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1页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2页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3页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的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原理 操作 条件 注意事项 2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 使蛋白质 分解 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 用硼酸吸收 后在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含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 即为蛋白质含量 3 试剂 3 1浓硫酸 硫酸铜 硫酸钾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浓硫酸 硫酸铜 硫酸钾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3 2混合指示液混合指示液 1 份 1g L 甲基红乙醇溶液与 5 份 1g L 溴甲酚氯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也可用 2 份甲基红乙醇溶液与 1 份 1g L 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3 3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400g L 3 4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滴定溶液 硫酸标准溶液 c 1 2H2SO4 0 0500mol L 或盐酸标准溶液 c HCl 0 0500mol L 3 5硼酸溶液 硼酸溶液 20g L 4 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 5 样品 全蛋 2 47g 6 操作 6 1样品处理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 2 5g 半固体样品 小心移入干燥洁净的 500mL 凯氏烧瓶中 然后加入研细的硫酸铜 0 5g 硫酸钾 10g 和浓硫酸 20mL 轻轻摇匀后于 瓶口放一小漏斗 将瓶以 45 角斜放于加有石棉网的电炉上 小火加热 待内容物全部炭化后 泡沫完全消失后 加强火力 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 至液体呈蓝绿色呈请透明后 再继续加热 0 5h 取下放冷 慢慢加入 20mL 水 放冷后 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 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 洗液并 入容量瓶中 再加水至刻度 混匀备用 取与处理样品相同的硫酸铜 硫 酸钾 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6 2连接装置连接装置 装好定氮装置 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 2 3 处 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 及少量硫酸 以保持水呈酸性 加入数滴玻璃珠以防暴沸 用调压器控制 加热至水沸腾 6 3蒸馏 吸收及滴定蒸馏 吸收及滴定 向接收瓶 锥形瓶 内加入 10mL20g L 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 1 2 滴 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 用移液管移取 10 00mL 样品消化稀释液有 小漏斗室流入反应室 在将 10mL 400g L 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碱液管中 提 起玻璃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 并加水于小漏斗中以防止漏气 开始蒸馏 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 蒸馏 5min 移动接收瓶 是冷凝管下端离开液面 再蒸馏 1min 然后用少量的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 部 取下接收瓶 以 0 05 mol 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由蓝色变为微红为终 点 记录盐酸溶液用量 同时吸取 10 00mL 空白消化液按以上操作为空白实验 记录空白试验 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7 数据记录 7 1原始数据原始数据 7 2可疑值弃留可疑值弃留 实验获得的数据均合理 无可疑值 7 3整理数据整理数据 精滴 mL 粗滴 mL 平行试验 1 平行试验 2 平行试验 3 空白试验 5 905 30 5 50 5 60 0 45 8 计算 V标 V0 Ca 0 014 X 100 K m样 V定 V测 式中 X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 V标 主试验 测定用液 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0 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a 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 L 0 014 氮的物质的量质量 103 g mol m样 样品的质量 体积 g mL V定 消化液定容体积 mL V测 消化液参加测定 测定用液 的体积 mL K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蛋白质中的氮含量一般为 15 17 6 按 16 计算乘以 6 25 即为蛋白质 乳制品为 6038 面粉为 5 70 玉米 高粱为 6 24 花生为 5 46 米为 5 95 大豆及其制品为 5 71 肉或肉 制品为 6025 大麦 小米 燕麦 裸麦为 5 83 芝麻 向日葵为 5 30 9 结果 V标 V1 V2 V3 3 5 30 5 50 5 60 3 5 47 V标 V0 Ca 0 014 5 47mL 0 45mL 0 0500mol L 0 014 X 100 K m样 V定 V测 2 47g 100mL 10mL 100 6 25 8 89 10 结果可靠性分析 10 1 精密度精密度 平均偏差 0 17 0 03 0 13 3 0 11 相对平均偏差 0 11 5 47 100 0 02 10 2 误差分析误差分析 10 2 1 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 在做空白实验前可能由于定氮瓶未完全清洗干净 有之前的样液残留 或者之前样液产生的氨气未排空而导致空白实验消耗的标准溶液过多 使实验结果偏低 10 2 2 误差的方向性 本实验产生误差为负误差 11 结论 三次平行试验均吸取 10mL 消化液 产生的氨气经吸收后以 0 05 mol L 盐 酸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盐酸浓度依次为 5 30mL 5 50mL 5 60mL 相对平均 偏差为 0 02 取三者平均值 5 47mL 计算得样品蛋白质含量为 8 89 由于 空白实验前定氮瓶未完全清洗干净 有之前的样液残留或之前样液产生的氨气 未排空导致空白实验消耗的标准溶液过多 结果偏低 产生误差为负误差 12 思考题 12 1 为什么叫粗蛋白 为什么叫粗蛋白 样品中常含有核酸 生物碱 含氮类脂 卟啉以及含氮色素等非蛋白 质的含氮化合物 非纯蛋白质 故称粗蛋白 12 2 试剂及用途 试剂及用途 浓硫酸 消化 氧化剂 硫酸铜 催化剂 指示消化终点 硫酸钾 使消化温度升高到 400 混合指示剂 指示滴定终点 氢氧化钠溶液 用于蒸馏 使氨气溢出 硼酸溶液 吸收液 将氨气固定于吸收液中 形成硼酸铵 硫酸标准溶液或盐酸标准溶液 用于滴定 与硼酸铵反应 12 3 各步终点 各步终点 消化终点 溶液由黑色变为蓝绿色澄清透明 蒸馏终点 凯氏瓶内溶液变为深蓝色或产生黑色沉淀 然后用表面皿 接几滴馏出液 用奈氏试剂检查 如无红棕色物生成 表示蒸馏完毕 滴定终点 用盐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 点 12 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移液管不可交叉使用 防止酸碱试剂污染 蒸馏装置不能漏气 消化 时 火力由弱到强 烧瓶倾斜呈 45 瓶口放一长颈漏斗 蒸馏与吸收 先进行吸收操作 冷凝管末端必须插入吸收液中 然后再进行蒸馏的操作 蒸馏结束时 将管离开液面 蒸馏 1min 再用少量蒸馏水洗管外壁 滴定 先粗滴 后精滴 12 5 叙述整个实验中有关颜色的变化 为什么 叙述整个实验中有关颜色的变化 为什么 消化终点 由黑色变为蓝绿色澄清透明 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 化性 使有机物炭化呈黑色 待有机物全部被消化完后 不再有硫酸亚铜 生成 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