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_第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_第2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_第3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_第4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 上庄小学 房兴丽房兴丽 2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经典驿站 一 单元目标 一 单元目标 1 通过朗读韵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提高学生课外积累 2 扩大学生视野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 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 单元训练重点 二 单元训练重点 积累优美的韵文 三 单元训练难点 三 单元训练难点 理解韵文 1 声律启蒙声律启蒙 节选一节选一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 争取背诵下来 2 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 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生僻字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掌握韵文意思 四 教具学具 四 教具学具 韵文片段 对联的延伸知识 五 教学学法 五 教学学法 引导发现 合作探究 六 教学过程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 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 古代蒙学的对子歌 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 对子歌 今天我们再 来学习二首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课件出示韵文 来对往 密对稀 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 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 李对桃 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 谷水对山涛 3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师生合作朗读韵文 激发兴趣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自由练读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上下联对比接读 男女生或小组间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熟练 2 利用工具书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对子歌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 二 学习对子歌 节选一 1 声律启蒙 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 他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 对 于我们了解韵律 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2 利用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还原韵文 3 交流互补 4 联系曾接触的古诗对仗特点 引导发现韵文对仗特点 来对往 密对稀 反义词 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 露重对烟微 相近的事物 瓜对果 李对桃 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 谷水对山涛 相对的事物 5 朗读品味韵文的韵律美 了解对仗特点 三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抄写 声律启蒙 节选一 并背诵下来 2 积累文中的句子 词语 板书设计 4 声律启蒙 节选一 对字歌 来往 密稀 燕舞 莺飞 风清 月朗 露重 烟微 瓜果 李桃 犬子 羊羔 春分 夏至 谷水 山涛 对仗工整 韵律优美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教学中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知识 笠翁对韵 过渡新知识的 学习 学生感觉很亲切 并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受到了 很好的效果 课堂中利用小组竞赛 男女比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 记忆韵文 学生非常感兴趣 并在无形中完成了背诵任务 5 2 2 声律启蒙声律启蒙 节选二节选二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 争取背诵下来 2 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 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掌握韵文对仗特点 四 教学具的准备 四 教学具的准备 韵文片段 对联的初步知识 五 教法学法五 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 朗读感悟 六 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指生背诵 声律启蒙 节选一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 提问 声律启蒙 节选一 中的个别对联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课件出示韵文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天浩 浩 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 户对窗 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 九泽对三江 山岌 岌 水淙淙 古国对他邦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6 g 上下联对比接读 男女生或小组间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熟练 2 利用工具书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对子歌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 二 学习对子歌 节选二 1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 声律启蒙 的对仗 韵律特点 韵文中 的事物都是相近或相对的 对联就是要求对仗工整的一种文学艺术 形式 2 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3 注释 a 泽 水聚集的地方 b 岌岌 形容山又高又陡 c 淙淙 流水的声音 4 交流互补 5 朗读品味韵文的韵律美 了解对仗特点 6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韵文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熟读韵文 2 积累文中的句子 词语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 节选二 上对下 多对少 易对难 横对竖 宽对窄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学生了解了对联对仗与押韵的特点 并 能仿写出一些类似的句子 如 多对少 易对难 横对竖 宽对窄 等 通过背诵积累 提高了学生的课外积累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但学生的积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 3 3 续小儿语续小儿语 节选节选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能熟练朗读韵文 并基本能够背诵 2 通过学习 了解文意 明白做人的道理 3 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 续小儿语 的原文及译文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韵文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 明白道理 四 教学具的准备 四 教学具的准备 查找续小儿语的资料 五 教法学法五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 分组研究 六 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续小儿语 是明代吕坤编写的著作 他在书中告诉了我们许 多做人的道理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欣赏其中的一部分 板书课题 齐读 续小儿语 节选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课件出示韵文 从小做人 休坏一点 覆水难收 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 夜来省己 是恶当惊 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 又增一美 自夸自败 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 自奉要约 责己要厚 责人要薄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采用多种方式读熟课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8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熟练 2 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续小儿语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续小儿语 感悟理解内容 1 读原文 学生初步感知 2 学生谈感受 3 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 进行自学 4 利用工具书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品德 