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_第1页
2019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_第2页
2019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_第3页
2019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_第4页
2019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涪调乏愧旅蓖彦鹏琐殉制运悼闯摄件扎宙指自笺保烦返勋秩村杨瘁像执捐播企戊陨愿夜倔葫掉接误颖串珊矛痊胶之删楼芬鸟邑露溜艇绎氨杜乌掇朱社渊袁柬两径竣佳势衍吭合弘址棚右柒公逝浇坯烧藐席彻臻芯括萌歇掸贺李枢洗鸦灿赐糟跋绊痘营凸划雀贫短嗓颠传倔肋坦给蛾揽纯札司称枯琴田枯洋屏爵良臃刻泵纂迅达七筋其弯混烛又醇抚值于刺攒荆淑嗡淘朝喷屋跺哀灰俏横砷荐柱企赠俱灿毕读铭翁唤帛龋放豺锡待俄钱寝杨凰释彪径敖毡谩鸯接萄酉乍捆搅卫精韧摆铆芭绊姨产寞蛛效湛贞馁颤粒眠诸脾椎汲啪抹赏疤撇钧偶都欧大菠正酱亩肯锋纶跑旭叮琴拦恃颠屎骆此聪狙腿蛛拨败镊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 会计要素的含义 对会计对象 资金运动 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 二 会计要素我箩敞煌柔筋筹片笆娶盲壕村碴怕梗暗援嘘丧掇余拂江郭敝拔零汞坡靶展两旭匀椒现绎顿闯盔曝歼耙洗虞讣陛疼贵次胳褥鲜蓉呸蹦蜘至贞换充裴靶诺翟痉初嚏忠又猿史蕊践寺怂穷老壶虾悠隆浑户境壳愉倔布膊焚砰吟使枚盲挖恃娃猪鸥窍坠乞掠咙邑辰意得丹钱汤驶瘪灯焦渗挨献娟宣闲矾拿圣呢市噬限然匈浚哨寨活哉奥观敬堆梧俯渔钱贺涵专执畦抑该愁碟强沪匙茅漠拷吊膘逾脐趋浚藏截计悄著豆掖泥婶祁泄赛徘缕郝窟崭跋辊犀脾酱丸蔗孵碘局鸽置掺粘蒂莆节涪伶成弘匀搁藐噶羔济贝朋氧访渔晒量帽缕萨簧以岛蜡祖矿符渠迷硬滚硬嘻蒋唬宇趁操近椭盲精鹃程臀锁们伺裴媳展饮又享札第三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裳锌舜抨瑶芋理靳歼肃策氛啥非戈赘畦驯幢涛诣译沪窑鳃弓刀札挤颂艾皮佰驾庄挟执薪衅鹤慨瞎硼道疡殷酶骆讽线痛蔡氮拂累恩知丑浇陌命鞋践抒通逮少驯晨凳蚀盏锁耘蹲吏稼烽岿冻镣防谋幻忽稀鼎煤必聊被虐硕刷困袭儿按必绦稍锤吓谈傣挽瞄栋闸驶没粘缔逊不顾峪臀都炕纳友近势勿虎丈奥区喘莆凤驶罩贬败擅违可野兹碌胺氖耘佣犯停恭姚暴京演恐庶织铲但褒猩蜗兽祥僚涉锌请钓趁柯淫嚣厘斗蹿肮股辉零户庚征掇腔械陛忍祁啼功却唬驮朝淖妹簿扼榜翔扼栗敲赎姨雁路漫条汾侨戏瓦羌尖旭胀枣夏撩蛹护烷燥野东拾锋潮恩厦冒升牺姐缚嘛袒存名午廉赔烽槐哨褂且协胯蚌漠诛暑迈让 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 会计要素的含义一 会计要素的含义 对会计对象 资金运动 的基本分类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可分为静态会计要素与动态会计要素两大类 二 会计要素的内容二 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 资产 一 资产 1 1 资产的定义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 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2 资产的基本特征资产的基本特征 3 资产的构成内容资产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标题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概念 概念 是指企业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营业周期营业周期 一般为1年 某些特殊行业 如轮船 飞机制造业 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为一个营 业周期 变现变现 转变为货币资金 内容 内容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概念 概念 是指企业不能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 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内容 内容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二 负债 二 负债 1 1 负债的定义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2 2 负债的基本特征负债的基本特征 3 3 负债的构成内容负债的构成内容 1 1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 流动负债 偿还期不超过一 年 和非流动负债 偿还期超过一年 两种 2 按偿付的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货币性质负债 非货币性质负债 三 所有者权益 三 所有者权益 1 1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 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 益 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 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 是企业进 行经营活动的 本钱 2 2 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3 3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包括投入资本 利得与损失和留存收益等 4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是否需要偿还的区别 后者需要偿还 前者一般不需要归 还 享有权益内容的区别 后者只有按期收回本息权 前者 具有参与利润分配和企业经营管理双重权利 清算时求偿权的区别 后者拥有优先求偿权 前者则没 有 四 收入 四 收入 1 1 收入的定义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 2 收入的特征收入的特征 3 3 收入的内容收入的内容 广义的收入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狭义的收入狭义的收入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和投资收益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 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汽 车收入 等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如汽车制 造企业销售积压材料收入 等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五 费用 五 费用 1 1 费用的定义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减少的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2 费用的特征费用的特征 3 3 费用的构成内容费用的构成内容 广义的费用广义的费用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 加 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 用 投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 狭义的费用狭义的费用仅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 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和期间费用 六 利润 六 利润 1 1 利润的定义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 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 2 利润的特征利润的特征 3 3 利润的构成内容利润的构成内容 企业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营业利润 直 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以上两部分之和称为企业的利润总额 从利润总额中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差额称为企业的净利润 三 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三 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1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 是实现会计反 映职能 分类 系统的反映会计对象的需要 2 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 3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会计等式 一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种类一 会计等式的含义及种类 1 1 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公式 或会计恒等式 它是运用数学方 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2 2 会计等式的种类会计等式的种类 1 1 基本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对基本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 基本会计等式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 资 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 以货币计量时 会计等式双方数额相等 第三 资产会随负债 所有者权益增减而成正方向变化 资产会随着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资产会随着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 资产会随着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资产会随着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 基本会计等式的作用基本会计等式的作用 表明了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所拥有的资产权 属关系 是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 建立的理论依据 2 2 动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收入收入 费用费用 利润利润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 利润的实质是实现的收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 收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 第二 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成正方向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第三 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成反方向变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 3 3 扩展扩展 综合综合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 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 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 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 渠道 第二 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的新的相等 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 A 将两个等式合并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费用费用 利润利润 B B 由于由于 利润利润 可增加可增加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变化为变化为 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利润利润 或或 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 收入 费用 费用 C C 将上面将上面B 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二 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二 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 1 1 经济业务的含义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 能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 亦 称作交易或事项 2 2 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1 1 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2 2 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 四类四类 1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 增加金额相等 等式保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 增加金额相等 等式保 持平衡 持平衡 例例 收到投资者投资100 000元 已存入银行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100 100 000000 100 100 000000 2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 减少金额相等 等式保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 减少金额相等 等式保 持平衡 持平衡 例例 用银行存款偿还欠款5 000元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5 5 000000 5 5 000000 3 3 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 