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G-菌诊治新思考.ppt_第1页
血液科G-菌诊治新思考.ppt_第2页
血液科G-菌诊治新思考.ppt_第3页
血液科G-菌诊治新思考.ppt_第4页
血液科G-菌诊治新思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科G 菌诊治新思考 超级细菌出现 耐药变迁新时代的到来 全院数据 非发酵菌成为近年临床主要感染致病菌 2010年CHINET监测网 14家 全院数据 革兰氏 71 6 革兰氏 28 4 革兰氏 菌感染以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为主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2010年数据 非发酵菌35 78 肠杆菌科48 76 全院分离菌株以革兰氏 菌为主 非发酵菌的耐药率不断上升 汪复 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 1 1 9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监测 2010年 2010年CHINET耐药网监测 细菌耐药率 肠杆菌科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 肺克等 碳青霉烯类仍是首选 但是耐药趋势2010年明显上升 4 其次是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如头孢哌酮 舒巴坦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耐药率较低且稳定 头孢类药物 三代 四代 的耐药率快速上升 难以应对产ESBL的菌株 非发酵菌 如不动杆菌 铜绿 嗜麦芽等 除头孢哌酮 舒巴坦外 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在30 以上 血液科病原菌分布与全院数据相似 2010CHINET血液科831株临床分离细菌分布与全院数据相似 感染以革兰氏 菌为主 在革兰氏 菌中 以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为主 革兰氏 69 革兰氏 31 非发酵菌35 7 肠杆菌科52 8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监测 2010年待审核 血液科病原菌耐药变迁与时代同步 汪复 200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 8 1 1 9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监测 2010年待审核 血液科病原菌与全院数据相似 耐药率逐步上升肠杆菌科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 肺克等 碳青霉烯类是首选 但是耐药趋势在上升 其次是酶复合制剂如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 舒巴坦 耐药率较低且稳定 三 四代头孢耐药率总体20 40 之间 位于第三阵营非发酵菌 如不动杆菌 铜绿 嗜麦芽等 仅头孢哌酮 舒巴坦总体仍低于10 新时代的思考 碳青霉烯暴露 CarbapenemExposure 感染界今年加强关注既往使用过碳青霉烯的患者 既往90天内使用过如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研究发现 碳青霉烯暴露 是带来医院生态 个体生态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InfectionControlandHospitalEpidemiology 2011 vol 32 no 9 碳青霉烯暴露对医院生态影响 对单个病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后微生物分离率 耐药率影响的文献较少 有研究显示通过优先运用厄他培南 来减少二代碳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 能够提高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性 另外有烧伤病房研究指出 系统化限制使用亚胺培南 能够减少对烧伤病房细菌生态的影响 从耐药监测结果看 近年无论非发酵菌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率快速上升 尤其ICU是碳青霉烯使用重点区域 其碳青霉烯耐药菌分离率也颇高 BrazJInfectDis2011 15 1 1 5RonanLFlochetalBurns31 2005 866 869 碳青霉烯暴露对患者个体生态影响 既往使用过碳青霉烯 影响患者与菌群的平衡 肠道菌群减少 肠杆菌细菌 链球菌 金葡菌增加 肠球菌 白念珠菌厌氧菌减少 梭状芽孢杆菌 革兰阴性球菌 拟杆菌属口咽部菌群皮肤菌群阴道菌群 LancetInfectiousDiseases2001 1 101 114AlpeAdriaMicrobiolJ1993 3 137 64 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1991 10 524 27 JAC 1990 26 399 409 多项新研究显示 既往使用碳青霉烯是诱发高度耐药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SM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碳青霉烯诱发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的使用 增加铜绿假单胞菌肠道定植 导致内源性感染筛选环境耐药菌 克隆播散 增加外源性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菌 感染风险 碳青霉烯诱发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使用增加CRAB感染筛选环境耐药菌 克隆播散 增加外源性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风险 碳青霉烯筛选或诱导SM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嗜麦芽是血液科不可忽视的细菌 碳青霉烯类的使用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的危险因子 碳青霉烯暴露后对个体生态的影响小结 患者菌群失衡导致疾病 如二重感染 