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为本恕终身——《围炉夜话》读后感_第1页
信为本恕终身——《围炉夜话》读后感_第2页
信为本恕终身——《围炉夜话》读后感_第3页
信为本恕终身——《围炉夜话》读后感_第4页
信为本恕终身——《围炉夜话》读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信为本信为本 恕终身恕终身 围炉夜话围炉夜话 读后感读后感 围炉夜话 之第六则原文如下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 所以人不可无也 一恕字是 接物之要 所以终身可行也 本则的学习要抓住两个字 即信和恕 只有对此 二字做深刻理解 才能领会本则的核心要义 信和恕 都是儒家倡导的重要道德范畴 先哲王永彬在这里把 它们并列起来 凝聚了一则精警的格言 正是言简意 赅 值得深思 本则大意是说 一个 信 字是我们立身处世的 根本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 任何人都不会接受他 所以只要是人 都不可没有信用 一个 恕 字 是 待人接物 与人交往的最重要品德 因为恕即是推己 及人的意思 人能推己及人 便不会做出对不起他人 的事 于己于人皆有益 所以值得终生奉行 读了这则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 这句古话 信 即信用 信誉 守信 许下了诺 言就要去兑现 说话不算数 朝令夕改 反复无常 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 这样的道理是很明显的 何谓没有信行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指已经出之于口没 有落实的话 还包括了一些没有说出但却应该做而没 第 2 页 共 6 页 有做到的事情 古之君子 都对 信 字十分看重 把信义看做是立身之本 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从 信 字本身来加深理解 信 字是由人部和言部组合而 成的 说文 的解释是 人言也 人言则无不信者 故从人言 意思是说 只有人讲的话才是值得信任 的 不是人讲的话才会无 信 一个人如果无 信 那就算不上人 别人可以不把你当人看待 那么你 还有何颜面与人交往呢 可以说 有无信用是判断一 个人的基本标准 除非不想做人 否则就不能不讲信 用 没有信用的人就是没有人格的人 没有人敢和他 交往 因为和那种人交往共事往往会受到欺骗和损失 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现实中 我们常能感受到信的重要价值 一个无 良商家 也许能以诡诈手段暂获利益 但信誉已经败 坏了的他们迟早要遭到唾弃 一个无信公司 也许凭 借不正当途径而 钱 途无限 但那将是昙花一现 因为没有人敢和它做生意 免得受骗 一个失信之人 人格受损 会渐渐失去人心而沦为孤家寡人 翻开历 史 对信义的提倡可以说比比皆是 三国 这部名 著中就有多方面的例子 刘备初入蜀中 不是急于攻 城夺地 占人基业 而是担心 恩信未立 诸葛亮 五出祁山 取得了节节胜利 作战军士换班回家的时 第 3 页 共 6 页 候到了 他们打点行囊 准备归程 可恰在此时 魏 军精锐部队 也就是郭淮孙礼带领的雍凉大队人马杀 来了 而换班的新军兵还未赶来 面对生死存亡 该 走的军士们愿意先抵挡一阵 保护丞相 等新来兵到 再走 诸葛亮按照约定 坚持让军士们按时回家 军 士们都觉得大敌当前 应该先退敌军 就纷纷请愿出 战 可是孔明说 不可 吾用兵命将 以信为本 既有令在先 岂可失信 且蜀兵应去者 皆准备归计 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 吾今便有大难 决不留他 即传令教应去之兵 当日便行 众军闻之 皆大呼曰 丞相如此施恩于众 我等愿且不回 各舍一命 大 杀魏兵 以报丞相 孔明曰 尔等该还家 岂可 复留于此 众军坚持不走 留下待敌 孔明只好告 诉他们以逸待劳战法 结果大败了来犯的雍凉魏军 正因为诸葛亮言必信 行必诺 才赢得了全体将士的 信任和爱戴 同时他推己及人 站在士兵们的立场上 考虑问题 不顾个人安危 这样的信义和恕道兼具的 贤相 怎能不令战士们深受感动 愿以死报呢 军兵 们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这就保证了军事大捷 传颂 了一段佳话 人心向背是事业发展的枢要 关键就在于信义为 先 这不仅是做人的道理 立身处世的根本 也是治 第 4 页 共 6 页 国理政的基石 现代史上的国共斗争中 共产党之所以最终取得 了胜利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以信义为本 中国 共产党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制定的革命纲领和 执政方针都付诸于切实努力 所以赢得了广大民众的 衷心拥护 而国民党根本不把人民放在眼内 只是为 少数统治者服务 漫说他们不去兑现诺言了 其实也 没对人民真正承诺过什么 便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出发 点和行动都没有 这样的政党对人民来说有何信义可 言呢 得人心者得天下 国民党失去了民心 就注定 了难逃覆灭的命运 所以 一个信字 小则对人 大 则于国 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这方面的例子也 不胜枚举 而 信 作为儒家文化的内涵之一 也是 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小学品德教材中讲诚信的内 容就占了第一单元的重要篇幅 反映了从小培养孩子 们诚信美德的重要理念 记住 诚信是金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因为我们是人类 天生和信字不可分离 如果说 信 字是立身之本 那么 恕 字便是 终生之道 何谓 恕 就是宽恕 替别人着想 推 己及人 将心比意 在生活中 有不少人以个人利益 为轴心 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这 样的态度 就难以对事情有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也难 第 5 页 共 6 页 以搞好人际关系 这个 恕 字意义重大 在儒家经 典中 它是作为一个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而被 提出来的 论语 有一章是这样说的 子曰 参 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 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矣 孔子说 参啊 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 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 是 孔子出去之后 同学们问曾子 这是什么意思 曾子说 老师 的道 就是忠恕罢了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 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 于人 子贡问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呢 孔子说 那是恕字吧 自己不愿意做的 就不要 施加给别人 王永彬在这里把 恕 字加以强调 提到了终身 奉为圭臬的高度 确实 一个恕字包含有丰富的意义 和价值 它不仅揭示了待人接物 人际交往的原则和 理道 更是一个人品行修为的高超境界 做到这一境 界 需要有平等公正的心态 谦谦君子者 总是心中 装有别人 得理了还要饶人 对人和蔼宽恕 能顾及 别人的感受 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考虑 做事温厚和 谐 不偏激 不伤人 更不会以一己之私去坑害别人 而那些没有恕道的人则不然 有的无理还搅三分 得 第 6 页 共 6 页 理更不饶人 有的人自觉高人一等 难以容忍别人的 同等权益 看不得别人与之平起平坐 总要压人一头 占尽上风 这些人以自我为核心 无视他人生命尊严 又怎能做到 恕 呢 人际交往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总有磕磕碰碰 总有摩擦和矛盾 怎么办 坚持恕道就可以了 这需 要有容人之量 为人心胸狭窄 没有宽广的胸怀 容 不得别人的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