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抉择和思考_第1页
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抉择和思考_第2页
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抉择和思考_第3页
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抉择和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抉择和思考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EGC 的检出率逐年增多 由于对胃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及腹 腔镜 内镜等微创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 使 得 EGC 的外科治疗出现新的变化 即 微创 化 既要施行合理的手术 以确 保肿瘤根治的彻底性和病人的长期存活率 还要尽可能创伤小 并发症少 术 后生活质量高 这使得外科医生对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面临新的抉择和思考 1 微转移灶的存在对临床术式选择的影响 微转移也称隐匿性转移 是指单个或成簇瘤细胞牢固附着于淋巴窦壁并向 外侵袭 瘤灶最大径小于 2mm 临床上 部分 EGC 分化好 分级低 无明显转 移 但 D1 根治术后却死于癌转移 对淋巴结阴性的 EGC 行 D2 根治术可获得良 好疗效 提示上述病人术前已存在用常规病理检查难以发现的隐匿性淋巴结转 移 即可能存在微转移 1 传统上对于内镜治疗早期胃癌来说 主要是胃局部黏膜或黏膜下层切除 还谈不上淋巴结清扫问题 现有资料显示 早期胃癌中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的 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0 6 4 和 9 7 24 3 且转移大都局限于第一站淋巴结 转移至第二站者不足 10 2 3 这使得外科医生面临新的抉择 是为了微创而 冒残留癌灶的风险 还是由外科医生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 所以说确定是否 有无微转移灶的存在 是决定 EGC 外科术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传统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由于并非全部组织检查 可能遗漏微小病灶 故监 测微转移多采用连续切片法 同时配合免疫组化法和 PCR 法 可提高微转移的 检出率 角蛋白 CK 是上皮细胞的骨架蛋白 其中 CK20 的表达十分严格 只 限于胃肠道的上皮及其恶性肿瘤 即使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 仍能保持稳定的 表达 因而多选用 CK20 作为监测胃癌微转移的标记物 术中采用淋巴结冰冻切 片作组织学及抗 CK 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微转移方法 可 协助术中选择淋巴结清除范围 确保手术的根治性 4 CEAmRNA 和 CKmRNA 联 合检测 能提高特异度和灵敏度 E 钙粘附素的检测也可预报淋巴结微转移 5 6 所有的检查方法依赖于相关学科的进步和配合 前哨淋巴结已用于 EGC 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了解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 基 本上可反映出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对合理缩小手术范围有指导意义 有资 料显示 术中局部注射吲哚靑绿染料对 EGC 前哨淋巴结转移进行研究 结果发 现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达到 99 73 74 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敏感 率达到 90 7 因而证实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判断 EGC 的淋巴结转移范围 是可行的 呈阳性者行 D2 根治术 否则可缩小手术范围 淋巴结微转移现象在 EGC 中并不罕见 且与临床术式选择密切相关 现有 资料表明淋巴结微转移多发生在肿瘤直径大于 2cm 浸润至黏膜下层 伴有溃 疡形成 分化程度较低的 EGC 因此对这部份 EGC 的术式选择更应慎重 2 胃切除范围的临床抉择 EGC 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两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适用于癌灶直径小于 2cm 的隆起型 或直径小于 1cm 不伴溃疡的表浅凹陷型黏膜内癌 胃癌根治 术 包括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 由于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高低与胃切除的范 围有密切关联 而上述两种手术方法跨度过大 许多学者采用折中的方法 即 缩小胃切除的范围来治疗 ECG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 1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MR 已从最初的单一的双孔道粘膜切除法逐步发 展到高频激光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单孔道外套吸引黏膜切除法等多种手术方法 并举的时代 EMR 治疗早期胃癌的适应症是 1 癌肿局限于黏膜内 2 直径小于 2cm 的隆起性病灶 或 a 型 或直径小于 1cm 的平坦型或凹陷型 病灶 b 或 c 