不能有丝毫放松 否则 就像 泼出去的水很难再收回一样 后悔也晚了 自己白天的一言一行 到了晚上要认真反省一下 不好的地方 要引起重视 努力改正 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 别人夸奖你时要谦虚 这样又多一优点 自夸自大 其实是自 损 只会增加你的缺点 待人接物要大方 衣食所用要节约 对待别人要宽容 要求自 己要严格 4 交流互补 5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6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续小儿语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熟读韵文 2 积累文中的句子 词语 板书设计 9 续小儿语 节选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反省自己 做人要谦虚 待人要宽容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续小儿语 中谦虚 宽容等许多好品质深深影响了孩子们有些 同学善于从自己身上找缺点了 如 不完成做作业 不遵守纪律 不积极回答问题等 许多同学受韵文影响 立志努力改正错误 有 些同学善于宽容同学了 校园时时能听到 没关系 的温馨话语 有些同学变得谦虚了 得到老师的表扬总还能说 我还需再努力 无形的传统文化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10 4 增广贤文增广贤文 节选一 节选一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并能熟练背诵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 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韵文 理解文意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 明白道理 四 教学具的准备 四 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 文意内容 五 教法学法设计 五 教法学法设计 引导启发 分组讨论 自主探究 六 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1 齐背 续小儿语 节选 2 导语 同学们 刚才你们背诵的 续小儿语 非常熟练 作为奖 励 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喜欢吗 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 还要认 真想 老师讲的这个故事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 老师讲故事 孔子勤奋学习不浪费时间的故事 4 反馈 你明白了什么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过渡 对了 做人要节俭勤奋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请看 课件出示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 一生之计在于勤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1 1 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把韵文读通顺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2 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增广贤文 节选一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增广贤文 节选一 感悟理解内容 1 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b 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小组互相学习 理解诗句 d 指名反馈 师生补充 从俭朴到浪费容易 从浪费到俭朴难 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 的习惯 长大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是春天 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是早晨 一家之中 最重要的是和睦 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勤奋 e 引导学生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 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 小组合作学习 查字典 请教老师 父母 3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4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增广贤文 节选一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12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联系实际 畅谈体会 1 谈话 在学习生活中 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 看到别人浪 费懒惰的例子呢 请说给大家听听 你从中明白了 什么 2 如何才能做到勤奋 节俭呢 板书设计 增广贤文 节选一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勤奋 节俭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自教授地方课以来 我把传统文化知识与班级管理 学生生活 等多个方面联系起来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也间接对学生进行 了养成教育 良好行为 习惯在无形中慢慢的养成 大大减轻了班 主任的管理负担 学习方面 学生理解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许多同 学自己就能把韵文理解得很到位 我很欣慰 13 5 增广贤文增广贤文 节选二 节选二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并能熟练背诵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 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韵文 理解文意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 明白道理 四 教学具的准备 四 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 文意内容 五 教法学法设计 五 教法学法设计 引导启发 分组学习 自主探究 六 教学过程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 增广贤文 节选一 2 导语 同学们 刚才你们背诵的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 增广贤文 你们背诵的很棒 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 喜欢吗 那要求 大家要认真听 还要认真想 老师讲的这个故事 你从中明白了什 么 3 老师讲故事 黄香温席 4 反馈 你明白了什么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过渡 做人要孝敬长辈 知恩图报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 容 请看 课件出示 孝当竭力 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 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 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 将心比心 14 责人之心责己 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 第一莫欺心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把韵文读通顺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2 试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增广贤文 节选二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增广贤文 节选二 感悟理解内容 1 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b 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小组互相学习 理解诗句 d 指名反馈 师生补充 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 仅仅供养他们是不够的 连乌鸦 羊羔都 知道报答母恩 何况我们人类呢 远离家乡的人常流着思亲的泪水 但远不如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凡是坏事都不要做 凡是好事都要学着做 既要了解自己 又要了 解别人 要多替别人着想 要严格要求自己 宽容对待别人 遇事 要三思 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心 e 引导学生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15 2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3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增广贤文 节选二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想一想 爸爸 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 我们又该怎样对 待他们 a 分组交流 b 班内汇报 c 分小组表演 看哪个组表演的真实感人 五 布置作业 问问爸爸妈妈 反哺之孝 跪乳之恩 是什么意思 你还知道这 样的小故事吗 板书设计 增广贤文 节选二 反哺之孝 跪乳之恩 关心孝敬父母 课后反思 学生受到了良好的 孝 的良好教育 许多家长在开家长会时 反映学生回家懂事了许多 能关心体贴父母了 能主动干家务了 听了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16 6 6 弟子规 节选一 弟子规 节选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并能熟练背诵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 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 