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分计算公式_第1页
波分计算公式_第2页
波分计算公式_第3页
波分计算公式_第4页
波分计算公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生段光衰耗 色散 光信噪比 再生段光衰耗 色散 光信噪比 Q 值 值 BER 值 值 DGD 值计算说明值计算说明 1 1 衰耗受限计算衰耗受限计算 采用最坏值法设计 L Ps Pr C a 式中 Ps 为光放大器 OAU 板 单信道的最小输出功率 单位为 dBm 光功率放大器 OAU 单信道输出功率取为 1dBm Pr 为单信道接收端的最小允许输入功率 单位为 dBm C 所有光连接器的衰减和 每个光连接器的衰减为 0 5dB a 为光纤损耗系数 dB km 包含了光纤衰减 光纤熔接衰减和光纤富裕度 默认 值取 0 275dB km 衰耗受限距离计算 对于发端配置 OAU 1dB 输出 收端配置 OAU 32dB 接收 的 33dB 的光中继段 L Ps Pr C a 1 32 2 0 5 0 275 116km 注 DWDM 系统是 OSNR 受限系统 以上数据仅表明光放大器的在此距离内是不受 限的 本次工程站间距离及衰减已经过测试 指标值标注在传输系统配置图中 1 2 色散受限距离计算色散受限距离计算 DCM 的补偿方法详见 3 1 色散容限配置部分 1 3 级联光放大器时的光信噪比级联光放大器时的光信噪比 OSNR 计算计算 1 单个放大器产生的 ASE 噪声功率 一个光放大器产生的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PASE 为 PASE 2Nsp G 1 hv v mw 式中 Nsp 是放大器自发辐射因子 v 是光中心频率 h 是普朗克常数 G 是放大器的增益 倍数 v 是光接收机的带宽 取 0 1nm 进而可以推导出 一个光放大器产生的以 dBm 计的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PASE 58 NFi Gi dBm 1 其中 NFi 为光放大器噪声系数 dB Gi 为光放大器的增益 dB 2 复用通路光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噪比 系统模型 包括 N 个级联光放大器的 WDM 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G1G2G3 GiGn L1L2 Li Ln 1 Rn 图中 L1 L2 Ln 1 分别是第 1 2 n 1 个区段的衰减 dB G1 G2 Gn 分别是第 1 2 n 个光放大器的增益 dB 各光放大器产生的 ASE 噪声功率 利用已经推导出的公式 首先分别计算出每个光放大器产生的 ASE 噪声功率 PASEi dBm 计算 N 个光放大器在光接收机输入端产生的 ASE 累积噪声功率 PASE 每个光放大器产生的 ASE 噪声功率 PASE 都既要经过其后面的光纤区段衰减 又要 经过其后面的光放大器的放大 然后才能到达光接收机的输入端 Rn 点 因此 系统中 N 个光放大器在光接收机输入端 Rn 点的累积噪声功率为 PASE EDFA1 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EDFA2 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 功率 EDFAn 1 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功率 EDFAn 产生的累积自发辐射噪声 功率 10E 0 1 PASE1 L1 G2 Ln 1 Gn 10E 0 1 PASE2 L2 G3 Ln 1 Gn 10E 0 1 PASEn 1 Ln 1 Gn 10E 0 1 PASEn mw 2 为了便于光信噪比的计算 需把以上计算结果换算成 dBm 形式 PASE 10 PASE dBm 计算光接收机输入端 Rn 点的光信号功率 假定第一个光放大器在每个复用通路的输出光功率为 Pout dBm 因光放大器是增 益锁定的 所以后面的光放大器仅起放大作用 其输出光功率的大小与输入光功率有关 因此经过 n 1 个区段的衰减和 n 1 个光放大器的放大之后 到达 Rn 点的光信号功率为 PRn Pout L1 G2 Ln 1 Gn dBm 3 最后可得 Rn 点的光信噪比 OSNR PRn PASE 4 1 4 Q 值与值与 BER 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 1 光接收机输入端的光信号功率 Psig 与 ASE 噪声功率 PASE 到达光接收机输入端的光信号功率 Psig 应该考虑分波器的插损 T 与光通道代价 Pp 的影响 Psig 10E 0 1 PRn T Pp 10 3 W 5 其中 PRn 为每个信道在分波器输入端的光信号功率 T 为分波器插损 7dB Pp 为光通道代价 到达光接收机输入端的 ASE 噪声功率还要考虑分波器带宽 B0 的影响 因为在计算 OSNR 时 ASE 噪声是在 0 1nm 带宽内的数值 PASE 10E 0 1 PRn OSNR T B0 0 1 10 3 W 6 其中 OSNR 为扣除系统余量后的光信噪比 B0 为分波器 3dB 带宽 华为光传送系统的分波器带宽为 B0 0 7nm 2 光接收机输入端的的光信号电流与 ASE 噪声电流 它们皆与光接收机光检测器的响应度有关 