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合学习材料范文聚合学习材料范文 聚合学习材料 一 原料 1 氨纶生产聚合阶段使用的主要原料有MDI PTG PDA EDA DBA MPMD TDO MG 245 SAS或XHTS011 2 PTG又称PTMG PTMEG 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分子式HO CH2 CH2 CH2 CH2 O n H 是氨纶生产的主原料之一 形成大分子的软链段 凝固点28 32 常温下为白色蜡状的固体 凝固的PTG通常在70 左右加热24 小时就可以完全融化 避免长时间在90 以上的温度下融化或存放 融化后呈透明液体 用47 水保温 PTG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易氧化性 需要使用干燥的氮气保护存放 在高温下易燃 如果发生燃烧 可用喷水 泡沫 二氧化碳灭火器 灭火 装卸时应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 以免眼镜和皮肤接触 完成工作后 用肥皂 水清洗 PTG属于聚合物 所以其分子量 羟值 和分子量分布是主要的两个 指标 也是经常变化的指标 因为PTG与MDI是按照分子数进行配比反应的 所以当PTG分子量发生 变化时 其添加的质量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 含水率 PH值 酸值 含铁等也是影响PTG的因素 3 MDI 化学名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分子式O 苯 CH2 苯 NCO 是氨纶生产的主原料之一 形成大分子的硬链段 凝固点通常在38 5 左右 与其中的 2 4异构体含量有关 异构体含量越高 凝固点越低 固态MDI呈白色蜡状 异氰酸基 NCO 非常活跃 可以与水 醇 胺 酚 羧酸 尿 氨酯等反应 MDI在储存期间容易自聚形成二聚体 储存温度越低越好 固态通常 在 5 以下储存 液态MDI的最佳储存温度为45 纯度是MDI的主要指标 可以通过滴定直接检测 也可以通过环己烷 溶解过滤检测 4 EDA PDA MPMD是扩链剂 DBA是终止剂 EDA的凝固点大约10 所以冬季需要防冻 在投料前 需要将桶放 到暖房融化 胺是比较危险的化学物质 易燃易爆 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操作时 一定要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对粘膜和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 可灼伤皮肤 接触后立即用清水冲 洗 严重的送医 胺的主要控制指标是纯度 可以用气相色谱法 G C 检测 5 DMAC是用途非常广的极性溶剂 对预聚体和最终的聚合物进行稀 释 目的是使聚合物粘度降低 更容易输送 从纺丝回收的WDMAC中含有大量的水 过量的胺 和DMAC分解的羧酸 与二甲胺 需要通过精制手段去除 精制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DMAC与其他杂质的沸点不同 在精制 塔中 从塔底到塔顶温度逐渐降低 在塔底将所有DMAC及大部分的 杂质加热沸腾成气态 气体上升过程中 因为温度逐渐下降 其中 沸点较高的组分逐步冷凝成液体回流到塔底 而沸点低的组分将继 续往塔顶上升 这样从塔上部的某个部位接收的物料就是接近纯的D MAC 塔顶的气体经过冷凝后回流到塔内 采用负压蒸馏的目的是为节约能源 因为物料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 低而下降 精制操作的关键是控制压力稳定 一定的回流比 6 TDO 消光剂 二氧化钛 TiO2 俗称钛白粉 添加量不同 可以生产不同颜色的氨纶丝饼 根据TDO的添加量 通常将聚合体分为C Clear 透明的 M Mat t 有光 D Dull 消光 三类 TDO在DMAC中的溶解度很小 容易沉降 而且颗粒之间容易聚集形成 卫星球 7 MG 硬脂酸镁 C17H35COO 2Mg 解舒剂 润滑剂 添加量的变 化会影响纺丝的操作性能和丝饼的退绕性能 8 XHTS 011 SAS 防黄剂 助染剂 9 Chinox 245 无色无气味的受阻酚类抗氧剂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低挥发 无色污等特点 添加量在0 8 1 0 10 UMB 群青 作为增白剂与TDO一起配合使用 二 公用工程 1 水系统 聚合使用10 25 47 40 等几种热水 10 水用于RA 1的冷却 25 水用于UAS MTK UAS STK US METK的保温 