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_1_第1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_1_第2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_1_第3页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_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4 页 卢沟桥烽火卢沟桥烽火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卢沟桥烽火 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 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叙写了 卢沟桥事变 的经过 揭露了日本侵略 者蓄意挑起事端 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 歌 赞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点明 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一 课前预习 了解历史爱国情 为了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 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 这有助于他们学习课文 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拓他们的视野 激发学 生的情感 为学习本课及整个单元的课文奠定感情基 调 教 卢沟桥烽火 的时候 我就注重了让学生深 入地去了解时代背景 在课前 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 卢沟桥的资料以及日本在卢沟桥事变前在中国制造的 其他罪行 学生们收集的资料令我欣喜若狂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 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 精心策划的阴谋 由铁道 守备队 炸毁沈阳柳条湖 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 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 谓的 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 突然向驻守 第 2 页 共 4 页 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 不抵抗政策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 次日占领 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 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 地区进攻 短短 4 个多月内 128 万平方公里 相当 于日本国土 3 5 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3000 多万 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 事变 九一八 事变后 日本帝国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接着又逐步蚕食了华北 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 国 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学生的爱国之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点燃 在一定程 度上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为的憎恨 让学 生收集这些背景材料 不仅能够使他们更容易地理解 课文内容 而且增加了对祖国历史的了解 激发了爱 国主义情感 同时自己动手收集资料 体会学习语文 的快乐 所以 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 生自己动手去发掘语文中丰富的知识 在学习中体会 成功的快乐 在成功的同时有更多的发现 激发更多 的兴趣 创造更多的奇迹 二 民主学习 以述促读爱憎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不应以分析来代 替 尤其是这篇属于情感强烈的文本 更应学生自读 自悟 课堂上 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 第 3 页 共 4 页 思维状态和情感活动中 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课上 我采用了以 述 促 读 的方式 引 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 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先让学生根据课后作业 3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 卢沟桥事变 的经过 的要求自读课文 边读边 想 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圈画出关键词语 感受敌 我双方的表现 激发强烈的爱憎情感 再次自读课文 的时候 力求弄清事件的基本过程和关键所在 并着 力体会关键词语的意义 作用 不明白的地方可向老 师 同学质疑问难 最后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阅读准 备之后 指名学生练习复述并根据具体情况 相机提 示学生进一步朗读感悟课文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阅读 与理解相辅相成 学生读得充分 有所感悟 并熟记 精要 才能述得顺当 教学时还得按时间和事情得发 展顺序 抓住关键词语 引导学生把读书感悟和复述 事件经过都能练习到位 学生对课文的知识要点就很 容易的掌物了 学生掌握了新知识以后 让其充分发 挥 自我表现 不要求复述答案的统一 这实际上就 是学生表现力 创造力的发挥 还包含着审美能力的 培养 最后 让学生自己给予自己评价 学习的主体 性得到充分体现 第 4 页 共 4 页 三 自身提高 不断深化爱国情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如何开启宝库 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 的语言 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 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 教学任务呢 这就需要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宝库 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能源 我个人对于历史知 识就十分缺乏 所以在教学这课之前 我也查阅了很 多相关的历史资料 了解了更多有关祖国历史的知识 使我对于祖国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也更加热爱 自己伟大的祖国 所以 我决定要和学生们一起行动 起来 在课前收集有关资料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