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护理体会_第1页
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护理体会_第2页
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护理体会_第3页
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2例护理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2 例护理体会作者:刘咏梅徐晓迪王莉乔萍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又称头皮部分割性蜂窝织炎1,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慢性经过易复发且顽固难治疗。XX 年我科收治 2 例患者,经过科室人员积极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病例 1:男性,24 岁。因头顶枕部红色丘疹、脓疱、脱发反复发作 5 年余。于 XX 年 2 月 29 日入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特殊阳性体征。专科情况:头枕部近发际及头顶部可见群集性黄豆至杏核大小的红色丘疹结节及囊肿,部分皮损融合成斑块,红肿压痛明显,部分囊肿及窦道溢脓。顶枕部可见指甲盖大小的多个脱发区。实验室检查:血、尿、便检查常规无异常。脓液细菌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给予口服米诺环素 100mg,2 次/日。一周后脓肿明显消退。加服维胺脂胶囊 25mg,3 次/日,头孢唑啉钠 1g 静脉滴注 1 次/8h,斯奇康注射液 1ml,肌肉注射 1 次/隔日,曲氨奈德与庆大霉素注射液局部囊肿内注射1 次/周2-3, 。经过综合性治疗 3 周后,头部皮损明显变2 / 4平缩小,且无新发皮损。出院后门诊继续巩固治疗,门诊随访 1 年,一般情况尚好,未复发。 2 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经济负担重,愈后易产生瘢痕影响容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易产生恐惧及悲观失望情绪,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者的心理安慰显得尤为重要,向患者讲述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思想、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及饮食等情况观察了解,以耐心、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谈,讲解本病的有关科普知识,指导如何配合治疗,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皮肤护理:此病常有脓液流出,易继发感染,床上用品应保持清洁、干燥、舒适、且每日消毒更换。有头顶部皮肤糜烂渗出者直接接触的可垫无菌中单用物要消毒。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嘱患者剪短指甲,切勿搔抓,勿自行挤压脓肿及过度烫洗。清洗应该选用温开水、中性柔和的洗涤剂为宜,防止继发皮肤感染。 药物护理:患者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口服维胺酯胶囊,抗生素的静脉滴入,皮损内注射曲氨奈德与庆大霉素注射液。嘱患者服药期多饮水、勤排尿。皮损内注射药物时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治疗时应用安慰的方式以3 / 4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饮食护理:本组患者给予合理的膳食,以清淡、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青菜,保持大便通畅。禁食刺激性食物及特殊蛋白质食物,如鱼虾类、海鲜类、辣椒、酒等,忌浓茶、咖啡,吸烟者必须戒烟,以免加重病情。 环境舒适:患者由于皮肤皮损处感到极度不适,并且易继发感染,因此对住院环境要求较高,病室要求安静、舒适、清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 224,相对温度保持在 55%65%,最好病室有空调,避免太冷、太热、太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 讨论 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本病系慢性化脓性疾病1,在皮损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菌,有时也可发现链球菌及双球菌。此病临床少见且顽固难治疗。除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外,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纠正患者悲观失望情绪,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消除顾虑和积极配合和都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笔者体会到把目前治疗本病的传统方法宣及传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