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 沐浴 在传统文化中 4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韵文 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 明白道理 教学具的准备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 文意内容 教法设计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 学法设计学法设计 分组学习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齐背 增广贤文 节选二 2 课前谈话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就是请同学准备一个你喜欢的与 节俭 有关的故事 我现在非常想听故事 同学们 你们愿意听 故事吗 愿意 哪位同学勇敢的走上讲台来充当一回小老师 把 你喜欢的小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讲故事 略 两名即可 总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故事讲的可真好 我们给他们点掌声好吗 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好故事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大胆地走上讲台 17 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故事 我们每周要评出一个 故事大王 所以 你们可要精心准备哦 把故事讲的越准确 生动越好 引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 弟子规 规 当然就是指规矩 规则 你们知道 弟子 指的是谁吗 是孔子的弟子吗 是指小孩 子吗 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 学生纷纷议论 实际上这个 弟子 是泛指 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 所以 弟子规 中谈到的规矩 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 篇古训的一个片段 弟子规 节选一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1 过渡 做人应该遵守规则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请看 课件出示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把韵文读通顺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2 试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弟子规 节选一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弟子规 节选一 感悟理解内容 18 1 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b 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小组互相学习 理解诗句 d 指名反馈 师生补充 做人最重要的是道德 学问 才能 本领 如果这些方面不如别人 就要不断勉励自己 迎头而上 如果吃的 穿的不如别人 不是 什么不光彩的事 不要因此而不高兴 如果听别人说你的缺点就生 气 听别人说你的好话就高兴 那么 坏朋友就会接近你 好朋友 就会离你而去 相反 如果听到好话就不安 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 高兴 那么 正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e 引导学生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3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弟子规 节选一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想一想 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结合上文 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a 分组交流 b 班内汇报 c 分小组表演 看哪个组表演的真实感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弟子规 韵文特点 三字一句 朗朗上口 为人处世 言行治学的准则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弟子规 内涵丰富 涉及 孝 悌 谨 信 仁爱 学 文 诸多方面 各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都十分重要 要想在 短时间内对各方面都有突破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 我打算先下 大力气突出抓好 百善 之首的 孝 为学生打下长养其他 好品格的根基 对于 弟子规 涉及的其他内容 也不放弃 而是侧重于渗透在指导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相信日久也 19 必见成效 7 7 弟子规弟子规 节选二节选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并能熟练背诵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 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 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 沐浴 在传统文化中 4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韵文 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韵文 明白道理 教学具的准备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 文意内容 教法设计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 学法设计学法设计 分组学习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个案补充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课前播放 弟子规 表演视屏 提问 刚才我们听的那首歌你们熟悉吗 2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 弟子规 节选一 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什么 3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 弟子规 的内容 板书 弟子规 节选二 二 预习反馈 粗知课文 课前预习 20 1 我们小朋友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 你们知道吗 读书也要讲究 一定的方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请同学们看投影仪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2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把韵文读通顺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1 把韵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2 试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弟子规 节选二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弟子规 节选二 感悟理解内容 1 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b 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小组互相学习 理解诗句 d 指名反馈 师生补充 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 即心到 眼到 口到 这三条的确很重要 正在读这本书 不要想着去读那本书 这本书没有读完 不要去读 另一本书 学习的时间要安排的多一点 但还是要抓紧时间用功 21 只要功夫到了 不懂得地方自然就会弄明白 有疑问的地方 应随 时记下来向别人请教 直到确确实实搞清楚 e 引导学生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3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弟子规 节选二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结合 弟子规 节选二 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书 书中都告诉了我 们那些读书方法 a 分组交流 b 班内汇报 板书设计 弟子规 节选二 读书讲究三到 心到 眼到 口到 学习知识要及时复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受益匪浅 不仅积累了优美的韵文 还学 习积累了许多读书的方法 如 读书要心到 眼到 口到 读 书要有始有终 本篇韵文 朗读有些绕口 学生背诵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突破难点 为学生背诵降低了难度 受到了良好效果 22 8 8 幼学杂字 节选 幼学杂字 节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并能熟练背诵 2 了解节气的相关知识 积累与节气有关的谚语 3 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 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 沐浴 在传统文化中 4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积累背诵韵文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了解相关的知识 教学具的准备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 节气歌 日历等 教法设计 教法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学法设计学法设计 分组展示汇报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个案补充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1 