47 水用于PTG和MDI储罐的保温 40 水 温度需根 据情况进行调整 用于原液罐保温 2 冷媒 CM 5 10 用于RA 2的冷却 3 氮气系统 进入聚合车间的氮气总管压力为5 5kg cm2 经过减压后分成3 0kg cm 2 1 5kg cm 2 0 2kg cm 2 0 02kg cm2等几种压力的氮气 3 0kg cm2氮气用于RA 1物料输送和RA 2的辅助输送 1 5kg cm2氮气用于MDI槽车卸料 MDI和PTG供给罐补 气 0 2kg cm2氮气用于胺和SAS等桶装物料的卸料 0 02kg cm2氮 气用于物料罐密封 4 压缩空气A6用于仪表的气动阀和RA 2夹套冷媒的压送 5 蒸汽 S3 用于热水加热 反应器清洗 三 物料调配 1 胺液调配 将DMAC EDA PDA MPMD DBA等物料分别计量加入UAS MTK混合均匀 滴定 NH2端基 根据平均分子量计算出浓度 以确认调配的准确性 2 辅料调配 将DMAC TDO MG XHTS 011 或SAS 245 聚合物原液 UMB等添加剂分别加入SLURRY MTK 经高剪切混合器分散均匀后待用 调配后取样检测粘度和浓度 以确认调配是否合格 四 预聚合反应 1 预聚合反应流程确认DMAC 1计量完成 按计划启动聚合 RA 1夹套通入10 水冷却 程序控制自动加入DMAC 1 大约用时7 10分钟 接着通过流量计加入PTG PTG加完后启动RA 1 AG 搅拌器 当RA 1温度下降至15 开始将计量好的MDI从MDI METK加入RA 1 MDI添加通过流量计和MDI METK双重控制手段来确保每批添加的质量符合SOC的设定 当MDI添加阀打开 计时器即开始计时 7200秒后结束预聚合反应 移送PPS到RA 2 然后添加清洗DMAC对RA 1进行清洗 清洗液移送至RA 2 2 在预聚合反应中 MDI是过量的 MDI的分子数是PTG的1 6 2 0 倍 所以最终形成只有 NCO端基的预聚体 通过检测剩余 NCO端基的含量 可以判断预聚合反应的程度和效果 3 因为预聚合反应在DMAC中进行 而DMAC中一定含有水分 PTG中 也含水 所以在预聚合反应过程中 有 NCO与水反应形成胺 胺进一步与 NCO反应形成尿 在某些条件下尿与 NCO反应形成缩二尿的副产物 或者 NCO与氨基甲酸酯 MDI与PTG的反应物 反应形成尿基甲酸酯的副产 物 所有这些副产物都对最终的产品有非常不好的影响 反应温度过高 反应时间过长 DMAC或PTG含水量过大都是副反应的 诱因 水参与的反应使RA 1里容易形成凝胶并积聚在搅拌浆叶上 4 预聚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同时搅拌也产生机械热 所以MDI加 入RA 1后 温度会明显上升 达到最高值后在夹套冷却水的作用下温度逐 渐下降 因为温度对反应速度等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所以需要控制RA 1夹套使用的10 水的稳定 避免或减少温度波动使批次之间产生差 异 5 如果MDI METK没有完全加入RA 1 有时比较危险 因为当MDI与PTG分子数接近时 预聚体的粘度会 很高 甚至导致严重的凝胶 6 反应结束的预聚物溶液及清洗DMAC通过3kg cm2的氮气压送至RA 2 移送过程中 过滤掉其中的凝胶等颗粒 7 当反应器内的凝胶积聚较多时 需要对反应器进行清洗 将DMAC加入RA 1 排除RA 1夹套的水 通入蒸汽加热 搅拌清洗直至干净 8 从RA 1温度曲线可以非常清楚地监控反应情况 进而判断MDI与PTG的添加 是否正常 主要观察MDI添加后的温度变化曲线 特别是反应的最高温度 如果 有明显的差异则需要检查PTG MDI的添加是否正常 五 扩链反应 1 预聚物及清洗DMAC从RA 1移送至RA 2后 在RA 2夹套中通入冷媒 搅拌冷却至9 时开始添加UAS进行扩链反应 因为扩链反应是非常剧烈的放热过程 同时在粘度逐步增长的情况 下 搅拌也会产生大量热量 而在高温情况下胺与 NCO的反应更加剧烈 为使反应更平缓更均匀 所以需要控制反应温 度 将起始反应温度设定为9 2 扩链反应起始时是 NCO端基过量 反应结束后是 NH2端基过量 过量胺就是检测聚合物溶液中剩余的 NH2含量 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3 调和并检测合格的UAS经计量泵 UAS MP 和流量计计量后加入RA 2 UAS MP是双隔膜冲程泵 为保持出口端有稳定的压力 在管线上安装有 压力调节阀 背压调节阀 通常设定2 0 3 0kg cm2 在泵出口还安装一个缓冲罐 缓冲罐充氮气 以减少压 力波动 在泵不工作期间 检查缓冲罐后面的压力 如果压力小于2 0kg cm2 需要给缓冲罐补充氮气 如果补充氮气后压力不能稳定 则可能 是背压阀异常 需请保全维修 在UAS添加过程中 不可以给缓冲罐补充氮气 4 在线粘度计是通过检测原液通过毛细管后产生的压力差计算出粘 