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DOC)_第1页
美术鉴赏与批评(DOC)_第2页
美术鉴赏与批评(DOC)_第3页
美术鉴赏与批评(DOC)_第4页
美术鉴赏与批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2014 年制订 课程代码课程代码 091302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开设学期开设学期 第五学期 开课单位开课单位 艺术学院艺术系 开课对象开课对象 美术学专业三年级 先修课程先修课程 外国美术简史 课课 时时 30 学时 选定教材选定教材 美术鉴赏 张道一 北京 高教出版社 1998 年 第一版 参参 考考 书书 中国美术史 高教出版社 1998 年 第一版 外国美术史 高教出版社 1998 年 第一版 艺术概论 孙美兰 北京 高教出版社 1998 年 第一版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一版 课程概述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中 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 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陶冶学生艺术 道德情操 提高 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 激发高尚 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 美术的本质 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 美术 鉴赏的 对象等内容 美术欣赏基础知识 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 如何欣赏美术所包含的思想 情感和文化内涵 掌握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 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 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不同的 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美术鉴赏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鉴赏的概念和各个时期作品的形式美 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风格 难点是认识理解形式美的法则 中外美术作品的艺 术精神 学时分配学时分配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备注 章节主要内容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合计 1绪论 2 2 2美术是一种文化 2 2 3美术的分类及艺术语 言 2 2 4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 式美 22 5第五章 美术的风格 与流派 22 6绘画鉴赏 1 中国 传统绘画 22 7绘画鉴赏 2 西方 绘画 22 8绘画鉴赏 3 版画 插图 连环画 漫画 年画 宣传画 22 9雕塑鉴赏 22 10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22 11工艺美术与生活艺术22 12工业艺术设计 22 13汉字艺术鉴赏 22 14摄影鉴赏 22 15民间美术鉴赏 22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学时 学时 2 2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 美术的本质 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 美术鉴赏 的对象等内容 掌握美术欣赏基础知识 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 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包含 的思想 情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第一章 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 绪论绪论 学时 学时 2 2 学时学时 第二章第二章 美术是一种文化美术是一种文化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 了解美术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了解美术所具有教育 功能社会功能 认识的功能和审美的功能及其社会功能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 美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 二 美术的文化内涵 三 怎样鉴赏美术 第三章第三章 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 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 义及作用 掌握纯艺术和使用艺术所包括的具体六大门类以及各自的性质特点 教学内容 一 美术主要门类的性质 特点 二 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 第四章第四章 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 在不同时期形式美所具 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掌握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 教学内容 一 形式美的法则 多样与统一 比例与尺度 对称与平衡 对比与和谐 反复与联 系 统觉于与错觉 二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第五章 美术的风格与流派美术的风格与流派 教学要求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掌握艺术风格的基 本概念 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风格 教学内容 一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起源 特征 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二 现代派美术的基本类型 表现主义艺术 抽象艺术 梦幻艺术 代表人物及作 品 第六章第六章 绘画鉴赏绘画鉴赏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 学时 学时 1010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绘画的构图 线条 色彩 笔法 墨法等手法 掌握认识中国绘画的独特魅 力 教学内容 一 史前美术 夏商周三代美术 二 秦汉美术 三 魏晋南北朝 隋唐美术 四 宋元美术 五 明清美术 第七章第七章 绘画鉴赏绘画鉴赏 西方绘画西方绘画 学时 学时 1010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从史前壁画到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绘画及 19 世 纪以来 西方印象派和现代主义 主要画家 经典绘画作品 掌握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与古典 雕塑的内在联系 古典主义绘画和写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及 19 世纪以来印象派和后印 象派主要画家和主要作品 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 教学内容 一 史前美术 埃及艺术 希腊艺术 古罗马艺术 巴比伦艺术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三 17 18 世纪的欧洲美术发展 四 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五 印象派 新印象派 后印象派 六 二十世纪近现代美术的发展 第八章第八章 绘画鉴赏绘画鉴赏 版画 插图 连环画 漫画 年画 宣传画版画 插图 连环画 漫画 年画 宣传画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 大画种 与 小画种 的划分标准 了解版画 插图 连环画 漫画 年 画 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掌握版画 插图 连环画 漫画 年画 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内容 一 版画 插图 二 连环画 漫画 三 年画 宣传画 第九章第九章 雕塑鉴赏雕塑鉴赏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的经典作品 从埃及雕塑到古希腊罗马 文艺复兴 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 同艺术风格 时代背景和风格的流变 中国雕塑艺术从石器时代洞穴艺术中的浮雕 圆雕 到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的石质 陶质 木质等不同质地 时代背景 风格的变化 掌握圆 雕与浮雕的特点 雕塑题材的划分 纪念性雕塑与装饰性雕塑 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 埃及雕塑 古希腊罗马 文艺复兴 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同艺术风格 二 不同时期不同人文思想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变化 第十章第十章 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各自的特点 个性和千年流变 掌握能够欣赏不同 时代和民族的建筑 欣赏它们所包含的象征美 形式美 教学内容 一 希腊式 罗马式 拜占庭式 哥特式 巴洛克 洛克克 二 中国园林 三 从民居到宫殿的演变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工艺美术与生活艺术工艺美术与生活艺术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工艺美术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 百工 的概念及起源 中国官工体系 的起源及发展 教学内容 一 由 材美工巧 与 争奇斗巧 来看待工艺美术的文与质的对立与融汇 二 在新的社会时期 历史条件下来重新审视传统手工艺的历史 文化价值及其对发 展新时代的工艺美术的启发和作用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工业艺术设计工业艺术设计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艺术设计的概念 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而产的边缘学 科 与人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 从而培养一种宽泛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情趣 掌握 工业 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领域 教学内容 一 从 包豪斯 学校看工业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二 由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流派的变化面向未来看待其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汉字艺术鉴赏汉字艺术鉴赏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字的书写艺术 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 掌握书法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 实用价值 也具有的欣赏性的艺术价值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公元前后流行 到日本等国 至今不衰 表现手段 与通常写字有一定的区别 书法必须具备用笔 结构 章法 墨法等表现手段 教学内容 一 书法和印章是汉字艺术鉴赏的重点 了解不同风格书法的特点 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 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摄影美鉴赏摄影美鉴赏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摄影艺术诞生至今对人们众多生活领域的影响 掌握不同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 影艺术的不同风格流派 摄影艺术美的形态及审美方式 教学内容 一 摄影艺术美的形态 实态美 真切美 精练美 肌理美 线形美 光影美 瞬间 美 动势美 形式美 技艺美 二 审美方式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民间美术鉴赏民间美术鉴赏 学时 学时 1 1 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民间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