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G的曲轴模具设计_第1页
基于UG的曲轴模具设计_第2页
基于UG的曲轴模具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6期 总第 1 6 3 期 2 0 1 0年 1 2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CHANI C AL ENGI NEERI NG AUT0MATI ON NO 6 De c 文 章编 号 1 6 7 2 6 4 1 3 2 0 1 0 0 6 0 0 6 7 0 2 基于 UG 的 曲轴模具设计 宋春 玉 李 内蒙古工业大学 机械 学院 强 张 辉 内蒙古 呼和浩特0 1 0 0 5 1 摘要 传统 的锻造工艺和模具设计 通常采用反复 的实物试验 设 计周 期长 产 品数据精度 低 为了克服这些弊 端 借助三维 C A D软件 UG 对 3拐 1 2 o 分布 曲轴进行 了锻造工艺和模 具设计研 究 包括设计锻 件图 制定 工艺方案 计算工艺参数和设计锻造模具 此设计方 法能大大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关键 词 曲轴 模具设计 UG 中图分类号 TK4 1 3 3 1 T G7 6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曲轴是 内燃 机 中承 受 冲击 载荷传 递动 力的关 键零 件 由于曲轴工作条件恶劣 既承受交变应力作高速 运转 又传 递大 的扭矩 一旦 损坏就 可能造 成重 大事 故 因此世界各国对曲轴的加工都非常重视 不断改 进曲轴工艺口 目前曲轴锻造成形工艺 的发展方向是 突 出发展精 密净成 形 发展少无 切 削技术 锻 造 成形过 程 向着科学化 数字化 和可控化 发展 2 本 文借 助三维 CA D 软件 UG 对 3拐 1 2 0 分 布 曲轴 进行 了锻 造 工艺 和模具 设计研 究 1 曲轴 的模锻 工艺 本文研究的是 3拐呈 1 2 0 分布 6个平衡块 形 状复杂的中小型曲轴 曲轴零件图如图 1所示 锻造 方法 是先锻 成 多拐平 面状 在红热状 态下 最后 一道工 序 通 过 扭 转 机 将 各 拐 扭 转 到相 应 的 角度 3 在 三 维 C AD 软件 UG 的平 台 上进行 曲轴 锻 件 的锻 造 工艺 与 模具 设计 其模锻 工序 为 预 热一 切料 一加 热一 预锻一 终锻一 热切 边一扭 转一热 处理一 校形一 检验 一入库 图 1 曲 轴零 件 图 1 1 毛 边槽 的设计 由于 闭式模锻 要求 坯料体 积精 确 故 其应用 范 围 比较窄 所 以本文在曲轴的锻造时选用开式模锻 开 式模锻预锻型槽一般不带毛边槽 但对形状复杂的多 拐曲轴件 其预锻型槽也应考虑设置毛边槽 桥部高 度比终锻的大些 桥部宽度和仓部高度可小些 根据 锻压手册查得预锻型槽 的毛边槽桥部高度为6 mm 宽 度为1 5 mm 仓部 高度 为2 0 mm 如 图 2所示 图 2预 锻 型 槽 毛 边 槽 1 2设备 的选择 根据公式 1 来计算锻件的变形力 尸一 5 0 7 0 F 1 其 中 P为变形力 k N F为包括毛边槽桥部在 内的 锻 件投 影面 积 c m 通过计算 F一5 4 3 c m 代人式 1 计算得P一 2 7 1 5 O 3 8 0 1 0 k N 考 虑设 备安全 工作 问题 选 取 4 0 MN的热模 锻 压力机 1 3 确 定锻 件 的机加 工余 量和 公 差 普通模锻方法很难满足机械零件的要求 一般存 在锻件走样和表面质量不高两方面的问题 为此需要 给出加工余量 而且还需规定适当的公差 以保证锻 件的误差落在余量范围之内 本文的曲轴锻件根据压 力机的吨位数取加工余量为 轴向3 mm 主轴颈单边 2 5 mm 连杆颈单边2 5 mm 而对于公差 取轴向公 差 由 曲轴 中心 向两侧 为 一0 8 mm 2 0 mi l l 厚度 公 差 为 2 0 mm 1 4 连 皮 的设计 模锻不能直接锻出透孔 因此 在设计锻件图时 必 须在 孔 内保 留一层 连皮 然后 在切 边压力 机上 冲除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4 2 2 修 回E t 期 2 0 1 0 0 6 2 7 作者简介 宋春玉 1 9 8 0 一 女 内蒙古赤峰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模具设计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6 