度 在线粘度计的读数是监控扩链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还可 以通过观察温度曲线和搅拌器功率曲线来实时监控扩链反应过程 在扩链反应过程中 除了需重点监控粘度 温度 搅拌器功率外 还需要跟踪UAS流量计读数的变化 5 在扩链反应过程中 随着粘度的增长 搅拌器的负荷逐渐增加 为保护电机 需要切换转速 6 粘度 浓度 过量胺是扩链反应阶段需要控制的几个主要指标 六 辅料添加及原液供应系统 1 调配好的辅料经泵计量后与原液同时泵入静态混合器进行充分混 合 2 添加了添加剂的聚合原液在纺丝之前需经过一定时间的熟化 使 其中比较弱的键断裂 形成新键 硬链段结晶 软链段结晶取向 使分子链排列更规整有序 3 原液存放期间由于弱键断裂 新键形成 氢键等因素使原液粘度 增长 粘度增长的速度与存储的时间 温度 搅拌 聚合配方等因素有关 七 精制系统 1 从纺丝回收的DMAC含有大量杂质 需经过精制处理后才能循环使 用 2 精制塔分脱水塔和精馏塔 WDMAC先经脱水塔 塔 1 除去水分 再经过精馏塔 塔 2 除去其他杂质 3 WDMAC是混合物 一定组成的混合物液体在一定压力下在加热过 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泡点 泡点随液相组成和压力而变 对于纯物 泡点也就是其在某压力下 的沸点 当泡点与液相组成的关系中 出现极小值或极大值时 这极值温度 相应称为最低恒沸点或最高恒沸点 这时 汽相与液相组成相同 相应的混合物称为恒沸混合物 汽液平衡时 液相的泡点即为汽相的露点 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负压精制 是为降低能源消耗 因为在负压情况 下 物质的沸点降低 混合液体的泡点降低 4 精馏塔的进料段 热平衡进料 以上塔盘完成上升混合物中重组 分的精馏分离 称之为精馏段 进料段 热平衡进料 以下塔盘利 用塔底热源将轻组分提馏出去 完成重组分的提浓 称之为提馏段 提馏段主要是用于控制塔釜的轻组分的含量 当提馏段效率提高时 塔釜的轻组分含量降低 也意味着重组份纯度提高 精馏段主要 是用于控制塔顶的重组分的含量 当精馏段效率提高时 塔顶的重 组分含量降低 也意味着轻组分纯度提高 5 精馏原理基本原理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 利用其中各组份挥 发度不同 相对挥发度 的特性 实现分离目的的单元操作 物料预热后由塔中进入塔 塔底液经再沸器加热至泡点 沸腾 使 气相往塔上部上升与下降液进行逆流接触 两相接触中 下降液中 的易挥发 低沸点 组分不断地向蒸气中转移 气相中的难挥发 高沸 点 组分不断地向下降液中转移 蒸气愈接近塔顶 其易挥发组分浓 度愈高 而下降液愈接近塔底 其难挥发组分则愈富集 达到组分 分离的目的 连续精馏之所以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较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营专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导游考试题库及答案
- 摩尼驾照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标准化合同评审流程及模板生成工具
- 针灸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锅炉水处理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疆糖料甜菜种植基地土地流转调整合同协议
- 2025年贵州科级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商务会议组织与活动服务协议合同条款梳理
- 北流二模高考试题及答案
- 度基本公卫工作整改台账
- 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 公务员第二批
- 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及解读
- 阳宅风水培训讲义课件
-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一章晶体学基础课件
- 【VIP专享】第1模块-立业德为先(塘栖成校)课件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 “智慧城市”项目规划设计书(总体规划方案)
- 中国诗词协会入会申请表
- 实现离心泵自动吸水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