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_第1页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_第2页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_第3页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_第4页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8 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西汉初年 承袭秦制 但又实行郡国与封国并行的制度 而封国实力的增强 最 终导致了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开国皇帝和群臣 大都来自社会下层 由此形成汉初 布衣将相之局 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更新的大体完成 汉初的 无为而治 政策 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形成了 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的社会景象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吴楚七国之乱 布衣将相之局 黄老之学 文景之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 汉初政治 懂得汉承秦制又不完全承秦制 无为而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又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掌握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布衣将相之局 懂得国君将相不必贵胄的道理 通过学习 清静无为 政策 懂得统治政策的制定应符合社会实际和人民的利益 建议在教学前 让学生找出单元导言的关键词 如 汉承秦制 汉武帝 光武 帝 分裂 统一 等等 以此为基础 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线索 即汉武帝时期国 力强盛 光武帝重振国势 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演化为分裂局面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 民族融和的推进又使中国走向新的统一 汉承秦制 1 提问 什么是中央集权体制 秦是如何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的 由此导入新 课 指出 西汉建立之后 政局初定 百废待举 汉统治者删繁就简 承袭秦制 分 析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 如承袭秦朝的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 承袭秦朝的郡县制 承 袭秦朝的监察制度 此外还承袭了秦朝的集议制度 法律制度 赋税制度等 汉承秦 制 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2 结合课文小字和 练习与测评 1 从辩证的视角分析 汉承秦制又不完全承 秦制 分析汉不完全承秦制 其一 汉初的政治体制虽承袭秦朝 但政令施行则宽简 舒缓 与秦朝之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其二 秦虽有分封列侯的制度 然未曾像西周那 样分封诸侯王 而汉在承继秦郡县制的基础上 大封同姓诸侯王 形成郡县与封国并 行的局面 所封的同姓诸侯王 既占有土地 人民 义有征收土地税和山川市井之税 的特权 此外 他们还利用控制盐 铁等资源 减免百姓赋税 与朝廷争夺民户 平 日 他们还豢养了不少宾客 为其出谋划策 通过各种方法与朝廷分庭抗礼 随着同 姓诸侯王实力的增强 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中央政权不得不采取措施 限制与打击其势力的增长 结合 知识链接 指出 景帝初年 御史大夫晁错提出 削藩 的建议 将支郡削去 收归中央 于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同姓诸侯王制造了 吴楚七国之乱 可以拓展汉初郡县与封国并行原因的相关知识 第一 刘邦认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原 因是没有分封同姓诸侯王 一旦出现反叛 就无人拱卫中央政权 刘邦不愿重蹈秦短 命的覆辙 于是便大规模地分封同姓诸侯王 以便有足够的屏藩中央政权的力量 第 二 由于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时间很短 人们对这一制度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少人误 将秦的暴政与郡县制的实行联系起来 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还有一些人 虽 然不反对推行郡县制 但同时又认为分邦建国体制也不错 同样有存在的必要 两种 制度可以同时实行 这些看法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刘邦 于是他采取了封邦建国体制与 郡县制的混合体 在诸侯王国之下 依然有郡县 这些属于诸侯王国的郡被叫作支郡 名义上虽属于中央政权 实际上在诸侯王的直接管辖之下 还可以拓展西汉封邦建国体制与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异同点 指出 两者在内容上 大体相同 但后者有所发展 西周封邦建国体制的特点是将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一起 分封给受封者 