8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2 0 1 0年第 6期 掉 因为曲轴属于形状复杂的锻件 在型槽 中采用拱 式带 仓连 皮 连 皮 的厚 度应适 当 若 过薄 锻件容 易 发生锻不足和要求较大的打击力 导致模具突出部分 出现加速磨损或打塌的现象 若连皮太厚 虽然有助 于克服上述 现象 但是 冲除连 皮 困难 容易使 锻件走 样 而且浪费金属 所以设计连皮厚度为1 5 mm 1 5锻件材 料及 下料尺 寸确 定 此 曲轴 体积为 1 2 9 0 c m 由三 维造 型计 算所 得 重量 为l 0 k g 总长 4 3 0 mm 所选 的材料 是 4 0 C r 坯 料体 积按下式 计算 V坯一 件十V毛 V 1 2 其 中 件为锻件体积 V毛为毛边体积 皮为连皮体 积 a为火耗 与所 选用 的加热设 备类 型有关 电感 应 加 热时取a 一1 经 过计算 得V 一1 4 3 1 c m 同类 曲轴 锻造 时材 料 利用 率 一 般为 7 O 7 5 按 照 材 料 利 用 率 为 7 2 计 算 初 步 选 择 8 O mm 3 9 5 mm的坯料 2曲轴 的模具设 计 2 1 分模 面 的选取 由于曲轴是 3拐呈 1 2 0 分布 整体模锻成形需要 曲面分模 补充很大的工艺余量 此外平衡块底部成 型难度大 由平衡块局部充型不满导致废品率较高 曲 轴连杆颈分模处容易因曲面分模使上模过深 在受纵 向冲击时产 生变形 断裂 因此 目前许 多 国家采用扭 转工艺 即将中部对称的曲轴扭转成平衡块 1 2 0 分布 的 曲轴 确定 分模 面 的基 本原则 是保 证锻件形 状尽 可 能与零 件形状 相 同 以及 锻件能从 锻模 中取 出 为此 锻 件分 模 面应 选 择在 具 有 最 大 水平 投 影 尺 寸 的位 置 上 故选 择锻 件侧 面 的中部对称 平面作 为分模 面 2 2 模 具设 计 2 2 1 终锻 型槽设 计 热锻件 图以冷 锻件 图为依据 但 又有所 区别 考 虑到金属 冷缩现 象 热锻 件图上 的所有 尺寸应 计人 收 缩率 即按公式 3 计算热锻件图尺寸 J L 1十 3 其 中 为热 锻件 尺寸 为冷锻 件尺 寸 为终 锻温 度 下 的收缩率 钢 的 一 0 8 1 5 该 曲轴 在冷锻 件基 础上 加 放 1 5 的收 缩率 即可 满 足要求 所 以该 热锻件 的长度 为4 3 7 mm 利用 UG 的 Mo l d Wi z a r d模块 进行 曲轴模具 的设 计 其具体过程如下 1 对项 目名称 装配产品和单位进行初始化 在 投影单位 中选 择毫 米 项 目名 设置 为 曲轴 2 确立模具 装 配坐标 系 给后续部 件 的安装 建 立定位坐标系 模具设计需要确定模具的分模面和顶 出方 向 这是 由模 具 坐标 系的位置 和方位确 定 的 旋 转 坐标 系 使 Z r 轴 的 正方 向指 向顶 出方 向 在模 具 C S YS对话框中选择锁定 轴 更改WC S位置 选择 当前 WCS 3 设置 模具 收缩率 4 设置 模具 工件 即模具 的毛坯 尺寸 锻模模 膛应 有足够 的壁厚 以保证 锻模 在工作 中不致损 坏 模 块平 面尺 寸按 模膛 最 大外 形尺 寸 加上 模 壁厚 度确 定 最 终确定 的模块 尺 寸为6 0 0 mlT l 2 5 0 mlT l 2 0 0 mm 5 分模设计 包括定义分型线 创建分型面 抽 取型腔区域 创建型腔 使用模具工具 中的实体分割 沿 x 一y 平面进 行 分割 在 分 型管理 器 对 话框 中单击 编辑分 型 线 选 择 自动搜 索分 型线 选 择 顶 出方 向为一Z r方 向 获得分 型线 在 分 型管理器 中选择 创建 编辑 分型面 单击创建分型面 生成如图 3所示的分型面 再分别通过抽取型腔区域 创建型腔 最终所得的模 具型 腔见 图 4 图 3曲轴的分模面 图 4模 具 型 腔 2 2 2 预锻件 的设 计 预锻在模具工艺 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作用是使制 坯 后 的坯料 进 一步 变形 以保证 终 锻 时金 属充 满 型槽 得 到无折 叠 裂纹或 其他缺 陷 的优质 锻件 同时有助 于减少终锻型槽磨损 提高其使用寿命 预锻 件 的圆角要 比终锻 件 的大 预 锻件 的拔模斜 度与终锻件一致 3曲轴 的扭转 锻造 完 的曲轴要 进行扭 转 采用扭 转工艺 的优点 是 曲轴 的 曲柄和平 衡块设 计几 乎不受 限制 产 品在 