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xffs_第1页
心肺复苏xffs_第2页
心肺复苏xffs_第3页
心肺复苏xffs_第4页
心肺复苏xff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0 Conference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心肺复苏定义,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危急情况,以期恢复心跳与呼吸而采取的紧急急救措施称之为心肺复苏术(CPR)。即通过各种急救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 方法, 试图恢复自主循环。,心肺复苏的历史,1947年美国Clauole Beek 教授首次报道为室颤病人进行电除颤获得成功。1958年美国Peter Safar 教授发明口对口呼吸法,被确定为现场呼吸复苏首选方法。1960年Williavn Kouwenhoven 发表胸外按压复苏心脏骤停成功报告,被称为心肺复苏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按压法、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几个基本的概念,心脏骤停:心脏机械收缩功能停止。临床判断为无意识、无脉搏和无呼吸(三无征)。基本生命支持(BLS):发现心脏骤停患者,求救EMS系统,基本心肺复苏。急救医疗服务(EMS):能够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人员。主要包括:EMS调度部门和EMS出诊小组。,猝死的定义,非外伤所引起的急性死亡,医学上叫猝死。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在死前24小时一直过着正常生活,而在起病后6小时内迅速死亡者,称作猝死。据统计,我国猝死发生率每年约万分之0.9-3,一年内约有15万人猝死,其中青壮年占2040 % 。,猝死的病因,冠心病: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占60左右。中老年人尤为多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病毒性心肌炎:健康的青壮年不少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诱发。血管瘤破裂。药物过敏。中毒。,心脏骤停的判断指标,神志突然丧失:心脏骤停而停止了有效的排血,脑细胞的供血也随之中断,不到7秒,患者便出现突然的神志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呼吸停止或喘息。发绀。瞳孔固定散大。,初级心肺复苏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 呼吸停止:溺水、卒中、气道异物、烟熏、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创伤、心肌梗死、昏迷等心脏停搏:室颤、室速、心脏静止、电机械分离,心肺复苏的禁忌证,胸壁开放性损伤。肋骨折断。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心肺复苏。如晚期癌症等。,心肺复苏的内容,初级心肺复苏高级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的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速度,呼吸循环停止后,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证 实,证实病人的心跳停止,只在10秒内完成。 判断病人意识是否存在,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呼叫并推动病人身体,观察是否有反应。 观察是否胸廓有呼吸运动,呼吸停止的最明显标志是胸廓不再活动,用耳近病人鼻腔处是否能听到呼吸或感到呼吸的气流。,呼 救,确定心脏骤停,应向周围大声呼救,寻求帮助,起动EMS,尽早进行心肺复苏。不要等待医生来后再抢救,因为心脏停跳4分钟就发生脑损害,停跳6分钟以上,大脑就发生永久性损害。反之,停跳时间越短,大脑缺氧性损伤越轻,恢复的机会越大。,体 位,要让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一块硬板,不用枕头。有外伤者(尤其脊柱或颈部)转身时需高度注意,避免损伤脊髓。,初级心肺复苏,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初级心肺复苏,评估意识状态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心肺复苏的ABC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救生呼吸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A (Airway)开放气道畅通呼吸道,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颏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颏(颌),其目的是解除舌根随下颚后坠而对气道的阻塞,同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痰液和假牙,这样气道被打开。有些患者此时就开始自主呼吸;如果患者仍不恢复呼吸运动,须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易操作,无外伤者均可采用,特别适于非专业抢救者。托颌法:,B (Breathing)建立呼吸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口对口呼吸:(1)用托起患者下巴之手的拇指把下巴打开,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2)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B (Breathing)建立呼吸人工呼吸,(3)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4)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准备做下一次人工呼吸; 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放松,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B (Breathing)建立呼吸人工呼吸,(5)通气频率:1012次/分钟,间隔45秒一次,对小儿患者可略快些,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无论单人或是双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6)吹气量:成人10ml/Kg 约7001000ml/次,每次吹气应维持2秒钟。,B (Breathing)建立呼吸人工呼吸,(7)口对鼻人工呼吸:一手将一侧下巴上抬,另一手的食指封住患者双唇,抢救者将气吹入患者鼻孔。(8)口对口鼻呼吸:抢救者的嘴覆盖患者的口鼻。用于婴儿。,救生呼吸,评估:判断病人有无呼吸(看、听、感觉)救生呼吸: 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 口对呼吸孔呼吸,救生呼吸注意事项,注意保持气道通畅两次进气期间应使气体彻底呼出换气充足的表现是可见到胸部起伏,呼气时可听到或感觉到气流。吹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肺泡破裂或胃扩张。,C (Circulation)建立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胸外按压机制,心脏是一个空腔的器官,位于胸腔中央,前为胸骨,后为脊柱。按压胸骨下部时,心脏就受到间接的压迫而排出心脏内的血液。不按压时,胸廓由于其故有的弹性而恢复原位,造成胸内负压,使静脉血回流心脏。这样就人为地推动了血液循环。,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或剑突上2.5-5cm处(剑突上方胸骨下角起向上两横指)。按压部位不宜过高或过低,尤其不能按压胸骨下部的剑突,以免损伤肝脏。,按压方法,抢救者左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右手掌根置于左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以免发生肋骨骨折。抢救者的肘部要伸直,上半身略向前倾,使肩部位于两手的垂直上方,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然后释去压力,使胸廓恢复到正常,释压时双手不要抬离胸壁或改变按压位置。,按压方法,按压必须用力均匀而有节奏,不能间断,不能突然用力按压和弹跳式的按压。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各占50。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歇。按压频率: 成人(8岁)每分钟100次,婴幼儿可大于每分钟100次。,胸外按压技术,手的正确位置和姿势垂直下压,深度45cm下压后完全放松,但手不要离开胸壁下压与放松各占50%时间,检查按压是否有效,单人抢救开始一分钟后,用5秒钟的时间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在相当于男性喉结外侧两横指处仔细按摸,以判断心跳是否恢复。若未恢复,应继续抢救,每隔5分钟再查脉搏。如果是双人抢救,吹气者要经常检查颈动脉。若每次按压后都能摸到一次脉搏,说明心脏按压是有效的。若停止按压5秒钟内,未能摸到脉搏,说明心跳仍未恢复,仍应继续做胸外心脏按压。注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大于60毫米汞柱;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出现自主呼吸;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初级心肺复苏并发症,胸外按压的主要并发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肋骨胸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穿孔、脂肪栓塞正确的心肺复苏可减少并发症,但也不能完全避免不可因害怕并发症而不正确地进行胸外按压,抢救初步成功的指标,病人脸色逐渐好转,嘴唇转红;用耳贴胸已听到心音;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 抢救初步成功后,可在密切观察下急送医院。,高级心肺复苏,上述抢救措施只是初级心肺复苏或称一期处理。若能成功,便进入二期处理,需用药、除颤、心电监护、插管等。此外还有三期处理,即在维护心肺功能外,加上脑复苏。二三期处理是医生的工作即高级心肺复苏。如果有条件在抢救开始时就给病人枕冰袋将对其后的脑复苏极为有利。,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脑死亡:深度昏迷、缺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