土地 人民皆为封君世袭占有 战国时代 赵 秦 齐等国的分封已 有所不同 当时的封国需奉行国君统一的法令 封君在封国内只有征收租税的特权 封国执政的 相 也由国君所派遣 西汉承继了秦时分封列侯的制度 又在列侯之上 加上诸侯王一级 所封的诸侯 既占有土地 人民 又有征收土地税和山川市井之税 的特权 布衣将相之局 1 结合课文小字 分析布衣将相之局的形成过程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都将废除世 卿世禄制度列为主要内容 军功授爵和由国君任命官吏的现象开始出现 秦末战乱 楚汉战争进一步冲击了世卿世禄制度 至秦朝末年 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 已经 深人人心 贵族政治行将结束 2 结合课文小字和 名家史论 介绍布衣将相之局的内容 指出这是秦汉时期 的一大变局 它标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 评价布衣将相之局的影响 布衣将相的出身和经历 对其政治决策产生了重大影 响 也为以后的 文景之治 奠定了基础 布衣将相之局还影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 系 使其保持某种布衣的朴素作风 表现在汉初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不那么森严 注 意选拔人才 提倡节俭等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1 黄老之学原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它以道家为主 又兼采儒 法 主张守道尊法 礼法并用 以达到 清静无为 的境界 介绍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 指出稷下学宫约创办于公元前 4 世纪 60 年代齐桓公 当政时期 大约存在 150 年 宣王时代臻于鼎盛 前来游学者达上千人 被赐为上大 夫的著名学者有 76 人 孟子 荀子等著名学者曾在学宫中教学 研究 稷下学宫是一 所由官家创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是集讲学 著述 育才活动为一体并 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提倡学术自由 宽待学者 它的存在促进了战国 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 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典范 显示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提问 汉初实施黄老之学的原因 结合 练习与测评 l 指出 西汉初年接秦之弊 经济萧条 人口散亡 作业穷困 财政匮乏 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 人民渴望休 养生息 黄老思想主张守道尊法 礼法并用 以达到 清静无为 的境界 它反映了 汉初人民厌恶战争 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吻合 这也是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因此 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 主张 反秦之弊 与民休 息 以此突出统治政策的制定应符合社会实际和人民利益的观点 再结合课文小字 让学生解释成语 萧规曹随 的由来 2 清静无为 与民休息政策 以农为本 减轻田租废除族诛 连坐 分析黄老思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辩证地评价汉初的 无为而治 政策的作用 指出 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的措施 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可结合 读图 学史 但一味因循 也易 积聚社会矛盾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社会的贫富分化 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可举例说明 使学生掌握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1 知识链接 r 使学生了解西周 战国 西汉三个时代分封制的特征 进而理解随着诸侯王政治 经 济实力越来越强 中央集权政府受到严重威胁 2 读图学史 显性信息 粮食的充裕 稻是主食 制陶技术的高超 仓廪建筑的形制 审美观念 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隐性信息 宗教信仰的凸显 礼乐文化中的 事死如事生 的原则 重农思想 人们生活的富裕 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力的强盛 3 练习与测评 l 汉承秦制 这是因为西汉建立后 统治者删繁就简 仿效秦汉承秦制 这是因为西汉建立后 统治者删繁就简 仿效秦 朝的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郡县制度 监察制度 集议制朝的皇帝制度 中央官制 地方郡县制度 监察制度 集议制 度 法律制度 赋税制度等 基本承继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度 法律制度 赋税制度等 基本承继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汉承秦制 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汉承秦制 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汉又不完全承继秦制 秦虽有分封列侯的制度 