1 码时的光信号电流为 I 1 2 e h g Psig A 其中 e h 为光检测器的响应度 单位光功率产生的光电流 为光检测器的量子效率 一般可取 0 8 或 0 9 g 为光检测器的增益 倍数 对于 PIN 光检测器 取 g 1 对于 APD 光检测器 可取 g 50 典型值 e 为电子电荷量 e 1 609 10 19库仑 h 为普朗克常数 h 6 62619 10 34焦耳 秒 为光频率 HZ 且取 1 931 1014 HZ AFR 为计算方便 通常预先算出无增益时的光检测器响应度 e h 1 006 A W 0 8 时 于是 1 码时的光信号电流为 I 1 2 012 g Psig A 7 0 码时的光信号电流很容易得出 I 0 I 1 EX A 8 其中 EX 为消光比 倍数 一般对于 WDM 系统来讲 EX 10 ASE 噪声产生的噪声电流为 I ASE 1 006 g PASE A 9 3 计算各种噪声功率 1 码时的散粒噪声功率 Nsh sig 1 2e I 1 Be A2 10 其中 Be 为光接收机的电带宽 基群为 2 5Gb s 时 Be 1 7 109 HZ 基群为 10Gb s 时 Be 6 0 109 HZ 0 码时的散粒噪声功率 Nsh sig 0 2e I 0 Be Nsh sig 1 EX A2 11 ASE 散粒噪声功率 Nsh ASE 2e I ASE Be A2 12 1 码与 ASE 的差拍噪声功率 Nsig 1 ASE 2I1IASE Be B0 A2 13 其中 B0 为分波器的 3 dB 带宽 分波器的 3 dB 带宽为 B0 87 07 109 HZ 即 0 7nm 0 码与 ASE 的差拍噪声功率 Nsig 0 ASE 2 I 0 I ASE Be B0 N Sig 1 ASE EX A2 14 ASE 自身的差拍噪声功率 N ASE ASE I 2ASE Be B0 A2 15 光接收机电路的等效噪声功率 NC I C 2 Be A2 16 IC 为光接收机电路噪声电流谱密度 对于 2 5G 系统 可取 I C 8 10 12A HZ 1 2 对于 10G 系统 可取 I C 30 10 12A HZ 1 2 4 计算 1 码与 0 码的总噪声功率 1 码时的总噪声功率为 N1 Nsh sig 1 Nsig 1 ASE Nsh ASE NASE ASE NC A2 17 0 码时的总噪声功率为 N0 Nsh sig 0 Nsig 0 ASE Nsh ASE NASE ASE NC A2 18 5 计算 Q 值与 BER Q I1 I0 N1 1 2 N0 1 2 19 BER EXP Q2 2 2 1 2Q 20 6 计算实例 已知量 PRn 与 0 1nm 内的 PASE 以下假定 PRn 5dBm OSNR 19dB 1 光接收机输入端的光信号功率 Psig 与 ASE 噪声功率 PASE Psig 10E 0 1 PRn T Pp 10 3 10E 0 1 5 10 2 10 3 199 5 10 6 W T 为华为光传送系统分波器的最大损耗 PP 为色散代价 PASE 10E 0 1 PRn OSNR T B0 0 1 10 3 10E 0 1 5 19 10 0 7 0 1 10 3 27 9 10 6 W 华为光传送系统分波器的 3dB 带宽为 0 7nm 2 1 0 电平的电流与 ASE 的噪声电流 I1 2eg hv Psig 2 012 199 5 401 4 10 6 A I0 I1 10 40 10 6 A IASE 1 006 PASE 1 006 27 9 28 1 10 6 A 3 计算各种噪声 Nsh sig 1 2e I1Be 2 1 609 10 19 401 4 10 6 6 109 0 78 A2 Nsh sig 0 2eI0Be Nsh sig 1 EX 0 8 A2 Nsh ASE 2eIASE Be 2 1 609 10 19 28 1 10 6 6 0 109 0 5 A2 Nsig 1 ASE 2I1I ASE Be B0 2 401 4 10 6 28 1 10 6 6 0 87 5 1546 9 A2 Nsig 0 ASE 2I0IASE Be B0 NSig 1 ASE EX 154 7 A2 NASE ASE I 2ASE Be B0 28 1 10 6 2 6 0 87 5 54 1 A2 NC I C 2 Be 30 10 12 2 6 0 109 5 4 A2 N1 Nsh sig 1 Nsig 1 ASE Nsh ASE NASE ASE NC 0 78 1546 9 0 5 54 1 5 4 1607 7 A2 N0 Nsh sig 0 Nsig 0 ASE Nsh ASE NASE ASE NC 0 08 154 7 0 5 54 1 5 4 214 8 A2 Q I1 I0 N1 1 2 N0 1 2 401 4 40 1607 7 1 2 214 8 1 2 6 6 BER EXP Q2 2 2 1 2Q EXP 6 62 2 2 1 2 6 6 2 1 10 11 1 5 差分群时延 差分群时延 DGD 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 PMD 系数 ps km 是由光纤本身决定的 可以由光纤厂家提供或者采用实测值 根据 PMD 系数或者实测到光缆线路的 DGD 可以计算出每一光放段的 DGD 每一光放段的 DGD ps 每一段的 PMD 系数 单位 ps km L1 2 L 为这一段 的距离 根据每一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