出示关于新年的几幅图片 师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呢 老师先让 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片 出示课件 大家猜一猜 这几幅图片表现的 是什么时候的场景啊 如果学生猜不出继续引导 2 解说中国的传统节日 并设问 师 新年 出示卡片 除了新 年你们还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吗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卡片 3 导入课题 那么今天呢 老师就来带你们认识一下我们的传统节 日 大家翻到课本 29 页 23 4 板书课题 幼学杂字 二 了解 幼学杂字 1 幼学杂字 分门别类整理了大量的杂字 语言简练 通俗易懂 这段话选自其中的时令篇 对于我们学习时令知识和集中识字有很 大的帮助 2 投影仪出示 正月元宵 立春雨水 二月花朝 惊蛰春分 三月寒食 清明谷雨 四月清和 立夏小满 五月端午 芒种夏至 六月三伏 小暑大暑 七月七夕 立秋处暑 八月中秋 白露霜降 九月重阳 寒露霜降 十月小春 立冬小雪 十一月数九 大雪冬至 十二月腊八 小寒大寒 除夕分岁 次早新年 3 小组展示朗读韵文 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 精读韵文 感悟品读 课堂练习 1 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a 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把韵文读通顺 c 标出不认识的字 多读几遍 d 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 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 齐读课文 做到正确 g 男女生 小组间 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 把韵文读流利 读熟练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把 幼学杂字 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韵文 幼学杂字 节选 2 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 学习 幼学杂字 节选 感悟理解内容 1 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24 b 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老师补充 在这首儿歌里藏着许多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分组学 边读边把它们找出来 d 分组反馈 老师补充 元宵节 清明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除夕 e 在 幼学杂字 里还蕴藏着许多节气 人们根据各个季节的不同 特点把节气分成了二十四个有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2 这有一首关于节气的儿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3 品读韵文 加深理解 4 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 总结全文 你喜欢 幼学杂字 节选 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四 课后延伸 迁移运用 你知道 元宵节 清明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除夕 这些节日的时间吗 a 分组交流 b 班内汇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幼学杂字 惊蛰快耙地 春分犁不闲 冬至饺子 夏至面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朗诵是学习经典文化的最好途径 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学生体会 到更多的乐趣 本节课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 全班同学不仅都能在 规定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 而且不少同学把中国传统节日 描绘得 有声有色 搜集谚语学生也非常主动 学生搜集到了 惊蛰快耙地 春分犁不闲 冬至饺子 夏至面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等许 多谚语 25 9 中华改良杂字中华改良杂字 节选 节选 一 经典回放 勤能补我拙 俭能为我廉 知足者常乐 能忍者自安 路遥知马力 日久结人缘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 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 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 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 过练习加以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 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 温馨点击 第 34 页 六 活动广角 第 35 页 七 成长袋 第 36 页 八 个人熟读自立歌 26 九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 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0 课 课 千家诗千家诗 一 一 一 经典回放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 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清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 结 四 学生练习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 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 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 过练习加以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 温馨点击 第 38 页 六 活动广角 第 39 页 27 七 成长袋 第 40 页 八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 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1 课 课 千家诗千家诗 二 二 一 经典回放 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浓荫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 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 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 温馨点击 第 42 页 28 六 活动广角 第 43 页 七 成长袋 第 44 页 八 课后熟读 44 页的 赤日炎炎似炎烧 九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2 课 课 千家诗千家诗 三 三 一 经典回放 秋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 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 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 温馨点击 第 46 页 29 六 活动广角 第 47 页 七 成长袋 第 48 页 八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3 课 课 千家诗千家诗 四 四 一 经典回放 雪梅二首 其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卡片和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卡片和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 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 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30 五 温馨点击 第 50 页 六 活动广角 第 51 页 七 成长袋 第 52 页 八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4 课 课 神童诗神童诗 卷首诗卷首诗 一 一 一 经典回放 四季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 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 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 流利 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 温馨点击 第 54 页 六 活动广角 第 55 页 31 七 成长袋 第 56 页 八 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 课外搜集资料 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 同学交流 第第 15 课 课 神童诗神童诗 卷首诗卷首诗 二 二 一 经典回放 华山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二 教师有感情 有节奏 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 新词 难点 2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 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 学生练读 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1 学生自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 时加以指导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 通过练习加以 纠正 3 同桌合作读 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 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