但未曾像汉又不完全承继秦制 秦虽有分封列侯的制度 但未曾像 西周那样分封诸侯王 而汉在承继秦郡县制的基础上 大封同西周那样分封诸侯王 而汉在承继秦郡县制的基础上 大封同 姓诸侯王 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所封的同姓诸侯王 姓诸侯王 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所封的同姓诸侯王 既占有土地 人民 又有征收土地税和山川市井之税的特权 既占有土地 人民 又有征收土地税和山川市井之税的特权 随着同姓诸侯王实力的增强 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尖随着同姓诸侯王实力的增强 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尖 锐 最终导致了锐 最终导致了 吴楚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 4 练习与测评 2 西汉初年 经济萧条 人口 散亡 作业穷困 财政匮乏 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 人 民渴望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主张守道尊法 礼法并用 以达到 清静无为 的境界 它反 映了汉初人民厌恶战争 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 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吻合 因此 汉初君主采取 清静无为 与民休息 的政策 汉初的 无为而治 政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 但凡事一味因循 不做 积极的应对 也易积聚社会矛盾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因社会的贫富分化而带来的不 安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5 练习与测评 3 小论文基本思路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 秦末的陈胜 昊广大泽乡 起义提出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口号 楚汉战争最终刘邦胜出 表明了春秋战国以来 的贵族政治行将结束 秦末战乱和楚汉战争 为我国历史由贵族政治向平民政治的过渡铺 平了道路 西汉开国皇帝和群臣 大都来自社会的下层 形成汉初布衣将相的局面 它标 志着春秋以来统治集团的更新大体完成 1 汉承秦制 西汉建立之后 在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上承继了秦朝的制度 史称 汉承秦制 汉承 秦制主要包括 1 中央职官制度采用秦制 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实行专制统治 在皇帝之下 设置十 余个主要的朝臣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 正 治粟内史 少府等 这些大臣的职掌也与秦制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 通常所说的秦汉 中央官制的 三公九卿 并不确切 三公 是天子之下最高官吏的称呼 以至于战国以后 人们习惯上把 三公 当作 天子之相 的代名词 所以 秦时在习惯上仍称中央最高官 吏为 三公 但秦汉并没有实行三公制度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三职并称并不能说是并 列三公 御史大夫虽是副相 但与丞相的地位相差甚远 三公 真正成为法定官名 那是 东汉成帝时的事 同样 西汉的 九卿 也是习惯上的称呼 并非固定官制 汉代丞相 御史大夫之下的一级 为中二千石 史书上称之为 诸卿 也即众卿的意思 数量上也不 止是 9 个 彼此也没有等级之分 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 始于新朝 2 地方政区实行郡县制 汉代地方政区继承秦朝的郡县制 以郡辖县 县辖乡 最基 层的组织是编户齐民的什伍之制 郡守 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实行上计制度 上报地 方户口 垦田 赋税等数字 作为对郡县长官的成绩考核 郡县制保证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保证了朝廷政令的下达和施行 对巩固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 秦汉之间的政区体制 还有很大差别 秦始皇废封建 行郡县 秦王朝的政区 体制是单一的郡县制 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的诸子为王 这是继承商鞅以来秦国的传统做 法 主张有功劳受封赏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赏赐之 所以 秦虽也有分封 但所封的 列侯 只有在封地之内的征收赋税特权 并无封地内的行政权和兵权 汉初 刘邦先封 异姓王 7 人 诸侯王名义上受朝廷节制 实际上有割据之实 专制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 汉初异姓王的封域约占汉疆域的一半 实际上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度的并行 刘邦在消灭异 姓王之后 又大封同姓王 以作朝廷屏藩 到高祖晚年 子弟同姓王者 9 人 占据 35 郡 再加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的一个异姓王 长沙国 共 l0 国 l0 国地域连成一片 总封域占 西汉疆域一半以上 而朝廷直接管辖的仅为 l5 郡 地域更比汉初缩小 施行的也是郡国并 行制 汉初的政治机构和政区体制 虽然承继了秦朝的制度 