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日益普及,从80年代初开始已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计算机文化。而随着网络的诞生和迅猛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文化”的老提法已被“信息文化”或“网络文化”这类新提法所取代。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衡量“信息文化”或“网络文化”素质高低的依据,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这种与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这种知识与能力既是“信息文化”水平高低和信息素质优劣的具体体现,又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体现这种文化的知识与能力(即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已和体现传统文化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不可或缺。换句话说,“读、写、算、信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因此,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规定:高中阶段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3)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4)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依法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开发实验室主任高文教授提出: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施 “校校通”工程。“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现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的公布的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显示:从年龄来看,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2530岁的网民所占比例近三年内下降较多,从2000年1月的308%降至现在的170%,而18岁以下的网民增长速度却很快,从24%增加到176%,这应该与网民中学生的比例增加有关。而网民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占到306%。从职业来看,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28%。学生网民所占比例仍然高居榜首并且稳步增长。与半年前相比,学生网民在比例上又增加了18%,绝对数量增加了4548万,增长显著。专家分析,与其它职业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校园网的建设为学生上网搭建了良好的条件,各种网校、远程教育等的兴起也对学生上网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年对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利用网络情况的抽样调查,上网在中小学生中已蔚然成风,网络已对中小学生显示出巨大魅力,64%的中小学生已经上网,有52%的人经常到网吧上网。校园网建成了,学生上网人数增加了,信息技术教育是否就真正顺利开展了呢?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不是也相应提高了呢?从实际的调查情况看来,答案却是不容乐观的。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上网行为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同样在天津市的调查数据显示,与中小学生上网如火如荼现状相比,多数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却显平淡。73%的中小学生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知识,只有6%的家长在家中能经常与孩子一起上网并及时交流上网感受,表示自己对孩子上网情况比较了解的家长仅占16%。对于孩子上网这一社会现象,71%的家长认为孩子是否上网无所谓,15%的家长坚决反对,14%的家长很支持。从教师态度看,32%的中小学教师支持自己的学生上网,反对的占26%,有51%的老师从未给自己的学生讲过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有趣的是,有42%的中小学生不希望教师知道自己上网的事实。即使在校园网已经建成的学校中,许多学校是不允许学生随意上网的。在个别学校,斥巨资兴建的校园网甚至成为一个“高级玩具”或者“装饰品”。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校园网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相关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网络硬件管理等。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我想仅就教师和家长应如何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方面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一)学生的网络活动现状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可是上网之后做什么?这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上网”成了“娱乐”的同义词。甚至有家长武断地认为:上网就是聊天和玩游戏。天津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调查显示,为找朋友、聊天上网的中小学生有30%,27%的人上网是为了学习与课程有关的内容,玩游戏和看新闻排在第三位,各占12%。接下来的目的是关注影视文艺动态、体坛动态、收发电子邮件、看VCD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浏览过色情信息的有2%,观看过暴力内容的有1%。由此可以知道,浏览非法内容的学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的网络活动是健康的。事实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我们正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及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怎样在这块“试验田”中培养出好苗子?“堵”和“禁”显然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对于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和玩游戏的行为,“堵”也是无效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设置已经禁掉了QQ和URL中带“game”和“chat”的网站。但随着相应软件的功能升级,学生们都迅速掌握了利用HTTP代理使用QQ的方法,网友们的头像照样纷纷欢快地在任务栏上跳动。而且他们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找到URL中不包含相应关键词的站点,天照聊,游戏照玩。网管人员无奈地说:“除非拔掉网线,否则不可能彻底禁掉的。”(二)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聊天据我分析,学生喜欢上网聊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很重,渴望更多地与外界交流,渴望领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网络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高效与便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2、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着自身特定时期的烦恼与快乐。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不易亲近。当学生遇到烦恼与快乐时,他们需要交流、分享与指导,却很难在身边找到合适的人选。网络交友的方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带来了新的交友途径,导致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或学校与父母及同学交流。3、网络聊天和游戏作为许多网站吸引人气的服务,本身具有简单、有趣等特点,对初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