径 向可 以完全对 称 曲轴 可以得 到最好 的平衡 效果 可以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降低工艺难度 提高生产效 率和材料利用率 扭转后 3个平衡块呈 1 2 0 分布 扭 转后 的曲轴如图 5所示 图 5扭转 后的曲轴 下转第 7 1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年 第 6期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7 1 4 结 论 根据 计算 流体力学 理论 和 F l u e n t 建模 方法 建立 某型火炮 带炮 口制退 器 的炮 口流 场动力 学模型 并考 虑了高速运动弹丸的影响 对炮 E l 流场进行仿真和验 证 为研究炮 口制退器综合性能 确立衡量炮 口制退 器的性能 指标 并选取 影 响制退器 的结构 参数作 为优 化设 计变量 基 于正交 设计法 建立 了试验 方案 利用 F l u e n t 仿真计 算得 到输入 输 出样 本对 并用 响应 面法 建立 性能指 标 和优 化参 数之 间的映射关 系 确立 了炮 口制退器综合性能优化 目标函数 为炮 口制退器的优 化 提供 了依 据 参考文献 1 高树滋 陈运生 张月林 等 火炮 反后坐装 置设计 M 2 3 J E 4 5 6 3 北京 兵器工业 出版社 1 9 9 5 尤 国钊 许厚谦 杨启 仁 中间弹道学 M 北京 国防 工 业 出版社 2 0 0 3 张辉 谭俊杰 崔东 明 带制退器膛 口流场 的三维数值模 拟E J 3 力学与实践 2 0 0 8 3 0 4 3 4 3 8 王成 基于流体动力 学与多变热力 学理论 的火炮 反后坐 装置 内部介质流动 与传热研究 D 石家庄 军械工程学 院 2 0 0 8 7 1 7 4 江坤 钱林方 徐亚栋 等 炮 口制退 器斜 切喷口结构优化 及其应用 J 系统仿真学报 2 0 0 7 1 9 9 2 0 9 4 2 0 9 7 刘金辉 乔志德 杨旭东 等 基于 响应 面法 的机翼气 动 结构一体 化优 化设 计研 究E J 3 空气动力学学报 2 0 0 6 2 4 3 3 0 0 3 06 M u z z l e Br a k e Op t i m i z a t i o n Ba s e d o n Re s p o ns e S u r f a c e M e t h o d WANG S h i s o n g Z HENG J i a n J I A C h a n g z h i C UI Yi n g j i e 1 Or d n a n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0 3 C h i n a 2 7 7 1 5 6 o f Un i t s L e s h a n 6 1 4 0 0 0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e s t i ma t e t he c o mpr e he ns i v e p e r f or ma n c e o f muz z l e br a ke s t hi s pa p e r e s t a bl i s h e d t h e f l ow f i e l d dy n ami c mo de l of a mu z z l e b r a ke b a s e d o n i t s s t r uc t ur e p a r a me t e r s s u c h a s t he l e ng t h of t r a pe z i f o r m bo t t om t h e ha l f a ng l e of di l a t a t i on e t e Th e e f f i c i e nc y a nd p e ak v al ue of s ho c k wa v e we r e u s e d t O r e f l e c t t h e c o mpr e he ns i v e pe r f o r ma nc e of t he muz z l e br a ke t O e xa mi ne s i mul a t e a nd a na l yz e t he f l ow f i e l d dy na mi c mo d e1 Or t hog on al d e s i gn met h od wa s i n t r o duc e d t O de s i