但汉初的基本国策和政令施行 却与秦大不相同 汉初统治者以除秦苛法 与民休息作为施政的指导方针 多次下令减免 或废除赋税徭役 以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使得社会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这与秦朝急切 苛刻的暴政形成鲜明的对比 2 叔孙通 张苍 叔孙通 又名何 薛 今山东滕州南 人 以文学见长 秦末农民起义时 因能迎合秦二 世 被拜为博士 不久逃回老家 先事项羽 后逃奔刘邦 也拜为博士 汉五年 前 202 刘邦即帝位 废秦礼仪 群臣不讲朝仪 毫无约束 甚至在大堂上饮酒争功 拔剑击柱 刘邦甚为忧虑 为改变此种状况 叔孙通与弟子制定汉朝仪 汉九年 叔孙通拜为太子太 傅 汉十二年 刘邦欲废太子 叔孙通力谏劝说 最终使刘邦放弃易太子 惠帝继位后 叔孙通迁为太常 令其 定宗庙仪法 及稍定汉诸仪法 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 3 晁错 晁错 前 200 一前 l54 颍川 治今河南禹州 人 早年习申不害 商鞅的刑名之学 因通晓文献典故而入仕途 任太常掌故 汉初 太常派晁错向伏胜学 尚书 学成回朝 任为太子舍人 后又提升为博士 曾上 言太子知术数疏 深得文帝称赞 又上 言兵事 疏 针对边地匈奴入侵 主张实行防御政策 守边劝农疏 提出 守边备塞 劝农力 本 为当世之急务 募民实塞疏 招募百姓迁徙边塞 等 多为文帝所采纳 并升任中 大夫 面对当时诸侯与朝廷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势 晁错提出 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 上书达 30 篇 文帝虽未采纳 然奇其材 其时 太子刘启称赞晁错的计策 而袁盎等朝 臣 多不好错 景帝 即刘启 继位后 提拔晁错为内史 掌治京师 后升御史大夫 掌管全国纠察 弹劾等事 地位仅次于相 晁错多次向景帝提议削弱诸侯势力 景帝将晁错的建议交与公 卿 列侯 宗室等讨论 独外戚窦婴以为不可 于是窦婴与晁错结下矛盾 对于晁错所更 定的三十章法令 诸侯 喧哗 晁父闻之 从颍川赶到京城 对他说 上初即位 公为 政用事 侵削诸侯 疏人骨肉 口让多怨 公何为也 晁错日 固也 不如此 天子不 尊 宗庙不安 晁父日 刘氏安矣 而晁氏危 吾去公归矣 晁父因怕事而饮毒自杀 临终时日 吾不忍见祸逮身 晁父自杀十余天 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朝廷 声称诛伐晁错 时窦婴向景帝推荐袁盎 袁氏向景帝献计 杀晁错 赦吴楚七国 恢复王国故土 以换取七国罢兵 景帝表示 吾 不爱一人谢天下 数天之后 丞相 廷尉等向景帝劾奏晁错 建议 错当腰斩 父母妻子 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于是派中尉召晁错 骗他乘车巡行市中 晁氏衣朝服被腰斩于东市 晁错死后 吴楚并未罢兵 校尉邓公回朝报告军事 告诉景帝 吴王蓄意谋反已几十 年 诛晁错只是借口而已 邓公又说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 故请削之 以尊京师 万世之利也 计划始行 卒受大戮 内杜忠臣之口 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景帝闻言 喟然长叹 后悔莫及 4 汉初 布衣将相 之局 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史学名著 廿二史札记 内中有一篇题为 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赵 氏认为 汉初开国功臣武将 大多数起于布衣 一时人才皆出其中 致身将相 前此所未 有也 盖秦 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所谓布衣 就是一般平民之称谓 罗列汉初诸功臣武 将 出身最贵的是张良 为韩相之子 论其家庭 当属贵族 但张氏本人未在韩国任职 还是属于 布衣 其后 张苍是秦御史 叔孙通为秦博士 官秩虽不高 但在汉初将相中 已是绝无仅有的 萧何 曹参 任敖 周苛 申屠嘉 都是地方官府的小吏或士卒 陈平 王陵 陆贾 郦商 郦食其 夏侯婴等 都是白徒 平民 地位最低的 如樊哙是屠夫 以屠狗为事 周勃是吹鼓手 常为人吹箫治丧事 灌婴是小贩 其他 如韩信年轻时是乞 丐 黥布 彭越是盗贼 这些人都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 汉朝建立后 都致身将相 西 汉开国皇帝刘邦 也自称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史记 高祖本纪 说刘邦青年时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到了壮年 试做官吏 做了泅水亭 在江苏沛县东 长 论其出身当 是自耕农 自称布衣 大体相当 所以赵翼说 汉高祖以匹夫起事 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 其臣亦多亡命无赖之徒 立功以取将相 终成汉初 布衣将相 的局面 比较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 汉初的 布衣将相 确是秦 汉间的一大变局 在春秋战 国时期 国君是世袭的 将相也是世袭的 这就是春秋战国通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这种世 袭君主将相的制度 大体在战国时期受到冲击 战国时代 各国都在国内进行政治改革 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与这相配合的还有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以郡县 制代替卿大夫的世袭封邑 二是实行军功爵制 即凭军功封爵 世卿制为官僚制所替代 官吏由国君任命 不能世袭 而一些出身低贱者则可以通过立功受爵而成将相 这种现象 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如范雎 蔡泽 苏秦 