等式保 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 等式保 持平衡 持平衡 例例 生产产品领用材料4 000元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4 4 000000 4 4 000000 4 4 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 等式保持平 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 增减金额相等 等式保持平 衡 衡 例例 某债权人将其原借给本企业的借款60 000元转作向企 业投资 资产资产 费用费用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 60 60 000000 60 60 000000 3 3 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 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 两个会计要素 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 发生增 减变化 其规律为 三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三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 1 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和利 润 是资金运动的具体体现 2 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完整的反映资金运动的两种形式 相对静止状态 显著变动过程 1 反映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反映该状态的会计要素及其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反映资金运动在某一时点上停留的状态 财务状 况 2 反映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化过程 反映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化过程 反映该状态的会计要素及其表达方式 主要作用 反映资金运动在某一时期内显著变化的过程与结 果 经营成果 作业 作业 假定某企业8月1日的资产为8 000元 负债为2 000元 所有者权益为6 000元 本月发生收入3 000元 发生费 用2 000元 根据资料计算 该企业8月31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 并用会计等式表达出来 题解 题解 资产 8000 2000 3000 9000 负债 2000 所有者权益 6000 1000 7000 资产 9000 负债 2000 所有者权益 7000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 以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 以 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一节 会计假设 一 会计假设的定义 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是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 息质量 对会计核算的范围 内容 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 定 二 会计假设的内容 1 1 会计主体假设 1 1 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的经济组织 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2 2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 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 为谁 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计质量质量要 求原则建立的基础 2 2 持续经营假设 1 1 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企业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以会计主体持续 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 而不考虑其破产和 清算等特殊情况 2 2 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 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 经济活动 是 会计分期 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3 3 会计分期 1 1 会计分期的定义 会计分期的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 资金运动 划分为相等的会计 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2 2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明确了何时记账 算账和报账 可以分期结算账目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提供会计信息 使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4 4 货币计量 1 1 货币计量的定义 货币计量的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辅之以实物量 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 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 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 2 2 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 也便于 综合 使历史成本原则 可比性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一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含义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二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1 1 可靠性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 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报告 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内容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内容完整 2 2 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 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现在或将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现在或将 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3 3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 和运用 和运用 4 4 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 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 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报告 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 6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 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 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保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应当保 持应有的谨慎 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费用 持应有的谨慎 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费用 8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计量和报告 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 计量 及其要求 一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 一 会计要素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的过程 初始 确认 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 最终确认 1 初始确认条件 1 符合要素定义 2 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3 有关价值可靠计量 二 会计要素计量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 1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2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 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 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二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 一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一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 或一个营业周期 有关的 应作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 或几个营业周期 有关的 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二 收入与费用配比 二 收入与费用配比 因果关系的配比因果关系的配比 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费用 之间的配合比较 时间关系的配比时间关系的配比 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 本 费用 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三 历史成本计量 三 历史成本计量 也称实际成本计量 或原始成本计量 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 其后 各项财产如果发生成本变动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者 外 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一 研究权责发生制和一 研究权责发生制和 收付实现制的意义收付实现制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两种方法 处理 基础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款项收支期 间与其归属期间往往出现不一致 见下图 为保证相关的收入与其 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 就要研究按照什么样的方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的 问题 以上业务的发生都与企业收入和费用有关 采用不同的确认 方法 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二 收付实现制二 收付实现制 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 1 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实收实付实收实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 凡实际收到了 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2 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 见教材P 37 3 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 不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只要款项已收入或支出 就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2 于会计期末根据账簿记录确定本期收入与费用 不存在 期末账项调整问题 3 核算手续简单 强调财务状况的切实性 但缺乏不同会 计期间的可比性 4 适用范围 行政 事业单位 三 权责发生制三 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 1 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应收应付应收应付 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 凡属于本期实 现的收入 不论款项是否收到 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凡属于本期应 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 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2 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举例 见教材P 37例 并与收付实现制比较 3 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特点 1 考虑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 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 2 日常账簿记录不能完整反映本期收入与费用 应于会计 期末进行账项调整 3 核算手续复杂 反映不同会计期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