型 3 癌肿无溃疡或溃疡瘢痕 4 癌细胞分化良好 5 单一性病灶 具有上述特点的早期胃癌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 可施行 EMR 既往认为低分化腺癌 印戒细胞癌或未分化癌 由于其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故不适宜施行 EMR 但近年研究发现 上述类型的癌肿 凡局限在黏膜内并直 径小于 1cm 者 几乎不发生淋巴结转移 故有部分学者也将此作为 EMR 的治疗 对象 这种扩大 EMR 手术指征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8 2 2 经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 LPG 当 EGC 的局部条件超出 EMR 的手术指征 时 可考虑行经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 LPG 其手术指征是 隆起型早期胃癌 或 a 型 直径小于 2 5cm 或凹陷型病灶 c 直径小于 1 5 cm 术 时 在腹腔镜手术状态下 先以胃镜导入 显露病灶部位 并经皮穿刺用金属 棒悬吊病灶处胃壁 然后用自动切割吻合器全层切除癌灶及其周围胃壁 切除 缘距癌灶边缘应达 1 cm 以上 2 3 经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 LARG 是近年开展的新的一种术式 LARG 可完成对第 1 2 站淋巴结的清扫 达到 D2 根治术的要求 LARG 几乎适用 于所有类型的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除能达到根治性 还在于手术的创伤程度 较为减轻 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Adachi 等比较了 41 例 LARG 和 35 例开腹胃大部切除 Billroth 式 治疗早期胃癌术后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 24 个可定量比较是指标进行追踪随访 发现 LARG 组病人术后恢复术前饮食站 90 能保持良好食欲占 95 早 后期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明显较低 分别为 17 与 29 90 以上的病人术后体力恢复至术前状态 88 的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感到 满意 随着 LARG 的技术日渐成熟 该手术将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9 2 4 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 PPG 和保留幽门及幽门迷走神经分支的胃部分 切除术 PPG VP PPG 由于保留了胃幽门括约肌及其功能 具有预防碱性反 流性残胃炎和食管炎 减少术后倾倒综合征的优点 PPG 较传统的胃大部切除 术 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 PPG VP 不切断迷走神经干 保留支配幽门 区的迷走神经分支 使保留的幽门括约肌功能更为健全 除了具有 PPG 的优点 外 还能明显地较少术后胃排空障碍 效果较理想 PPG 和 PPG VP 的手术适应 证是 1 单一病灶且位于胃体中 1 3 区域 2 早期胃癌局限在粘膜内 直径小于 4cm 3 早期胃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隆起型癌灶直径小于 2 cm 扁 平凹陷型癌灶直径小于 1 cm 7 3 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临床抉择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呈阶段性 即使 EGC 也有 12 25 的微转移 病理 学研究表明 黏膜内癌的溃疡常常是淋巴结转移的特征之一 因为黏膜肌层的 破坏导致癌细胞浸润淋巴管网 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应该大于临床评估淋巴结转 移数 3 1 改良 D1 淋巴结清扫术 是指清除胃周及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 No 7 临床上无明确淋巴结转移的 EGC 实际上存在着向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应超出可能已有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区域 以避免转 移淋巴结癌残留 临床上凡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内癌都伴有溃疡 术中常可触 及 黏膜下癌发生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相关 直径小于 2cm 的隆起型和直 径小于 1 cm 扁平凹陷型癌灶通常仅发生第一站淋巴结转移 即使极少数转移至 第二站淋巴结 也是转移至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 No 7 这是实施改良 D1 淋 巴结清扫术的理论基础 有资料表明该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为 16 10 11 提示 该术式创伤较小 3 2 改良 D2 淋巴结清扫术 是指胃周及胃左动脉周围 No 7 肝总动脉前 No 8 和腹腔干周围 No 9 的淋巴结 现有研究表明直径小于 2cm 的隆起 型和直径小于 1 cm 扁平凹陷型癌灶通常仅发生第一站淋巴结转移 直径大于上 述标准的黏膜下癌常伴有第一站和胃左动脉周围 No 7 肝总动脉前 No 8 和腹腔干周围 No 9 淋巴结的转移 这是改良 D2 淋巴结清扫术的理论基础 其优点在于减少了脾脏和胰腺的医源性损伤 从而减少了并发症 降低了死亡 率 有资料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