张仪等都是凭游说徒步而为相 孙膑 白起 乐毅 廉颇 王翦等都是以征战而拜身为将 所以 战国时代已开了后世布衣将相局面的 先河 秦以兼并战争的方式来统一六国 统一后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便由秦之国君承袭 一部分将相也由原来秦国的贵族继任 所以 秦朝建立后 并没有出现像西汉那样的清一 色的布衣将相之局 秦亡于农民起义的风暴中 起义者提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见 王侯将相不必贵胄 可求而得之 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暴秦无道 四方布衣起而攻之 而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也预示着六国的贵族势力如日落西山 即将退出历 史舞台 至汉代 终于形成了皇帝将相起自布衣的局面 布衣将相之局的形成 标志着由 春秋战国开始的统治集团的更新替代到西汉终告完成 姓名 官爵 出身 姓名 官 爵 出身 萧何 相国 县吏 周勃 太尉 吹鼓手 曹参 相国 县吏 樊哙 左丞相 狗屠 陈平 丞相 游 灌婴 太尉 布贩 5 萧何 陈平 曹参 萧何 汉初主要谋臣 沛丰 今江苏丰县 人 秦时任沛丰主吏掾 常以吏职帮刘 邦 陈胜 吴广起义后 沛县吏民响应 萧何等拥立刘邦为沛公 汉元年 前 206 秦 王子婴降 沛公入咸阳 诸将皆争夺财物 萧何独收 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刘 邦所以知天下户口多少 全赖萧何所得秦图书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 萧何独劝刘邦居关中 刘邦就国后 拜萧何为丞相 时汉王不乏 勇将 独缺帅才 萧何数次力推韩信为将 此二事 屈居汉中 力荐韩信 对汉初开国 影响极大 楚汉相争时 萧何治理关中井井有条 刘邦多次失军亡众 多赖萧何以关 中人力 物力支持 故楚汉战争结束 刘邦论功行赏 萧何记为头功 赐萧何带剑上 殿 入朝不趋 封为郧侯 食邑八干户 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封侯 萧何一生小心 谨慎 楚汉战争时 遣 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 即为人质 汉十年 刘邦拜萧 何为相国 益封五千户 萧何听布衣召子言 让封 并以全部家财佐军 汉十二年 萧何又以所有佐军 并听从客言 多买田地以自污 虽一生小心谨慎 设法自保 然 最终仍被刘邦打入监狱 幸得卫尉说情 才免遭厄运 晚年病 推荐曹参为相 惠帝 二年 前 193 萧何死 谥为文终侯 萧何曾说 后世贤 师吾俭 不贤 毋为势家 所夺 他未为后代留置丰厚的家产 所置田宅 多在穷乡僻壤 且家不设围墙 陈平 汉初谋臣 阳武 今河南原阳东南 人 少时家贫 好读书 成年后娶当地 富户张负的孙女为妻 曾任里社宰 因分肉公平 受到父老称赞 陈平自负曰 嗟 乎 使平得宰天下 亦如是肉矣 陈胜 吴广起义之后 陈平辞别家人 先后事魏王 魏咎 项羽 后逃奔刘邦 拜为 都尉 周勃等攻击陈平居家时盗嫂 又事魏 事楚反复不定 刘邦责问之 陈平曰 臣事魏王 魏王不能用臣说 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 其所任爱 非诸项即妻 之昆弟 虽有奇士 不能用 平乃去楚 臣裸身来 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 采者 愿大王用之 使无可用者 金具在 请封输官 得请骸骨 刘邦闻言向他表示 歉意 并厚加赏赐 从此诸将不敢再言平短 刘邦被困荥阳 陈平献计 以妇女二千 余被甲装扮汉军夜出荥阳东门 调楚军追击 刘邦等得间从西门逃出 其后 刘邦被 困平城 陈平暗使匈奴 挑动单于妻之妒忌心 得解平城之围 史称陈平凡六出奇计 六益封 又称其 奇计或颇秘 世莫能闻也 惠帝时 王陵为右丞相 陈平为左丞相 惠帝死后 吕后欲立诸吕为王 问王陵 王陵以为不可 又问陈平 陈日 高帝定天下 王子弟 今太后称制 王昆弟诸吕 无所不可 吕 后大悦 后拜陈平为右丞相 吕后死 陈平与周勃合谋诛诸吕 拥立文帝 文帝以周 勃为右丞相 徙陈平为左丞相 一日 文帝问周勃 全国一年决狱多少 周勃不知 又问一年钱谷出人多少 周勃亦不能答 文帝问陈平 陈平日 有主者 文帝问谁 为主者 陈平答 陛下问决狱 责廷尉 问钱谷 责治粟内史 文帝问 既然各有 其主者 君主何 陈平日 主臣 丞相的职责是佐理天子治理万事 使卿大夫各得 其任 文帝称其善 周勃自知才能不如陈平 谢病免相 陈平得任唯一丞相 文帝二 年 前 l78 陈 平死 谥为献侯 曹参 字敬伯 沛 今江苏沛县 人 秦时为沛狱掾 陈胜 吴广起义后 与萧何一起 拥立刘邦为沛公 史称曹参戎马一生 身被七十创 攻城略地 功最多 史记 汉 书 所记曹参战功颇多 然刘邦把他的战绩比之为 功狗 话虽粗野 却有一定道理 大 约曹参是战功卓越 谋略不足 汉初 曹参任齐国相 用黄老之术 史称 相齐九年 齐 国安集 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 前 193 萧何死 曹参为汉相 施政办事 一遵萧何约束 无所变更 惠帝五年 曹参死 百姓颂其功劳日 萧何为法 讲若画一 曹参代之 守 而勿失 载其清静 民以宁一 6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为西汉政论家陆贾 约前 240 一前 l70 的名言 陆贾曾长期随刘邦打天下 常作为刘邦的使者出使诸侯 被称为 有口辩士 刘邦即皇 位后 陆贾常常为他讲些 诗 书 刘邦骂他说 我居马上而得天下 要 诗 书 何用 陆贾说 居马上得之 宁可以 岂能 马上治之乎 而且汤武以武力取天下 而以文治 守天下 逆取顺守 文武并用 才是长久保有天下之术 往昔 吴王夫差靠武力取胜 最 后都亡国了 秦朝一直靠残酷的刑罚压制百姓 最后也告灭亡 如果秦朝兼并各国取得天 下以后 行仁义 效法古代圣贤 陛下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陆贾认为 汉朝以武力夺取天下 但不能再依靠武力来治理天下了 要行仁政 以宽缓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刘邦被陆贾说得 