筛选诱导出高耐药的菌种如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SM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这些高耐药细菌定植 感染 播散 带来严重的危害这10年来耐药变迁正说明了这一点耐药新时代 细菌发生了改变 治疗方案也应因顺作出调整 策略性保护性使用碳青霉烯类 血液科思考 考虑耐药变迁 在以下人群中探索新的解决之道 碳青霉烯是重症感染患者 粒缺患者经验性治疗的最常选择 原因如下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2010年数据 肠杆菌科细菌 极少耐药 最高活性非发酵菌 铜绿耐药25 30 不动耐药超过5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天然耐药敏感的革兰阳性菌 复习 经验性初始治疗的选择流程图 成为最佳选择的考虑因素 病原菌评估 革兰氏 或 耐药性评估 肠杆菌或非发酵菌 肠杆菌是否产ESBLs AmpC 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耐药可能性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 AmpC AmpC 内酰胺酶 G 碳青霉烯是否是最佳选择 病原菌判断为革兰氏 碳青霉烯耐药率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 AmpC AmpC 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最佳选择之一 肠杆菌科产ESBL多 在耐药现状下 三代和四代头孢并非合适的选择 建议选用碳青霉烯和酶抑制剂合剂 需要针对患者高危 低危因素做个体化判断 疑似非发酵菌感染经验性治疗前还需再行思考 考虑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和生态问题 是否选择碳青霉烯 经验性初始治疗前的思考一 存在耐碳青霉烯可能时的更佳选择 CRPA CRAB CRKP感染风险既往是否有碳青霉烯暴露史既往是否有ICU入住史既往是否有机械通气病史既往是否有铜绿或鲍曼分离病史是否留置各类植入导管或装置住院时间是否 1周 所在病房是否有铜绿 鲍曼流行是否有较碳青霉烯更佳的选择 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KP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2010年CHINET14家医院5080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2010年数据 2010年CHINET14家医院5523株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2010年数据 2010年CHINET14家医院5529株克雷伯菌属耐药率 卓超 苏丹虹 倪语星等 2009年中国CHINET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 10 6 430 435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监测 2010年 思考一 小结 CRPA CRAB CRKP感染风险既往是否有碳青霉烯暴露史既往是否有ICU入住史既往是否有机械通气病史既往是否有铜绿或鲍曼分离病史是否留置各类植入导管或装置住院时间是否 1周 所在病房是否有铜绿 鲍曼流行 根据当地监测结果 可以选择酶抑制剂合剂 氨基糖苷 氟喹诺酮 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KP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经验性初始治疗前的思考二 产ESBLs菌株感染患者如何个体化治疗 选择碳青霉烯or酶抑制剂合剂危重患者首选碳青霉烯判断低危患者选择酶抑制剂复方结合PK PD 增加酶抑制剂合剂的剂量 提高疗效评估合并非发酵菌感染可能性考虑铜绿 鲍曼感染危险因素是否存在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监测数据 2010年CHINET14家医院19289株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 CHINET2010年数据 头孢哌酮 舒巴坦应对ESBLs改变用药策略 提高用药频率 获得良好临床疗效较好的药物经济学对CRAB CRE CRPA筛选压力小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CRE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血液科经验性治疗的地位小结 肠杆菌科产ESBLs AmpC菌株重症感染的首选 但对于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强调个体化用药 头孢哌酮 舒巴坦亦为最佳选择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必须结合当地耐药监测结果谨慎选择不动杆菌不能够作为经验性治疗的第一选择难以判断肠杆菌科或非发酵菌感染时需要谨慎选择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AmpC AmpC 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治疗失败后的经验性转换 加强考虑非发酵菌的可能性 根据微生物学结果 结合药敏选择药物 对主要 被干预 细菌有效 如产ESBL菌 CRAB CRPA等不应诱导出其他耐药菌药物经济学危重患者兼顾合并感染 继发感染 最常见非发酵菌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CRAB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治疗失败后的目标治疗 头孢哌酮 舒巴坦血液科经验性治疗的地位小结 不动杆菌的首选铜绿假单胞菌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最佳选择之一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选择之一重症患者混合感染的重要选择之一 ESBLs 超广谱 内酰胺酶 总结 细菌种类 耐药变迁新时代血液科感染以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为主 耐药率不断上升 超级细菌出现碳青霉烯暴露后的生态影响医院生态 微生物分离率和耐药率的改变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