g n t he s i mu l at i on e xp e r i me nt a t i on S O as t o ob t a i n t h e s a mpl e c ou pl e s Th e n t he n on l i ne a r ma p pi ng r e l a t i on be t we e n t he d e s i gn pa r a me t e r s a nd p e r f o r ma n c e i n d e x e s wa s a c h i e v e d b y u s i n g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 me t h o d Th e o b j e c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f o r o p t i mi z i n g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e r f o r man c e o f t he muz z l e b r a k e wa s s et up t h e n t he a pp r o pr i a t e a r i t hme t i c c o ul d be us e d t O op t i mi z e t he v i t al pa r a me t e r s M o r e o v e r i t c o ul d pr ov i de t he o r e t i c a l gui d e f or pe r f or ma nc e o pt i mi z at i o n o f m u z z l e br a ke s Ke y wo r d s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 me t h o d mu z z l e b r a k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柱 扭 津 挣 挣 曲 津驴 津 曲 婶 上接 第 6 8页 4结 论 使 用三 维 C AD软 件 UG设 计 3拐 1 2 0 分 布 的 曲 轴锻件图 根据锻件图可以计算曲轴体积和投影面积 并 确定 坯料尺 寸和设 备吨位 使 用 UG 中的 Mo l d Wi z a r d模块进行曲轴锻造模具设计 可以方便 快捷 准确地完成 曲轴锻造模具 的设计 达到缩短设计周期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使用扭转的方法制造 1 2 0 分布 的 曲轴 简 化 了设 计工艺 提 高 了模具 的使 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李海国 国 内外内燃 机曲轴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 势E J 制造 技 术 与 机 床 2 0 0 3 5 1 2 1 5 E 2 3 4 I s 6 3 7 中国锻压协会秘书处 中国锻压行业未来发展方略l J 锻 压技术 2 0 0 3 1 1 2 冯 海林 空间 分模五 拐 曲轴模锻 工艺 E J 热加 工工 艺 2 0 09 3 8 3 47 姚泽坤 锻造工艺学 与模具设计 M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出版社 2 0 0 1 李翔鹏 UG NX5自学手册一模具设计入门篇 M 北京 人 民邮 电出版社 2 0 0 8 锻模设计手册 编写组 锻压设计手册 M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1 9 9 1 翟 良 鄢成 明 曲轴模锻 工艺 J 3 机械工人 2 0 0 4 1 2 1 4 一 7 Cr a n ks h a f t Di e De s i g n Ba s e d o n UG S ONG C h a n y u LI Qi a n g ZHANG Hu i Co l l e g e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En gin e e r i n g I nn e r M o n g o l i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