非常惭愧 醒悟之后 便要求陆贾总结秦亡汉兴 以及历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于是 陆贾 将历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 写成 新语 12 篇 每上奏一篇 高祖 刘邦 未尝不称赞 左右呼万岁 在 新语 12 篇中 陆贾总结了秦朝严刑峻法 残暴百姓以亡国的教训 他说 秦代 事功越烦 天下越乱 法禁越多 奸宄越盛 兵马越众 敌人越多 秦始皇并非不欲为治 只是他举措太暴 用刑太过 反而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他主张新王朝要减少兴师动众 烦 苛扰民的事 应该清静无为 与民休息 承陆贾之后 西汉文帝时的政论家贾谊 前 201 一 前 l68 著 过秦论 探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他认为 秦兼并六国 用的是 诈力 统 一以后仍迷信暴力 行严刑酷法的统治术 是不了解 取与攻守不同之术 以致 一夫作 难而七庙堕 过秦论 与 新语 都是汉初君臣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产物 对汉初与民 休息 无为而治国策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7 黄老思想与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 公元前 202 年 刘邦称帝 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加之连年的战争 社会生产遭到 严重破坏 汉初的社会 经济凋敝 到处是一片荒凉残破的景象 据史书记载 当时皇帝 出巡 都找不到四匹同一毛色的马驾车 而有些将相大臣出门就只能坐牛车了 可见当时 社会经济残破到何等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发展社会经济 是关 系到西汉地主阶级政权能否维持并继续巩固的首要问题 此时 农民大起义的风暴刚刚过 去 氓隶亡秦的事实记忆犹新 对此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 采取在黄老 思想指导下的 无为而治 的统治政策 所谓 黄老学说 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 黄 指 黄帝之学 老 指老子 的学说 黄帝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 它与老子学说的根本区别是 黄帝之学 不仅讲道 而且讲法 汉初把黄老糅合在一起 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指导思想 黄老学说主张 道生法 守道就是尊法 法和礼并用 从而达到 清静无为 这种 无为而治 要求统治者用 无为 的办法 对百姓少于扰 使其安居乐业 就能缓和社 会矛盾 稳定统治秩序 反之 如果统治者 有为 过多 法令太繁 过分扰民 就容易 引起社会矛盾 从而使 盗贼多有 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暴政 渴望宁静安 定的情绪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的代表作是陆贾的 新语 陆贾总结了秦王朝覆灭的教训 认为秦朝专任刑法是它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因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 道莫大于无为 彳 亍莫大于谨敬 他的政治理想是 君子之为治也 块然若无事 寂然若无声 官府若无吏 亭落若无民 闾里不讼于巷 老幼不愁于庭 近者无所议 远 者无所听 邮无夜行之卒 乡无夜召之征 犬不夜吠 鸡不夜鸣 耆老甘味于堂 丁男耕 耘于野 详见 新语 至德篇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 顺民之情 与之休息 的轻徭薄赋政 策 以适应恢复生产 稳定封建秩序的需要 8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出现 与黄老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 汉初 汉高祖刘邦总结秦亡的教训 实 行黄老无为政治 采取 与民休息 的政策 到了文帝 景帝时期 倡导以农为本 进一 步推行轻徭薄赋 省刑约法的政策 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文帝时期 采纳了贾谊 晁错的建议 提倡以农为本 多次发布诏令劝农 以发展农 业经济 文帝十二年 前 166 文帝下诏减天下百姓田租之半 第二年七月 又 除田之 租税 公元前 156 年六月 景帝 令田半租 即三十税一 并成为汉朝定制 文帝还减 少地方的徭役 卫卒 人口税由每人 120 钱减为 40 钱 徭役从每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 省刑约法是文景时期无为政治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 政府废除了一些严刑苛 法 如秦朝残酷的族诛法和连坐法 诽谤法 以及黥 劓 刖等刑 减轻了笞刑 由于这 些政策的实行 许多官吏断狱从轻 刑罚大省 据记载 文帝在位 23 年 每年天下判重 罪的不过 400 人 几乎不用刑罚 景帝在位的 17 年中 继续继承文帝的政策 一再减轻笞 刑 并下诏 令地方治狱务必从宽 这一切和秦时 断狱岁以千万数 的惨景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 以上这些措施的施行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使农民生活得到相对的安定 对恢复和发 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文景时期 流民返乡 