 听不清 只好似她的歌声无止境 我看她边干活边歌吟 屈身挥镰忙不停 我 静静听 当我登上山顶 此歌远遁无踪影 却余音袅袅绕我心 37 孤独的割麦姑娘方颖译 看啊 在那高地的田野中 有位孤独的割麦姑娘 她独自割着 唱着 多希望她驻足 或经过我身旁 她独自割着 捆着 用带着忧伤的曲调歌唱 听啊 是她婉转的歌声 在那山谷间久久飘荡 夜莺的啼鸣也不比这旋律悠扬 仿佛沙漠中的绿荫抚慰旅者的心房 这美丽的歌声在心底激荡 如同春日的杜鹃啼 在遥远的海岛陪伴着巨浪 谁能告诉我她为何而唱 为何她的歌声带着忧伤 是为了那些尘封的伤心时光 还是为了多年前的战场 亦只是唱平淡的生活 唱我们熟稔的家常 唱那些自然的悲痛 失望 伤感 一次一次让人彷徨 无论歌声是什么主题 它依然余音绕梁 我看着姑娘边唱边忙 弯曲的镰刀在空中飞扬 我静静地听着 驻足守望 爬上山顶 眺望远方 那歌声已不在耳际盘旋 却在我心田慢慢膨胀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