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 粮价稳定 家给人足 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同时 社会矛盾也得以缓和 形成了 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 的社会环境 出现了 京师之钱累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充溢露积于外 至腐败不可食 的繁荣景象 9 西汉的贫富分化与土地兼并 西汉初年 汉高祖和群臣以亡秦为历史的借鉴 迅速采取轻徭薄赋 休养生息的政策 并为西汉前期的历代君主所继承 这样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西汉社会的经济很快得到了 恢复和发展 到武帝继位之初 社会经济已呈现出空前未有的繁荣景象 然而 随着经济 的发展繁荣 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 并逐渐显现 这主要表现为贫 富分化与土地兼并两大问题 1 贫富分化 在汉初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 小农的生产 生活状况虽然得到了很 大的改善 但贫困和破产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汉书 食货志 所载晁错的 论贵粟疏 中 的一段话 最能反映当时小农的处境 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 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 夏耘 秋获 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 春 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 冻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 尚 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当其有者 半贾而卖 亡者 取倍称 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小农的贫困和破产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小农经济 自身的脆弱性 他们生产规模小 资金少 经受不起天灾人祸的侵袭 汉初的田租不重 但赋役不轻 还有制度之外的种种赋役 即晁错所说的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所以 尽管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 大多数小农也仅是尚能维持基本生活 而小农破产的现象到西 汉中期 逐渐严重到影响朝廷赋税徭役的来源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商贾的势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西汉初年 统治者一改秦代抑制 商人的政策 对私人工商业 也包括手工业和高利贷 采取放任自流 甚至鼓励的政策 高 祖虽然在政治上歧视商人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并多收其税 重租税以困辱之 但对其经 济活动并没有什么干涉 而天下一统 社会安定的局面 也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正如 史记 平准书 所记 汉兴 海内为一 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是以富商大贾周 流天下 交易之物莫不通 得其所欲 于是社会上便滋生出一批富商大贾 至于中小商贾 比比皆是 晁错 论贵粟疏 也说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小者坐列贩卖 操其奇赢 日游都市 乘上之急 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 女不蚕织 衣必文采 食必粱肉 亡农 夫之苦 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 交通王侯 力过吏势 以利相倾 千里游徼 冠盖相望 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 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 富贵矣 尊农夫 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上 下相反 好恶乖迕 而欲国富法立 不可得也 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2 土地兼并 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 许多富商大贾在致富之后 往往转而去兼并土地 而不是在 他说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其求易共 使民不过三日 其力易足 民财内足 以养老尽孝 外足以事上共税 下足以畜妻子极爱 故民说从上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 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仟佰 贫者无立锥之地 又颛川泽龙利 管山林之饶 荒淫越制 逾侈以相高 邑有人群之尊 里有公侯之富 小民安得不困 又加 月为更卒 已复为正 一岁屯戍 一岁力役 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 盐铁之利 二十倍 于古 他建议 古井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